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园林设计自己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所周知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因此通过上周在颐和园的游览,我们从园林设计角度出发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颐和园的山水布局关系

颐和园的山水布局方式与西湖一样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中“一池三山”的造园山水布局方式。并将“一池三山”的艺术创

作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颐和园昆明

湖中有五座岛屿,其中藻鉴堂喻蓬

莱、治镜阁喻方丈,凤凰墩喻瀛洲。

清漪园(颐和园)没有重复在一个水

面中设立三岛的作法,而是将一个大

水面(昆明湖)用筑堤的办法分成三个

小水面(西湖、养水湖、南湖),每个水

面中各有一岛,西湖中有治镜阁(阁

岛),养水湖中有藻鉴堂(山岛),南湖

中有南湖岛,形成湖、堤、岛一个新

的“一池三山形式谚。更精彩的是.颐

和园在塑造三个大岛的同时,还在南

湖大水面上增添了三个小岛——

知春岛、小西泠和凤凰墩,三个小岛都各有千秋真正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超与奇妙。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表现形式而且成为定制。注: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一池三山”的湖岛布局不仅在皇家园林中频频可见,在我国江南的私家园林中也屡有体现。如:苏州拙政园、留园、杭州西湖等等。

尽管池中三岛的形状、分布、建筑艺术各具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一池三山”的一定之法。

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讲究“一法多式.有法而无式”,有一定的法则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才有了各朝个性飞扬,又不失灵气的创举,使中国园林的掇山理水之术得以发扬光大。)

二.颐和园的主题立意

“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天和”之义。颐养天和,顾名思义设计者所表达的立意就是要通过这个园子来颐养天和。天和,说的就是阴阳之“中正和合”。

我们中国讲究以“和”为贵,可见“和”在中国文化中绝对是一个核心关键词。颐养的关键在于正心,心不正,身何养?所以,中国人历来讲究性命双修,修性养身,养身修性。

颐和园三个景区,即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的主要建筑景观。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和皇家建设的重点项目,其大的立意主要是借助造景来表现天人感应、皇权至尊、纲常轮纪等的象征寓意,比一般园林在范围上更广泛,在形式上更多样。建置有大量的佛教寺观,寓意封建统治者试图以弘扬佛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即团结和笼络蒙藏上层人士,确保边疆防务和多民族国家统一。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将中国古代封建秩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中,典型地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精神追求。

小的立意方面:

北宫门(颐和园正门):门为三明两暗的庑殿式建筑。匾额“颐和园”三字为光绪皇帝御题。

云龙石刻有二龙戏珠浮雕;龙为皇家尊严的象征,又是谕旨和敕令的标志。

乐寿堂:在颐和园东北面对昆明湖,是慈禧来此地避暑游玩居住之地,门厅称“水木自

亲”。“乐寿堂”三字为光绪手书,

金字黑底,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

西内间为慈禧寝室。堂外两侧排列铜

铸梅花鹿,仙鹤和大瓶。为取“六

合太平”之意。庭中植玉兰,海棠,

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

之意。

青芝岫(败

家石)乾隆把此石置在乐寿堂后,经常观望欣赏,并根据此石的

形状和润色,同时也考虑到母亲的讳忌,取意石岩突兀如青芝出

岫,给此石起名“青芝岫”,并将三个字刻在石头上。与此同时,

乾隆采取各种方式说服太后,有关大臣和太监等非常领悟乾隆的

爱石心态,各施技艺,渲染“青芝岫”美在何处,意在何处,叙

说“吉祥”神韵,并深入浅出与皇权联系起来,请太后到现场观

看,结果太后被感悟,终于认同此石,至此一场母子矛盾烟消云

散。

长廊:长廊彩画题材十分广

泛,有花鸟、树石、山水、人

物等。据说18世纪中叶,乾

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在

位)曾派宫廷画师到杭州西湖

写生,得西湖景546幅,这些

湖景被悉数移绘到长廊273间

画廊的梁枋上。廊上的每根枋

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

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

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

等。展现古代文人的点滴,

例如长廊中还有八幅彩画,描绘了八位古代文人的风雅之爱,简称为“长廊八爱”。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成为名副其实的的画廊。

四大部洲:颐和园万寿山后山,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仿西藏桑鸢等成形式而筑。由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和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及红、绿、黑、白四座梵塔共十八座建筑组成。中心为象征须弥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的建筑平面分别为正方,三角,圆,半圆形,以对应地,水,风,火。该建筑群融合汉,藏两地建筑特点,依

山而筑。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宏伟的气势。

石舫:原称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

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舫上原有中式的舱楼,

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仿外国

游轮重建西式舱楼,并取“河清海晏”之意合名

“清晏舫”。

十七孔桥:十七孔桥象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

万顷的昆明湖上,又象神话中的鼍龙状如半月浮游在平滑似镜的水中。

铜牛: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

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

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

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

腹背上。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

术珍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