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与防治

合集下载

镉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镉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镉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治(一)镉的危害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污染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而重金属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污染更为严重。

镉(Cd)是一种镉是一种灰白色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硫化镉、碳酸镉的形式存在于锌矿中,但含量很低,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镉大多以不溶于水,密度8.64g/cm3,熔点331.03℃,沸点。

其化合物中,碳酸镉、氢氧化镉、硫化镉等均不溶于水,但硫酸镉、氯化镉和硝酸镉等都溶于水。

镉在加热后易挥发,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变为氧化镉。

但自然环境受到镉污染后,可通过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镉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发现镉的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和医药学教授斯特罗迈尔。

1817年,他从不纯的氧化锌中分离出褐色粉,使它与木炭共热,制得镉。

现代工业的发展,导致镉产量的逐年增加。

工业生产上的镉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是: 铅锌矿的开采、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合金钢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电镀镉的生产废水,染料、农药、油漆、玻璃、陶瓷、照像材料等生产和加工过程。

植物吸收富集于土壤中的镉,可使农作物中镉含量增高。

水生动物吸收富集于水中的镉,可使动物体中镉含量升高。

镉污染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气型污染以及水型污染,前者主要来自工业废气,镉随着废气飘散到工厂周围并沉降,导致该地区土壤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即为镉污染;后者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以及相关工业(镀镉,碱性电池等)的废水排入附近地面水系或者地下水中,同样造成镉污染。

存在于土壤中以及各水系中的重金属镉元素的大部分,最终会汇集流入海洋中,造成对海洋的污染。

镉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例如:重金属镉可以改变渔业资源生物对其捕食者的回避行为,影响渔业资源生物的健康状况,降低其产卵率、受精卵的孵化率以及早期生命阶段的存活率,导致渔业资源生物种群增长率的降低,进而引起渔业字眼的衰退。

cd镉的环境标准

cd镉的环境标准

cd镉的环境标准摘要:一、镉的环境标准概述二、我国镉环境标准的规定三、国际上镉环境标准的现状与趋势四、镉污染的防控措施五、结论与建议正文:镉(Cd)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浓度控制至关重要。

镉的环境标准是对环境中镉浓度进行限制的依据,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对镉的环境标准进行概述,分析我国和国际上的镉环境标准,并提出镉污染的防控措施。

一、镉的环境标准概述镉环境标准主要包括土壤、水、大气和废弃物等领域的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镉在环境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以防止镉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我国镉环境标准的规定在我国,镉的环境标准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和固体废物等五个方面。

地表水和地下水镉标准分别为0.01mg/L和0.05mg/L;土壤中镉的标准为0.6mg/kg;大气中镉的日均浓度标准为0.006mg/m;固体废物中镉的限值为100mg/kg。

这些标准为我国镉污染防治提供了法规依据。

三、国际上镉环境标准的现状与趋势在国际上,各国镉环境标准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环保局(EPA)规定地表水和地下水镉标准分别为0.015mg/L和0.05mg/L;欧盟制定的镉水质标准为0.01mg/L;日本则将地表水和地下水镉标准分别设定为0.01mg/L和0.05mg/L。

总体来看,国际上镉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镉污染的防控越来越重视。

四、镉污染的防控措施1.加强立法和监管:完善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镉污染防控措施的落实。

2.加大环保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环保设施和技术研发的投入,降低镉污染排放。

3.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升级,减少镉污染产生。

4.污染源治理:对镉污染源进行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镉排放。

5.环境监测与评价:加强镉污染监测和评价,为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6.废弃物管理: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理标准,防止镉污染扩散。

7.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镉污染防治的认识,引导公众参与镉污染防治工作。

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

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

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1. 引言镉(Cd)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质,如果积累在农田土壤中,可能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成为了保护农田环境和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以帮助农田经营者和环保专家更好地治理农田镉污染。

2. 镉污染的来源和问题镉通常来自于农药、化肥、工业废物和城市污水等源头。

它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累积性,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有害。

农田土壤镉的积累会导致农作物中镉含量升高,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和生态环境问题。

3. 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农田镉污染治理应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土壤修复和镉减排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3.1 选择抗性农作物选择一些具有较强镉抗性的农作物来种植,可以减少镉在农作物中的积累。

比如,一些水稻品种对镉有较强的抗性,可以选择种植这些品种来减少对镉的吸收。

3.2 优化农业管理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降低镉的输入量。

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量、合理灌溉等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中镉的积累,同时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做好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壤侵蚀,也可以减少土壤中镉的流失。

3.3 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已经受到镉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治理。

例如,利用石灰、磷酸盐或有机肥料等进行土壤改良,减少镉在土壤中的可交换态和可溶性态。

此外,通过植物修复技术,选择一些具有吸附镉能力的植物来治理镉污染的土壤。

3.4 镉减排技术同时,减少镉的排放也是治理农田镉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业废水、农村污水和城市雨水等都可能含有镉污染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净化和管理废水。

4. 结论农田镉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土壤修复和镉减排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选择抗性农作物、优化农业管理、土壤修复和镉减排技术是常见的农田镉污染治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治理和管理,我们可以降低农田镉污染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风险,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

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ZIYUANYUHUANJING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袁雄辉 王 乐 万里平(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新余 338000)摘 要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降低耕地自净能力,减少农作物产量,同时重金属离子还会通过农作物根系的富集,导致粮食作物重金属超标,最终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因此,及时地治理修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保障粮食作物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

基于此,分析了耕地土壤污染现状及来源,并系统地介绍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措施,以期为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成因;修复措施1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目前,耕地污染形势严峻,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2 000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不同程度的受镉(Cd)、铬(Cr)、铅(Pb)、砷(As)、汞(Hg)、硒(Se)、锌(Zn)及铜(Cu)等重金属污染[1]。

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0%,镉、镍、砷是排在前三位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以无机型重金属污染物为主。

其中,镉污染点位超标率最为严重,达7.00%,但其重度污染点位相对较少,大多仍处于中、轻度或轻微Cd污染状态[2]。

2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2.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工矿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等是大气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工矿企业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在全国土壤状况调查的267条干线公路两侧的1 5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0.30%[3]。

有些较细微的含重金属粉尘颗粒可随风扩散至周边地区成条带状分布,距污染源越远重金属污染强度越弱。

大气中的重金属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可进入周边耕地土壤,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在耕地土壤中叠加累积造成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镉、铅、汞、铬等重金属元素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制,导致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了危害。

这些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贡献的危害性非常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进行防治。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例如引起癫痫病、肝癌、肾衰竭和恶心等症状。

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时,它们也会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

水和空气也会被污染以及进一步传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质。

除此之外,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的活动向环境释放大量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的品质受损,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尽管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很大,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防治。

以下是一些最佳防治措施:(1)集中式的废水处理。

这种处理可以防止大量的污染物外流到环境中。

在处理废水之后,可以通过土壤过滤系统将污染物过滤掉。

(2)采用生物制剂和化学品来降低污染物和毒性物质的含量。

这种制剂和化学品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的行为和化学反应来实现这些效果。

(3)采用生物修复来降低毒性物质及盐湖中的盐含量。

这个过程是通过发展生物的一些特殊能力,将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恢复土壤的肥力。

(4)区域调查以设立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体系。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它是从源头上控制的方法,可以帮助监控和改进环境质量,以便避免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5)降低化工与矿业在制造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水、尾矿堆积与粉尘。

一些节约型的技术可以在制造时大量节约资源和劳动力,同时将产生的废物减至最少。

总之,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环境,需要如上所述的一些防治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我们可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障人类的健康。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1. 污染类型与分布我国农田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

其中,重金属污染以镉、铅、汞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地区及矿区周边;有机物污染以石油烃、多环芳烃等为主,主要分布在油田、化工区等地区;农药残留污染则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

2. 污染程度与危害目前,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程度呈加重趋势,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此外,土壤污染还可能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降低土地生产力,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通过排放、泄漏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2. 农业生产活动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积累。

3. 生活垃圾与污水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污染物通过雨水冲刷、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农田土壤。

四、防治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土壤污染行为。

同时,制定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政策措施,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2.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土壤的污染。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严格工业排放标准,加大对工业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防止工业污染物对农田土壤的污染。

4. 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对已受污染的农田土壤,实施土壤修复工程,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技术手段,降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恢复土壤生产力。

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利用技术研究

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利用技术研究

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利用技术研究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和城市建设等活动的增加,土壤污染已成为一个大问题。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污染,而镉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目前,全球有近20个国家的土壤镉超标,且重金属在土壤中具有高度热稳定性,极难在短期内被去除。

因此,研究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利用技术十分重要。

一、镉污染土壤的来源及危害镉被列入二十大优先污染物之一。

它通过人类活动、化学工业和农业等渠道进入土壤。

在化肥和农药、轻工业和纺织业废水、市区污水、工业废水和污泥中均能检测到镉。

燃煤和工业废气排放,带有一定浓度的镉,也是镉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镉对人类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

人体摄入镉后,可能导致肺癌、胃癌、骨质疏松症和不孕不育等多种疾病。

而土壤中的镉对于植物生长也有较大的危害。

植物吸收过多的镉,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代谢,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修复镉污染土壤。

二、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有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三种方法。

1.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生物体促进土壤污染物降解的技术,其主要来源于植物。

例如,锌华草、植物芸、紫花苜蓿、三叶草和南瓜等都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镉离子。

这些植物可以促进土壤中镉的迁移和转化。

另外,某些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也能够对土壤中的镉进行分解和还原。

这些微生物可与植物一起应用,共同促进土壤镉的分解和还原。

因此,生物修复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之一。

2.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指在土壤中添加化学物质,如氧化物或还原物质,以将污染物质转化成无害的物质或降低其毒性。

例如,碱性物质和还原剂等可以在土壤中加速镉离子的沉淀和结合,使其从水中浮出,并通过阻饥类作用促进土壤中的镉迁移,进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3.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主要是指利用物理治理技术,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和除去。

比较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是电泵吸排技术,其利用电子的移动,加速镉离子向阳极和阴极移动,实现了蓝光降低土壤中镉的浓度,达到了缓解土壤污染的目的。

探析重金属镉对土壤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探析重金属镉对土壤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 . 4 使 用未经过处理 的城市污水灌溉农 田、森林 市 工业 化建 设 的 加速 , 城 区 内 的大 量 工 业产生 的工业废水 , 许多 未经过处理 就直接排入河 道 , 伴 着 污 染
随着我 工业 化迅速 发展 , 采矿 、 冶 金以及镉 处理等工 业的发 的排放和在土壤 中的渗透 , 许多镉离子进入土壤 。 展, 受 前期环境 保护观念落 后的影 响 , 当前大多 数工业 园区附近
2土 壤 中 重 金 属 镉 的 主 要 来 源
2 . 1 我 国在工业发展 的前期 , 由于环境意识不强 , 含重金属废弃物 列方法达到控制土壤的 E h及土壤 的水分状况 ,使污染土壤上 的 随意堆积 , 而且含重金属废弃物种类繁多 , 造成 了环境污染 。眼下 作物产生较 为稳定 的滞水期 , 在一定幅度上减少镉进入植物体 内 些企业为 了减少处 理的费用也会偷偷排放工业垃圾 , 以及对工 的含 量 。
的耕地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镉 、 砷、 铅 等重金属 的污染 。 在所有重 . 1 物理修复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排土客地法 、 清洗法 、 电 金属污染中 , 而且 以镉污染最为严重 。由于镉 的特征所决定 , 镉在 3 泳 法 等 几 种 。 排 土 客 地 法 即 是 通过 向污 染 土 壤 加 入 大量 无 污 染 的 土壤中并不能被 土壤 中微 生物降解 , 而且是 生物迁移性很强 的重 土壤 , 并将其混 和或覆盖 在被浸染土壤 的表层 , 或与原有 的土壤 金属 , 极 易被植 物吸收并在植物体 内积存 , 经过一段时 间的积存 , 从 而土壤 的污染物浓度释 析 , 使 土壤 的镉含量 下降到 超过一定限度后 , 不仅会严重影 响植物 的产 量 、 品质 , 还会 因为人 进行混 匀 , 临界危 害浓度 以下 , 以减少土壤 中的农作物 的根系与或污染物减 们食用 , 使 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 并在人体 内逐步积 累 , 从而危 少接触;清洗法即是通过利用清水或含有能增加金属水溶性 的某 害人体健康 , 所 以研究土壤 中镉 的污染及治理是必要的。 些化学 物质的水 , 进行 冲灌作物 , 借助水 的流动把污染 物冲至根 1土 壤 镉 污 染 的 主 要 危 害 性 部外层 , 然后再利用含有一定配位体化合物或 阴离子 的物体对土 1 . 1 危害人体。镉是容易以危险的含量水平进入人体 的高毒性重金 壤 的镉进行反 应 , 形 成 比较稳定的沉淀 , 从而 防止污染地下水 , 但 很可能会增加 属元素 , 土壤中镉的主要是 以交换态镉 、 专性 吸附态镉 、 铁锰氧化 这种方法在实 验中可能会提高土壤中镉的移动性 , 结合态镉 和残余态镉等形态存在 ,虽然土壤的中镉元素不会对人 对植 物的毒害 , 或造成水 溶态和交换 态镉 加剧增 , 会 给地 下水带 体造成直接陛的接触危害 ,但是镉受污染土壤 下如果种植 了农作 来 了污 染 的风 险 。 物, 镉 就会 通过食物链 的途径进入人体 , 经过积 累后 , 就会对人体 3 . 2生物修复法 。生物修复 即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动 、植物和微生 造成严重 的危害。镉人体的危害主要会在人体的肝与肾部位分布 , 物, 将其种植 或放置在受 污染的土壤 中 , 让他们较快 的吸走或降 进人人体的镉会与人体 内的低分子蛋 白质结合成金属蛋 白,金属 解土壤 中的污染物质。目前的在使用 的生物修复主要 以植物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