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献检索期末复习重点最终整理版
中国医科大学文献检索重点知识

第一章绪论1.文献:是指以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将信息、知识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贮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2.文献检索:是指收集整理特定文献并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同时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文献检索是指根据用户信息需求,利用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从文献信息集合里找出用户所需文献的过程。
3.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①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②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③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4.信息、知识、情报及文献之间的关系:①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用的重要方式;②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③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起作用的部分。
5.文献检索的研究内容1.信息需求文献检索研究与教学开展的源动力2.文献信息资源是文献检索的对象3.文献检索工具指用以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信息线索的工具,文献检索需要通过特定的检索工具得以实现。
是文献检索的重要研究内容。
4.文献检索语言是根据文献检索需要而人工规范的语言系统,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检索提问的一种专用语言,供信息标引以及文献检索时使用。
6.文献检索相关学科图书馆学文献学目录学与索引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7.信息素养:又称为信息素质,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名词术语,指具有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各种信息源以解决信息需求及制定明智决策的能力,是对个人信息行为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概括性描述。
第二章医学文献信息资源1.按文献内容的加工深度和内容性质划分为哪几类,各自的概念、举例和特点:(1)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是指作者以其本人的研究成果(如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等的结果)为基本素材写成的原始创作,如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
①举例:期刊论文、专利说明、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
②特点:内容先进、叙述具体、数量庞大且分散。
医学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必考点-最新2013版

医学文献检索学期末考试必考点2013年最新高含金量级别-下载考试必过系列名词解释:医学文献检索:(retrieval)是一门以培养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或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科技情报信息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人们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专门知识。
二次文献:通称检索工具,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压缩,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收集整理加工编制而成,如:题录,目录,索引,文摘等。
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一种网络资源的检索系统,它是将因特网上的网站资源地址和(或)内容收集整理后,加以分类或进行主题标引,形成网络资源数据库,并将之又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资源提供人们使用。
文献检索:利用检索工具,准确全面的查询与特定研究课程有关的文献资料的过程。
信息:是人体感官对事物存在或运动状态的客观反应。
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是人类不断接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得出的经验。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情报:是动态的知识,是一切最新的经过加工和传递的信息,具有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专业核心期刊:指刊载该专业论文数量较大(信息量较大),学术水平较高的,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的,备受该学科专业读者重视的期刊。
检索语言:是文献存贮和检索所遵循的一种规范,可以用来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或外部特征,以便将文献整理,加工贮存于检索系统中。
视听型文献:记录的知识主体以音像为主的文献,如录像带,VCD,英语磁带。
文献的类型:载体形式:印刷型、机读型;按出版形式分: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政府组织出版物、专利文献、标准文献。
图书:图书提供比较系统、成熟的知识,是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生产技术和经验或者某一知识领域进行系统地论述或总结。
期刊:期刊有固定名称,统一的出版形式,有一定的出版规律,定期并长期连续出版,是连续出版物的主要类型。
检索语言:是文献存贮和检索所遵循的一种规范,可以用来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或外部特征,以便将文献整理,加工贮存于检索系统中。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准确

1.信息、知识、情报1.1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信息就是事物发出的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
1。
2情报。
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即运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特定用户,并产生效用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具有三个要素:知识性、传递性、效用(益)性。
1。
3知识。
是人类对信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人们对事物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化,便形成了知识.从信息的观念看,知识来源于信息,是信息内容的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知识是理性化、优化和系统化了的信息。
特点: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
2.文献2。
1定义。
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切载体材料上的人类知识。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知识、载体和记录是构成文献的三个要素。
现代科技文献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数量巨大◆分布离散◆更新加快2。
2类型。
文献的类型是多样的。
◆按文献的信息内容特征划分有:事实型信息和分析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按文献的媒体形式划分有:书本型资料,也称印刷型:非书资料,包括缩微型、声像型和机读型。
◆按对文献信息内容加工的深浅不同,可将文献划分成四个结构层次: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零次文献。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科技文献方面可以分为:科技图书、科技期刊和特种文献◆按文献的媒体形式分有: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3.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产生信息;各种信息经过人们系统化的加工处理,便转化成为知识;信息知识经过专门化的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情报。
信息、知识与情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创造出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
这时,信息、知识与情报便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产生新的信息,新的信息又不断产生新的知识与情报,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转化过程。
中医期末知识点总结

中医期末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阐述了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标准;经络学说是中医诊疗的理论基础,包括经络和穴位的分布、功能及调理方法;脏腑学说是研究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内在物质的基本理论,认为气化血,血养气,津液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对病人面色、精神、舌象、脉象等的观察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对病人声音、呼吸、排泄物等的观察来判断病情;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及病史来判断病情;切诊是通过对病人脉搏的判断来判断病情。
掌握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技能,对疾病的辨证施治具有指导意义。
三、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内容,包括辨证论治、辩证施治、方药与针灸等内容。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它是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性质、程度、脏腑经络的病变部位和病理机制,然后拟定具体的治疗方案;辩证施治是根据辩证结果来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方药与针灸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法,方药治疗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药颗粒等;针灸治疗包括经络穴位的刺激及调理方法,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四、预防保健中医学强调预防保健,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情志调摄、穴位保健等内容。
饮食调养是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物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运动保健是指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机体的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情志调摄是指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防止情志失调导致的疾病;穴位保健是指通过按摩穴位、调理经络来维护健康,养生强身。
综上所述,中医学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辨证施治、预防保健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中医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检索复习重点

医学信息检索复习重点第一章1.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2)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
2.ACRL标准(USA)包括的指标:(1)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2)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有效的获得需要的信息;(3)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评估信息和信息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他们的知识库和价值体系中;(4)不管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5)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
3.《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提出的最低基本要求:(1)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3)沟通技能;(4)临床技能;(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6)信息管理;(7)批判性思维和研究.4.GMER对毕业生信息管理的要求: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搜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信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懂得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局限性;保存医疗工作的记录,以便于进行分析和改进.5.信息:(GB)是物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是运动状态,是实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只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6.知识: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感知,获取,选择,处理和加工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7.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8.文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文献的解释: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储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医药信息检索作业重点归纳

医药信息检索作业重点归纳检索作业:? 基础知识1.按信息的产生次序和加工整理的程度不同,可将信息源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哪四个层次,并举例?按信息的产生次序和加工整理的程度不同可将信息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结构: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零次信息如比较原始的素材、底稿、手稿、书信、工作文稿、工作图纸、考察记录、调查稿、原始统计数据以及各种口头交流的知识、经验或意见论点。
平时的课堂笔记、聊天记录等就是零次信息,其特点是:直接、真实、内容新颖。
一次信息又称原始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和报纸、科学考察报告、研究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等。
其特点是:经过一定的加工整理,可以大范围传播;创造性原始性和多样性。
二次信息有书目、题录、索引和文摘。
简化有序化特定范围内的一次信息,具有集中性、工具性和系统性。
三次信息包括专题述评、动态总数、系统评价、进展报告、学科年度总结、年鉴、指南和百科全书。
它通过二次信息提供的线索,选用一次信息的内容重新加工整理形成的信息。
2.按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可将信息源分为十种类型,分别是哪十种类型?按信息的出版类型或分为以下十种类型: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政治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科技档案。
3.在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中,可采用有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自然语言:情报检索中的自然语言是指文献作者或文摘提要的作者原来使用的语言,即出现在文献题名、摘要或正文中的语词。
优点: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流行用法,简便较为随意。
缺点:(1)不能简明专指表达文献及检索课题的主题概念(2)语词与概念不能一一对应(3)不能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4)不能系统排列概念(5)检索时不能将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进行相符性比较。
人工语言:情报检索语言是根据情报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专门用于各种手工和计算机化的情报检索系统,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检索课题概念。
文献学期末重点问题整理(已处理)

文献学概要大一下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文献的概念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文献实证研究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文献学的任务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保障第二章文献的载体文献的载体有哪些甲骨金石竹木简帛纸张电子甲骨文发掘及重要研究著作及意义△概念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记录占卜的象形文字记录了纪年帝王世系祭祀战争在内的丰富资料是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清代光绪年间发现至今出土约十至十五万件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刘鹗《铁云藏龟》第一部孙诒让《契文举例》研究第一人甲骨文发掘甲骨文是1899年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首先发现并开始收藏的他去世后他所收藏的1000多片甲骨为刘鹗所得刘氏又继续收集约得5000片并选择其中部分自己完好者于1903年出版《铁云藏龟》这是我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此后罗振玉王国维等又继续搜访编印了《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前编》《后编》《续编》等书从1928年到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用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了十多次发掘相继编印出版了《殷墟书契甲编》《殷墟书契乙编》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为人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除了殷商时的甲骨文外周代的甲骨文在20世纪时也有发现甲骨文发掘主要分两个时期即早期乱掘时期和1028年以后科学发掘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现存甲骨韩拓片约14-15万片其中单字约4500个有不到一半的字被识读有一些字的释读学者们有分歧有大量的字目前还难以认识重要研究著作《铁云藏龟》清代刘鹗辑是第一部汇集甲骨文材料的专书《契文举例》清代孙诒让研究甲骨第一人撰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殷墟书契》罗振玉辑《殷墟书契考释》罗振玉撰《殷墟书契甲编》董作宾编《殷墟书契乙编》董作宾编甲骨文的文献价值意义甲骨文的主要价值有两方面一是语言文字学价值而是殷商史研究价值语言文字价值在甲骨文发现以前研究古文字主要依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提供的是秦统一中国后实行的小篆字体许慎对文字形体构造的解说也只能以小篆为依据自然会有错误甲骨文的发现由于提供的文字材料极其丰富使我们能看到比小篆早一千数百年的系统汉字字形四千多个《说文》所无之字大大丰富了古文字的数量甲骨文的发现为世人提供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在整个人类文字历史上其意义都是伟大的殷商史研究价值在甲骨文发现以前关于商代历史我们主要靠《史记·殷本纪》来了解但《殷本纪》是否可信一直是一个问题甲骨文发现后王国维首先利用甲骨文资料系统考证殷商史不仅可以补史书之空白证史书某一部分之可信而且还可以纠史书之误讹同时引导历史研究者自觉遵守二重证据法引起治学方法上的进步其在殷商史研究中的价值显而易见△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金文文献汇集考释的著作及意义△概念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镂刻或熔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当然也有少量其他金属如铁器金银器等其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最多战国晚期被铁器取代如毛公鼎有497字宋吕大临《考古图》乾隆敕编《西清古鉴》等汇集考释的著作《考古图》十卷宋代吕大临撰吕氏《考古图》体例谨严分类与考证多有可取保存了宋代存世的许多青铜器图形铭文收藏出土等资料因此深为金石考古界所重《金石索》十二卷清代冯云鹏冯云鹓兄弟撰此书汇刻铜器时刻及其他器物于一编内容丰富取材较为严格在清代金石学者著述中成书较早颇为世重《西清古鉴》四十卷《西清续鉴甲编》二十卷《西清续鉴乙编》二十卷《宁寿鉴古》十六卷清代乾隆欶撰《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罗振玉编《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郭沫若撰金文文献的学术价值意义语言文字资料金文在研究汉字发展脉络和规律中具有举足若轻的作用对我们认识古汉字面貌研究汉字的演变发展探究古字古义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另外青铜器铭文有些是押韵的韵文是研究音韵学的重要材料而青铜器铭文作为商周时期的文章对我们研究商周时期的文法也是了不起的原汁原味的材料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金文资料有助于我们正确释读纸面文献如《尚书》《诗经》等同时能帮助我们订正古书的错误考证古书产生的年代古史资料特别是商周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如友多鼎记载的对少数民族的战争近世出土简帛文献马王堆银雀山等至少五个及价值△概念简指简牍竹木制成的长条用绳连为册用于书写椟则为木质方版用于写信或上奏也用于其他内容的文字记载帛是丝织品用于书写我们所说的简帛文献是对简牍文献和缣帛文献的概括近世出土简帛文献马王堆汉墓帛书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银雀山汉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江陵秦简1993年江陵王家台片十五号秦墓出土竹简江陵汉墓简牍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从江陵张家山三座西汉早期墓中出土敦煌汉简甘肃敦煌玉门酒泉汉代烽燧驿置遗址出土的简牍曾侯乙墓竹简1978年发掘地点在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墓主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军曾侯乙简帛文献的价值佚籍复出大批古佚书的出土使我国一部分古籍佚而复出丰富了古文献的内容解决了某些学术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新课题考校释读传世古籍传世古籍的简帛古书写本的出土为考证古书的时代及真伪校补古书讹脱释读古书文义提供了可靠的最新依据大大推动了古文献学的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宝库大批不属于古籍的文书遣策历谱药方等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文字学资料出土简帛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战国至秦汉间汉字形体的资料为研究战国文字秦汉文字提供了大量素材书籍制度史实物出土简帛为我们了解古代书籍形态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石刻文献要籍及价值至少五个△概念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和图画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摩崖碑石刻文献要籍《集古录》十卷宋代欧阳修撰这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金石录》三十卷宋代赵明诚撰★《语石》十卷清代叶昌炽撰这是一部笔记体的石刻通论性专著《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清代王昶撰《石刻题跋索引》杨殿珣撰本书为检索历代石刻题跋出处的索引工具书《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宋代洪适撰石刻文献的价值史料价值石刻资料可以补史之阙正史之谬文学价值石刻文字就文体而言包罗甚广但仍以传记文最丰富因为墓碑墓志数量最大无非为人物立传其中名家佳作甚多是传记文学的宝库文字学和书法价值历代碑刻有古文篆隶楷各种字体而且保存了数量相当大的别体字这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至于书法临摹古代碑刻拓本更是习用的方法经学和宗教史料我国儒家经典有刻石的传统研究历代石经成果很多是经学和金石学的交叉学科另外佛经刻石也很多这些佛经有不少刻经题记是重要的佛教史料文献的形成于流布文献的形成方式文献的形成方式大体可归纳为著述编译四种著也叫作造著作古人对著作要求很高强调无本于前前始未有述强调古已有之有所承因《说文》述循也即遵循之义开创者为作遵循者为述但述并不止于简单的继承对于前人的创造要有消化理解领会过程使之更为完善传注义疏编又叫纂辑根据一定体例缀辑旧文其重要特点是原始条文都是其他文献的原文不加改窜一般要求注明出处辑佚也属编纂范围最常见的编纂成果有总集如《诗经》《楚辞》《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类书如《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丛书如《汉魏丛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译就是翻译把一种语文的文献转换成另一种语文的文献它与著述编都不同是一种独特的文献形成方式我国文献由翻译而来者为数甚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佛典翻译始于东汉唐代佛教进入全盛期最早的佛经汉译本《四十二章经》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学术翻译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书籍的汉译文学翻译文献的流传方式文献形成之后就要流布流布的方式主要有讲唱镌刻抄写印刷摄影微机输及激光扫描等讲唱是最早也是至今仍很重要的文献流布方式在文字产生前人类文明已经存在人类的历史只能靠口耳相传其中神话和长篇史诗较为常见进入阶级社会又产生了长篇叙事诗长篇史诗和长篇叙述诗都靠少数聪明人背诵下来并讲唱给别人听以达到流布和流传的目的镌刻就是把文献用文字刻在某种载体上甲骨金属石头上都可镌刻文献抄写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举凡帛书简策纸以及国外的莎草纸羊皮纸贝叶这些载体上的文献都是写上去的即使在印刷术发明以后很多文献仍靠抄写来达到流布的目的许多古书仅有抄本传世可见抄写即使在印刷术普及后仍是文献的重要流布方式印刷是一种大量复制文献的方法比抄写大大进步早期是手工操作后来是机械操作是我国发明的关于印刷最早的记载应是唐玄奘普印普贤像的事迹摄影是西方人发明的现在各大图书馆的善本正在拍成微缩胶卷便于保护文件又便于复制阅读微机输入激光扫描是目前流行的流布方式四库全书的抄本及收藏P246《四库全书》清代乾隆欶编请乾隆内府抄本文渊阁本三千四百六十一部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先藏清宫后移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三千五百九十种七万九千八百九十七卷先藏沈阳故宫后移甘肃文澜阁本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先藏避暑山庄后移北图文源阁本在圆明园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毁文汇阁本在扬州大观堂太平军毁文宗阁本在镇江金山寺太平军毁先通行者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商务本缩印★第四章文献的收藏与散佚历代官府的收藏概况官府文献收藏从文献有了文字记载以后就应当开始了早期收藏情况已难以考察现在可知的从商代开始商代的甲骨文据专家统计出土约有十万至十五万片而且主要是在安阳小屯殷墟从科学发掘情况看是有意存放的周代文献更加丰富文献的收藏管理更趋制度化设官吏掌管秦统一天下后图书亦有专门藏所有专门之官典守我国封建社会的皇家藏书制度的建立是在汉朝自汉代起历代封建王朝都设有掌管藏书的官吏西汉官府藏书空前丰富而且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整理东汉官藏图书亦极丰富且有专门官员在专门机构管理校勘东汉藏书之处兰台东观石室仁寿阁辟雍宣明鸿都等东汉政府调整藏书机构的最大贡献是成立秘书监使藏书机构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三国时期官府亦六艺文献收藏于管理魏晋南北朝天下大乱战火不熄国家藏书旋聚旋失魏时藏书于秘书省中外三阁南朝梁齐两朝除在宫内文往殿藏书外另辟华林园专藏佛典西晋秘书监荀勖和东晋著作郎李充创图书按经史子集分类的四部分类法对历代图书整理和藏书产生了重大影响隋唐时期天下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国家藏书机构更加完善藏书数量激增隋代官府藏书的管理机构是秘书省隋代国家藏书成就突出一是大规模地开展了文献收集整理录副工作使国家藏书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对藏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了一批著作唐代主要继承隋开元时期唐代藏书量达到高峰唐代秘书省仍为管理国家藏书的主要机构唐代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新设的一些藏书机构主要有弘文馆史馆和集贤院唐三馆宋初沿袭唐代旧制设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称西馆太平兴国二年977建三馆书院名崇文院将西馆藏书迁入院中贮藏两宋仍以秘书省作为国家图书的管理机构两宋国家藏书机构在图书搜集整理利用方面成就突出首先是编制了许多国家藏书目录其次是充分利用藏书具体承担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总集的编纂任务再次是南宋初秘书少监程俱撰写了《麟台故事》南宋秘书监陈骙编《中兴馆阁书目》以及佚名撰写的《中兴秘阁续录》对两宋国家藏书事进行了一次系统总结元代帝王亦重视藏书由秘书监管理明代帝王亦重视藏书明代初年藏书主要在文渊阁清代政府承袭了明宫廷的全部藏书国家藏书发展到了我国古代国家藏书的全盛时期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清代的宫廷藏书最著名的就是所谓四库七阁清末学部成立京师图书馆即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进入民国各地大都有了公共图书馆△综上所述历代国家藏书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各朝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从事国家藏书的管理工作其次国家藏书一般都继承前朝国家藏书并能采用征集收购组织专人抄写等方法来迅速增加藏书量藏书内容秦代以前多为文书档案两汉扩大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类图书魏晋以后为经史子集四类并通过部类的扩充与调整容纳新出之书自汉代以后历代多编有国家藏书目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国家藏书及管理水平再次国家藏书事业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明显最后国家藏书的普遍缺点是难以流通无异于帝王之私有财产最后不免散佚明代常熟三大藏书楼收藏及流传情况明朝末年江苏常熟三大藏书家楼赵琦美的脉望馆钱谦益的绛云楼和毛晋的汲古阁脉望馆藏书丰富不仅校抄了大量秘本而且广泛搜罗古今典籍及民间俗文学赵琦美抄校辑集的元明两代稀见杂剧剧本《古今杂剧》今存国家图书馆被誉为研究我国戏剧史的宝库赵琦美校刊的《仲景全书》为研究伤寒的最好版本《脉望馆书目》实开近世著录残宋本先例大量的校跋文字成为后人鉴定版本的重要依据并引发后人对藏书理论进行总结研究绛云楼藏书非常丰富设有大书柜73个宋刻孤本多贮其中清朝顺治年间不慎发生火灾藏书大部被毁钱谦益将残书赠给族孙钱曾钱曾藏书处早年有述古堂晚年有也是园他辑的《述古堂藏书目》和《也是园书目》共著录藏书六千余种钱曾去世后其书尽归泰兴季振宜毛晋的汲古阁广收宋元刻本抄录罕见秘见其影宋钞为天下所重藏书多达84000余册是历代私藏最多的一家流布也甚广著名的有《十三经》《六十种曲》《文选》《津逮秘书》等4天一阁P74澹生堂P79胡应麟P77周永年P87卢文弨P86朱彝尊P84吴骞P89 黄丕烈 P91 傅增湘 P99 郑振铎 P102天一阁浙江宁波范钦创建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该阁建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范钦性喜藏书海内异本无不购藏于阁内生前积书达七万卷之多范钦和他的后代立下了书不可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家训并对保管阅览天一阁藏书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藏书以明代地方志和进士题名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且最为珍贵据统计天一阁原藏省府州县志有435种比《明史艺文志》著录的还要多现在还存268种澹生堂澹生堂是明末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其主人是明代著名藏书家祁承火业有《澹生堂藏书约》《澹生堂书目》行世《书目》著录藏书九千余种十万余卷在当时罕见其匹澹生堂抄本亦十分珍贵用蓝格纸版心下有澹生堂抄本五字颇有流传同时澹生堂还注重收藏戏曲在祁承爜死后十几年发生明末战乱澹生堂藏书开始散失辗转至今澹生堂旧本已星散各家寥寥无几上世纪50年代澹生堂佚书数十百册于绍兴复出多为祁氏世守之自著书明代乡试录及明刻戏曲总集其多数尽归北京图书馆残零则归浙江图书馆6清末四大藏书楼及图书流传铁琴铜剑楼国图上海常熟常熟瞿绍基海源阁四经四史之斋北京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山东杨以增皕宋楼藏宋书二百余种静嘉堂书库归安陆心源八千卷楼中国清代杭州丁丙藏书楼南京图书馆钱塘丁丙能体现宋代藏书之多的体现私家藏书之多的私家目录学史上的双璧《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子部著录以《汉志·诸子略》所包括的先秦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九流十家的诸子著作为主再合并《汉志》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三大类中的书籍唐宋以后又增设释家类道书类艺术类类书类谱录类等从而使子部变成了一个十分庞杂的部类集部是在《汉志·诗赋略》基础上扩展而成的《隋志》集部下分楚辞别集总集三类后世集部大多沿袭这一体例而增设文史类《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再增词曲类共为五类目录学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历代学术的盛衰目录学通过目录的特有形式著录各类学术典籍是人们查找各类自己的门径为人们了解检阅图书提供便利2有助于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古代学术的演变我国古代目录学自刘向刘歆到班固历代目录书颇多沿袭注重利用图书叙录及类序等形式介绍学术源流和演变于是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便成为古代目录学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目录学也被人们称为流略之学3有助于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我国古典目录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性这就决定了它同科学研究有不解之缘类书与丛书一什么叫类书P220类书好似抄集群书词句段篇分类排纂以供检查的工具书二重要的类书P2261《太平广记》五百卷宋代李昉等编2《太平御览》一千卷宋代李昉等编3《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等编4《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明代解缙等编5《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清代陈梦雷等编现存最大的类书三什么叫丛书P240丛是丛聚之义丛书把多种不同的书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其收录标准和排列顺序根据编者的宗旨各不相同不像类书那么讲究重要的丛书1《四库全书》★清代乾隆欶编清乾隆内府抄本2《大藏经》3《道藏》4《十三经注疏》5《二十四史》。
中药文献学总复习(精简版)

中药文献学复习资料蓝色字体的内容可以阅读理解,不强记第一章绪论(1)中药文献是指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药古代文献,是指辛亥革命以前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药现代文献,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掌握)(2)中药文献学,是以中药文献的整理及其历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掌握)中药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了解)按照研究对象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中药文献两大部分。
古典中药文献研究内容主要为:1)结合历史学知识,说明中药文献发展的源流及其一般规律。
2)根据古代文献体式的情况,说明中药文献的体式与结构。
3)借助目录学、版本学的知识,说明中药文献著录及其载体情况。
4)利用古代文章学和文字学的有关知识,说明中药文献的文体及文字方面的有关问题。
5)借助文献整理研究及方法学方面的知识,说明中药文献的校勘、注释、辨伪、辑佚等有关问题。
6)通过对古典中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进行本草考证、辨误,了解中药炮制沿革和临床组方遣药演变规律,发掘新的药用资源和临床用药依据。
现代中药文献由于其载体种类繁多,文献数量增长迅猛,学科交叉渗透,文种语言各异(现代中药文献的特点),其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一般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探讨现代中药文献的性质,特点及其一般规律。
2)现代中药文献的分布、文种、载体及其检索方法。
3)现代中药文献的结构、编排、格式、索引等。
4)中药文献的撰写、积累、查新、开发与利用。
5)网络文献的特点,检索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中药文献学的学习方法、内容(熟悉)1.重视古籍,继承创新了解和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及其检索途径和方法。
2.掌握方法、目标明确熟练地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最佳手段。
注重平时一段性地阅读和积累各类中药文献。
3.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查阅国外科技文献时,既要承认前人所创造知识财富的巨大价值,及现代有关文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一些错误的观点、片面的认识,不可以盲从,不可以采取单纯的拿来主义,尤其对于一些商业性的宣传要持慎重态度,要将之与实际的科研成果区别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文献检索期末复习重点最终整理版(参考陈宏师兄整理的版本加以修改)第一章:中医药文献检索基础第一节:文献及相关概念1、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放映2、信息发生源分:自然(风雨雷电)、生物(鸟语花香)、机电(脉冲信号)、社会(符号图形)3、信息的特征:8个4、知识: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和5、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6、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7、文献的四要素:内容信息、物质载体、符号系统、记录方式8、文献的三要素:知识性、物质载体、记录性(仅作参考)9、文献的四要素:知识的具体内容、记录知识的形式、知识记录的物质载体、文献出版形式(仅作参考)10、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其涵盖面最大、最广,许多信息更具有未经加工的自然属性;知识是被人们所认识并被提炼加工的那一部分信息;情报是被激活了的知识和信息,是为了特定的效用目的而获取的知识和信息;文献是记载知识的载体;它们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包含关系与转换关系。
第二节文献信息源及其类型1、信息源可分为:体载信息、实物信息、文献信息、数字信息2、中医药文献的载体:纸质、微缩型、磁盘、光盘(四种,个人觉得不会考)3、文献的记录方式:手写、印刷、电子、声像、网络(更加不会考)4、文献的级别:A. 零次文献:口头交谈、未正式发表的原始文献、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内部使用资料B. 一次文献: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注意限定词,是大部分,就好比有些专利文献不是一次文献,而是二次文献)C. 二次文献:目录、索引、文摘、检索工具书(《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功能:检索与通报一次文献的双重功能D. 三次文献:总结报告、动态综述、进展通讯、信息预测、工具书、手册、大全、年鉴、指南、词典【科技报告:总结报告:检索工具书:用以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
附有检索标识的某一范围条目的集合,是二次文献工具书:】5、文献的出版形式:图书、期刊和报纸、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技术档案、产品资料A. 图书:国际标准书号:ISBN图书的特点:内容系统、全面、理论性强、成熟可靠、权威性图书的缺点:出版周期长、知识不够新颖、传递速度慢图书的三种类型:阅读、检索、参考B. 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期刊的特点:出版周期短、报道文献速度快、内容新颖、学科广、数量大、种类多、发行影响广核心期刊的评定标准:引文率、利用率;占本学科的的15~20%(估计这两个会考填空或选择)C. 专利文献:及时性、新颖性、详尽性、系统性、实用性、可靠性6、古代中医药文献的划分时间:1911年(辛亥革命年)7、中医药古籍中的类型:A. 中医药专著:B. 综合性类书:(将每本书中的知识归类整理到一起)C. 综合性丛书:(只是完整的重头到尾记录多本书)D. 非医药典籍:E. 文史工具书:F. 小说和笔记:第三节文献检索语言与技术1、检索语言的作用:5个,(估计不会考这么低级的问题)2、检索语言的类型:(世界上常分为三大类)A. 分类检索语言:能较好的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B. 主题检索语言1. 叙词语言:主题词。
是以概念为基础,经过规范化处理,具有组配功能,显示词间语义关系和动态的词或词组。
主题词的特性:概念性、描述性、组配性、关联性、动态性、直观性《医学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2. 关键词语言:关键词。
出现在标题、文摘、正文中,对表征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际意义,对揭示和描述文献主题内容是重要的关键性的语词。
关键词语言优点:易标引、快速、直观,缺点:语词不规范,误检率和漏检率高。
【自由词。
C. 代码检索语言(以下是三个标准文献:)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五大部类、22大类、20一级类目、18二级类目4、《医学主题词表》:副主题词83个5、《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A. 字顺表:收录正式主题词、入口词(也叫非正式主题词)B. 树形结构表:主题词分为15个类目,68个子类目C. 副主题词:是限定主题概念的规范化词汇,对主题词起细分作用或揭示多个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没有独立检索意义)作用:增加主题概念的专指性,提高检索效率【共93个,10个中医药副主题词(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穴位疗法、气功疗法、气功效应、针灸效应、中医病机、生产和设备(老师更新为11个了)),83个采用MeSH的副主题词】6、文献检索类型:数据、事实、文献、手工、计算机文献检索:以特定文献为检索对象,从一个文献集合中查找出专门包含所需信息内容的文献。
是一种相关性检索,结果是文献线索,还需进一步查找才能得到有关的一次文献。
主要利用二次文献完成。
(数据和事实检索的检索结果是可直接使用的信息。
通过三次文献完成)7、文献检索的方法:直接法(顺查、倒查、抽查)、追溯法、综合法8、文献检索的途径:外表特征、内容特征9、计算机检索技术:三种技术(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制)A.布尔逻辑检索(1). 逻辑“与”(AND *):AB同时存在。
作用: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
(2). 逻辑“或”(OR +):AB有一即可,也包括同时存在。
作用: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
(3). 逻辑“非”(NOT –)包含A不包含B。
作用:从检出的文献中剔除部分文献,排除性运算。
(4). 运算次序:()> NOT > AND > ORB. 截词检索(1). 位置:前截断、中截断、后截断(2). 数量:无限截断“*”、有限截断“?”C. 字段限制检索D. 位置检索near 同一句子可颠倒with 同一字段不可颠倒E. 加权检索MJME 的主题词能加权搜索MeSH 的主题词不能加权收索【PubMed: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开发的Entrez检索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检索MEDLINE。
MEDLINE: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创建维护,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医学题录型数据库。
PubMed著者检索规则:姓全称+名首字母】10、文献检索策略:分析课题、选择工具、确定途径、构造表达式、调整策略第二章中医药古代文献检索第一节中药古籍检索1、书目的作用:解释刊行情况、揭示图书特征、评价图书得失(非重点)2、书目:(非重点)最早的综合性官修书目西汉末年《别录》《七略》历史上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的清乾隆《四库全书总目》现存最早的古典书目《汉书·艺文志》3、中医药古籍是指成书于1911年以前的书籍。
4、著述的类型:中医专著(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中医类书(既能索引又能查阅)、中医丛书(较多数量至少两种以上不同书汇集)、中医全书(多部著作的全集)5、《中国医籍提要》上册收录医籍504部,清代以前著作,兼日本朝鲜比较著名的中医药著作。
下册收录医籍402部,清代至近现代中医药著作。
6、《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薛清录主编。
1991年中医药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全国113个图书馆1949年前出版的中医药图书12124种,是迄今为止收录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中医药书目。
7、《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薛清录主编。
是迄今为止收录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
收录全国150和图书馆(博物馆)1949年前出版的中医图书13455种。
第二节中医药专题资料检索1、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2、明王肯堂《证治准绳》3、清陈梦蕾《古今医统大全》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分8个部分:医经注释;脉法、外诊法;脏腑身形;诸疾;外科;妇科;儿科;总论4、现代宋立人《中华本草》内容丰富,体例严密,篇幅浩瀚,采用文献广博,超过迄今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5、明朱棣《普济方》我国现存最大一部综合性方书。
6、《名医类案》我国第一部带有总结性质的大型综合性医案类书。
第三节中医药字词术语检索1、《中医大辞典》广中医主编第三章中文医药论文检索(非重点)第一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 CBM被包含其中,还有其他7个数据库3、 CBM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4、 CBM收录1978年以来的5、 CBM 基本、主题、分类、期刊、作者五个部分6、 CBM 文摘型数据库7、缺省字段检索相对应全部字段检索限定字段检索8、智能检索仅支持缺省字段不支持逻辑组配9、加权仅对星号主题词检索10、扩展对主题词及下位主题词检索第二节CNKI数据库1、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2、清华大学、清华同方3、 1999年4、 11个库5、 1915年6、专业检索: AU=邓铁涛,AF=广州中医药大学,TI=题目中医现代化,AB=摘要中医现代化,KY=关键词第三节维普信息资源系统1989年建1、高级检索扩展功能:查看同义词,查看分类表,查看同名/合著作者,查看分类表,查看相关机构,期刊导航第四节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8年第六章特种文献检索第一节专利文献检索1、世界上90%-95%的发明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
我国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二次修改后专利保护制度趋于完善。
1993年修改增加了药品与化学物质专利保护,2008年修改增加了资源保护、实验例外和强制许可,对中医药研制成果的专利申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专利的类型A. 发明专利:20年B. 实用新型专利:10年C. 外观设计专利:10年专利的特征: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3、 1985年4月1日专利法正式生效4、 IPC 国际专利分类法,共分为8个部(A-H,其中医学为A、C部。
)一个完整的分类号由代表部、大类、小类、大组或小组,一般为5级结构。
第二节标准文献检索1、标准种类:技术、管理、工作2、标准体制: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3、中医药标准文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国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第七章文献的积累与利用第一节文献的积累1、文献积累原则: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第三节文献综述的撰写1、文献综述类型:动态性、成就性、展望性、争鸣性综述2、撰写文献综述步骤:选题、收集、整理、汇总成文3、注意事项:事先检索、结合专业、材料充分、评议审慎附录一:判断题√×1、查找较新的文献采用以主题词建库的检索系统,应为主题词建库慢,报道的文献比较新。
×2、采用主题词建库工作量大,要求所以这样的数据库报道时差和文献量都会受到影响。
√3、在检索中使用更专指的词可以减少检索结果,使准确率更高。
√4、副主题词的作用是对主题词进行限定可使主题词的概念更加专指。
√5、主题词的组配性很强,既可以是主题词与主题词的组配也可以是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的组配。
√6、单个主题词可以集中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