冬凌草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巍巍鹤壁太行山神奇中药冬凌草

巍巍鹤壁太行山神奇中药冬凌草冬凌草盛产于鹤壁太行山一带,又名冰凌草,作为一种神奇的药用植物,被誉为鹤壁太行山的“仙草”。
因冬凌草每逢霜降后,茎、枝、叶上均结一层向外花开般薄如蝉翼、形态各异的蝶状冰凌片而得名,阳光照而不化,风沙吹而不落,晶莹多姿,光彩夺目,是自然界的一个神奇的景观,具有显著的清咽润喉、清热解毒、杀菌抗瘤的功效。
经国内医药专家鉴定,鹤壁冬凌草含冬凌甲、乙素居全国同类草之首。
河南肿瘤研究所认为,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对长期培养的食管癌109细胞和离体食管癌组织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与5--氟脲嘧啶的杀伤作用大致相同。
冬凌草在鹤壁部分山地大面积生产,年年收割,年年生长,常年可收割几万公斤。
冬凌草含有 5 种冬凌草素,17种氨基酸,24种微量元素和抗癌有效成份——延命素。
据《现代中药学大辞典》记载,冬凌草的性味和功用为:苦、甘、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可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风湿骨痛等的治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也有这样的记载:冬凌草全株粗制剂临床疗效观察,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对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等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在《中华本草》也有提及,指出冬凌草的功能在于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和蛇虫咬伤等病症。
由此可见,冬凌草的确可成为缓解和治疗咽喉发炎的一大选择。
冬凌草对人体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舒肝健脾之功效,对慢性咽喉炎、食道炎、食道上皮细胞增生有特殊治疗和预防效果,长期饮用可以预防食道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生,用好冬凌草,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和治疗咽喉问题,摆脱炎症困扰。
冬凌草是教师、播音员、吸烟人士保健咽喉的理想选择。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摘要 : 冬凌草 甲素是 中草药冬凌草抗 肿瘤的主要活性 成分。近几年 的研 究发 现 , 冬凌草 殖 [ 甲素体 外抗肿瘤 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 : 阻遏 细胞周期 、 下调端 粒酶活性 、 抑制细胞膜 钠泵活 12 下 调 端 粒 酶 活 性 端 粒 酶 是 一 种 . 性、 导肿瘤细胞凋亡、 诱 逆转多药耐药等, 中诱导肿瘤 细胞凋 亡信 号转 导途径方 面的研 究 特 殊 的核 糖 核 蛋 白多 聚 酶 , 其 可利 用 其
较多, 但是冬凌草 甲素新剂型、 内抗肿瘤药理机制及 药物动力学等方面 的研究仍较少 。 体 关键词 : 冬凌 草; 冬凌草 甲素; 抗肿瘤; 药理机制
R A为模板合成 端粒 , N 从而 弥补 复制过 程 中造成 的端粒 缩短 , 使细 胞寿命 延长
P or ao t n — lO rg ̄ b u A tt lrne mns o r o i XN i -e 。 C E u ̄ u . 1 D i Ul d i fO i nn I Qn fn , H N Jrh i ( . 甲 一 甚 至永生化 。端粒酶与肿瘤之 间存在高 m d g g r r no g ,h it n to toy t Fr 锄 z etfO l e s H sil Mei l 0 o t , dc 如 o S o mvsy Satu554 , pa ac f l uU e  ̄ , hno 10 1  ̄a r 端粒酶在正常体细胞为阴性 , C i 2 Dpr etfO tl ,h en mv sySeze o i1 Se ̄ n583 , h ) hn a; . eat n n o t Pk gU e hnhnt pt ,hn 10 6 Ci 度相关性 : m o og e y i r t . s a n
冬凌草的临床医学应用病案

冬凌草的临床医学应用病案
冬凌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在中医药领
域中,冬凌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通过具体的病例来探
讨冬凌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病例一:
患者王某,女性,45岁,主诉持续咳嗽、咳痰不畅,伴有胸闷气短。
经过询问病史和检查后,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在中医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开始服用冬凌草口服液。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咳嗽症状明
显缓解,胸闷气短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病例二:
患者李某,男性,60岁,反复出现腰部疼痛不适,伴有酸痛无力感。
检查发现患者患有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医生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选
用以补肾益气为主的方剂,其中包括冬凌草等草药。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腰痛明显减轻,活动能力也逐渐恢复。
病例三:
患者张某,女性,30岁,怀孕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经
医生检查,怀孕反应引起的胃肠不适。
考虑到患者怀孕期间用药需谨慎,医生建议患者服用冬凌草泡水代茶饮用。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
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有所减轻,胃肠功能也逐渐改善。
综上所述,冬凌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遵医嘱,注意搭配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希望通过这些病例,能更好地了解冬凌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及疗效。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卢笑丛, 王有为作者单位:武汉植物园,武汉磨山,4300741.张春玲.吴立军.左海军.田代真一.小野寺敏.池岛乔冬凌草甲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S2细胞凋亡[期刊论文]-中草药2004,35(4)2.赵国英.赵铭锋.郭金将.张海鸿.王晖.ZHAO Guoying.ZHAO Mingfeng.GUO Jinjiang.ZHANG Haihong.WANG Hui 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p53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期刊论文]-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33(1)3.卢笑丛.徐国景.孙凡中.唐利军.戴涌.黄德轩荆楚风湿软膏抗炎和免疫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2004,26(6)4.张春玲.吴立军.左海军.田代真一.小野寺敏.池岛乔冬凌草甲素通过改变Bax/Bcl-xL表达激活caspase-3诱导A375-S2细胞凋亡[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6)5.刘韶英.吴红金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会议论文]-20086.吴兆华.蔡明磊.吴立军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2008,10(5)7.张俊峰.陈规划.陆敏强.蔡常洁.杨扬.李华.ZHANG Jun-feng.CHEN Gui-hua.LU Min-qiang.CAI Chang-jie. YANG Yang.LI Hua冬凌草甲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5)8.郭德玉.陈意生.卞修武.史景泉.辛榕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18(6)9.张庆军.卢笑丛.Yupha R.Suchart P.ZHANG Qing-Jun.LU Xiao-Cong.Yupha R.Suchart P斑氏丝虫感染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期刊论文]-中国实验动物学报1999,7(2)10.王珍妮.沃兴德.周永列.WANG Zhen-ni.WO Xing-de.ZHOU Yong-lie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1.高世勇,王珑冬凌草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引用本文格式:卢笑丛.王有为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会议论文] 2005。
冬凌草

水土保持植物冬凌草的经济开发利用摘要:冬凌草是一种新开发的天然抑菌植物,既是当今新崛起的具有多种功效的药用植物,又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优秀植物,亦为优良园林观赏植物和重要蜜源植物,是很有开发前景的经济作物。
由于它含有独特的抗癌有效成分———冬凌草素,已被收入《中国土特产大全》。
是优良的药用水土保持植物。
关键词:冬凌草水土保持药用开发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cnsi)Hara]又名冰凌仙草、冰凌花、延命草、救命草等,系唇形科[Labiatea]香茶菜属[Rabdosia]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
冬凌草是一种新开发的天然抑菌植物, 1972年首先发掘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太行、王屋山区民间,由于它含有独特的抗癌有效成分——冬凌草素,已被收入《中国土特产大全》。
它既是药用经济植物,又是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优选植物,还是优良园林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
(一) 地理分布生于山坡、谷地、灌丛、林地等处,海拔100~1000m。
凤凰山莲花峰周围海拔在400米至600米之间、宽约200米、环绕山峰达500米长环带丛林中分布的都是冬凌草,面积约达1000多亩。
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区。
主产河南,以及黄河流域以南广大地区。
(二) 植物特性一形态特征:为直立小灌木,高30~100厘米;根状茎木质;茎上部四棱形,下部圆柱形,嫩枝被绒毛。
叶对生,菱状卵圆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下延成翅状,上面被疏柔毛及腺点,下面被灰白色短绒毛。
秋季开花,聚伞花序排成狭窄、顶生圆锥花序状;花萼钟形,常带紫红色,檐部不明显二唇形,下唇二齿稍大,平伸,果时萼明显增大;花冠浅蓝色或淡紫红色,基部上方具浅囊状突起;雄蕊及花柱伸出。
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褐色,无毛。
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冬凌草适应性强,适合各地区人工种植。
冬凌草属阳性耐阴植物,略喜阴;抗病虫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抗寒性强,既能耐-20℃的低温,又能耐50℃的高温,适宜温度为25~30℃,10~40℃适合生长。
中药冬凌草的功效

中药冬凌草的功效
关于《中药冬凌草的功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凌草是一位药草,平常日常生活之中冬凌草生长发育在大山深处里,农田富饶湿冷的地区会生长发育出冬凌草,冬凌草是很多年的木本植物以灌丛中生长发育,冬凌草的鉴别方式十分的简易,只需要观查冬凌草的叶片和冬凌草的样子就可以鉴别,那麼来为大伙儿介绍一下,中药材冬凌草的作用和鉴别方式也是如何的。
生产别称疫苗冬凌草别称: 冰凌草、延命草、彩花草植物等,作用与功效清热解毒毒、活血止痛、抗菌。
一、中草药材冬凌草:
冬凌草为多年生长木本植物或亚灌木丛,一般高30~130cm。
叶对生,有柄,叶子发皱,展开后呈卵型或棱状椭圆状,长2~6cm,宽1.5~3cm,顶端锐尖或渐尖,尖部契形,陡然下延成假翅,边沿具粗锯齿状,齿尖具脑白质,上表层为棕绿色,有腺点,疏被软毛,下表层浅绿色。
二、中药材茯苓功效:茯苓功效苦、甘、生寒。
三、冬凌草作用与功效:有优良清热解毒毒、活血止痛、抗菌、抗肿瘤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骨节风湿关节痛、蛇虫咬到。
四、功效与作用:
冬凌草还具备退热、降燥润嗓、降低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容易上火等都是有不错的防止和医治功效。
可做为中老年和一些特殊家庭,如老师、知名演员、播音主持人等平时养生保健品,且有防衰老之作用。
实际上中药材冬凌草不仅具备清热去火的功效,还能够降低血脂,降血压,清肠排毒去火,针对口腔溃疡口腔溃烂拥有很好的功效,还能够医治我们普遍的胃火旺盛,身体素质肺热。
冬凌草糖浆应用于慢性咽炎中的效果分析

冬凌草糖浆应用于慢性咽炎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糖浆在治疗慢性咽炎疾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给予冬凌草糖浆治疗,两组患者均是一次口服20ml药物,每日2次,7d是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3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X2=31.6484。
结论:冬凌草糖浆治疗慢性咽炎效果确切,而且没有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冬凌草糖浆;慢性咽炎;冬凌草又称“冰凌花”“冰凌草”“六月令”等,是唇形科植物碎米桠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苦、甘,微寒。
归肺、胃、肝经。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1]的功效。
冬凌草主要用干咽喉肿痛,癥疲痞块,蛇虫咬伤。
冬凌草的药理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萜类、挥发油类;其中萜类有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类。
从冬凌草叶中分离出5种二萜类成分,即冬凌草甲、乙、丙、丁、戊素。
甲素、乙素均具有抗肿瘤和抗菌作用。
此外,凌草中还得到a-香树酯醇和二种三萜酸成分。
挥发油类中包括a-派烯、β-蒎烯、柠檬烯、18-桉叶素、对聚伞花素、壬醛、癸醛、β-榄香烯、十七烷酸。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还可有微痛感[2]。
慢性咽炎属中医“虚火喉痹”范畴。
多因内伤所致。
如五劳过极,起居失调,房劳过度,饮食不节等均可耗伤阴血,克伐元气,致肺肾亏损,津液不足,虚火上扰,循经上蒸,熏蒸咽喉而为病。
另若长期受化学气体、粉尘等刺激,也可致本病。
;临床上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西医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单纯抗生素疗效不佳,且容易复发。
中药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而且不容易复发。
本次研究中我们用冬凌草糖浆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冬凌草糖浆治疗),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冬凌草的功效和作用

冬凌草的功效和作用冬凌草的基本介绍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的全草,自然分布于太行山南部,由于乱采滥挖,导致资源枯竭。
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目前,我国对冬凌草研究开发已取得良好开端,已研制出冬凌草保健茶、冬凌草片、冬凌草针剂等产品。
随着国际市场对天然植物药强劲的需求和我国对冬凌草的深度开发,冬凌草将给广大种植户带来较好的效益。
冬凌草冬凌草自古以来太行山区的民间常年当作茶叶饮用。
因其清热解毒、清咽利喉、消止痛的功能盛行于当地,被誉为“神奇草”。
冬凌草的功效与作用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
1.抗癌冬凌草的抗瘤作用,在民间主要用来防治食管癌。
与化疗合用,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也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对急性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显著疗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2.清热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
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饮品,且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3.保健冬凌草在鹤壁太行山一带,当地百姓“户户有之”。
患牙痛、咽喉痛,泡水饮服,三次即愈。
民间有“日饮冰凌草一碗,防皱去斑养容颜,亮嗓清音苦后甘,驱除病魔身心安”之说。
冬凌草保健茶随着冬凌草功效在医学临床方面的不断发现,“冬凌草片”、“冬凌草糖浆”等药品也相继应用并取取得广泛的疗效。
“冬凌草茶叶”、“冬凌草牙膏”、“冬凌草爽口液”等产品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冬凌草的防癌抗癌、消热降脂的保健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冬凌草泡茶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对内热体质易咽痛、牙痛、口舌生疮、上火心烦的人,可每日用冬凌草3-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而虚寒怕冷体质的人则应忌用。
冬凌草特别之处还在于它每到冬季自然温度在0度以下时,五颜六色的视觉效果当是十分完美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凌草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摘要: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冬凌草的研究论文并分类汇总,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进一步归纳研究。
最新研究表明,冬凌草治疗癌症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但其药效学物质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冬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抗癌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延命草、彩花草等,小灌木,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Isodon rubescens (Hemsl)Hara)变种,因其植株凝结薄如蝉翼、形态各异的蝶状冰凌片而得名。
全株结满银白色冰片,风吹不落,随风摇曳,日出后闪闪发光,展现出神奇的自然景观,具有独到的观赏作用。
自然分布于太行山南部,由于乱采滥挖,导致资源枯竭。
湖南等地,方言叫“地毛虫”。
一、药用活性成分冬凌草中含有单萜、二萜、三萜等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挥发油、甾体、黄酮、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单糖等成分。
1.1二萜类成分二萜类成分是冬凌草的主要成分,主要骨架构型包括对映贝壳杉烷型(entkaurane)和螺断贝壳杉烷型(secoentkaurane)2 大类。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包括:冬凌草甲素(oridonin)[1]、冬凌草乙素(ponicidin)、冬凌草丙素(rubescensin C)、lasiodonin、suimiyain A、eEffusanin E、冬凌草丁素(rubescensin D)、冬凌草戊素(rubescensin E)、鲁山冬凌草甲素、鲁山冬凌草乙素、鲁山冬凌草丙素、鲁山冬凌草丁素、鲁山冬凌草戊素、信阳冬凌草甲素、信阳冬凌草乙素[2]、lasiodonin acetonide[3]、16,17-exoepoxide-oridonin 、11 ,15- O,O-diacetylrabdoterninsD[4];螺断贝壳杉烷型二萜包括:卢氏冬凌草甲素(ludongnin A)、卢氏冬凌草乙素(ludongnin B)、贵州冬凌草素(guidongnin A)[3];另外还存在二萜二聚体双冬凌草丁素[5]和二萜形成的糖苷enmenolide等。
1.2三萜和甾体类蔡明磊等[6]采用硅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冬凌草地上部分乙醇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 并通过NMR、ESI-MS 和TLC 等多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并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同时还分离得到豆甾醇、α-香树脂醇、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1.3生物碱类冬凌草中的生物碱包括:冬凌草碱(donglingine)[7]、aurantiamide acetate[8]、N-(2-氨甲酰基-苯基)-2-羟基苯甲酰胺-5-O -β-D -阿洛糖苷(N -(2-aminoformyl-phenyl)-2-hydroxybenzamide-5-O -β-D –allopyranoside)[9]、2-氨基-3-苯丙基2-苯甲酰氨基-3- 利胆醇酯(2-amino-3-phenylpropyl-2-benzamido-3-phenylpropanoate)[10]、2′-乙酰氨基-3′-苯基丙基-2-苯甲酰氨基-3-苯基丙酸酯、4-乙酰氨基丁酸[9]、黄嘌呤、7-羟基-4(1H)-喹啉酮[7]。
1.4单萜及挥发油冬凌草中含有大量挥发油,多为单萜及长链烃类,如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1,8-桉叶素、对-聚伞花素、壬醛、癸醛、β-榄香烯、棕榈酸、三十三烷、角鲨烯[9]等。
1.5黄酮类成分冬凌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包括: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11]、蓟素、胡麻素、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12]、大黄素-8-O -β-D -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13]等。
1.6有机酸、氨基酸、糖类成分冬凌草中的有机酸有1,5-二-(3,4-二羟基苯基)-乙烯醚、3-(3,4-二羟基苯基)-2-异丙氧基-丙酸、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7]、咖啡酸、水杨酸、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14]、阿魏酸、丹参素甲正丁酯、3,4-二羟基苯乳酸[15]、香草酸、原儿茶醛[11]、(10Z,14Z)-9,16-二羰基-10,12,14-三烯-十八碳酸等;此外冬凌草中还含有α-D-呋喃果糖[15]、葡萄糖、甘露糖等单糖[16]及大量多糖、氨基酸等。
1.7凌草甲素衍生物以冬凌草甲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与改造,改变其水溶性、脂水分配系数、解离度、立体结构和电子云密度的分布,获得了不少生物活性较强的衍生物。
其主要衍生物类型:对冬凌草甲素进行7,14-羟基缩酮(醛)反应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冬凌草甲素与胺类化合物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成Mannich碱类化合物,得到了2个冬凌草甲素芳胺衍生物;冬凌草甲素6位通过糖苷化后,不仅可以改变溶解性和导向性,并且作用方式和作用过程发生了改变;1-酰化冬凌草甲素的衍生物、14-酰化的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冬凌草甲素1-氧化衍生物,其活性均强与冬凌草甲素[17]。
二、药理活性冬凌草有良好清热毒、活血止痛、抑菌、抗肿瘤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关节风湿痛、蛇虫咬伤。
全株对食管癌、乳腺癌、直肠癌等有缓解作用。
冬凌草的煎剂和醇剂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提高肌体抵抗力,迅速降低因炎症引起的白血球增高。
此外,冬凌草可与化疗、其它抗癌药物配合治疗癌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这是一般抗癌药物所不及的。
进入21世纪,有着“紫杉醇第二”之称的冬凌草已成为国内外肿瘤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18]。
2.1抗肿瘤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冬凌草甲素体外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阻遏细胞周期、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膜钠泵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等,对一种肿瘤细胞的抑制,可能是一种或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ORI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研究表明ORI不但能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同时又能使HeLa细胞自噬,拮抗这种凋亡。
抗肿瘤作用是冬凌草最重要药理作用,冬凌草中的许多二萜类成分对癌细胞都有抑制作用,其中最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为冬凌草甲素(ORI)[17]和冬凌草乙素(PON)[18],一些多糖类物质也具有抗肿瘤活性[19]。
体外实验表明,冬凌草对20多种肿瘤细胞等都有较强抑制作用。
冬凌草甲素可以诱导人宫颈癌HeLa 细胞凋亡,采用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及LDH法对ORI作用后的HeLa 细胞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ORI能显著诱导HeLa 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
形态学观察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典型的DNA梯带;caspase-1和-3抑制剂能抑制ORI 诱导HeLa 细胞的凋亡,68.7 μmol/L ORI作用HeLa细胞12h使caspase-3的活力提高2倍,大剂量(137.4 μmol/L)时,ORI 诱导HeLa细胞坏死的程度强于凋亡,结果提示ORI 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可能启动caspase途径;ORI 还能诱导人表皮样癌A431 细胞凋亡,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度表达的A431 细胞中加入ORI,可激活caspase-3,促进细胞色素C 的增多,上调线粒体跨膜电位电势并抑制PTK 活性,这些都导致了A431细胞的凋亡;另有研究表明,PON 在体外可以诱导肺癌细胞A549 和GLC-82 的凋亡,其作用机制是使Bcl-2 家族蛋白中促凋亡蛋白Bax 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xL 表达下调,激活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引起细胞凋亡[22];体外实验研究表明,ORI 和PON 在1.8~7.5 g/mL 浓度范围内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DU145、PC3)、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 )、肺癌细胞(NSCL、NCI-H520、NCI-H460、NCI-H1299)、白血病细胞(NB4)、多形性恶性胶质瘤(U118、U138)的生成[23]。
2.2 抗炎、抗菌作用冬凌草甲素对小神经胶质细胞引起的致炎作用和神经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用脂多糖对大鼠小神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结果发现冬凌草甲素可以通过减少NO、TNF-α、IL-1β、IL-6 释放停止或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抑制DNA 与逆转录酶因子NF-κB结合,另外冬凌草甲素对神经营养因子有正调节作用[24]。
研究还发现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2.3 免疫增强作用冬凌草多糖ConA 及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体外免疫实验表明,冬凌草多糖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21]。
2.4 抗氧化作用选取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一氧化氮和谷胱甘肽作研究指标,观察冬凌草甲素(Ori) 、冬凌草乙素(Pon)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肝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发现Ori可有效的清除羟自由基[25]。
三、展望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还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一方面要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探索,以期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活性成分;另一方面要对其药理作用更深入的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 刘净, 谢韬, 魏秀丽, 等. 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2007,38 (1): 25-27[2] 刘净, 梁敬钰, 谢韬. 冬凌草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04, 16(2): 1-7.[3] 张海艳, 赵天增, 郭唯, 等. Lasiodonin Acetonide的NMR数据解析[J]. 波谱学杂志, 2005, 22(2):155-162[4] Bai N S, He K, Zhou Z, et al.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from Rabdosia rubescens and their cytotoxic effects on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J]. Planta Med,2010,76(2):140-145[5] 卢海英, 梁敬钰, 陈荣, 等. 冬凌草化学成分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8, 28(3): 7-12.[6] 蔡明磊,高慧媛,黄健等. 冬凌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11):871-876[7] 冯卫生,李钦,郑晓珂,等.冬凌草中的一个新生物碱[J].中国天然药物,2007, 5 (2): 92-95[8] 尹峰,梁敬钰,刘净.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3, 34(4): 302-304.[9] 刘净,谢韬,魏秀丽,等.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 2004, 2(5): 276-279.[10] 吴兆华,吴宜艳,曹艳丽,等.冬凌草中一个苯丙醇酯新化合物[J].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2009, 21(4): 553-555.[11] 卢海英,梁敬钰,陈荣,等.冬凌草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然药物, 2007, 5(4): 269-271.[12] 闫学斌,雷萌,可钰,等.冬凌草的化学成分[J].化学研究, 2006, 17(3): 80-82.[13] 吕芳,徐筱杰.冬凌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 2008, 31(9): 1340-1343.[14] 郑晓珂,李钦,冯卫生.冬凌草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 2004, 39(5): 335-336.[15] 郑晓珂,李钦,冯卫生.冬凌草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4, 16(4): 300-302.[16] 赵清治,张延兵,娄宪,等.冬凌草水溶性成分及氨基酸、无机元素的测定[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 5(2): 138-139.[17] HAN QB, L I RT, L I ML, et al. Ent 2 kauranoids from Isodon rubescens var.taihangensis[J].J Asian N at Prod Res, 2005, 7(1) : 31-36.[18] 郭萍,李玉山,郭远强. 冬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0,3(22):144-147[19] 张俊峰,刘加军,陆敏强,等.冬凌草甲素抑制人肝癌BEL-7402 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J].中草药, 2006, 37(10): 1517-1521.[20] 车宪平,韩瑞发,周晶,等.冬凌草甲素诱导膀胱癌MB49 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J].中草药, 2008, 39(8): 1219-1222.[21] 王一飞,江金花,王庆端,等.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及其免疫增强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 18(11): 1341-1343.[22] Liu J, Huang R, Lin D, et al. Ponicidin, an ent-kaurane diterpenoid derived from a constituent of the herbal supplement PC-SPES, Rbdosia rubescens, induces apoptosis by activation of caspase-3 and mitochondrial events in lung cancer cells in vitro [J]. Cancer Invest, 2006, 24(2): 136-148.[23] MeadeTollin L C, Wijeratne E M, Kithsiri C D, et al. Ponicidin and Oridoni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ntiangiogenic activity of Rabdosia rubescens, a constituent of the herbal supplement PC-SPES [J]. J Nat Prod, 2004,67(1):2-4.[24] Xu Y, Xue Y, Wang Y F, et al. Multiple-modulation effects of Oridonin on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neurotrophic factors in LPS-activated microglia [J]. Int Immunopharmacol, 2009, 9(3): 360-365[25] 张予,王筠.冬凌草甲素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河南医学研究,1998 ,8 (2)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