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超声诊断
心电图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上的发展,诊断冠心病的手段日益增多。
本文将63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CAG)结果与心电图(ECG)、磁共振成像(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 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ECG、MRI和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2 方法1.2.1 ECG 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踏车运动试验心电图,其中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则定为ECG阳性,判定病变范围定位标准同心肌梗死。
1.2.2 MRI 美国GE 1.5TMR成像仪。
仰卧位,用长方形体部线圈。
横断面和矢状面心电门控SE成像,层厚5 mm,层间距1.5 mm ~2.5 mm,视野32 cm~36 cm,矩阵128×256。
T-1WITR为RR间期(681 ms~1 052 ms),TE 12 ms ~30 ms;T-2WITR/TE(2 068~2 769)ms/60 ms和100 ms。
MR影像取心脏长、短轴,TR/TE=33/8~15,偏转角30°,每个心动周期16帧。
屏气快速梯度回波成像(BFGRE),平扫后肘静脉内团注GdDTPA 0.1 mmol/kg,5 s~10 s内注完后即刻连续成像5次~6次,3 min、5 min、10 min间断成像3次。
单次成像时间为7 s~16 s。
MRI异常表现的判断标准:室壁局限性变薄,变薄部需小于或等于同一层面其他正常肌壁厚度平均值的65%;节段心肌灌注:GdDTPA增强30 s内有低信号区视为灌注异常,与正常心肌无明显信号差别为灌注良好;室壁信号强度异常,与邻近心肌信号相比,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T2WI和GdDTPA增强T1WI呈高信号;室壁节段性运动:动态观察同一层面收缩、舒张过程中各节段室壁运动情况,如发现局限性运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视为异常。
将左室壁分为前、前侧、后侧、下壁、前间隔、后间隔及心尖7个节段;室壁增厚: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室壁垂直径之差,如小于2 mm为异常。
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

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
冠心病的诊断有三大金标准:1、临床症状和体征;2、心电图检查;3、超声心动图
检查。
1、临床症状和体征。
这是冠心病确诊的首要准则,即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的症状
和体征。
主要症状有:持续疼痛,胸闷、胸骨后疼痛,心悸,呼吸困难,惊悸、晕厥,偶
然的潮热、出汗、头晕、头痛等,出现冠心病的症状时,在锻炼过程中会有加剧症状,症
状减轻时,会暂时减轻,但再次锻炼时又会出现;患者在体格检查中,会发现心前区隆起
或肋间隆起,会有脉搏不齐症状,心音异常,可以存在肋下搏动,偶可检查出心脏催化作
用减弱、心包粘连等体征。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的狭
窄或阻塞,以及识别缺血缺氧程度严重程度等。
3、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另一种心脏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心脏的影像,可根据心脏形态、心脏肌层作用等来评估左室功能,及早发现冠心病的变异体征。
总之,冠心病的诊断是一个包含诊断金标准的一整套过程,专业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影像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才能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
冠心病及其诊断金标准

冠心病及其诊断金标准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它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它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心脏停搏或心脏病发作。
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心悸、晕厥等。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主要有三种: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
(1)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最常用方法,它可以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可以在心电图上得到反映。
(2)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心脏结构,可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或者是有硬化的病变,以及心脏的功能的状况。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一种通过放射性染料通过X射线检查心脏血管的方法,它可以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等。
虽然上述三种检查方法都可以用来诊断冠心病,但还是建议病人在
进行检查之前,先向医生仔细提问,以便了解检查的细节,并且要根据个人的症状和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以确保准确的诊断。
心脏超声检查能发现哪些疾病,怀疑冠心病,能做心脏超声确诊吗

心脏超声检查能发现哪些疾病,怀疑冠心病,能做心脏超声确诊吗心脏一般情况系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介于胸骨、脊椎之间,在肺脏附近。
心脏大小与拳头相近,重量在300g左右,形态近似鸭梨,向左方倾斜。
由于大血管在心底出入,故心底是固定不动的,心尖则能自由活动。
心脏外部有薄且光滑的膜包裹,2层心包膜之间的润滑液可以减轻心脏跳动时产生的摩擦,避免心脏过度扩张。
心脏作为肌性器官共有4个腔室,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区分,心室之间有室间隔区分,房室之间、房室与主动脉、肺动脉之间存在瓣膜,即为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若是以上结构发生病变,便会引发心脏病变,轻则影响心肺等脏器的功能,重则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心脏疾病,临床多以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心脏彩超)的进行诊断。
那么,心脏超声检查能发现哪些疾病,怀疑冠心病,能做心脏超声确诊吗?本文尝试进行解答。
什么是心脏超声?超声波因为频率高于人体听力范围而无法被“听到”,但释放出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结构却会因为不同脏器的密度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返回信号,通过监测设备可以发现不同反射结果,进而产生相应的图像,心脏超声便是基于此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功能改变或结构异常。
心脏超声可分为心脏超声造影、M型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等等。
其中,M型超声心动图可以通过运动曲线形式反映心脏的各层解剖结构,心脏活动可以使用该类心脏超声进行深入分析,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根部的功能活动状况可以使用M型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最基础、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可以实时反映心脏运动状况及结构状况。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展现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时间和性质,临床多将其用于定量分析心脏收缩-扩张状况及左心室充盈血流动力学状况。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结构特别是左侧心瓣膜、左侧心腔改变、房间隔等后方心内结构进行准确的诊断,原因主要是食管与心脏位置较为接近,因此检查结果可视性更强。
冠心病的诊断步骤是什么

冠心病的诊断步骤是什么冠心病,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正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
要想有效地治疗它,准确的诊断是关键的第一步。
那么,冠心病的诊断究竟有哪些步骤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
这包括胸痛的特点,比如胸痛是在活动时出现还是在休息时出现,疼痛的部位是在胸口正中、左侧还是其他地方,疼痛是尖锐的还是压榨性的,疼痛持续的时间有多长,以及疼痛是否会放射到肩膀、手臂、颈部或下颌等部位。
除了胸痛,医生还会关心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其他不适症状。
此外,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病史,比如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心脏病史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接下来,医生会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通过听诊器听心脏的声音,看是否有杂音或异常的心音。
检查血压,看看是否有高血压的情况。
观察患者的面容、肤色,检查四肢的脉搏是否对称、有力,以及是否有水肿等情况。
这些简单的检查可以为初步判断冠心病提供一些线索。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如果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做心电图,可能会发现心肌缺血的特征性改变,比如 ST 段压低或抬高、T 波倒置等。
但有时患者在做心电图时并没有胸痛发作,这时心电图可能是正常的,所以可能需要多次复查或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也就是让患者佩戴一个小型的设备,连续记录 24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以捕捉到可能的异常。
如果心电图检查结果不明确,或者医生高度怀疑冠心病,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运动负荷试验。
这个检查让患者在跑步机上跑步或者骑自行车,同时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心脏供血不足,心电图就会出现相应的改变,提示可能存在冠心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检查对于有严重心脏疾病或者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心脏超声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它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心脏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等。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
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步骤。
1.临床表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包括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中,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发作特点、持续时间、相关诱因等。
1.1.胸痛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胸痛,特点为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繁,并可放射至上肢、颈部等部位。
胸痛的性质可以是压迫性、闷痛或刺痛,可伴有呕吐、出冷汗等症状。
1.2.心悸心悸是冠心病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反映了心脏负荷的增加。
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心悸、心跳过速或过缓等症状,需要与其他心脏疾病进行鉴别。
1.3.气短冠心病患者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疾病限制了心肌的血供,导致心功能受损。
气短程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日常活动情况来评估,如上楼梯、步行等。
1.4.乏力乏力是冠心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
乏力程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日常活动情况进行评估。
2.病史与体格检查除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病史与体格检查也是冠心病鉴别诊断的重要内容。
病史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体格检查则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征等。
2.1.病史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可以判断其冠心病的遗传风险;个人病史可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等;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等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有影响。
2.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心率检查、心肺听诊等。
血压的增高可以提示冠心病的存在;心率异常可以反映心律失常;心肺听诊可以发现心脏杂音等病理改变。
3.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对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
3.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可以发现ST段抬高、T波倒置、Q波等异常改变,有助于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和位置。
3.2.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心室收缩功能、房室瓣功能等,有助于判断心功能的损害。
冠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浅谈冠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摘要】现阶段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冠心病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可作为临床常规冠心病检查手段加以推广使用,本文从常见冠心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内容和诊断冠心病的新进展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心动图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3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70-011常见冠心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内容11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内容①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有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每分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等。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主要为二尖瓣血流频谱e/a、e峰减速度(dec)等指标。
②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房室腔大小及室壁的厚度,观察患者房室腔室壁的活动方向、幅度及速度,详细记录患者的左室向心缩短的速度,观察患者的室壁及室间隔的增厚率。
③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患者的左冠状动脉开口位于左冠状动脉窦,长度为02-40cm,然后分出患者的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开口位于右冠状动脉窦,切面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起始端的内膜是否光滑,患者的管腔是否存在狭窄、扩张、阻塞等不良事件。
12隐性冠心病与心绞痛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内容①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隐性冠心病与心绞痛患者的主动脉管壁是否出现了增厚和回声增强,根部曲线是否上升迟缓,且下降呆滞,观察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波形是否僵硬,主波是否处于低平状态(<86mm),重搏波是否为减低或消失[2]。
②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隐性冠心病与心绞痛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节段性运动是否出现了异常,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病损处心肌运动能力将会减弱,而非病损处的心肌运动会表现正常或略有增强。
③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隐性冠心病与心绞痛患者的左室后壁曲线是否保持低平,上升初速是否呈现出先较快,继而缓慢且下降速度也低,可呈现出鸵鸟背或弓背样形状的改变。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心绞痛,但有时心绞痛的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二、病史询问1、主诉:患者主要症状的描述。
2、发病背景:患者是否有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既往史。
3、疼痛特点: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方式和持续时间等。
4、前驱因素:诱发疼痛的活动、情绪或其他因素。
5、缓解因素:疼痛的缓解方式及有效性。
6、伴随症状:是否有伴随的呼吸困难、恶心、冷汗等症状。
7、过去治疗:患者是否曾接受过相关治疗,并治疗效果如何。
三、体格检查1、血压测量:检查患者的血压是否正常。
2、心率观察:观察患者的心率是否异常。
3、听诊:听诊心脏是否有异常的杂音。
4、血管触诊:检查周围血管是否有硬化、狭窄等异常。
5、心肺触诊:检查心肺是否有异常。
四、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进行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指标等相关检查。
2、心电图: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是否有异常。
3、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谱,判断是否有心肌损伤。
4、超声心动图: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异常。
五、影像学检查1、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2、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估心肌血供是否正常。
3、CT血管成像:进行CT血管成像,观察血管是否狭窄或阻塞。
六、其他辅助检查1、心功能评估:进行心功能评估,包括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等。
2、药物试验:进行药物试验,评估药物对症状的缓解效果。
3、精神因素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因性疼痛。
七、鉴别诊断1、稳定心绞痛:根据疼痛的特点和心电图结果判断是否为稳定心绞痛。
2、不稳定心绞痛:根据疼痛的特点和血液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不稳定心绞痛。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