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讲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蒲公英苍耳豌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继续学习了解自然段(本课指“节”)内容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词语句子确定“得”的三种不同读音。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1、设计、制作有关课件,收集实物蒲公英、苍耳、石榴等;准备田字格黑板。

2、了解学生已有的与课文中内容相关的知识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文中生字。

2、理解生词、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掌握多音字“得”的不同读音。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抓住“植物”一词,导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得”字不同读音。

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读一读,全班读。

(三)检查自读情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正音。

2、说说每小节讲了哪种植物,它们是怎样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三、细读,理解课文诗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边看课文边思考:这一自然段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2、练读问句:“植物靠的啥办法?”(二)学习第2、3、4、5自然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4.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苍耳的实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指导书写“知识”一词。

2.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蒲公英、苍耳、豌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指名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

3.它们是靠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板块二研读课文,学习语言1.品读感悟。

(1)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引导学生说出田野、草原、山间、海边等地方,感受“四海为家”的含义。

(板书:四海为家)(2)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植物的家,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四海为家”。

请大家读一读。

(3)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呢?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找找答案。

2.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的种子与降落伞的相似之处。

①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请大声说出它的名字。

②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

《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材分析】__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了问题,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设计思路】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结合课标精神与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从以下三点予以定位:1、知识目标:⑴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

会写“已、甲”等10个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⑶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⑵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难点:⑴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⑵理解文中“旅行”“穿着带刺的铠甲”等所表达的意思。

为了将三维目标得以真正落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用图片激情、课件展示、音乐渲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以达到熟读背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

二、自读识字。

三、合作交流。

四、品读领悟。

五、巩固延伸。

下面,我就对本课的教学流程做以具体的阐述。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进入新课的学习。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
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裂滚落到地上传播种子。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课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当作人来写,
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办

蒲公英 苍耳
___到__了__水__里__,__孩__子__们__就__成__为__远__航__家__,__去__寻__找__美__丽__的__港_ 湾。
4.( C )帮助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选择题)
A.太阳 B.动物的皮毛 C.风 D.雨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是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景 物。把看到的景象写一写吧,用上比喻的修辞方法。200 字左右。
国学诵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谜语】绒毛轻又轻,飞舞像伞兵。随风到处飘,安家 把根生。(打一植物)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课文。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阅读方法解密:拟人的修辞方法
概念: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动作和性 格等。

最新-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最新-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植物妈妈有办法》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读本。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常识。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第二、三、四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如下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3、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为了更好地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以“多形式的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3、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1、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2、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3、让学生合作学习2、3、4段。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这里的详细过程,我将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去过哪?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生汇报)植物们也特别喜欢旅行,它们怎么去呢?别急,他们的妈妈有办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豌豆靠阳光句子结构

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豌豆靠阳光句子结构

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豌豆靠阳光句子结构
摘要:
1.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
2.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
3.豌豆靠阳光传播种子
正文: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种子靠风传播。

当蒲公英成熟时,它们的种子会变成一个轻盈的伞状物,被称为“冠毛”。

冠毛能够随风飘荡,在飘荡的过程中,种子会逐渐落地,从而实现传播。

苍耳则依靠动物来传播种子。

苍耳的种子被包裹在一个带有钩刺的果实中,当动物经过时,这些果实会附着在动物的皮毛上,从而实现传播。

豌豆则靠阳光传播种子。

豌豆的果实是一种豆荚,豆荚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逐渐干燥并裂开,将种子散布到周围的土地中。

不同种子的传播方式也影响了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例如,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随风飘荡到远离母株的地方,从而增加了其生存机会;而苍耳的种子则依靠动物的移动来传播,这有助于它们在更广泛的区域内繁衍。

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因其特性而异,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豌豆靠阳光。

【精选】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植物妈妈有办法人教(部编版)

【精选】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植物妈妈有办法人教(部编版)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本文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了植物用什么方法来传播种子。

全诗共5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

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2~4节分别讲蒲公英靠微风吹拂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豌豆靠阳光照射后种子从豆荚中蹦跳出来传播种子;第5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有趣,生发了解更多植物知识的愿望,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根据诗歌内容,课文中配有相应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同时告诉小读者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仔细观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

“妈妈——孩子”这样的关联,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易激发想象、引发思考,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小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会认“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说清楚课文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节。

1.识记生字词,理解第1节的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妈妈有办法 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妈妈有办法 ppt课件

4.“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 甲。” “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 “带刺的铠甲”用了比喻,是指苍耳种子外面 带刺的硬皮。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 妈妈有办法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 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最后一小节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小节是诗歌的总结,告诉小朋友平时要 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 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 孩子只会白白错过。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 妈妈有办法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苍耳挂住动物皮毛
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裂滚落到地上传播种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 妈妈有办法
音序:T 部首:女 结构:左右
组词:她们 她家 造句:她俩是好朋友。
书写指导:女的最后一笔横, 不要写太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 妈妈有办法


音序:T 部首:女 结构:左右
组词:她们 她家 造句:她俩是好朋友。
书写指导:女的最后一笔横, 不要写太长。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的花。 (4)看,这个女( 娃 )多漂亮呀!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 妈妈有办法
3.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动物?把带点的词写到相应的圆
圈内。
(1)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蒲公英

(2)蒲.公.英.妈妈为娃娃准备了 苍耳

降落伞。
豌豆

(3)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4)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