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藏医药
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力的中草药推荐

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力的中草药推荐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免疫力的降低会导致中老年人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提高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显得尤为重要。
中草药作为一种传统性的调理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能够帮助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力的中草药,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1. 黄芪(Radix Astragali)黄芪是一种常用于调理免疫系统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黄芪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功效。
饮用黄芪的方法是将黄芪片泡水或者煮熬成黄芪汤,可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饮用。
2. 灵芝(Ganoderma lucidum)灵芝在中医文化中素有“神草”之称,被赞誉为“长寿草”。
灵芝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力的作用。
它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多糖、氨基酸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的功效。
灵芝的服用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制作成灵芝茶、灵芝口服液或者干燥粉末,根据个人口味和健康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方式食用。
3. 枸杞(Lycium barbarum)枸杞是一种常见的滋补中药材,在提高免疫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枸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E,具有抗衰老、增强抵抗力的功能。
此外,枸杞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多糖等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
枸杞的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水或者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汤。
4. 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当归作为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调理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当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和E,可以帮助提高中老年人的免疫力。
此外,当归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当归常用于煲汤、炖煮等菜肴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食用。
5. 人参(Panax ginseng)人参被誉为“天然免疫增强剂”,在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老年人中药调理

老年人中药调理主要是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个体的体质、年龄、病情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中药材或方剂,以达到调养身体、预防疾病和辅助治疗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所使用的中药及其功效:1. 补气养血:- 人参:适用于气虚体弱、精神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的功效。
- 当归:用于血虚引起的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等,可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 黄芪: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气短乏力、易感疲劳的老人。
2. 健脾和胃:- 党参:性平温和,能够补中益气、和胃生津,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有良效。
- 白术:能健脾燥湿、利水消肿,对于老年人脾胃功能减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等情况适用。
3. 滋阴补肾:- 熟地黄:主要用于滋阴补肾、养血填精,改善老年人因肾阴亏损导致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问题。
- 山茱萸、枸杞子:都是滋补肝肾之品,对老年性耳聋、视力减退等有一定效果。
4. 宁心安神:- 酸枣仁、柏子仁:有助于改善失眠、心悸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 远志、五味子:可以宁心安神,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不稳定状况。
在使用中药调理时,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医嘱:必须由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开具处方,并按医生建议服用。
- 药物配伍:合理搭配中药,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副作用。
- 控制剂量: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用药需谨慎,一般用量宜小不宜大。
- 监测反应: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时调整药方。
此外,中药调理的同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调适等综合保健措施,以达最佳养生效果。
浅谈藏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

76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r of Chinese Minorities August 2020, Vol.26 No.8浅谈藏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A项措卓玛|才让南加2多杰仁青3扎西次仁-•(1.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拉萨850000;2.西藏藏医药大学研究生处,西藏拉萨850000;3.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藏拉萨850000;4.西藏山南市藏医院,西藏山南856000)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 板紧、疲劳、心悸等。
原发性高血压与藏医学中“查隆堆仓病”的病因特征、治疗方案具有可比性。
因此,本文运用对比方 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藏医学中“查隆堆仓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提出 了原发性高血压与藏医学中“查隆堆仓病”是同一种疾病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藏医;原发性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29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810(2020)08-0076-02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近几年,高血压的患 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地区、城乡和民 族差别,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属 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 患病率较高。
男、女高血压总体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 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是一般需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 收缩压均这140mmHg和舒张压均為90mmHg。
高血压的可 能病因与遗传因素,食物中钠盐、高蛋白质、饱和脂肪酸摄入 有关外,还与吸烟、精神应激、药物、体质量、SAHS等相关。
按 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高血压可以分为I级、n级、Hi级。
藏医药文化简介

藏文化、藏医药文化培训手册一藏医药基本理论藏医药学迄今有近4000多年历史,其医学风格独特、理论完整、实践丰富,强调整体观念与平衡协调,具有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他不仅是藏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中国和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讲授藏医药的基本理论。
第一是藏医药的发展历史;第二是藏医药的理论的三大学说,它构成了藏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第三个方面讲一下藏医药学独特的树喻图,树喻图是藏医药学的医学挂图,又被称为曼唐,它形象而生动地讲述了藏医药学的理论与疾病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发展历史萌芽藏医药学萌芽时期是指从远古到公元6世纪的这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是原始藏药和医疗经验积累阶段。
约公元前1900年以苯教为主的象雄文化已臻于成熟。
藏医学界公认的第一位藏族医家的杰普赤西用象雄文总结苯教医师经验著成《苯医四续之根本医典》、《解毒疗法》等藏医学的奠基医典。
继后,木杂扎海、色妥介普等苯医学家在《苯医四续之根本医典》的基础上编著成另外三部苯医著作,统称为《苯医四续》,这是现行《四部医典》的母本。
奠基藏医药学奠基时期是指公元6世纪到9世纪中叶这一段时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名医,藏医药得到空前发展,众多博大精深的医学典籍流传至今。
这一时期藏医药学上最重要的发展是公元8世纪末《四部医典》的问世。
《四部医典》作者是藏王赤松德赞时期九大名医中最著名的宇妥·元丹贡布。
宇妥·元丹贡布在总结苯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和中医学、阿拉伯医学以及印度医学,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著成举世闻名的藏医药学巨著《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集古代藏医学之大成,内容丰富广泛,从人体卫生保健、胚胎发育、分娩、生理、解剖、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从药物到方剂、治疗原则、疾病分类等都有详细叙述,是藏医药的奠基之作。
后经历代藏医药名家不断整理和发扬,藏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其系统性和科学性举世罕见。
可以说《四部医典》的诞生,使藏医药学成为具有独立理论体系、临床各科齐全、经验丰富的一门医学,从此奠定了藏医药学的基础。
中药学在老龄化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何在

中药学在老龄化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何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而中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老年人健康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
中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其以天然药物为基础,通过独特的炮制、配伍和应用方法,发挥着治疗疾病、预防保健和调理身体的作用。
对于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中药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方案。
以高血压为例,中药中有许多药材具有降压作用,如天麻、钩藤、杜仲等。
这些中药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减少西药带来的副作用。
相较于西药单一的降压机制,中药往往通过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方式,综合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药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些中药如黄芪、山药、麦冬等,能够调节血糖代谢,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同时,中药还可以通过健脾补肾、益气养阴等方法,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之一,中药在这方面的应用也颇为广泛。
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
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的康复治疗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中药可以从补肾壮骨、健脾益气等方面进行调理。
熟地、淫羊藿、补骨脂等中药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降低骨折的风险。
除了治疗疾病,中药学在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中药中的一些养生保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等,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进程。
此外,中药的食疗方法在老年人的保健中也备受青睐。
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用合适的食材和药材进行搭配,如枸杞粥、山药排骨汤等,可以起到滋补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中风后遗症,可以试试藏医药

中风后遗症,可以试试藏医药⊙甘肃省碌曲县藏医院 完玛才让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
脑卒中除了具有高致死率的特点,还具有高致残率,是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发生后,有幸脱离危险期的患者也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藏医药对此认识较早,用药能起到通经活络、开窍醒脑、安神定惊的功效。
藏医理论认为,“遍行隆”是存在于心脏的能量,它主管心脏跳动,促进血液循环,管理人的语言及思维活动等方面。
如果“遍行隆”紊乱,体内气血被扰乱而妄行,就会引发相关功能障碍。
因此,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藏医多从纠正“遍行隆”入手,采取强身滋补、生肌去腐、通淋利尿、解毒清热、通络活血、熄风镇静、开窍醒脑等治则。
具体方法包括——外治法藏医名家昌犹在《临床小册子》之中有这样的记载:“以体外察诊,明体内痛因,息病痛之法,谓外治疗法”。
意思是藏医的外治疗是指对患者开展体征检查、切诊之后,把相关疾病引出身体外部,或者于患者机体内消除的治疗疾病方式。
藏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多采用以下几种外治疗法:放血 对于经口服药物治疗之后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藏医师会结合患者病情,对其实施放血治疗。
治疗时主要择取岗脉、额脉以及囟门脉进行放血处理,每个疗程放血2次。
艾灸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两大类,即根据患者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
藏医典籍《四部医典》载有的常用艾灸穴位有71穴,对于病情稳定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可选择第7椎心穴、第1椎隆穴以及第6椎命脉穴进行艾灸治疗,3次/疗程。
热敷患者在完成最后一次艾灸之后的第7天,可接受热敷干预,25分钟/次,2次/天,7天/疗程。
油脂治疗为藏医的特色疗法之一。
藏医药文化简介

藏文化、藏医药文化培训手册一藏医药基本理论藏医药学迄今有近4000多年历史,其医学风格独特、理论完整、实践丰富,强调整体观念与平衡协调,具有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他不仅是藏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中国和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讲授藏医药的基本理论。
第一是藏医药的发展历史;第二是藏医药的理论的三大学说,它构成了藏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第三个方面讲一下藏医药学独特的树喻图,树喻图是藏医药学的医学挂图,又被称为曼唐,它形象而生动地讲述了藏医药学的理论与疾病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发展历史萌芽藏医药学萌芽时期是指从远古到公元6世纪的这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是原始藏药和医疗经验积累阶段。
约公元前1900年以苯教为主的象雄文化已臻于成熟。
藏医学界公认的第一位藏族医家的杰普赤西用象雄文总结苯教医师经验著成《苯医四续之根本医典》、《解毒疗法》等藏医学的奠基医典。
继后,木杂扎海、色妥介普等苯医学家在《苯医四续之根本医典》的基础上编著成另外三部苯医著作,统称为《苯医四续》,这是现行《四部医典》的母本。
奠基藏医药学奠基时期是指公元6世纪到9世纪中叶这一段时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名医,藏医药得到空前发展,众多博大精深的医学典籍流传至今。
这一时期藏医药学上最重要的发展是公元8世纪末《四部医典》的问世。
《四部医典》作者是藏王赤松德赞时期九大名医中最著名的宇妥·元丹贡布。
宇妥·元丹贡布在总结苯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和中医学、阿拉伯医学以及印度医学,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著成举世闻名的藏医药学巨著《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集古代藏医学之大成,内容丰富广泛,从人体卫生保健、胚胎发育、分娩、生理、解剖、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从药物到方剂、治疗原则、疾病分类等都有详细叙述,是藏医药的奠基之作。
后经历代藏医药名家不断整理和发扬,藏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其系统性和科学性举世罕见。
可以说《四部医典》的诞生,使藏医药学成为具有独立理论体系、临床各科齐全、经验丰富的一门医学,从此奠定了藏医药学的基础。
藏药的神奇

举世无双、雄伟壮观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多少个世纪以来,勤劳善良、聪明勇敢的藏族同胞在这片神秘的、自然资源保存得最好的雪域中辛勤劳动,生存繁衍,创造出了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文明。
藏医药学是民族医药的一个分支,也是藏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果,是我国民族医药的一朵奇葩。
藏医藏药已有2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而藏医的古典医籍《四部医典》是部具有指导意义的经典著作。
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医有很多神奇之处.如早在1000多年前的《四部医典》中,已经指出人体受孕最合适的日子是在妇女月经来潮后的12天左右,过早过晚,都不易受孕.当怀孕后,男婴四十三周分娩,女婴三十九周分娩。
同时还指出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鱼期(相当于水生动物)、龟期(相当于爬行动物)、猪期(相当于哺乳动物)等,体现了动物进化过程的几个阶段。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豕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这一记载,在中国各民族的传统医学中,是最为科学而准确的.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是基本一致的。
比西方早了几百年,在世界各国古代医学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藏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与七大物质基础。
三大因素又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
龙、赤巴、培根虽各有其功能,但并非彼此孤立的,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三者保持着相互协调,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互相协调统一地进行活动。
藏医院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靠问诊、望诊、触诊。
诊断病人患有何病叫做认病,外治疗法内容多种多样,包括:1.擦身、按摩;2灸法--火灸和艾灸两种;3.拔罐法一火罐和牛角罐;4.外敷法一热敷和冷敷,热敷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之胃寒症、急性疼痛发作等病症,冷敷多用于治热病和炎症等;5.药物外治法--熏药法,药水浴,药物擦身;6穿刺法;7放血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服务流程
预约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 民
根据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并进行评分
偏颇体质
平和体质 进行有针对
性的中医药 保健指导: .情志调摄 .饮食调养 .起居调摄 .运动保健 .穴位保健
根据体质判定 标准 进行 体质辨识 — 2 —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 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体质判定标准表 — 3 —
附件1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 编号:□□□-□□□□□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从来没有)
很少 (有一点/偶尔) 有时 (有些/少数时间) 经常 (相当/多数时间) 总是
(非常/每天)
(1)您精力充沛吗?(指精神头足,乐于做事) 1 2 3 4 5 (2)您容易疲乏吗?(指体力如何,是否稍微活动一下或做一点家务劳动就感到累) 1 2 3 4 5
(3)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 1 2 3 4 5 (4)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指说话没有力气) 1 2 3 4 5 (5)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吗?(指心情不愉快,情绪低落) 1 2 3 4 5 (6)您容易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吗?(指遇事是否心情紧张) 1 2 3 4 5 (7)您因为生活状态改变而感到孤独、失落吗? 1 2 3 4 5 (8)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吗? 1 2 3 4 5 (9)您感到身体超重不轻松吗?(感觉身体沉重) [BMI指数=体重(kg)/身高2(m)] 1 (BMI<24) 2 (24≤BMI<25) 3 (25≤BMI<26) 4 (26≤BMI<28) 5 (BMI≥28)
(10)您眼睛干涩吗? 1 2 3 4 5
(11)您手脚发凉吗?(不包含因周围温度低或穿的少导致的手脚发冷) 1 2 3 4 5 (1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指上腹部、背部、腰部或膝关节等,有一处或多处怕冷) 1 2 3 4 5
(13)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吗?(指比别人容易害怕冬天或是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 1 2 3 4 5 — 4 —
(14)您容易患感冒吗?(指每年感冒的次数) 1 一年<2次 2 一年感冒2-4次 3 一年感冒5-6次 4 一年8次以上
5
几乎每月都感冒
(15)您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流鼻涕吗? 1 2 3 4 5 (16)您有口粘口腻,或睡眠打鼾吗? 1 2 3 4 5
(17)您容易过敏(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或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吗? 1 从来没有 2 一年1、2次 3 一年3、4次 4 一年5、6次
5
每次遇到上述
原因都过敏
(18)您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吗? (包括风团、风疹块、风疙瘩) 1 2 3 4 5 (19)您的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青紫瘀斑、皮下出血吗?(指皮肤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情况) 1 2 3 4 5
(20)您的皮肤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吗?(指被指甲或钝物划过后皮肤的反应) 1 2 3 4 5 (21)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1 2 3 4 5 (22)您有肢体麻木或固定部位疼痛的感觉吗? 1 2 3 4 5 (23)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指脸上或鼻子) 1 2 3 4 5 (24)您面色或目眶晦黯,或出现褐色斑块/斑点吗? 1 2 3 4 5 (25)您有皮肤湿疹、疮疖吗? 1 2 3 4 5 (26)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吗? 1 2 3 4 5 (27)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吗?(指口苦或口臭) 1 2 3 4 5
(28)您腹部肥大吗?(指腹部脂肪肥厚) 1 (腹围<80cm,相当于2.4尺) 2 (腹围80-85cm,2.4-2.55尺) 3 (腹围86-90cm,2.56-2.7尺) 4 (腹围91-105cm,2.71-3.15尺) 5 (腹围>105cm 或3.15尺)
(29)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者怕吃(喝)凉的东西吗?(指不喜欢吃凉的食物,或吃了凉的食物后会不舒服) 1 2 3 4 5 — 5 —
(30)您有大便黏滞不爽、解不尽的感觉吗?(大便容易粘在马桶或便坑壁上) 1 2 3 4 5
(31)您容易大便干燥吗? 1 2 3 4 5 (32)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如果自我感觉不清楚可由调查员观察后填写) 1 2 3 4 5
(33)您舌下静脉瘀紫或增粗吗?(可由调查员辅助观察后填写) 1 2 3 4 5
体质类型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平和质
体质辨识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倾向是 1.得分
2.是 3.基本是
中医药保健指导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1.情志调摄 2.饮食调养 3.起居调摄 4.运动保健 5.穴位保健 6.其他: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生签名 — 6 —
填表说明: 1.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避免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
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 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 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
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件2)进行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基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 “√”。 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指导请注明。 — 7 —
附件2 体质判定标准表 体质类型及对应条目 条 件 判定 结果 气虚质(2)(3)(4)(14) 阳虚质(11)(12)(13)(29) 阴虚质(10)(21)(26)(31) 痰湿质(9)(16)(28)(32) 湿热质(23)(25)(27)(30) 血瘀质(19)(22)(24)(33) 气郁质(5)(6)(7)(8) 特禀质(15)(17)(18)(20)
各条目得分相加≥11分 是 各条目得分相加9~10分 倾向是 各条目得分相加≤8分 否
平和质(1)(2)(4)(5)(13) (其中,(2)(4)(5)(13)反向计分,即1→5,2→4,3→3,4→2,5→1)
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8分 是
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10分 基本是
不满足上述条件者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