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金体

在书艺各体之中,有一体殊异于诸家,曰“瘦金体”,为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所创。此书体偏离宗法,自辟蹊径,笔画结体独特,意趣天成,以清朗瘦硬,锋芒显露为特质。世人对“瘦金体”都有一种情意结,即认为此体书法,观之适眼合心,习之手措不及。而因为市面鲜有出品,加之不时有对“瘦金体”藏品的高价炒作,增益此体书法之神秘魅惑。

一种独特的书体加上一个昏庸的帝王,“瘦金体”连同赵佶的事迹,直令世人叹息不断。其吊诡有二:

一是宋徽宗其人其事,昏庸腐败,丧权辱国,为后世所诟病,是史称“靖康之耻”的主要角色。然而宋朝到徽宗之时,又是中华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徽宗本人的字画及其当朝之时在繁荣文化艺术,编撰以“宣和”冠名之宏篇艺术集成典籍之种种作为,可谓冠绝古今。而作为当朝皇帝,徽宗与大词人周邦彦风雅游戏及与名伎李师师之风流野史种种,亦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如此昏庸腐败与繁荣艺术集于一身,一贬一褒,使徽宗成为史上最矛盾的人,此吊诡一也。

其二是徽宗之后,包括灭掉北宋的金朝以降,宫闱之内习临“瘦金体”之皇室幼学不在少数,但能脱碑帖缮写者绝少。观徽宗之后900余年,算来元代有一个六世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年);近人工笔画大家的于非闇(1888—1959年)也算一位;而作为清末皇族之后的启功(1912—2005年),也可以归类到习临“瘦金体”并变体成功的范例。当然,现代也有人成功脱碑帖缮写的,较突出者的书

法家有沈永泰、邱金生等。除此而外,绝大多数“瘦金体”玩家都无功往返。一种书体有那么多碑帖存世,但临摹乃至缮写如此艰难,这也令书家大感迷惑。因结合实践与认识,写点体会就教于方家。

拼尽裘马为书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道艳丽的艺术风景——大型动画视频《清明上河图》引人注目,此幅画之作者为宋人张择端,而为此画题字的人乃当朝皇帝宋徽宗,所用书体系“瘦金体”行楷。

2011年1月,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导摄制之“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该片之人物篇第一个镜头出现章子怡、范冰冰等5位美人,而背景画题,就是宋徽宗的《秾芳诗帖》。

两款作品同为中华文化之标志,都与宋徽宗相关,说明宋徽宗在中国艺术界一直踞有显赫地位。

徽宗在位的25年(1100—1125年)在文化建设上的成就,相当于在文化艺术领域上来了一次全面的、强烈的“核爆”,徽宗作为主要推手,把祖辈积攒的相当于当时世界经济(今人所谓的GDP)当量一半的财富,耗散于这次“文化核爆”里,造就了“宣和”文化艺术的持久辐射力。

以我所见,徽宗之能得一时之“逞”,缘于几个特殊因素:

一是强烈嗜好。宋徽宗(赵佶)云:“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宋徽宗贵为一国之君,耽湎于字画,是明摆着的“上有所好”,臣民岂不趋附之?

二是宽裕资源。徽宗率性孤行,倾一国之财力搞许多文化“工程”,

如辑成《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鸿篇巨制,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的字画。以对后世影响而论,冠绝无两;三是充分闲恬。大书家孙过庭认为:“非其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书谱》)说明人的闲恬状态对书写的重要性。徽宗在位疏问政事,专事字画,他逊位做太上皇之后,更多闲暇,书道又臻新境界。以今时盘点中华文化遗产论,徽宗用心一偏,玩物丧志,纵欲败度,导致“靖康耻”之国力大衰败,而他引发的“文化核爆”效应,于今持续激荡,似乎又说明:非“玩物”无以“艺术”?一体天成越古今观秦汉以降,古人书体嬗变流沛,其前后师承,均有所宗。书家们乐守“古者所无,不得缮写”之传统,偏求“笔笔造古意,字字有来历”(元·陈绎云《翰林要诀》)。盖就字体模写效果而言,其实多数书体均未至于“古者所无”就无法缮写之境地。不过,徽宗的书法或可算例外,习练其《千字文卷》可以觉得,形似其笔画并不难得,但弄好结体则难度颇大。后越是追读其碑帖,就越知道宋徽宗在不同人生阶段,不特有《千字文卷》式的瘦金体,还有《秾芳诗帖》式的瘦金体,新近又见到《宋徽宗题槠慧龙章云篆诗碑》,此或又是一种类型之瘦金体等等。一体分殊多式,又各有十分鲜明之特征风格:笔画精致,变化多端,不拘一格,锋芒毕露。因此,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正在临习瘦金体,你或要问他,是临摹徽宗什么时候,什么款式的瘦金体?令人疑惑的是,浏览古人书论,谈及宋徽宗的书法并不多见,大约是甚少人能缮写此体,故无法体味其中三昧;又或因有因人废书的传统:宋四大书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世人恶蔡京奸妄,

遂代之以蔡襄(此为公案,窃未深考),至于徽宗如此昏庸,故不提也罢。习徽宗字时,觉其深得隋唐法书底蕴,尤其是在笔画、结体之构造上,总能见其严守法度,自然天成之神韵。我想,他如果没有“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元·赵孟頫语)的功力是难以达到此成就的。守法之余,徽宗不忘制法,此可谓他的特权。他能够随时创制新的“工具”且用来得心应手:有时四平八稳,有时惊险奇骏,体随心结,心随体赋,幻化无端。由此而推想,后来者欲与徽宗比肩,就看你创设“工具”的本事了。我常以“徽宗所无,难得缮写”来形容尝试写徽宗字的艰难困惑。由此推论,写瘦金书的人其实可算是“敢死队员”。唐人李邑曾经说过:“似我者俗,学我者死。”近人齐白石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都是警示后学不要专擅一家。而900年来徽宗体很少有人写成,但明知写成机会不大,偏偏有人抵御不住他的字之诱惑,前赴后继,冒“死”临习,难道此字体真是有致命之诱么?《秾芳》、《牡丹》各一端看徽宗单个字要看《秾芳诗帖》,看整篇要看《牡丹诗帖》。关于《秾芳诗帖》,清人陈邦彦(1678—1752年)观款有云:“宣和书画超轶千古,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论到字的结体,笔画之精到,笔画间牵出之缕缕细丝,显见其运笔之飞逸与端稳,堪称绝品。而《秾芳诗帖》能够存世900余年尚能见到如此细节,足见宋代书艺材质之成熟。关于《牡丹诗帖》,邓白先生(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有一个说法,认为宋徽宗“传世的《牡丹诗帖》,可称是赵佶瘦金书的代表作”。(引自《瘦金体书法艺术》,邱金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