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ppt
合集下载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

1.信息概念: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三要素: ①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 ②信道——信息传播的媒介,如空气、水及其他介质; ③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他部位; 3.常见的信息受体:
动物的眼、鼻、耳、皮肤; 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 4.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 即信息流; 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吗? 不包括 6.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7.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的体内存在传递信息的 化学物质————信息素 8.含羞草的“害羞”算行为信息吗? 不算,行为信息的来源为动物 9.分别说出信息传递在不同水平中的作用※※※: ①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②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 提示:捕食者也会向被捕食者传递信息。
(3)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4)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
(5)花香引蝶和孔雀开屏都属于物理信息。( × ) 提示:花香引蝶属于化学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
水(3×10-12)
度
再次理解:物质循环的全球性和循环性 1.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为什么? 课后题P67-拓展应用
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 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思维判断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思维判断2:比生物圈小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能独立进行物质循环。√ 思维判断3:任何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且单向流动不循环,必须从系统外获得能量√。 2.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 农田中不断的施加氮肥呢? ①农田土壤中含氮量不足以使作物高产 ②农产品不断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生物的进化

异是生物自身的事情,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
3.意义 科学地解释了__生__物__进__化___的原因和_生___物__多__样__性___形成的原因。 4.局限性 ①对_遗__传__和___变__异____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还局限于性状水平;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个__体___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渐__变___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 现象。 5.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
比较内容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关系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物种形成
出现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改变
属于不同物种
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二者关系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 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 新物种的形成,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②新物种 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动力
内因
适者生存 + 遗传 结果
新类型的出现
总结:自然选择学说
内因:生物产生的变异(不定向变化)
进化 原因
外因: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定向变化)
相互作用:定向变化的环境选择不定向的生物变异,环境条件推动
着生存斗争表现为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和环境的关系:
变异在前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在后且是定向的。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变
遗物 或生活痕迹等。②意义: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
的
。③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 证据
经过漫长的地质
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原揭始示的出共生同物祖由先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复习与应考

除了学生必做的实验之外,还必须了解 教材课文中介绍的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些 经典实验及方法。
如:●酶的特性的研究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实验
●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
●同位素示踪技术
●某些模拟实验 这些内容往往也是高考命题常用的材料。
实验复习示例
要求1:熟练掌握教材基础实验
15年四川高考 .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高三生物复习与应考
备考复习成功的秘诀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高考生物大纲”---备考复习的依据
高考生物试题----备考复习的导向 目标正确、计划周密、策略对路和方法得当
----高效复习的保证 自身的主动参与、学习毅力和行为习惯----
复习质量的决定因素
近年全国理综新课标生物卷考 点分析
新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内容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 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 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近三年理综全国新课标卷Ⅱ(2021年Ⅱ和Ⅲ)选择题考点分布表:
2019年高考新课标卷Ⅱ(1)
•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常见类型
二.非选择题中的部分探究和实验分析 类试题增多
免疫调节
种群密度的调查(Ⅱ) 生态系统( Ⅲ )
6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组建设及高三复习策略与建议(共152张PPT)

我校生物实验室优良 的设备为高中各实验 的开设提供了前提
生物实验课程的开设方案: 1、统一安排实验(常规实验)
• 主要针对常规实验。 • 在条件允许且不影响常规教学进度的
同时,部分非常规实验也可以统一安 排学生进行操作。
2、兴趣小组展示实验
• 部分非常规实验及所需时间较长的实验,以兴 趣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实验操作,再通过照 片、视频等方式由兴趣小组学生在课堂中对其 他学生进行展示。
1位专职实验员 1位兼职实验员
每个备课组各有一位备课组长和竞赛教练。
(二)雅礼生物课程结构 (1)基本课程设置
生物教研组课程设置
必修
高一: 必1、必3 高二上期: 必2
选修
高二下期: 选1*
校本选修
高二: (1)特色课 (2)选修3 (3)大学先修课
湖南省新高考为3+2+1模式目前高一为走班
(2)实验课程安排
案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1:正常情况下各物质 的浓度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2:饭后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3:血糖浓度升高促使胰岛 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 减少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4: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 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导致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 值。
省级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 研究》校本选修教材编写案例
①群落的空间结构案例 ②生态工程基本基本原理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③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物实验课程的开设方案: 1、统一安排实验(常规实验)
• 主要针对常规实验。 • 在条件允许且不影响常规教学进度的
同时,部分非常规实验也可以统一安 排学生进行操作。
2、兴趣小组展示实验
• 部分非常规实验及所需时间较长的实验,以兴 趣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实验操作,再通过照 片、视频等方式由兴趣小组学生在课堂中对其 他学生进行展示。
1位专职实验员 1位兼职实验员
每个备课组各有一位备课组长和竞赛教练。
(二)雅礼生物课程结构 (1)基本课程设置
生物教研组课程设置
必修
高一: 必1、必3 高二上期: 必2
选修
高二下期: 选1*
校本选修
高二: (1)特色课 (2)选修3 (3)大学先修课
湖南省新高考为3+2+1模式目前高一为走班
(2)实验课程安排
案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1:正常情况下各物质 的浓度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2:饭后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
血糖
糖原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3:血糖浓度升高促使胰岛 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 减少
胰高血糖素
脂肪
图4: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 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导致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 值。
省级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 研究》校本选修教材编写案例
①群落的空间结构案例 ②生态工程基本基本原理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③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以传递信息的
,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
等。化学物质
性外激素
驱蚊草
蝗虫
黄鼠狼
水葫芦根部的分泌 物可以明显地抑制
藻类的生长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3、)行信为息信的息种:类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
等行为特征
传递的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表够现传和递动某作种信息,如孔雀开
屏、
。
蜜蜂跳舞
蜜蜂跳舞
孔雀开屏
(3) 若 将 本 题 图 修 改 为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能 量 流 动 示 意 图 , 可 将 D 的 含 义 改 为 ___非_生__物__环_境_____ , 其 他 字 母 及 文 字 代 表 的 含 义 不 变 , 还 需 要 修 改 之 处 有 : 增 加 “ 光 →A”、取消“→E→D”、 ___取__消__“__D__→__A_”____。
第三单元 生态系统
01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等元素
都不
断进行着 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的 循环 过程。
2、范围: 生物圈(全球)
3、特点: 全球性 因此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循环性 4、物质循环的主渠道:_食__物_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_。
值,单位是 J·hm-2·a-1)
青蛙摄入的能量
青蛙同化的能量 青蛙粪便中的能量
青蛙呼吸作用散失 C
的能量
1.05×109
7.95×108
2.55×108
m
3.55×108
分析可知,卷叶螟到青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1_1._36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小数),青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第__二__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酶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考向 结合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4.(2023·重庆市抽测)某同学探究温度、pH、 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绘制出
C 如下曲线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B段与BC段酶促反应速率的限
制因素相同
B.图2中D点与F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部分
考向 结合酶的本质及作用,考查科学思维
1.(2023·山西太原调研)在生物体内,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
D 物。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麦芽糖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胰蛋白酶的合成及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D.淀粉酶和盐酸通过升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催化淀粉水解
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该淀粉 酶的最适pH为7 B.若在强酸条件下淀粉的剩余 量较少,则淀粉酶具有活性 C.当pH=3时,淀粉酶的活性比pH=9时的活性高 D.分离在pH=13时的淀粉酶,其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2023·华师附中调研)已知淀粉在酸性条件下自身会发生水解,唾液
淀粉酶的最适pH为6.6。欲探究在pH=5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催化
2.(2023·广东深圳调研)嚼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那是因为唾液淀
A 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加酶都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二者作用机理相同 B.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唾液淀粉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使其 失活 C.唾液淀粉酶既可作为淀粉水解的催化剂,又可作为蛋白酶催化 的反应底物 D.唾液淀粉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蛋白质组分 + - + - +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走近细胞

膜,无细胞核。(2022·海南卷,1B)( × )
提示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2022·海
南卷,1D)( √ ) (3)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2021·辽宁卷,8B)( × )
提示 酵母菌一般以出芽的方式进行增殖,醋酸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4) 与 双 链 DNA 病 毒 相 比 ,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更 容 易 发 生 变 异 。 (2020·海 南 卷 ,
科学方法--归纳法( P3 )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
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 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 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 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 很可能是可信的。
完全归纳法
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 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 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 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
是种群。
考点一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典例·精心深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向1】结合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1.(2023·广东惠州调研)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
列有关总结和推断正确的是( )
A.比利时的维萨里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
B.根据魏尔肖的研究推知: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有丝分裂
02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录
考考点点一一细胞细胞的的多多样样性性和和统统一一性性 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主要内容及意义
细胞和细胞产物
其他细胞
动物和植物
提醒: ①并不是所有新细胞 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如受精卵来源于精子 和卵细胞的融合。 ②细胞学说的建立应 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提示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2022·海
南卷,1D)( √ ) (3)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2021·辽宁卷,8B)( × )
提示 酵母菌一般以出芽的方式进行增殖,醋酸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4) 与 双 链 DNA 病 毒 相 比 ,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更 容 易 发 生 变 异 。 (2020·海 南 卷 ,
科学方法--归纳法( P3 )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
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 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 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 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 很可能是可信的。
完全归纳法
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 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 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 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
是种群。
考点一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典例·精心深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向1】结合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1.(2023·广东惠州调研)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
列有关总结和推断正确的是( )
A.比利时的维萨里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
B.根据魏尔肖的研究推知: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有丝分裂
02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录
考考点点一一细胞细胞的的多多样样性性和和统统一一性性 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主要内容及意义
细胞和细胞产物
其他细胞
动物和植物
提醒: ①并不是所有新细胞 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如受精卵来源于精子 和卵细胞的融合。 ②细胞学说的建立应 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

思考1:分析食草昆虫减少对食草鸟的影响
思考2: 1.大鱼全部捕杀,短时间磷虾的数量变化? 增加 海豹数量变化? 减少 虎鲸数量变化? 基本不变
2.较长时间内虎鲸、企鹅、磷虾的数量变化?
虎鲸数量增加;企鹅数量减少;磷虾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 )
(1)单向流动的原因?①食物链中捕食关系不可逆转②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不能重复利用 (2)逐级递减的原因?每个营养级能量还有其他去向:呼吸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未利用 ★6.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P57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其他考法:食物链通常不会1.很帮长助;人食们物将生链物的在营时养间级、数空量间一上般进行不合会理太配多置,,原增因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7.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2.生帮物助量人金们字科学塔规、划数,量设金计字人塔工生概态念系统?,P5使7 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注意: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立3.的帮;助生人物们量合理金地字调塔整、生数态量系金统字中塔的能可量能流有动倒关置系的,情使况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 8.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P最58有三益条的部分。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P55图3-5 3.总结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向? ★注意:(1)生产者、消费者能量的来源不同。
(2)能量的去向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2个、3个、4个去向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包含什么? (4)“未利用”的能量是指什么?P56 (5)某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含哪两部分? 某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 属于谁的能量? ★5.能量流动的特点?各自的原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