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细胞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调控机制;3.理解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3.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4.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癌症的发生和治疗。
三、教学过程1. 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1.引入: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增殖是生命的基础。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细胞增殖如此重要?2.讲解: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加,是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的基础。
细胞增殖的失控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癌症等。
2. 细胞增殖的方式1.讲解:细胞增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过程。
3.无丝分裂:直接将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过程和特点。
3. 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1.讲解: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包括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
2.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过程。
3.细胞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机制。
4. 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1.讲解:细胞增殖失控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癌症等。
2.癌症的发生:癌症是指细胞增殖失控导致的一类疾病,包括癌细胞的特点和癌症的发生机制。
3.癌症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方式、调控机制和与疾病的关系。
2.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增殖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实验报告评价:通过实验报告的方式,评价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高二生物细胞增殖教案

高二生物细胞增殖教案
教案名称:高二生物细胞增殖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过程,认识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调控机制。
教学重点:细胞增殖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调控机制。
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料:细胞增殖的相关教材及演示图片、视频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图片或视频,引出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细胞增殖的概念: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加,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2.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减数分裂包括交叉互换、染色体对分离和细胞质分裂。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如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进行一项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细胞模型,并进行染色观察。
五、讨论总结(10分钟)
针对实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归纳细胞增殖的特点和调控机制。
六、拓展延伸(10分钟)
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或文章,了解细胞增殖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如药物研发、组织工程等。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如解析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问题、编写小论文等。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教学拓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开展相关的细胞增殖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细胞增殖的理解和认识。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位置和运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而又微观的过程。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从细胞水平来看,一个蛙的受精卵需要怎样的途径才能成为一只成蛙呢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需要不断进行细胞体积的扩大与细胞分裂,还要细胞的分化等。
[师]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也证明了以上观点,生物体的体积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生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师]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生]细胞体积越大,需要的营养物质越多,需要排出的代谢废物也越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也会遇到困难。
[师]随着细胞的长大,细胞膜的面积不是也在扩大吗下面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①将实验桌上准备好的琼脂块(内含酚酞)切成边长分别为25px、2 cm、3 cm的立方体;②将以上三种琼脂块样品,同时置于盛有适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处理10 min;③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并记录数据。
学生活动:各小组对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分析:(1)琼脂块的边长越长,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效率越差。
(2)边长为3 cm、2 cm、1 cm的琼脂块分别看作三个植物细胞的话,那么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是依次增大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细胞增殖 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6.1细胞增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尤其是DNA 和染色体的规律变化。
3、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能力目标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课时:1教学过程:生物都要经过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
活细胞也一样。
就在你阅读本书的时候,你身体内就有许多细胞在进行分裂,有些细胞在生长,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刚刚结束自己的生命历程。
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都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
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细胞体积越大,需要的越多,需要排出的也越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会遇到困难。
2.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
(主要原因)3.细胞的核质比(次)。
(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思考:是不是细胞的体积越小越好,为什么?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____________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以_________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的增殖教案(甄选15篇)

细胞的增殖教案(甄选15篇)细胞的增殖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了解)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了解)【技能】: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探究活动的VCD或者实验材料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问题探讨问题探讨: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生物体体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造成的,还是细胞体积造成的呢?引导:如果大象的体积是老鼠的1万倍,大象的细胞也是老鼠的一万或者几千倍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例外:人的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变化)进行思考和讨论,发表观点。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的差异。
(二)探究活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先从两方面引导,如果细胞体积过大,细胞内的物质运输速度会减慢;细胞体积过大,细胞核的调控能力会减弱进行探究活动。
设定情景,设细胞为正方体,边长本别是3微米、2微米、1微米,引导学生计算3种情况中,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
进一步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含有酚酞的琼脂块之间的有什么关系,作用是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分析细胞为什么不会无限变小的原因。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思考问题,师生进行谈论学生进行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
学生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三)细胞增殖:间期细胞周期概念:细胞分裂活动具有周期性,什么是周期性?提出问题,细胞分裂后会造成细胞内物质,特别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减少吗?说明细胞周期分为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阶段。
《细胞增殖》复习课案例.doc

《细胞增殖》复习课案例一、设计说明《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这节课是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主要在于它是后续课程中“细胞分化”、“减数分裂”、“生长发育“、“遗传定律”等内容的基础。
在新授课中,可能它的地位并不能完全显现出来,这主要受教材的顺序设定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
但是, 在复习课中,由于没有了上述限制,师生有必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俯瞰这个概念,进行融会贯通的复习。
刚进入高三的学生还停留在概念组成和整合的最初阶段,初步知道了细胞增殖是什么,怎么发生,也就是说认识了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改变问题的情境,学生往往无法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所以,本课的设计目标就是在通过系统的复习之后,学生能够完成关于细胞增殖概念的整合,能够进行迁移,解决复杂领域的特定问题,也就是说认识概念的外延。
在复习过程程中,对“细胞增殖”这个概念,我们一共提出了五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五个角度来全面思考、整合概念。
这五个问题分别是“是什么、是谁、为什么、怎么样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
在新授课中,“细胞增殖怎么进行”这个问题是重点详细讲解和学习的内容,而在复习课中,分裂过程当然也要复习,但是这种纯粹重复劳动式的复习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此时就要体现出来。
二、过程设计单元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什么是细胞增殖?是谁在进行增殖?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各个结构层次水平的增殖。
举例说明各种增殖现象。
了解生命各个层次的增殖现象:个体水平:生殖细胞水平:细胞分裂分子水平:Z复制为什么进行增殖?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大小与相对表面积的关系。
进行相关计算,体会随着直径或边长的增大,物体的相对表面积越小。
认识增殖的原因从细胞内部来说,是因为细胞核控制范围的限制和相对表面积的减小对物质交换速率的限制。
从个体水平来说,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从物种来说,细胞增殖在生物生活史中有重要的地位。
细胞增殖教案

细胞增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调控机制;3.了解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3.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4.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癌症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调控机制;2.教学难点: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黑板等方式,讲解细胞增殖的概念、方式和调控机制;2.实验法:通过细胞培养、显微镜观察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增殖的过程;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讲解:讲解细胞增殖的定义、分类和意义;3.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增殖与生命的关系。
第二节:细胞增殖的方式1.讲解:讲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2.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3.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1.讲解:讲解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概念和作用;2.实验: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观察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过程;3.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第四节: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1.讲解:讲解细胞增殖与疾病的关系,如癌症等;2.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癌症的成因和治疗方法;3.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癌症等疾病。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细胞增殖的理解程度;2.通过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细胞增殖的掌握程度;3.通过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细胞增殖的综合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PPT课件;2.实验器材:细胞培养箱、显微镜等;3.教材:《生物学》等。
(教案)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增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4)掌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技能目标
(1)尝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运用数学分析、归纳和推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4)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3)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掌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
及DNA数量的变化。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二、细胞周期的概念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2.染色体、染色单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DNA数量变化四、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中的DNA数量是一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细胞增殖教案周至四中生物组高三级习建刚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具体内容标准等级生物课程标准学习要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A 说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细胞增殖的意义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周期的含义细胞的无丝分裂 A 细胞的无丝分裂细胞无丝分裂的特点细胞的有丝分裂 B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比较各时期染色体行为,以及DNA和染色体数量的规律性变化描绘曲线图,解释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开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阶段。
4.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5.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6.细胞无丝分裂的特点: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如蛙的红细胞。
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1.根据细胞周期的含义,判定图形所示的细胞周期2.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1).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学会从曲线图中去分析上表内容,并能够迁移训练。
(2).细胞分裂期各时期的主要特征细胞分裂期主要特征 前期出现纺锤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动物: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中期着丝粒排列在中央赤道板,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可数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平均分配到两极) 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体消失,核膜和核仁出现(植物: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部分)A .根据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进行有关图的识别(注意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B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分子的变化图(注意坐标的含义)。
染色体、DNA 分子相对含量细胞周期 (图甲)根据图甲绘制图乙一条染色体含DNA分子量细胞周期(图乙)四.例题解析:例1 (高考试题:2007上海生物)下列细胞中属于暂不增殖细胞的是A .肾细胞B .筛管细胞C .神经细胞D .骨髓细胞例2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哺乳动物体内的3张细胞分裂示意图。
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多选)时期G1期(DNA 合成前期) S 期(DNA 合成期) G2期(DNA 合成后期) 主要变化 RNA 、蛋白质的合成,为DNA 的合成做准备 DNA 复制 RNA 、蛋白质的合成,为纺锤丝的形成做准备 丁A.甲图细胞正在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B.乙图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C.丙图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D.该动物体的某器官中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三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状态课堂练习例1下列细胞中具有周期的是()A.心肌细胞B.导管细胞C.神经细胞D.骨髓造血干细胞例2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一倍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小时例3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下图。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消耗量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主要作为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h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hD.此曲线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过程例4(多选)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
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左图。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例5下图1表示同种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处于图2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图l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C.图1中乙、丙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D.图1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课堂练习1.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3.将老鼠的肝脏切去70%,19d左右切去的部分可再生出来,这个过程中合成的主要物质和发生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A.肝糖元、有丝分裂B.蛋白质、无丝分裂C.蛋白质、有丝分裂 D.肝糖元、减数分裂4.细胞周期各阶段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不可能是5.1DNA 2DNA,这两个携带完全相同信息的DNA彼此分离发生在()A.细胞分裂间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6.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下图。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消耗量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主要作为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h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h7. 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C.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D.分裂后的子细胞中,核膜与内质网膜相连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能够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染色体出现和纺锤体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加倍9.细胞分裂过程中,肯定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分子数加倍B.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D.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10.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茄植株,甲株所结果实均为异常果形,连续种植几代后仍保持异常果形;乙株上结有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甲发生变异的时间比乙早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11.(多选)如图所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B段可以表示在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B.BC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前期、中期C.CD段可以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此曲线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过程12.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请据图回答:(1)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_____之间,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单体数为_______。
(3)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_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癌细胞在机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含量减少。
14.马蛔虫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用显微镜观察其受精卵卵裂装片,请回答:(1)若马蛔虫受精卵细胞核中DNA含量在细胞周期即将开始时为2a ,则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含量变化的规律是。
(2)在右面的坐标中,用曲线表示上述的变化规律。
(3)当染色体的DNA含量最高时,在光镜下看到它的结构特点是。
(4)光镜下,观察到某一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8条,对此的解释是。
(5)马蛔虫的受精卵连续分裂四次后,每个子细胞中有染色体条。
(6)在下面画出马蛔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示意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