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期末复习知识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1.汽车制造装备分为整车制造装备和零部件制造装备两大类。

2.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装备”是指整车自动装配线、车身焊接和装配生产线、喷涂生产线、冲压生产线。

3.激光加工设备:包括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

4.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5.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6.汽车铸件特性的主要要求是:铸件形状复杂,常需使用砂芯;尺寸精度高;采用薄壁铸件以减小质量;材质稳定;具有足够的耐压性和抗压性。

7.习惯上将铸造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汽车铸件生产中,砂型铸造所生产的铸件占整个汽车铸件的90%以上。

8.金属型铸造:金属型分为整体式、垂直分形式、水平分形式和复合分形式。

9.选择分型面:应尽量使铸件位于同一铸型内;尽量减少分型面;尽量使分型面平直;尽量使型腔和主要型芯位于下砂箱。

10.铸件结构工艺性:铸件壁厚要合理;铸件壁厚要均匀;铸件内壁应薄于外壁;铸件壁链接要合理;避免铸件收缩受阻;防止铸件翘曲变形。

11.锻造按所用工具与模具的安置情况的不同可分为自由锻、胎膜锻、摸锻等类型;按模锻加工可分为温度热锻、温锻、冷锻、等温锻等类型。

12.根据作用与变形要求不同,自由锻的工序分为基本工序、铺助工序和精整工序三类。

13.焊接的分类方法很多,若按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把焊接方法分为

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14.焊接结构件种类各式各样,在其材料确定以后,对焊接结构件进行工艺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焊缝布置、焊接方法选择和焊接接头设计等。

15.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有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

16.冲裁是使板料沿封闭的轮廓线分离的工序,包括冲孔和落料。

17.在切削加工形成零件需要表面的全过程中,刀具和工件间的相对运动,按作用的不同分为切削运动和铺助运动。

18.常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有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和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三种。

19.刀具材料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性能: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与韧性;较高的耐热性和传热性;较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20.刀具材料可分为工具钢(包括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和超硬材料(包括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五大类。

21.刀具磨损经常是机械的、热的、化学的三种作用的综合结果,原因有磨料磨损、冷焊磨损、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等。

22.按用途不同,车刀可分为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内孔车刀及切断刀等。

23.按结构不同,车刀大致可分为整体式高速钢车刀、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和机夹式车刀及可转位式车刀。

24.磨削的进给运动一般有圆周进给、径向进给及轴向进给三种。

25.麻花钻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三部分组成。

26.绞刀的种类很多,根据使用方式,绞刀一般分为手用绞刀及机用绞刀两种。

27.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称为钻床。通常,钻头的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28.根据镗刀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式,可分为单刃镗刀和双刃镗刀。

29.平面加工常用的加工方法有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刨销加工、拉销加工、研磨等。

30.铣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四个要素。

31.铣刀按其用途大体上可分为加工平面用铣刀、加工深槽用铣刀和加工成形面用铣刀三类。

32.铣刀按刀齿齿背形式分为尖齿铣刀和铲齿铣刀。

33.按加工原理,齿轮刀具可分为:成形齿轮刀具、展成齿轮刀具。

34.圆柱齿轮加工机床,按加工精度和采用的刀具不同可分为圆柱齿轮切齿机和圆柱齿轮精加工机床两大类。

35.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表面加工纹理。

36.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表面层的加工硬化、残余应力和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

37.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夹具定位法。

38.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的实际回转轴心线相对于理想回转轴心线位置的最大偏移量,它可分解为径向跳动、轴向蹿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39.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途径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提高配合面的接触刚度;设置铺助支承或减小悬伸长度以提高工件刚度;提高刀具刚度可从刀具材料、结构和热处理方面采取措施;采用合理的安装方法和加工方法以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40.引起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大致可分为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

41.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减少发热和隔热、加强散热能力、用热补偿法减少热变形的影响、控制温度的变化。

42.减少或消除内应力的措施:采取时效处理(自然时效处理、人工时效处理、振动时效处理);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合理设计零件结构。

43.加工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也称偶然误差)。

44.切削加工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几何因素、物理因素和工艺系统振动。

45.磨削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磨削用量、砂轮性质、工件材料的影响。

46.在磨削淬火钢时,可能产生以下三种烧伤:回火烧伤、淬火烧伤、退火烧伤。

47.产生内应力的原因:冷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金相组织变化。

48.零件磨损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49.按机床夹具的通用特性分类可按夹具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等五大类。

50.按夹具加紧动力源可将夹具分为手动夹具和机动夹具两大类。

51.工件的定位方式有以下几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欠定位无法保证加工要求,因此,在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时,绝不允许有欠定位的现象产生)、过定位。

52.常用定位元件可按工件典型定位基准面分为以下几类:用于平面定位的定位元件;用于外圆柱面定位的定位元件;用于孔定位的定位元件;常用定位元件选用时,应按工件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的结构特点进行。

53.工件以平面定位:固定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浮动支承)、铺助支承。

54.尽管各种定位元件结构不同,但都应该满足下列基本要求:高的精度、高的耐磨性、足够的刚度与强度、良好的工艺性。

55.在不破坏工件定位精度,并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夹紧机构应尽量满足下列基本要求:夹紧力不应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夹紧装置应有足够的可靠性;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表面,不应使工件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能用较小的夹紧力获得所需的夹紧效果;工艺性好,在保证生产率的前提下结构应简单,便于制造、维修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