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广州专版)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纲要

七年级上

1.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一种地理现象,在赤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半圆

指示方

东西方向,形成一个圆圈南北方向,连接两极点向

相等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极点为0

范围北极点90°N赤道90°S南

极点

180°西经W 0°东经E 180°

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增,极点为

90°

从0°经线向两边递增,在180°

经线出重合

判读规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西增西经,东增东经

零度赤道(厄瓜多尔的基多市)本初子午线(英国的格林尼治)

半球划分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0°—

90°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

90°S)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60°E西半球20°W东半球

160°E

纬度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

北温带

极昼极夜:6.22: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12.22: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5.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认识常用图例。州界、国界和省界符号的区别)

6.比例尺:①定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是一个分子为1的分数)

②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上一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

个方位

8.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9.坡度的判读:坡陡(坡度大)—等高线密集坡缓(坡度小)—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分布:陆地面积29%海洋面积71%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1.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被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大洲界线: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③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④欧洲和非洲:直

布罗陀海峡⑤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⑥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

12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纬度最高大洋是:北冰洋。濒临三个大洋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

13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人:魏格纳(德国人)。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间张裂拉伸时产生了海洋面积扩大和大裂谷(红海“亚非”、东非大裂谷)板块间碰撞挤压时产生了海洋面积缩小和大山脉(地中海“亚非”、喜马拉雅山脉“亚印”)

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汶川地震)

14..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时间的大气状况。风、雨、雷、雨、雪等(天气符号)

气候: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常年、终年、四季、春、夏、秋、冬等

.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如阴和多云、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区别)

15.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6.气温年变化规律:陆地上:北半球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1月最高,7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2月最高,8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

在气温曲线图上:气温曲线越弯曲气温年较差越大,越平直气温年较差越小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注:先求两地的相对高度,计算海拔高出多少个100米,用个数乘以0.6算出温差,再相减

世界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方是热带;低于-10℃的地方寒带

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非洲;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

18.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量

1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总数: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

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地形平坦宽阔,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带,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原因: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①资源方面: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短缺

②环境方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③社会方面: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犯罪率上升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

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0.世界三大人种划分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白种人数量最多

2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2基督教:世界第一大宗教,形成于西亚,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建筑为教堂

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建筑为清真寺

佛教:创始于古代印度,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建筑为佛塔和寺庙

23不同聚落呈现景观差异的原因:建筑风格的差异

24.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六位从大到小是:俄、加、中、美、巴、澳(全部在南半球)

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亚欧)埃及(亚非)美国(大洋、北美)土耳其(亚欧)

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11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欧洲)、孟加拉国、尼日利亚(非洲)、日本、墨西哥。亚洲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