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泵站设计
水利工程设计

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经过调查研究、测量设计、经济分析等手段,确定水利工程的基本参数和技术方案,并绘制出施工、验收等所需的图纸、文件等,为实施水利工程提供详细的设计指导。
水利工程设计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洪排涝、供水供电以及农田灌溉等方面,对于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确定工程设计参数和技术方案的基础,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气象、水文、水资源等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工程类型和技术方案。
调查研究包括水文测验、地下水勘探、水资源调查、水土保持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设计水利工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程类型。
水利工程包括水库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电力工程等。
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比如,在设计水库工程时,需要考虑库容、调洪能力、溢洪道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在设计泵站工程时,需要考虑抽水量、泵的类型和数量、输水管道设计以及能效等因素。
通过对各项因素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可以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效果。
经济分析是水利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经济分析,可以评估工程的投资和效益情况,为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工程造价估算、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计算等内容。
在进行经济分析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建设成本、运维成本、能源消耗等因素,以及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经济合理的建议。
水利工程设计的最终成果是绘制出施工、验收所需的图纸、文件等。
这些图纸、文件包括工程平面布置图、断面图、构筑物结构图、设备安装图、管道布置图等。
这些图纸、文件是实施工程施工和验收的依据,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水利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经济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标

封面目录1.编制依据(1)2015年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招标文件;(2)2015年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纸;(3)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水利部有关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规定;(4)现场踏勘情况以及招标答疑;(5)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现有施工力量、技术装备情况以及我公司在近年其他类似工程施工中所总结的经验。
2.工程概况2.1项目简述本工程建设地点为。
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面积2064亩:包括改造灌溉泵站1座、新(翻)建灌溉泵站1座、低压输水管道18680米、衬砌明沟7290米、混凝土道路26460平方米。
2.2施工条件交通方面:现状公路、乡村道路以及铺设部分施工便道;施工用水用电:从附近电源接驳点接入;施工用料:从附近择优选择供应商。
3.施工布置3.1布置原则施工总布置方案遵循“紧凑实用、方便施工、方便生活、经济合理、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布置,具体如下:(1)施工总体规划用地不超过发包人提供的施工用地范围。
(2)施工道路充分利用已有干道,各临时设施尽量在施工现场布置或紧靠交通干道布置,尽量减少支道的数量和长度。
(3)采取相对集中、方便施工的原则布置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尽量及永久设施相结合。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临时设施占地,减少征地范围,减少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2布置总体规划由于本工程分布较为发散,拟在镇设置项目经理部和生活区,原料及各加工厂就近施工现场布置。
(1)仓库五金仓库设置在生活区内,搭设房屋2间。
(2)材料堆场材料堆场采用场地平整压实后浇筑10混凝土地坪,并在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
各档料之间砌挡墙隔离。
(3)木工加工场木工加工场搭设木工加工用房3间,配备木工加工机械二套,主要用于建筑物异形木模板的制作、对拉螺栓的配制。
加工场四周布设铁丝网围封,内部设置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4)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搭设钢筋加工用房3间,主要用于钢筋加工,钢筋原材料、加工后的半成品钢筋的现场堆放、整理。
农田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农田水利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次农田水利工程位于_____地区,旨在改善当地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条件,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主要包括灌溉渠道的修建、排水渠道的疏浚、水闸和泵站的建设等内容。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会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措施等。
(二)物资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采购施工所需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
2、对采购的物资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劳动力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劳动力需求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场。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四)施工现场准备1、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道路,搭建临时设施,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2、测量放线,确定工程的位置和高程,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三、施工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施工任务划分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将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域,每个施工区域安排一个施工队伍,负责该区域的施工任务。
(三)施工顺序1、先进行灌溉渠道和排水渠道的施工,再进行水闸和泵站的施工。
2、灌溉渠道和排水渠道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基础处理→渠道衬砌→土方回填。
3、水闸和泵站的施工顺序为: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主要施工方法(一)灌溉渠道施工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渠道的中心线和边线,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导则解读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下田坡道、过沟板以及田间路桥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2.7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不宜成片进行,以条田(或几块条田)为单元进行,土方原则上应就地平衡;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要有田块高程资料、土地平整方案(含土方平衡计算)、土方调运量及相应概
算; 整个平整工序应分粗、中、细三阶段进行。建议实施时,粗平、中平由项目承包单位完成,细平 原则上应留给经营单位在泡田时完成,经平整后,条田内部的田面高差应不超过50mm。
3、圩区工程
新建圩区必须符合相关规划,包括水利规划、属地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农业布 局规划等。 工程设计时,若规划资料已明确工程布局和规模的,应复核计算以确定工程布局和规模;无规划
依据的,设计单位应按规定进行除涝计算,并确定工程布局和规模;
圩区达标改造项目,必须与圩内河道、圩堤的达标整治有计划同步推进,河闸必须配套,以充分 发挥工程效益; 工程设计时,应划定管理区范围,工程布置泵闸统筹考虑管理房、配电房布局,配备供管护人员
规范》; 圩区工程等级一般定为Ⅳ等4级,特殊情况具体对待; 水系沟通工程中河道护岸堤防级别与所在河道堤防级别一致,一般定为Ⅳ等4级。
水系沟通工程中桥梁汽车荷载等级,与所在道路级别相匹配,一般按公路Ⅱ级设计。
1.2技术标准
防洪、排涝、降渍、灌溉保证率、渠系水利用系数、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等技术标准 与我市以前发布的相关文件基本一致。
接建筑物,并对河道边坡作必要护砌。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田间明渠分水闸
二、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2.4喷灌、微灌工程
管网的布置应与项目区道路以及排水沟相互协调,各级管道均不能布置在项
目区道路下面,管道的敷设应与道路、排水沟同步实施,避免废弃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农田水利工程指的是为了实现农田灌溉、排水和防洪等水利设施而进行的工程建设。
本施工方案旨在说明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内容本工程包括农田灌溉系统和农田排水系统两部分。
1. 农田灌溉系统:a. 灌溉水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源,可以是河流、湖泊、蓄水池等。
b. 主要设施:主要包括引水渠道、输水管道、喷灌设施等。
c. 施工步骤:(1) 土方工程:开挖引水渠道和输水渠道,并进行必要的排土、填筑等作业。
(2) 建设输水管道: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铺设输水管道,并进行连接、固定等工作。
(3) 安装喷灌设施: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喷灌设备,并进行调试和保养工作。
2. 农田排水系统:a. 排水水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排水水源,可以是自然河流、排水沟、排水井等。
b. 主要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沟的连接管道、排水泵站等。
c. 施工步骤:(1) 土方工程:开挖排水沟和连接管道,并进行必要的排土、填筑等作业。
(2) 建设排水沟和连接管道:根据设计要求,铺设排水沟和连接管道,并进行连接、固定等工作。
(3) 安装排水泵站:根据实际情况,安装排水泵站,并进行调试和保养工作。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重要性不可忽视,包括调查研究、技术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等。
2.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工程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中应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土方开挖、挖掘机操作和高空作业等环节,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 施工队伍的管理和配合也非常重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 施工结束后,要对工程进行验收,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以确保工程的持久使用。
四、施工管理1. 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和顺利进行。
2.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数据,为后续的工程验收提供参考。
3. 施工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难题。
农业水利建设作业指导书

农业水利建设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农业水利建设概述 (3)1.2 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4)1.3 农业水利建设的基本要求与目标 (4)第2章农田水利规划与设计 (5)2.1 农田水利规划原则与方法 (5)2.1.1 规划原则 (5)2.1.2 规划方法 (5)2.2 灌溉水源分析与调配 (5)2.2.1 水源分析 (5)2.2.2 水源调配 (5)2.3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6)2.3.1 灌溉系统设计 (6)2.3.2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6)2.3.3 农田水利建筑物设计 (6)第3章灌溉系统工程 (6)3.1 灌溉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6)3.1.1 按水源分类 (6)3.1.2 按输水方式分类 (7)3.1.3 按灌溉方法分类 (7)3.1.4 选择灌溉系统 (7)3.2 灌溉系统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7)3.2.1 水源工程 (7)3.2.2 输水工程 (8)3.2.3 配水工程 (8)3.2.4 灌溉设备 (8)3.2.5 管理设施 (8)3.3 灌溉系统布局与优化 (8)3.3.1 布局原则 (8)3.3.2 优化措施 (9)第4章排水系统工程 (9)4.1 农田排水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9)4.1.1 系统分类 (9)4.1.2 功能 (9)4.2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 (9)4.2.1 设计原则 (9)4.2.2 设计要求 (10)4.3 排水泵站及排水设施建设 (10)4.3.1 排水泵站 (10)4.3.2 排水设施 (10)4.3.3 施工与验收 (10)第5章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0)5.1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10)5.1.1 施工准备 (10)5.1.2 土方开挖 (10)5.1.3 土方填筑 (11)5.2 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11)5.2.1 石方开挖 (11)5.2.2 石方填筑 (11)5.3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1)5.3.1 混凝土制备 (11)5.3.2 混凝土浇筑 (12)5.3.3 混凝土养护 (12)第6章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12)6.1 施工组织设计 (12)6.1.1 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2)6.1.2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12)6.2 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 (13)6.2.1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13)6.2.2 施工进度管理 (13)6.3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3)6.3.1 施工质量控制 (13)6.3.2 施工验收 (13)第7章农田水利设施运行与维护 (13)7.1 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理 (13)7.1.1 运行管理原则 (14)7.1.2 运行管理制度 (14)7.1.3 运行监控 (14)7.1.4 水资源调度 (14)7.1.5 信息化管理 (14)7.2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与检修 (14)7.2.1 维护与检修制度 (14)7.2.2 定期维护与检修 (14)7.2.3 应急抢修 (14)7.2.4 维护检修质量 (14)7.3 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与更新 (14)7.3.1 改造与更新原则 (14)7.3.2 改造与更新计划 (14)7.3.3 技术改造 (14)7.3.4 设备更新 (15)7.3.5 改造与更新实施 (15)第8章农业水土保持工程 (15)8.1 农业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15)8.1.1 成因 (15)8.1.2 危害 (15)8.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5)8.2.1 农业技术措施 (15)8.2.2 工程措施 (16)8.3 农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6)8.3.1 综合治理原则 (16)8.3.2 综合治理措施 (16)第9章农业水利信息化建设 (16)9.1 农业水利信息化概述 (16)9.1.1 定义与意义 (16)9.1.2 发展现状与趋势 (16)9.2 农业水利信息系统设计 (17)9.2.1 设计原则 (17)9.2.2 系统架构 (17)9.2.3 关键技术 (17)9.3 农业水利信息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7)9.3.1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17)9.3.2 灌溉信息化 (17)9.3.3 水灾害防控 (17)9.3.4 水利工程管理 (17)9.3.5 农业水利信息服务 (17)9.3.6 农业水利科技创新 (18)第10章农业水利建设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0.1 现代农业水利建设新技术 (18)10.1.1 智能灌溉技术 (18)10.1.2 农田水利信息化技术 (18)10.1.3 节水灌溉技术 (18)10.2 农业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 (18)10.2.1 水资源合理配置 (18)10.2.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18)10.2.3 水土保持与农田生态建设 (18)10.3 农业水利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8)10.3.1 发展趋势 (19)10.3.2 挑战 (19)第1章绪论1.1 农业水利建设概述农业水利建设是指通过兴修水利工程,调整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供给。
103团小农水项目

农六师一〇三团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案农六师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证书名称:水利工程乙级证书编号:工咨乙二〇一二年六月农六师一〇三团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案工作人员名单审定:邓光华审核:蔡振疆项目负责:司马震报告编写:司马震侯淑玲绘制图纸:司马震1概述基本情况1.1.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03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部、乌鲁木齐市北部;东接102团场,南近五家渠市,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
地理位置在东经°′″~°′″、北纬°′″~°′″之间。
(2)地形、地貌103团场地形地貌由(3)水文气象103团场属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受(4)河流水系全团有(5)地质与水文地质1.1.2社会经济情况(1)社会经济条件截至2012年底,全团人口为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
103团是(2)农业生产现状全团现有耕地面积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旱涝保收面积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全团主要种植棉花、甜瓜,小麦、蔬菜等经济作物,棉花、粮食、甜瓜是本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占总经济作物的90%以上。
2011年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棉花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单产kg/亩,产值达亿元;粮食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单产kg/亩。
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
小型农田水利现状1.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建国以来,全师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同旱涝灾害做斗争,实行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到2011年,全团共建成水库2座,库容万m³;共有农用机井个、配套功率万kW;小型灌溉泵站座,设计流量m³/s,,装机功率万kW。
实际供水能力万m³。
该团属于五家渠灌区——103团灌区。
水利工程组织施工设计(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水利工程位于我国某省,旨在解决当地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和生态保护等问题。
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水库、渠道、泵站、灌溉系统等设施。
工程总投资约XXX亿元,建设工期为XXX年。
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结合工程实际,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进度。
3. 充分发挥施工队伍的技能和经验,提高施工效率。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文明。
5. 重视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机构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2. 项目经理部下设多个部门,包括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等。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施工进度计划1.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2.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加强施工现场调度,确保各工序紧密衔接,提高施工效率。
五、施工资源配置1. 人力资源: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2. 物资设备: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准备各类物资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物资供应充足。
3. 施工机械: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提高施工效率。
六、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对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
七、施工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八、环境保护1. 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标准,做好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
2. 加强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合理处理施工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确保环境保护达标。
九、总结本水利工程组织施工设计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实现工程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