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专题12翻译与断句汇编

合集下载

2016学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文言文汇编

2016学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文言文汇编

(一)浦东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

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

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

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

问姓名,不以告。

翌日,老父失剑于路。

人拾而守之。

还见之,前者代担人。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

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

⑤推:推举,褒奖。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2分)——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4.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A、要充分相信别人。

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

D、行善意在图回报。

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二)长宁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

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③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

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以前所书大异。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 穆父不及见也。

(《独醒杂志》)【注释】①元祐:与下文的“绍圣”,都是宋哲宗赵煦年号。

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③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

④涪陵:地名。

1.基础二题(4分)(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2)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2分)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作()因借之以归归()2.对下列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2021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2021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21年中考吉林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那么信来矣①。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

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③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那么信来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别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

③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2021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忧,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4.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2〕木小不堪.也〔______〕〔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4〕乃.尽湿之〔______〕5.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6.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忧。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专题12 活板(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2 活板(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2 活板(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课,围绕“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陶歌清龚轼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乙】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镓,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丙】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

节届芒种,则登山斫.伐。

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

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

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

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惶桶①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

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

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

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

倘水冷,烧滚再淋。

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

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

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

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

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

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

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

数满则上以板压。

使水气净尽流干。

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揭起成帙。

(节选自《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有删改)【注释】①楻桶:大木桶,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木桶。

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翻译句子+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翻译句子+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练一练:
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练一练:
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吾/谁与归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 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直击中考: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 ①秦民大说 说: ___________ ②有一人徙之 之: _________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
练一练: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三处)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两处)
练一练: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三处)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两处)
直击中考: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 ①秦民大说 说:通_“__悦__”__,__愉__快,高兴 ②有一人徙之 之:代_词__,__指__木__头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招募能搬运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十金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3文言翻译与断句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3文言翻译与断句

考点跟踪突破13 文言翻译与断句(一)(2016·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萧颖士风节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

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

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

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

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

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

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

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

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

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1.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颖士阴.语柳并曰阴:暗中B.胡人负.宠而骄负:依仗C.往客.金陵客:旅居D.则过.之焉过:责备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当官的以儿童的游戏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二)(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三年中考真题分类复习专题12文言文阅读05 《送东阳马生序》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三年中考真题分类复习专题12文言文阅读05 《送东阳马生序》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05 《送东阳马生序》(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感受了古诗文的精神力量,东东再邀你一起阅读两篇文言文,学习古人的劝勉智慧。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念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喜怒哀乐,动人必深。

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写②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③,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

为尉于剑浦④,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

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进琴以为别。

(节选自《送杨寘序》)【注释】①宫声数引:古代的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文中泛指各种曲调。

引,曲调的一种体制。

②写:同“泻”,倾吐,宣泄。

③杨君:即杨寘(zhì),作者的朋友。

2016届高三文言文复习之断句全解

❖ 例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 邪? (《祭十二郎文》)
❖ 例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总结归纳五:辨句式
❖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 帮助我们断句。比如:
❖ 判断句式:“……者,……也”,“为、乃、 即、则”等
❖ 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 “其……乎”,“安……哉”,“何……为”
❖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 “此”“是”“斯”“兹”“夫”等,另 “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 常作指示代词。
❖ 注意: ❖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 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 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 其意
❖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 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 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
❖晏 平 仲 婴 者/ 莱 之
夷 维 人 也/事 齐 灵
公/庄 公/景 公/以 节 俭
力 行 重 于 齐/既 相
齐 /食
衣帛

❖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见……于……”
❖ 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 “何(以)……为”
❖ 日积积累:
❖ 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 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 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 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 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 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 (得无异乎?)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文言翻译与断句

考点跟踪突破13 文言翻译与断句(一)(2016·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萧颖士风节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

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

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

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

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

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

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

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

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

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1.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颖士阴.语柳并曰阴:暗中B.胡人负.宠而骄负:依仗C.往客.金陵客:旅居D.则过.之焉过:责备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当官的以儿童的游戏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二)(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岳阳楼记》苏教版

2016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岳阳楼记》【湖北省荆州市】二、古诗文阅读(2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泥古者愚(节选)纪昀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注释:①角:较量。

②列说:游说。

③干:求见。

④洫(xù):田间水道。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6.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2分)A.沙鸥翔集集:集中,集合 B.去国怀乡去:离开C.微斯人微:没有D.幸甚至哉至:极点7.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其必曰C.其真无马耶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中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 13文言翻译与断句

考点跟踪突破13 文言翻译与断句(一)(2016·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萧颖士风节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

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

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

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

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

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

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

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

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

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1.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颖士阴.语柳并曰阴:暗中B.胡人负.宠而骄负:依仗C.往客.金陵客:旅居D.则过.之焉过:责备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当官的以儿童的游戏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二)(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