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变态反应与耳鼻咽喉疾病

合集下载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测试1.1987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在南京成立。

()A:错B:对答案:B2.《礼记·月令》最早出现鼻鼽这一病名。

()A:错B:对答案:B3.张从正首创“喉痹皆属于热”的论点。

()A:错B:对答案:A4.朱震亨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

()A:错B:对答案:B5.耳鼻喉科器官解剖特点有()。

A:孔小B:洞深C:直视困难D:易操作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鼻窦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呼吸功能B:是鼻腔黏膜的延续C:具有嗅觉功能D:具有保护功能答案:B2.咽的生理功能以下哪些是错误的()。

A:发声功能B:共鸣功能C:吞咽功能D:呼吸功能答案:C3.会厌谷位于()。

A:咽鼓管隆突与鼻咽顶后壁之间B:舌根与会厌之间C:鼻咽与鼻腔之间D: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答案:B4.咽喉生理功能为()。

A:司吞咽,行水谷B:司开阖,行呼吸C:御邪毒,护气道D:发声音,和共鸣答案:ABCD5.鼻窦是围绕鼻腔,藏于某些面颅骨和脑颅骨内的含气空腔,有开口和鼻腔相通。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下列哪些是主观测听法()。

A:音叉试验B:言语测听法C:纯音听阈测试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答案:ABC2.前鼻镜检查的第一位置(0度体位)通常能看见()。

A:上鼻甲B:下鼻甲C:中鼻甲D:嗅裂答案:B3.下列哪些是咽鼓管功能检查法()。

A:耳屏按压法B:捏鼻鼓气法C:波氏球吹张法D:导管吹张法答案:BCD4.口咽部检查时常使用压舌板按压舌前3/4处。

()A:对B:错答案:B5.间接喉镜为常用而又简便的喉部检查方法。

()A:对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鼻与下列哪一个脏腑关系最密切?()A:肺B:肾C:胃D:心答案:A2.开窍于耳的脏腑是()。

A:胆B:脾C:肾D:肝答案:C3.除哪一个经络外,其余经脉皆直接循行于咽喉?()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阴肺经答案:A4.下列官窍中哪些与肺关系最为密切?()A:喉B:鼻C:咽D:耳答案:AB5.鼻尖部属于脾脏。

免疫、变态反应与耳鼻咽喉疾病

免疫、变态反应与耳鼻咽喉疾病
mo e ci c ld a no i n r am e c iiy r l a ig ss a d te t nta tvt . ni
【 yw rs I m nr eo ; lr crat n D sae f t hnlr glg Ke o d 】 m u oe t n Al g eco ; i ss o io y ooy ai ei i e oor a n
授编 著 的《 耳鼻 咽喉科 变 态反 应性 和免 疫性 疾 病 》 书 一 持 自身 内部 稳 定纯 洁 的护卫 功能 。此 种功 能 的异常 , 或 的序言 中指 出 : 从整 体 上 来分 析 , 性 炎症 反 应 是 体液 表 现为 亢进 , 慢 即过 敏状 态 , 或功 能缺 失 , 如先 天性 免疫 缺 和 细胞介 导 的 免 疫 机 制 的表 达 。 , 其 深 刻 得 地 揭 示 陷或 获 得性 的免 疫缺 陷 ( AD ) 机体 终 将 失去 生 存 。极 如 IS , 了机体抗 病 和修 复现象 的本 质 。更广 而言 之 , 实急 性 能 力 。若识 别紊 乱 即产生 自身组 织 不耐 受 , 其 发生 自身 免 的、 特源 性 的炎症 反应 也 是 免疫 机制 的表 达 , 于 对 感 疫 病 ( 统 的或 局 部 的 , 红 斑 狼 疮 与 内耳 自身 免 疫 属 系 如 染 的免 疫应答 。耳鼻 咽 喉 是人 体 对 外 的 窗 口、 门户 , 入 病 )2。 E ] 侵与反 入侵 、 染与应答 的反复 出 现 , 成 了像 慢性 鼻 - 感 构 从 10 9 6年 V nPru t 次 引用 变 态 反 应 ( l r o i e 首 q Al . e 鼻窦 炎 、 咽 炎 、 炎 、 性气 管 炎等挥 之不 去顽疾 的 慢性 喉 慢 y g )这 一词 来形 容 改 变 了 的 免 疫 反 应 ,至 今 ,人 们 对 病 理基 础 。从免 疫学 的角 度来 看 , 对上 呼吸道 的各 种慢 机体 再次 接触抗 原 时 产生 的非 保 护性 免 疫 反 应 而 是 不 性炎症 , 能期 望用 激光 、 不 冷冻 、 频消融 1次治愈 或用 射 同形 式 的免疫病 理 损 害 过程 ,甚 至 可导 致 死 亡 的 现 象 某种药 一 针灵 。 鼻 息 肉和 鼻 甲部 分 切 除 , 腔 结 构 矫 鼻 已有 很 多了解 ,并 采 取 了 必 要 的 防范 措 施 ,如青 霉 素

儿童鼻炎意见书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推荐

儿童鼻炎意见书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推荐
哮喘 询问病史:咳嗽、喘息、气短、运动导致支气管痉挛 检查肺部:哮呜音、扩张过度 较大的儿童评估最大呼气流量、肺活量、支气管舒张试验 如可疑,进行运动、甘露醇或乙酰胆碱激发试验
听力下降 询问有无讲话和语言发育迟缓、电视机音量大、讲话声音大、注 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抑郁、易怒等现象 如可能,进行鼓气耳镜检查、Weber试验、Rinne试验 使用鼓室镜作鼓膜和中耳评价 鼓室图 耳语测试可初步筛查有积液的渗出性中耳炎 大龄儿童: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
万方数据
KI际耳鼻咽喉头预外科杂志2015午3月第39卷第2蝴
诊断
后鼻孔闭锁或狭窄 免疫缺陷 脑膨出 腺样体8巴大 异物 鼻.鼻窦炎 糍性纤维化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醋 脑脊液鼻露 凝111l功能障碍 鼻中隔偏曲
学龄fji『
学龄期
肯存期
鼻塞,但没有变应性鼻炎的其他特征 持续性脓性分泌物
单侧“鼻息肉” 张口呼吸,鼻内黄色或白色分泌物,缺乏变成性鼻炎其他特征的鼾症 单侧鼻内黄色分泌物,恶臭
在任何年龄段,湿疹/特应性皮炎与AR常同 时存在。AR常与花粉一食物综合征(pollen—food syndrome,PFS)相关。由于气传变应原如桦树 花粉与食物变应原(水果、蔬菜、苹果)之间 存在交叉反应,AR患者可能出现口腔瘙痒和水 肿。儿童PFS的研究较少,但大约1/4的8岁AR患 儿会发生PFS。
【D,图4),当治疗后症 状不能改善时尤其需要鉴别诊断。
1.鼻塞。鼻黏膜病变和解剖结构异常均可导 致儿童鼻塞。鼻塞是学龄前儿童鼻炎常见症状, 表现为张口呼吸、打鼾、鼻内分泌物增多。腺样 体肥大具有类似的症状;儿童鼻中隔偏曲引起的
万方数据
垦堕呈壹塑堕墨堑丛型垄查!!!!生!旦笙!!鲞笙!塑
DOI:10.3760/cma.j.issn.1673—4106.2015.02.015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通信作者:王洪田,Email:wht301@263.net

张庆松 中国变态反应学始祖

张庆松 中国变态反应学始祖

全 部 心 血 奉 献 给 了我 国 的 耳 鼻 喉 科 和 变 鼻 咽 喉 科 学 会 , 被 推 选 任 第 一 届 主 任 上 作 了报 道 。 总 结 到 :“ 上 所 报 告 之 并 他 以
态反应学 科。 皆 且予 吾 人 以 极 有 价 委 员 。 这 次 大 会上 还 决 定 创办 《 在 中华 三 病 例 , 极 有 兴 趣 ,
痛 , 刻 苦 自学 医 书 , 握 了 不 少 医 学 护 喉 科 恢 复 了 变 态 反 应 门 诊 业 务 , 该 院 多篇 论 文 , 结 临 床 研 究 成 果 , 提 高 我 他 掌 使 总 对
理 知 识 , 立 志 学 医 。 年 后 , 6 的 他 成 为 中 国变 态 反 应 学 的发 源 地 。 并 两 1岁 以优 异 成 绩 考 取 北 京 协 和 医 学 院 在 燕 京 大 学 创 设 的 医 预 科 , 为 当 时全 校 最 年 学 术严 谨 创 新 成
1 3 年 , 庆松 从 美 国回北 平后 , 9 9 张
张 应 科 的 主 要 开 拓 者 , 是 中 华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发 生 了兴 趣 。升 任 讲 师 后 , 庆 松 于 任 职 于 协 和 医 院 耳 鼻 咽 喉 科 。刚 上 任 , 也 98 在 科 学 会 的 创 始 人 之 一 , 是 我 国 变 态 反 1 3 年 出 国 深 造 , 美 国 多 家 知 名 医 院 当 时 负 责 耳 鼻 咽 喉 科 的 刘 瑞 华 即 告 诉 还
Ff GU尺E 人 物 ・ 记 I Z
张 庆 松 中国变 态 反 应 学 始祖
张庆松教授是我国著铝的临床学家和医学教 育家 ,我 国耳鼻喉科和 变态反应科 的主要开拓 者。他 毕生从事于耳 鼻咽喉科学 和变态反应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危险三角区: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2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3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毛囊,皮脂腺,汗腺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4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疾病,俗称“伤风”、“感冒”,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多见。

5萎缩性鼻炎:以鼻粘膜萎缩或退行性病变为其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

6变应性鼻炎:发生在鼻粘膜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主要特点。

(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鼻粘膜炎症,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病。

)7鼻中隔:位于固有鼻腔的内侧壁,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

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8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

9咽峡:由上方的腭锤、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腭舌弓、腭咽弓构成的环形狭窄。

10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由内环和外环组成。

内环有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构成。

外环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和下淋巴结构成。

11扁桃体隐窝:扁桃体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有鳞状上皮黏膜覆盖,其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个深浅不一的盲管,称为~。

12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

13腺体样面容:腺体样肥大者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3~5岁儿童多见。

14环甲膜:是环状软骨弓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的纤维韧带组织。

中央部分宽厚,称环甲中韧带。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时因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发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白天嗜睡的病征。

中医辨证施治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施治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体 免 疫 机 能 失调 ,进 而 发 生 变 态 反应 形 成 本 病 。
2 临床资料
整理 20 年 至 20 04 0 7年 7月 的 临床 病 历 共 8 0例 ,男 4 0 0 2 例 , 女 30例 ,年 龄 最 大 5 8 7岁 ,最 小 6岁 ;病 程最 长 2 0年 ,
4 疗 效评 定
te t g alr i h n t y T r a i l g cr i i sb CM i e e t t n n e i df rn i i f ao
石 艳 茹
( 内蒙古鄂 尔多斯 市东胜 区新型农村合 作 医疗管理委 员会 办公 室,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 7 0 10 0)
5 结

肺 气 虚 型 3 0 ,疗 程 最 长 3 5例 0天 ,最 短 5天 ,痊 愈 10 2
能与本地气候干燥 ,地处 高原有关 ) ,鼻甲肿大 ,发作时有较 多清稀分泌物,少数 患者鼻黏膜呈灰 白色。
te t g al r i i i s r ai l g cr n t . n e h i
【 y r s Al r i r iis C ic l b e ai ; C Ke wo d 】 l gc hnt ; l a o s r t n T M e i n v o
1 病因病机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耳鼻 咽喉的一种不
6g。
肺 肾 不足 型 ,本 型 的特 点为 肺 气 虚 弱 之 同 时兼 有 耳 鸣 、耳 聋 、腰 膝 酸 软 、肢 凉 怕 冷 、 虚热 上浮 、五 心 烦 热 等 肾 虚 症状 ,
复发作,则往往影 响到脾 肾,而致缠绵难 愈,久而又累及肾。
随 着 免 疫 学研 究 的深 入 , 来 越 多 的 资料 表 明 ,中 医 的肺 、脾 、 越

《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

《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
H ead and Neck Surgery,American Academ y of Pediatrics Subcomm ittee on
OtitisMediaWithEffusion[J].Otitismediawith effusion.Pediatrics.2004.113 (5):1412.1429. [6]龚树生.咽鼓管功能障碍研究及治疗现状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 学1,2015(6):298-303. [7]张 杰 .重 视 儿 童分 泌 性 中 耳炎 的诊 治 『J】.中 国听 力 语 言 康 复 科 学 杂 志 , 2018(1):1-5. [8]Rosenfeld.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Executive Summary(Update)[J].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 y 2016,154(2):
再次复发 ,治疗组 1例复发。
3 讨 论 迄今 为止 ,西 医多认 为分 泌性 中耳炎 的主要发 感染 (局部)、咽鼓管 功能 障碍 等 ,研究认 为其发生 的最重要 因素 之一是 咽鼓管 的解 剖学和 生理学异 常 ,但 该病 发病机 制及病 因尚未 完全 阐明 。西 医临床常用 的治疗药 物 主要 有类 固醇药 物 、黏液促排 剂 、抗组胺 药等 ,但 美 国最新该 病指南 认 为对于儿 童并不首选 激素 、抗 菌素 ,及鼻 用血管 收 缩剂 ,而对学 龄 前儿 童更 不可 轻 易做腺 样体 切 除术 , 故其实 际的诊 治过程 尚未形成既定规范 。临床上 ,因
《神农本草经》三 品分 类法
《本 经 》三 品 分 类 法 ,是 将 药 物 分 为 上 、中 、下 三 类 , 并 明 确 指 出 :上 药 一 百 二 十 种 为 君 ,主 养 命 以 应 天 ;中药 一 百 二 十种 为 臣 .主 养性 以应 人 : 下 药 一 百 二 十 五 种 为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适合于经产妇腹部腧穴的进针法是()A.爪切进针法8.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管针进针法2.“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

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语出()A.《灵枢》B.《金针赋》C.《针灸大成》D.《标幽赋》E.《素问》3.“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语出:()A.《灵枢•经脉》B.《素问•宝命全形论》C.《灵枢•邪气脏腑病形》D.《灵枢•本神》E.《标幽赋》4.“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语出()A.《灵枢•官能》B.《灵枢•九针论》C.《说文解字》D.《名医别录》E.《医学入门》5.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A. 一粒B. 一棵C. 一壮D. 一枚E. 一个6.灸法选择陈艾,是因为()A.灸时火力过强B.所含挥发油太多C 生硬不易团聚D.温和持久的热度E.湿润难以点燃7.无瘢痕灸属于()人.直接灸8.间接灸C.艾条灸D.实按灸E.温针灸8.治疗急性吐泻最好用()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E.温针灸9.艾灸的泻法操作是()A.小炷多壮B.大炷多壮C.大炷少壮D.小炷少壮E.点燃艾炷并频吹其火令其速燃10.拔罐法古时称为()A.吮血疗法B.排脓疗法C.排气疗法D.角法E.以上均不是11.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的耳穴为()A.肾B.肺C,心 D.脾£.三焦12.主治肾、膀胱等下焦病症的头皮针穴线是()A.顶颞后斜线B.额旁3线C枕下旁线D.额旁2线E.额旁1线13.头皮针针刺手法中抽提法属于()A.平补平泻B.小补小泻C补法D.泻法E.大补大泻14.皮肤针强刺激适用于()A.年壮体强者B.小儿C初诊患者D.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E.年老体弱者15.运用皮肤针法治疗顽癣等皮肤病是多选用()A.循经叩刺B.局部叩刺C穴位叩刺D.络脉叩刺E.挑刺法16.电针的选穴方法可用神经干通过和肌肉神经运动点取穴,如尺神经麻痹可取()A.颈夹脊6〜7、天鼎B.青灵、小海C.环跳、殷门D.阳陵泉、冲门£.手五里、曲池17.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可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A.身体同侧B.身体两侧C.身体的一前一后D.均在身体的前部或均在身体的后部E.没有明确的要求18.近红外线波长为()A. 0.76〜100 HmB. 0.76〜1.5 HmC. 0.76〜400 HmD. 1.5〜1000 HmE. 0.76〜50 Hm19.常用芒针的长度为()A. 1〜5寸B. 1〜3寸C. 2〜3寸D. 5〜8寸E.3〜5寸20.芒针的持针采用()八.指持针法B.两指持针法C.双手持针法D.四指持针法£.持针身法21.用以下何种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润肤生肌()A.酒B.油C.醋D.水E.姜汁22.用腧穴敷贴治咯血可取穴()A.涌泉穴B.神阙穴C.病变局部穴位D.身柱穴E.肺俞,心俞,膈俞23.临床最为常用的磁片,其磁场强度为()A. 500〜2000Gs 左右B. 3000GS 左右C. 1000〜2000Gs 左右D. 300〜500Gs 左右E. 1500〜3000Gs 左右24.磁疗剂量中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A.500〜1000Gs 左右B. 300GS 左右C.1000〜2000Gs 左右D. 200〜1000Gs 左右E.2000Gs 以上25.二氧化碳激光仪可发射激光,其波长为()A. 106000埃B. 6000埃C. 6328埃D. 3280埃E. 6228埃(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斜刺或平刺0.5〜0.8寸8.向下方斜刺0.5〜1寸C.直刺0.5〜1.5寸口.向上斜刺0.5〜1寸E.斜刺或平刺1.0〜1.5寸26.胸部月俞穴一般可()27.位于胸椎棘突下的督脉穴位一般可()A.晕针B.滞针C.针后异常感D.损伤脑脊髓E.弯针28.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是()29.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是()A.按穴闭气B.标记穴位C.单一方向搓捻D.出针指压,扪闭穴孔E.小幅度提捻,如颤之状30.扪法的作用是()31.按法的作用是()A.青龙摆尾B.白虎摇头C苍龟探穴D.赤凤迎源E.烧山火32.“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的操作手法是()33.“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的操作手法是()A.温和灸B.药线灸C 回旋灸D.雀啄灸E.实按灸34.用药和艾结合施灸的是()35.属于非艾灸类的是()A.三棱针挑刺法B.三棱针点刺穴位法C三棱针浅刺血络法D.三棱针深刺血络法E.三棱针散刺法36.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取局部阿是穴,操作时采用()37.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采用()A.浅B.可稍深,深过皮下C深达其根基部D.很深E.以上均不是38.火针治疗腋臭,进针宜()39.火针治疗网球肘取肘部阿是穴进针宜()(三)C型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沿皮刺B.斜刺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40.治疗脱肛取长强穴,其操作方法是()41.治疗脱肛取百会穴,其操作方法是()A.小儿惊风、脐风B.腮腺炎C 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42.灯火灸可治疗()43.药线灸可治疗()A.针尖对准穴位直刺B.针尖对准穴位平刺、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呈90度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44.图钉型皮内针使用的方法是()45.麦粒型皮内针使用的方法是()(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46.属于局部多针刺法的是()A.分刺法B.扬刺法C.齐刺法D.围刺法E.傍针刺法47.临证中,粗艾绒常用作()A.艾条灸8.直接灸C.太乙神针口.间接灸E.雷火针灸48.拔罐的作用主要有:()A.温经通络B.行气活血C祛湿逐寒D.消肿止痛E.升阳举陷49.皮肤针是从以下哪些古代刺法发展而来()A.扬刺B.巨刺C.输刺D.毛刺E.半刺50.疏波常用于治疗()A.肌肉、关节损伤B.痿证C痛证D.韧带的损伤E.神经血管痉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1.夹持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 军 总医 院 耳


突破 性进 展 。有文 史记 载 的千 百 年来 ,大 量屠 杀 人 态 ,或功 能缺 失 ,如 先天 性免 疫 缺 陷或 获得性 的免 教 博士 导师 第 授. 生 。
炎、脊髓灰 白质炎等 ,使用疫苗接种预防,已获得 紊乱 即产生 自身组 织不耐受 ,发生 自身免疫病 ( 系
咽炎 、喉炎 、慢 性 气管 炎 等挥 之不 去顽 疾 的病 理基 和一 套 工作来 看 ,对 上 呼 吸道 的各 种 慢性 变应 性疾 病 诊治 和研 究 的 技术 专家 ,顾 之 燕 、顾瑞 炎症 ,不 能 期 望 用激 光 、冷 冻 、射频 消融 1 次治 愈 金 、 叶世 泰 等 ,就 是 他 们 中之 杰 出 代表 。 由他 们 或 用某 种 药 1 灵 。 鼻息 肉和 鼻 甲部分 切 除 ,鼻腔 培 养 的 新 一 代 ,现在 依 然 活 跃 在 学 术 一 线上 ,迎 针 结构 矫治 ,鼻部植 物 神 经切 除及 咽 、腭 、舌扁 桃体 战 着 发 病 率 递 升 的 流 行病 学 趋 向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的切 除 等等 ,只应视 为 整体 治疗 的一种 措施 ,而 以 文 件 指 出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变 态 反 应 鼻 炎 的 发病 机体 免疫 状 态为 依据 作 通盘 考 虑各 种措 施 的综 合 治 率 高 达 1 % ~2 % b 5 0 我 国 尚无权 威 统计 ,就 部 。在 疗 才是 最 好 的选 择 。 分 中心城 市 观 察 ,患病 率 约 在 5 ~1 % ,患 者 超 % 0
天 开 。 世 6 代 后 代 疫 研 获 能 此 功 的 常 或 现 亢 即 敏 花 始 上 纪0 以 现 免 学 究 得 年 。 种 能 异 , 表 为 进, 过 状
类 的多 种 烈性 传 染 病 ,像 天 花 、霍 乱 、 鼠疫 、脑 疫 缺 陷( A D ) 体 终将 失去 生存 能 力 。若识 别 如 I s ,机
了严格 的控 制 ,并 趋于 消 灭 。对新 发 现 的传 染病 ,  ̄ AI S D 、非 典 、禽 流 感 等 ,科学 家们 正忙 于 研 制 统 的 或局 部 的 ,如 红斑 狼疮 与 内耳 自身免 疫病 ) 。 口 / 10 年V0 i ut 次 引用变 态 反应 ( u X , 96 nPr e首 q A 一 监
细胞 和 免疫 分 子 。在受 异 己成分 ( 原) 侵 时 ,免 推 荐 方 案H 。整 体 治 疗 的 观 念 和基 础 研 究 受 到 重 抗 人
疫 系统 立 即进 行 识别 并 作 出 非特 异 性 应 答 ( 以吞 噬 视 。总 体说 ,有如 下重 要 的进 步 :①对 上 、下 呼 吸 作用 和 炎症 反 应 为 主 ) 特异 性 免疫 应 答 ( 或 即细 胞 免 道炎 症 本质 的认 识 加深 ,注重 防治 的统一 性及 其 与 疫 应 答 和体 液 免 疫 应 答 ) ,承担 着 识 别 和 排 除人 侵 全 身 免 疫 状 态 的 关 系 ; ②对 变 态 反应 疾 病 的 细 胞
评 组 ,家 品 议 成员 国 药 管
特异性疫苗 。如上 种种 ,说 明免疫反应 或称应答 eg ) ry 这一词来形容改变 了的免疫反应 ,至今 ,人
( I nnu e Rep n e是机 体有 效 地 抵 御 病 原 体 人 们对 机 体再 次 接触 抗原 时产 生 的非 保护 性 免疫 反应 主 委 澳 利 耳 n s o s) 任 大 亚 鼻
机 体 的免疫 应 答 ,是 由体 内存在 的一 套 完 整 的 过5 o oY 国内 同 仁召 开 过 多 次变 应 性 鼻 炎研 讨 oT 。 免疫 系 统来 完成 的 。它 包括 免 疫器 官 和组 织 、免疫 会 ,并 在 19 年 和20 年 制订 和 修订 了诊 治 原则 和 97 04
维普资讯 臻
曩 ≤
国 内讲堂 羞
免疫 、变态反应与耳鼻咽喉疾病
杨伟炎(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 。北京。 ̄o 5 ) o s 3
人们最 早 的免 疫学 ( nn n lg ) 识 ,从 牛痘 的异 己成分 ( 原 ) 持 自身 内部 稳 定纯 洁 的护 卫 功 I ru 0。 y 知 I 抗 维
广 而言 之 ,其 实急 性 的 、特源 性 的炎 症反 应 也是 免 体 复 合 物 型 与 迟 发 型 。上 呼 吸 道 常 见 的变 态 反应


病 》一 书 的序 言 中指 出 :从整 体上 来分 析 ,慢 性 炎 施 ,如 青霉 素 过敏 试验 等 等 。这种 改变 了的免 疫 反 志 编 ) 委.
疫机制的表达 ,属于对感染的免疫应答。耳鼻咽喉 病 ,属于过敏反应 型( 或称速 发型) 。
是 人体 对外 的 窗 口 、门户 ,入 侵 与反 入侵 、感 染 与 在 我 国 ,以鼻科 见 长 的学科 开 拓者 之一 张 庆松
应 答 的反 复 出现 ,构 成 了像 慢性 鼻 一鼻 窦 炎 、慢 性 教 授最 早开 展变 态 反应 学研 究 ,建 立 了变 态反 应 室
侵 保 自 稳 的 要 制 姜 长 士 顾 而 不 形 的 疫 理 害 程 甚 可 致 ,持 身 定 重 机 。泗 院在 之 是 同式 免 病 损 过 , 至导 死
燕 教授 编著 的 ( 鼻 咽喉 科变 态 反应 性和 免 疫性 疾 亡 的 现象 已 有 很 多 了 解 ,并 采 取 了必 要 的 防 范 措 ( 耳 症 反应 是 体 液 和细 胞 介导 的免 疫 机 制 的表 达 【 1 ] ,极 应 所造 成 的组 织器 官病 理损 害 的免 疫机 制 ,大 致 可 其 深刻 地揭 示 了机 体抗 病 毒和 修 复现 象 的本质 。更 以分 为 四种 类 型 :过敏 反 应 型 、细 胞 毒型 、抗 原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