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内容最全, 强烈推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教学设计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第二单元《唐五代词》中的《菩萨蛮》。
具体内容包括词牌介绍、作者简介、词作全文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菩萨蛮》这一词牌的特点,掌握其格律。
2. 通过分析《菩萨蛮》的意象、意境,培养学生对古代词作鉴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菩萨蛮》的意象、意境,感悟作者情感。
难点:词牌格律的理解,词作内涵的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词的韵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词牌介绍(10分钟)介绍《菩萨蛮》的起源、发展及其格律特点。
3. 作者简介(5分钟)简要介绍作者温庭筠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4. 词作全文解析(10分钟)(1)朗读全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词作的美感。
(2)分析词作中的意象、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3)讲解词作中的难点字词、句式结构。
5.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菩萨蛮》的鉴赏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菩萨蛮》为词牌的词作,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词牌、作者、词作全文。
2. 标注词作中的意象、意境。
3. 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菩萨蛮》的意象、意境,感悟作者情感。
答案:略。
2. 拓展延伸: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唐五代词人的作品,进行鉴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词作,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牌介绍2. 词作全文解析中的意象、意境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词牌介绍《菩萨蛮》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又名《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
《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菩萨蛮》《苏幕遮》理解性默写

《菩萨蛮》《苏幕遮》理解性默写《苏幕遮》理解性默写1.周邦彦《苏幕遮》中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
2.周邦彦的《苏幕遮》中,得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图精髓的句子是:“,”。
3.《苏幕遮》中的“,”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4.《苏幕遮》中直接表现诗人久旅异地盼望早日归乡的诗句是:,,。
5.《苏幕遮》中,与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句子相似,采用对写法(主客移位法)的一句是:。
6.《苏幕遮》中,写诗人归乡似箭,梦中乘舟都回到魂牵梦系的西湖边的诗句是:,。
7.《苏幕遮》中,写诗人心情从烦躁到愉悦的转换的诗句是:,。
,。
8.《苏幕遮》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生动而别致地烘托出新晴之欢的诗句是:,。
9.《苏幕遮》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两句是“,”。
10.周邦彦在《苏幕遮》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
11.诗人曾自称“京华倦客”,在《苏幕遮》一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功名、厌倦漂泊希望早日归乡的诗句是:,。
《菩萨蛮》理解性默写1.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清晨醒来的状况的句子是:“,”。
2.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懒散状态的句子是:“,”。
3.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
4.温庭筠《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伎俩施展阐发人物孤单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
5.《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
6.《菩萨蛮》中,诗人用眉的深浅不一和发髻的蓬松如云来暗示女主人公刚刚起床的诗句是:,。
7.《菩萨蛮》中,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8.《菩萨蛮》中,尾句“双双金鹧鸪”正好呼应的了上阙诗句“,”,揭示了女子“懒”“迟”的根源。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鹊踏枝+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一、基础巩固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鬓云:形容鬓发蓬松如云花面:指头上的花和美人的面B.弄妆:整理服装罗襦:丝绸短袄C.只合:只应该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D.青芜:青碧的丛草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解析:选B B项,弄妆:修饰仪容。
2.下列诗句与“身心放下于当下”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A.名利超然即泰然B.真入法门圣默然C.迷津总在利当前D.看穿世事意清闲解析:选A既然是对联,就要从对仗的角度看问题,“身心”是名词,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放下”“超然”都是一种人生态度,据此可以排除C项。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
(2)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立小桥风满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帖绣罗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乡须断肠。
答案:(1)春水碧于天(2)惆怅还依旧(3)平林新月人归后(4)双双金鹧鸪(5)未老莫还乡二、拓展阅读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应天长韦庄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
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两句运用动静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
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
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
C.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
D.“空”在诗歌中含义独特,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
高考语文必背诗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高考语文必背诗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小山①重叠金②明灭③④,弄妆⑤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词语解释】①小山:唐代女子好画“小山眉”,过了一夜眉黛深浅不匀,如山峰重叠之状。
②金:指“额黄”,唐代女子好在额部涂上黄色,谓之“额黄”,过夜后其色有明有暗。
③明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
④蛾眉:飞蛾触须般细又弯的眉毛,多指美人之眉。
⑤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诗歌鉴赏】这首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词人把女子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
全词成功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情境默写】1.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闺中思妇额上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的,耳边的乱发披在如雪的面庞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通过“懒”与“迟”侧面写女子内心惆怅倦怠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2.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3.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女子精心打扮后呈现出花容悦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作者借成双的鹧鸪来反衬闺中女子孤独落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4.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5.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来写女子的眉毛、头发及两腮以突出闺中女子容貌之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导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欢迎阅读!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者: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3.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与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翻译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苏教版《唐诗宋词》宋词理解性默写

宋词理解性默写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反衬了闺中女子的哀怨。
2.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感情表达得真挚而强烈。
3.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尾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运用以景结情的结尾方式,含蓄深沉。
4.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上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顺序上用的是倒叙手法。
5.晏殊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都是写静,第二句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写出了池畔点点青苔碧绿鲜翠,林丛叶下黄鹂的啾啭也显得清脆悦耳.6.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
(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下阕“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般理解为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对他的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虚写的一种类型)的手法。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
】7.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得景深情深意境深,写“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是为了衬托闺怨(伤春之情)深。
8.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流着眼泪询问落花春天的消息,凋零的花瓣无声无息地飘过秋千架,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原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唐代〕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帖一作:贴)译文: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
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注释: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
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一说小山是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贴绣:苏绣中的一种工艺。
罗襦(rú):丝绸短袄。
襦,短上衣。
金鹧(zhè)鸪(gū):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词作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颇晦涩难解,有认为是写室内屏风的,有认为是写女子眉妆的,还有解为是写女子发髻的,歧义纷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1.温庭筠《菩萨蛮》中,“,”两句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刻画了一位容貌美丽的闺中妇女形象。
2.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尾句“双双金鹧鸪”正好呼应的了上阙诗句“,”。
揭示了女子“懒”“迟”的根源。
3.温庭筠《菩萨蛮》中,“,”。
写闺中女子照镜贴花的细节,再化用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写女子容颜之美。
4.温庭筠《菩萨蛮》中,“,”。
两句写出了闺中女子服饰的华贵,同是也对前文女子山眉深蹙,梦起迟妆的原因作了交代。
5.《菩萨蛮》中,诗人用眉的深浅不一和发髻的蓬松如云来暗示女主人公刚刚起床的诗句是:,。
6.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女子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懒散状态的句子是:“,”。
7.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8.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
”。
9.《菩萨蛮》中,描写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细小之眉富有生机的诗句是:,。
10.《菩萨蛮》中,“”一句把两种静态的物象贯串起来,将美人的绰约韵致写得栩栩如生。
11.《菩萨蛮》中,“,”两句是对闺中女子梳妆打扮的描写,写出了女子体态的娇柔和行动的慵懒。
12.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
13.温庭筠《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
14.《菩萨蛮》中写女子早晨醒来的状态的句子是:“,
”。
15.《菩萨蛮》中,描写女主人公精巧的女红却编制出寂寞和惆怅的诗句是:“,”。
《菩萨蛮》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1.《菩萨蛮》中,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两句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刻画了一位容貌美丽的闺中妇女形象。
2.《菩萨蛮》中,尾句“双双金鹧鸪”正好呼应的了上阙诗句“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揭示了女子“懒”“迟”的根源。
3.菩萨蛮》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写闺中女子照镜贴花的细节,再化用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写女子容颜之美。
4.《菩萨蛮》中,
贵,同是也对前文女子山眉深蹙,梦起迟妆的原因作了交代。
5.《菩萨蛮》中,诗人用眉的深浅不一和发髻的蓬松如云来暗示女主人公刚刚起床的诗句是: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6.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懒散状态的句子是:“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7.《菩萨蛮》中,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境相同的诗句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8.
9.《菩萨蛮》中,描写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细小之眉富有生机的诗句是: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10.《菩萨蛮》中,“鬓云欲度香腮雪”一句把两种静态的物象贯串起来,将美人的绰约韵致写得栩栩如生。
11.《菩萨蛮》中,“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两句是对闺中女子梳妆打扮的描写,写出了女子体态的娇柔和行动的慵懒。
12.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13.温庭筠《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4.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早晨醒来的状态的句子是:“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15.《菩萨蛮》中,描写女主人公精巧的女红却编制出寂寞和惆怅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