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院学生搏击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影响警用搏击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警用搏击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作者:温兴训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26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问题呈现多元化,社会对政法公安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在对警务人员提出智能化管理社会的同时,警务人员自身的搏击、擒敌技能也需相应增强才能足够对付层出不穷的突发状况。
文章对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及分析,主要针对影响公安专业的警用搏击课的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决解的方法及对策,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为政法类院校在搏击课教学效果方面提供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搏击教学政法职业学院分析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b)-0207-02由于警务人员队伍的特殊性,教员在警用搏击课的教授过程中,会采取必要手段,要求学员动作整齐划一。
但是过于强调整体训练、整齐划一,会使有些教员走入忽略力量与个性,只讲求技术动作的规范统一的误区。
这让学员学起技术来,尤其是警用搏击课战术部分显得呆板教条、没有创新。
如此一来,当学员在“处突”时,就很容易完成不好任务。
另外,据调查,目前国内大部分政法院校的训练场地还是十分匮乏的。
很多警用搏击课教师都是带着学员在室外完成警用搏击课教学,包括学员的专业性训练,这非常不利于警用搏击课的有效开展。
1 分析目的与意义1.1 分析目的通过对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教学现状效果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适合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如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等。
为进一步深化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实战教学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单位时间的有效利用提供具体方法。
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2 分析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体育教育中教学改革的思路,找出提高实战化条件下警用搏击教学效果的更好方法,从而为学员在实战中运用警用搏击技术能力的提高和政法院校警用搏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实践依据,以促进警用搏击在体育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公安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公安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公安院校警察体能训练是警察学员在接受职前培训时必不可少的一环,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身体素质优良的警察不仅可以更好地执行公务,还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目前公安院校警察体能训练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提高警察体能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一、现状分析1. 训练标准不统一目前公安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标准并不统一,各个学校甚至各个警种之间的训练要求有所不同。
一些学校和单位可能对体能训练的要求过低,导致学员的身体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影响日后的警务工作。
2. 训练内容单一现有的体能训练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长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传统项目为主,忽略了一些特殊环境下的训练需求,如攀登、跳跃、爬绳等项目,导致警察学员的身体适应性不够全面。
3. 训练方法过于机械化一些公安院校的警察体能训练方法过于机械化,缺少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每个学员的身体素质、体能水平以及训练需求都有所不同,但现行的训练方法往往是“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二、对策分析1. 统一训练标准各个公安院校和警种之间应当统一警察体能训练的标准和要求,明确体能训练的目标和内容。
可以参考国际警察体能训练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国警察的体能训练标准。
2. 多样化训练内容应当在训练内容上进行多样化,包括跑步、爬山、游泳、攀登、跳跃、格斗等项目,以提高警察学员的身体适应性和综合素质。
可以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安排。
3. 个性化训练方法应当注重个性化的训练方法,根据学员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可以通过身体素质测试、体能评估等手段,对每位学员进行科学的训练规划,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总结建议对于公安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我们认为应当加强对警察体能训练的重视,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通过统一训练标准、多样化训练内容、个性化训练方法等措施,提高警察学员的身体素质,为日后的警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军警格斗实战能力效果的对策研究

提高军警格斗实战能力效果的对策研究格斗实战能力是军警的重要技能,军警士兵的格斗实战能力,影响着军警的战斗力和士气,积极全面的针对军警士兵格斗训练的基本情况,制定完善的实战能力提升的策略,运用有效的军警格斗教学方法,提升军警格斗的实战能力和技巧,更好的发挥出格斗的作用,提升军警格斗实战的能力,促使军警更好的保家卫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一、提升军警格斗实战能力要坚持实战情景化训练对策军警格斗训练对于军人实战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军警实战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将训练原则作为军警格斗训练的重要指导方针。
军警格斗实战训练要坚持从实战角度出发的原则,始终以实战的方式对参训学员进行格斗训练教学,通过实战教学更好的提升学员的实战应对能力。
为此积极的开展实战化教学,通过创新军警格斗实战训练的情景,让学员在格斗训练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格斗的攻防战术意识,进一步强化要求参训学员能够自行的根据每一个格斗的动作要领,来进行实战型的练习对抗。
实战性军警格斗训练就要要求学员在对抗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军警格斗的方法,要及时的根据自身的身体技能和条件,在这些基础之上进行有效的攻防转化,并在训练中注意自身体力的节省。
军警格斗实战要求学员要多观察周围的对抗环境,注意对方的战术变化,积极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战术动作,从而更好的进行实战斗争。
而当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战争环境时,就更加应该要求学员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战术,对敌人进行有效对抗。
二、提升军警格斗实战能力要坚持实战系统化训练对策军警格斗实战能力训练需要进一步坚持系统化训练的对策原则,更求参训学员在实际的军警格斗实战训练中,坚持系统化的训练。
通过系统化的练习,将每一个军警格斗的动作,都进行系统化的组织与练习,不让参训队员过分盲目的练习动作,不能做出一些非常规的动作,这些都是实战型练习中所必须规避的问题。
军警格斗实战型练习对于提升军警格斗实战能力有重要作用,但是实战练习并不是真正的实战,这就需要所有参与实战练习的队员,注意坚持系统化训练的原则,按照系统化训练原则来全面的开展实战练习,在接近实战的情况下更好的提升军警格斗的激战能力。
论警察格斗术的训练策略

这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分析作案手法的多样化,对抗强度也变为激烈。
警察这一行业面临的危险度也增强。
事实证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和谐,都需要一支体能素质过硬的警察队伍。
为了提高警察队伍的体能素质,需要开展格斗术训练。
通过格斗术训练,使广大干警掌握对抗歹徒的技巧,维系社会稳定和谐。
鉴于格斗术对提高警察队伍素质的意义,本文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论述警察格斗术的训练策略。
1、警察格斗术的训练原则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警察格斗术也应该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改变传统训练方式“练功不出门”的思想。
因此,警察格斗术训练也应该具有这些特点与针对性,围绕这些原则来开展。
1.1、由简到繁、由繁化简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是格斗技术的内容、格斗技术的方法、运动负荷安排上,应该根据由易到难和逐步提高的顺序,从易到难和逐渐提高的顺序,逐渐提高格斗技能。
因此,警察格斗术的开展,应该讲授简单的攻式动作、防单式动作。
在动作熟练且基础打好之后,再学习手脚互相组合的攻防动作。
如手法的组合、手法和腿法的互相组合等,把格斗技术逐渐提升上去。
在格斗中,,通过真与假、虚与实的互相结合,攻击和防守动作的一气呵成,把几个动作敏捷且快速融合为一个动作,这也就是把复杂的动作简单化。
1.2、规范到自由的原则在学习格斗术的前期阶段,是要强调规矩的。
格斗术的每一招、每一式、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比较准确,让学生明白怎么用、怎么练、怎么做,才能领会格斗的基本动作要领。
到了格斗术学习的中期阶段,教学的重点应该放置在动作质量和动作水平提高方面。
当动作成型之后,才会今后动作的实际运用奠定基础。
在格斗学习的后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用。
格斗学习的目标不是让拳架变为一种约束,更应该把自己从拳架中解脱出来,尽情发挥拳技的作用,使拳技变为自身具有的技能,这样才能使真正发挥格斗技术的功效。
当警察遇到了歹徒,就会用格斗术把歹徒擒之。
1.3、坚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原则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灵敏、速度、柔韧、耐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擒拿格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训练方法

术 。心 理 素 质 训 练 的 基础 训 练 方 式 有 :( ) 手 练 习 , 陪 练 者 在 进 行 擒 1喂 指 拿 动 作 训 练 或 格斗 训 练 时 , 自 己身 体 的某 一 部位 , 动 喂 给 练 习 者进 行 将 主
1 阶段 式 教 学 训 练 法 . 阶段 式 教 学 训 练 法 将 四 个 学 期 的 教 学 课 程 分 为 相 对 独 立 的 两 个 阶
、
技 术 繁 多 , 不 精 , 能 有 效 地将 擒 拿 格 . 术 转 化 为 警 务 实 战 技 能 , 但 未 技 主 线不明显 。实战性更多地被表演性所代替 , 教学过程中 , 未能将教学 训
因过于 自信 , 冒然行动 , 被犯罪嫌 疑人利用 , 出现 流血伤亡事件 。坚强的 意 志 品 质 和 良好 的 擒 拿 格 斗 心 态 , 擒 拿 格 斗 技 战术 充 分 发 挥 的 保 障 。 是 心 理 素 质 训 练 不 是一 朝一 夕 的事 , 要 长 期 的 学 习 和模 拟 实 战 经 验 的 积 需
段. 一二学期为第一阶段 , 四学 期为第 二阶段. 一阶段 基本拳 法 , 三 第 腿 法, 摔法训练中主要是让学 生掌握其基本技术 , 第二阶段 的教学与训练方 法 与第 一 阶段 有 根 本 的 区 别 , 在第 一 阶 段 基 本 功 , 本 技 术 掌 握 后 , 二 基 第 阶段 的重 点 是 在 实 战 对抗 中 的运 用 . 2 专项 身体 素 质 训 练 法 . 专 项 身体 素 质 训 练 是 擒拿 格 斗 训 练 的 基 础 训 练 , 拿 格 - 作 为 一 种 擒 " t 一 技术技能 , 必须以 良好的专项 身体素质为载体去发挥技术技能 的作用 , 充 分 展 现 技 术 技 能 所 产 生 的 效 果 , 有 良好 的专 项 身 体 素 质 , 好 的技 术 动 没 再 作也变成 了花拳绣腿。警察擒 拿格斗专项 身体素质 主要 是动作速度 、 上 下肢及腰腹力量 、 耐力 、 身体的灵 敏 、 柔韧 素质 等。徒手 的技 术动作空击 训 练 发 展 动 作 速 度 ; 种距 离 的跑 步训 练 增 强 体 质 体 能 、 力 和下 肢 力量 各 耐 素质; 各种支撑条件下的俯 卧撑 、 双臂屈伸 、 引体 向 t训练提高上 肢力量 ; :
拳击姿势不规范整改措施

拳击姿势不规范整改措施拳击姿势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拳击运动员受伤、技术发挥不佳,甚至影响比赛结果。
为了保证拳击运动的安全与公正,我们需要对拳击姿势不规范进行整改。
下面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整改措施:1. 强调正确的基本姿势:拳击基本姿势是拳击运动的基石。
我们需要强调运动员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分开与唤起,以及保持哇慢。
只有正确地站立,运动员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平衡并展示技术。
2. 加强体能训练:拳击不仅需要技术的精湛,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
通过加强体能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这将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姿势并提供更强的进攻和防守能力。
3. 规范教练员指导:教练员在指导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地传达正确的拳击姿势。
同时,他们也应该监督和纠正运动员的姿势问题,随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4. 配备适合的装备:拳击装备在训练和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无论是拳击手套、头盔还是护具,都需要确保其符合标准并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
合适的装备不仅能减少运动员受伤的风险,还能帮助运动员保持正确的姿势。
5. 加强规则宣传和执法:拳击的比赛规则是保证公平竞争和运动员安全的基础。
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规则的宣传和普及,让参与拳击运动的人都能正确地理解和遵守规则。
同时,在比赛中,裁判员也需要严格执法,确保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姿势符合规定,加强监督与指导。
总结起来,整改拳击姿势不规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加强基本姿势的训练、提高体能素质、规范教练员的指导、配备适合的装备以及加强规则宣传和执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拳击运动中姿势不规范的问题。
只有在规范的姿势下,运动员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能保证运动的安全和公正。
警察格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

2 警 察格 斗教 学的特点 2 . 1 警察格 斗教 学的特殊性
警 察 格 斗脱 胎 于 军 事格 斗 .与 军 事 格 斗 不 同 的特 点 是 警 察 格 斗讲 求 对 目标 的 控 制 , 而 不 是 对 目标 的 消 灭 。 与体 育 竞 技 格 斗 相 比警 察 格 斗 更 加 注 重 实 战 性 , 没 有 过 多 的 装饰 和 表 演部 分 。 在 警察 格 斗教 学 过 程 中应 该在 控制 、 实 战 方面 下 功 夫 , 这 样 才 能 够 提 高警 察 的格 斗技 能 , 以便 适 应 各 种 特 殊 情 况 的 需 要 。
第 5卷 第 8 期
2 0 1 4年 8月
黑龙江科学
HE I L 0NG J I ANG S CI E NC E
V0 1 . 5 No . 8
Au g u s t 2 01 4
警察格 斗教 学存在 的 问题 及发展 趋 向
吕 明
( 黑龙江公 安警官职业学院 , 哈尔滨 1 5 0 0 2 5 )
和实战. 使 学 生 的 思 想观 念 由 学会 动作 向用 动 作 转 变 。
4 . 2 调 整 警 察 格 斗教 学计 划 应该 根 据 实际 对警 察 格 斗课 程 进 行 优 化 ,及 时调 整 警察 格 斗 教 学 的计 划 , 合理 分配警察格斗技 、 战 术 的课 时 数 量 与 分 布 ,
关 键 词 :警 察 格 斗 教 学 ; 实 战化 ; 教学 计 划 ; 对抗性 ; 教材结构 ; 教 学 竞 赛
中图分类号 :G 7 1 8 1 警察格斗教 学的概念
文献标 志8 6 4 6 ( 2 0 1 4) 0 8 — 0 1 2 2 — 0 1
警务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分析

前言警务搏击不仅是一项激烈的比赛项目,同时也是警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虽然我国治安水平整体较高,但暴力事件仍时有发生,警务人员在执勤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徒手与歹徒进行搏斗的情况。
因此,在平时必须做好警务搏击训练工作,提升警务人员的搏击水平,降低警务人员在执勤过程中的受伤风险,更好的保护社会治安。
其中,提升运动反应能力是提高警务搏击水平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对运动反应能力训练的关注,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改善训练成效。
1、警务搏击训练中的速度及反应能力变化分析1.1、速度分析警务搏击训练中的速度是个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具体包括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其中,反应速度是指在外界刺激下,个体作出应答反应的实践,一般情况下,在警务搏击过程中,个体可以根据对方动作特点和速度对自身速度加以调整,从而对对方的动作作出有效应对。
从人体工程学角度来看,人的应激反应能力主要由神经中枢决定,且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升。
动作速度则是指个体完成指定动作与花费时间的比率,主要受个体技术水平、身体协调能力、力量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受人体反射弧传导速度的影响。
要提高个体速度能力,需要同时关注与力量、身体协调性等各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对个体反应能力的训练。
因为实际警务搏击过程中个体动作都是根据对方动作行为决定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一个特定动作,反应时间实际上也包含在动作时间之内。
1.2、反应能力变化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个体的动作反应能力并不是总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而是受个体状态等方面的影响,随时处于变化过程当中。
对于警务搏击训练而言,可以将个体状态分为四种,即训练前状态、训练后状态、对打训练后状态、训练三天后状态。
开展动作反应能力训练不是为提高某个时刻的个体动作反应能力,而是要提升其上限值。
一般情况下,训练前个体动作反应能力水平较低,在训练过程中会逐渐提升,训练结束后则会出现下滑期。
在实际警务搏击过程中,个体能否发挥出最佳的反应能力水平,还会受个体心理素质、身体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院学生搏击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认识不断提高,搏击慢慢被大众所接受,搏击的相关教学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军警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中,搏击的地位更加重要。
目前相关院校的搏击训练课程已发展得相对成熟,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搏击教学训练的意义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32Abstract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and sport fighting continues to improve,gradually accepted by the public,the relevant teaching martial ar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nd military training,fighting a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Currently in combat training courses have been developed relatively mature,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Keywords fighting teaching;significance of training;importance国际自由搏击是不受任何固定招式限制的全接触自由型空手道,在实战中搏击者根据对手的招式和自己的位置自由支配拳、脚、肘、膝等肢体,组织防守进攻,凭借自身优势,抓住对手短板,全面攻击,击倒对手,最终战胜对手。
自古搏击就广泛存在于战场上和江湖中,分为徒手格斗与持械格斗,征战的将士们和行走江湖的侠士们通过高超的搏击技巧打击敌人,保家卫国。
现代社会作为军人,作为警察,搏击技能更是防身自卫的基础,从刚刚考入军校警校就开始学习搏击格斗,这一武术训练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系统的在学校开展,这一项技能也将伴随军人警察一生。
搏击的训练使他们的体魄更加强健,意志更加坚定,战斗能力得到提升。
目前相关院校的搏击教学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师资力量有限,保护措施不齐,教学硬件跟不上都是如今面临的问题,最棘手的还是学生的安全问题。
搏击运动本身就是对抗性质的运动,对抗中难免有损伤,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上减少伤害。
1 我国公安、警院的院校搏击课程现状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着课程的设置内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侧重理论,对实践的要求不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不强,即使安排了擒拿格斗的课程,也是按照固定的套路招式教授学生,而学生学习到什么程度,是否能运用到实践中不得而知。
随着教育的改革,人们深刻的意识到继续固定模式的教学根本达不到实际工作生活中的要求。
尤其是在公安系统中,民警每天都有追击罪犯,面对对手的可能,而现代罪犯的犯罪手法层出不穷,个人的作案能力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固定招式已经不足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罪犯,所以民警必须做到活学活用才能使擒拿格斗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同时擒拿格斗课程的设置主要以技术动作为主,对于体能和心理素?|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就使公安民警学习到的格斗技能在实战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总结这些问题,公安院校在设置擒拿格斗的课程时必须重新规划,兼顾理论与实际,接纳训练更为全面的搏击项目,多元化的引入武术、散打、拳击、摔跤等课程。
2 警院学员学习搏击技能的意义现代警察执行任务时大多配有枪械等武器,但是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加大,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警察在实施抓捕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使用枪支,在与犯罪分子的近身搏斗中,搏击技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民警的心理素质大大提高,体能体魄也日渐强壮,为日后追击罪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罪犯实施抓捕时,警察通过搏击中的踢、打、摔、拿、控等技法,在保护好群众和自己安全的同时制服罪犯,搏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搏击对个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的要求都很高,是对抗性极强的综合性运动。
通过搏击的训练,人的灵敏度、反应速度都得到提升,良好的搏击技能更是保护群众和自己在战斗避免伤亡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打击犯罪、制服犯罪分子的重要手段。
因此,无论是刚入校的学生还是已经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都对搏击类课程青睐有加。
公安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搏击技能,有针对性的推出一系列特色搏击课程。
希望通过搏击课程的推行使警察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打击犯罪的能力得到提升,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1 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警察在实施抓捕行动时往往需要近距离的接触罪犯,过硬的警务技能是抓捕犯罪分子的基本手段。
强制的约束罪犯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警察会遭到犯罪分子的猛烈反击,强健的体魄和精湛的搏击技术是保卫群众和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日常的搏击训练尤为重要。
2.2 搏击可以让人强健体魄现代搏击技术是传统武术精髓的延伸,修习搏击可以增强体质、防身自卫。
从体育精神的立场出发,搏击技法本着公平对抗,交流技艺的宗旨,互相切磋,增进技能。
通过对抗的形式,双方目标明确,攻守思路清晰,在见招拆招的过程中人的意志和心智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在持久的学习和训练中,人的力量、耐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柔韧性和灵敏度也大大的提升,强筋壮骨的作用必然会显现。
2.3 搏击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质搏击训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
从基本动作的学习,到连贯技术的练习,再到实战搏击的训练,人的意志都在经受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层次的考验。
初学搏击时,标准的基本动作尤为重要,必须忍受拉伸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时,要想学会打人必须先学会挨打,击打皮肉之苦必须承受;训练持久力时,必须克服疲劳之苦,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实战对抗时,随机应变掌控先机才是克敌之道,胆怯、犹豫等心理必须克服;对抗结束时,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必须勇敢的接受,总结经验教训,正确面对输赢。
搏击技术的修习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使人们拥有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了逃避困难的心理障碍,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真谛。
使人们更加成熟稳健,更加积极向上,为今后破案中能够察言观色、洞察先机打下基础,为维护正义、打击犯罪、保家卫国提供保障。
2.4 搏击可以促进竞技交流修习武术搏击是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教师从理论到实践言传身教,学员课上认真学习课下仔细体会,经过相互切磋演练,彼此友谊更加深厚,武德修养进一步加深,技能水平共同提高。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世界信息交流频繁,各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投身到中国武术的修习中,搏击运动也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
搏击比赛融合了武术、散打等竞技项目,运动员在赛场上大展拳脚为自己的祖国争光的同时,也在欣赏对手精湛的技艺,东方的传统文化得到大力的推广,各国运动员之间竞技的同时取长补短,增强了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国际武术文化的交往。
3 搏击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 问题搏击是一项对抗性质的运动,分为徒手搏击和持械搏击。
正是搏击的对抗性质,使对抗双方在日常的训练和竞技中损伤较大。
这一安全问题已经阻碍了搏击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改善的重要问题。
首先,组织搏击教学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一些轻度损伤。
这种损伤往往是因为初学者基础尚为薄弱,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不强,对待训练的思想不够端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教师施教方式方法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引起的。
这种轻微损伤只要学员和教师重视起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学员也可以借此机会磨练自己不怕苦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培养学员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
其次,搏击训练竞技中的人身伤亡事故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安全问题。
伤亡事故往往起因于爆发力上,在搏?羲?方相互对打的时候,攻守双方都需要运气发力,以打倒对方战胜对方为终极目标,故而即使是赤身肉搏,也会硬碰硬的拼尽全力,当体内劲力和爆发力相互作用的时候,身体损伤便会形成,这也是搏击项目危险性较高的必然因素。
当事人轻则充血红肿,脑震荡,骨折;重则内脏破裂,终身残疾。
所以搏击项目对安全的控制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通过自身教学过程总结得出:在警务搏击训练中损伤的比例很高,随着大一到大三训练强度和难度的不断提高,损伤人数和损伤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年级越高,损伤人数越多。
在警务搏击训练中,上肢和下肢损伤比例最高,容易损伤,由以下肢比例最大,最容易损伤。
头面部和躯干损伤比例低,不易损伤。
在警务搏击训练中,手部韧带、小腿、脚部韧带、脖子、大腿、手足肌腱最容易损伤。
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训练、注意力不集中、训练动作难度过大等很容易对学员造成损伤。
在特警学员运动损伤中扭伤、擦伤、挫伤、出血等不可避免,但是骨折等损伤可以有效预防。
3.2 对策(1)教学模式探索是搏击教学安全控制的关键。
一方面,搏击教学要在学员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一切与搏击有关的教学环节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
同时,还要通过体能测试、心理测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来检查“健康第一”的贯彻情况,另一方面是要在学员中树立适度原则,搏击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构建适度的原则,包括学员在训练时不提倡为胜利而采取伤人伤己的行为,避免在训练中散漫、精神力不集中的现象出现。
(2)充分做好教学或者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使学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进入兴奋状态,克服肌肉的生理惰性,增强它的弹性,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同时对于不同的学员具有的不同身体素质,在准备活动时要有所区分,合理安排学员准备活动的时间,使每一个学员都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4 结束语在目前看来,开展搏击教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良好的搏击技能不仅是警察有效打击、制服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也是在执法战斗中减少伤亡、树立现代警察良好形象的方式,同时也是维护警察身心健康的必要手段。
但是学员较高的受伤率一直是困扰搏击的难题,如果安全问题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到搏击运动在学校和社会的开展和普及。
搏击教学要加强安全的控制,降低学员的损伤率,这就需要教师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寻找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搏击教育安全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1] 陈玉民.空中警察搏击训练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 刘德新.对警卫搏击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问题的研究[J].武魂,2013.[3] 周庆杰.北京市高校武术协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