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种植地机械化之路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效益分析

・
2 78 ・
广西农业科学
20 0 2年 第 5期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效益分析
梁兆新
( 广西农 业机械研 究所 南宁 5 0 0 ) 30 7
_
我 国 甘蔗 种 植 区域 主要 是 广 西 、 东 、 广 福建 、 云
南、 海南等省 , 目前种植面积达 1 5 o 万公 顷。广西甘 蔗种植面积最多年份达 5 万公顷 , 3 但大部分蔗区的 生产基本上是人畜作业完成 . 劳动强度大 , 生产成本 高。国外产糖 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甘蔗生产机械化
效提高 3 倍 , o 减少投资 2 . 元/ , 4 5 亩 氮素利用率从 3 提 高到 4 ~ 5 。中耕机 械 作业 的甘 蔗长 势 O 5 O 比人工种植 的增强 , 蔗地 草少 , 甘蔗 植株高大 , 增产
明显 。
3 机械喷灌 , 、 省工省时 , 节水增产。 甘蔗地用人 工浇水灌溉费力、 费时 , 作效率低 , 工 耗水量大 。 采用
获, 一般每亩增产蔗茎 06 ~12 .7 . 吨。 甘蔗提早 播种, 早生快 长 , 增产显著, 但提早播 种与甘蔗收获季节相矛盾 , 采用机械化种植, 可以缓 解这一矛盾 , 使收获与播种两不误 。 5机械碎叶还田 , 良土壤。 叶还田可以改 良 . 改 蔗
状, 增强蓄水保肥能力 , 利于甘蔗根 系的生长 , 有 增 强甘蔗的抗旱能力。广西贵港市贵糖集团及金光 、 良圻农场等蔗区, 使用机械化深耕深松 , 比一般耕作 土壤含水量增加 0 5 ~15 , . . 有机质增加 0 3 , . 在连续三个月干旱的情况下深耕深松的土壤含水量 达 1. 7/ 比不深松的增加 17 299, 6 . 个百分 点。 用大型 拖 拉 机 深耕 深 松 与 牛 耕 比较 , 蔗 增 产 2 ~ 甘 o/ 9 6 2 , 5/ 而且还能增强抵御台风抗倒伏的能力 。 9 6 具体耕
关于甘蔗机械收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建议梁永威

关于甘蔗机械收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建议梁永威发布时间:2021-09-08T01:23:03.98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4期作者:梁永威[导读] 甘蔗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糖类经济作物之一,广西则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产糖区,可以说甘蔗是广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扶绥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广西崇左 532199摘要:甘蔗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糖类经济作物之一,广西则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产糖区,可以说甘蔗是广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受阻,国际白糖的价格连续下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得国内糖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此局势下,通过机械化收获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成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之处。
本文中,笔者以广西省扶绥县为例,对甘蔗机械收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蔗种植;机械收获;问题;对策前言扶绥县地处广西省崇左市,其作为甘蔗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全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全县内甘蔗种植产业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然而,受到疫情的影响,县区内劳动力减少,甘蔗收获季收割与运输都面临着聘请工人困难的问题。
因此,有关部门对进一步提升甘蔗机械收获普及率非常重视,可以说今年是人工收获与机械化收获的分水岭。
而在此关键时期,有必要从过去的实践经验中对甘蔗机械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进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切实降低种植户收获的难度,提升生产效益。
1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甘蔗的整个生产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环节:耕地、种植、培土、收获。
从目前的机械化发展水平来看,在耕地阶段我国机械化生产发展最为成熟,相关设备、技术与政策都最为完善。
而在种植与培土阶段,也已经有很多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相继被推出,各项政策和技术也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
而发展相对滞后的是收获阶段的机械化发展,我国对相关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有所欠缺,一方面依赖于设备进口并进行本地改良,另一方面依赖于国外相关制造技术。
加快实现甘蔗机械化生产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2 0 年 ,区农垦 局把 金光 农场 列 为现代 农业 和甘蔗 08 生产 全 程 机 械 化 试 点 。为 了 推 进 全 程 机 械 化 示 范 点 建 设 ,农场 领 导高 度重 视 ,采 取有 效措 施 ,大 力推 进甘 蔗 生产 全程 机 械化 工作 ,取得 了一 定成 效 。一 是将 友谊 分 场作 为甘 蔗 生产 全程 机械 化 示范 点 。将 该分 场全 部甘 蔗 共2 0多 亩实行 国有经 营 ,同时在 该分场 完成 了40 的 40 0亩 机械 种植 ,2 0 亩 的机 械 中耕施 肥培 土 ,2 0 亩 的机械 00 40 喷 施农 药作 业试 验 ,并 对该 分场 部 分地 块进 行 了连 片整 理 。 二是组 建 农机 服务 队。整 合 了农场 和糖 厂 的农 机资
口 广西国有金光农场
黄党源
李缀文
加 入w O , 由于我 国承 诺 的食 糖 进 口关 税水 平 偏 T后
2 0 年榨 季甘 蔗产 量达 到3 . 万 吨。 08 18
低,而进 口配额量偏高,因此 ,我国食糖市场将面 临国 际上的强力冲击。就广 西农垦 目前而言, 由于种种原
因 ,制糖 成本 明显高 于世 界 主要 产糖 大 国 ,而 在 生产 成 本 中 原料蔗 成 本 就 占5 0%~6 0%。 因此 要 降低 制 糖 成 本 ,首先 就 必须 降低 原料 蔗 的生 产成 本 。造 成原 料蔗 生 产成 本增 加 最重 要 的原 因是 劳动 力严 重 短缺 ,劳 动 力成 本 日益提 高 。实 行甘 蔗 生产 全程 机械 化成 为 解决 劳动 力 严 重 短 缺 ,降 低 原 料 蔗 生 产 成 本 的 重 要 途 径 和 必 然 要
据 了解 ,国内甘蔗机械研制 、开发水平低 ,全国科
浅谈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环 节 机械 作 业 率 几 乎为 零 。 总体 而 言 ,广 西 甘蔗 种 植 业对 于 缓解
地 区 劳动 力就 业 问题 、推 动经 济 增 长均 存 在 着举 足 轻重 的作 用 ,
糖产 量总 比约 6% 0 左右 ,相 当于 产 糖 大 国 古 巴蔗 糖 总 产 量 , 且蔗 糖 业产 值 占省G P 1- 0 ,成 为地 区支 柱 型产 业 ,对 于 农 民脱 D 的 5 2%
2广西 甘蔗实行 机械化 生产的 重要性及 迫切性
甘 蔗 是 我 国 的 重 要 经 济 作 物 ,2 1 年 我 国甘 蔗 种 植 面 积 已 0O
而 改 革 开 放 3 年 , 包 括广 西 在 内 的 诸 产 糖 省 份 的 农 村 劳 动 2 1 宏观 层 面 国 内 制糖 业 的发 展 压 力 0 . 方 向, 南方 蔗 区普 遍 存在 劳动 力短 缺 的情 况 , 由此 导致 的 劳动 力
延伸 出 的如 甘蔗 制 糖 、造 纸 及 生物 工 程 等产 业 链 条 ,其 甘 蔗 的机 械化 生 产 发展 对 于 广 西 自治 区 的经 济 效 益和 国 民收 入均 存在 直 接
或 间接 的 影 响 。
糖料 蔗 生 产在 全 国制 糖业 原料 链环 中的 特生产 机 械 化 现 状 2 0 年 全 国糖 料 蔗 种 植 面 积 2 1 万 亩 , 广 西 糖 料 蔗 种 植 面 09 82 积 12 万 亩 , 占全 国 总 种植 面 积 的6 . 9 , 桂 中 南 更 是 《 计 50 2 3% 农
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机械化种收相融合及高产栽培技术甘蔗是我国常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是提取糖分制成食品和饮料。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工收割和栽培方式已经逐渐被自动化的收获机和专用机械代替,这对于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着非常 positive 的作用。
一、甘蔗机械化种植1.播种:在甘蔗的机械化播种中,先采用甘蔗越冬种蔗,可以减少播种适应时间,改善出苗的速度和质量。
在田间,可以采用甘蔗自动化播种机械,能够将种子精准的定量播种、覆土和压实。
2.底肥:在播种前,可以先施入甘蔗底肥;并且在底肥的选择方面,应当尽可能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避免使用过多的肥料导致土地和水污染,同时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甘蔗也应进行不同的营养配比调整。
3.定植:机械化的种甘蔗可以采用高株距低密度的定植方式,降低甘蔗植物之间的竞争性,以及强大的生长势头为基础来追求高产量的目标。
二、甘蔗机械化收割技术由于甘蔗的生产技术在最近几年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机械化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机械化收割技术的尝试和实践比以前更加成熟,在保证收获率和质量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成本和劳动降低。
1.收割:机械化收获的甘蔗大多采用的是摆动型的切割机,这种机器使用轮子支撑并驱动一辆割草机。
在固定的速度下,通过锯齿状的刀片完成甘蔗被割下的过程,然后将其送往压片机上,用于压榨出甘蔗的糖汁。
2.包装:机械化收割的甘蔗,应该尽可能的避免瘤粘、机夹和机破造成损坏。
因此,在收割时,可以采用专门的收割器来捆绑和保护甘蔗,避免甘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
三、甘蔗高产栽培技术高效、高产、环保的甘蔗生产技术是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储存、收割、栽培等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高产量和品质的达到。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1.灌溉:如何保证甘蔗的生长和发展呢?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蔗的高产栽培中,应该要通过灌溉和排水来保证甘蔗的生长和发展。
广西推进甘蔗砍收机械化之路还有多长

广西推进甘蔗砍收机械化之路还有多长
廖锦赤
【期刊名称】《广西蔗糖》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对广西甘蔗砍收用工荒的成因和危害以及广西进行甘蔗机械化砍收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广西实现甘蔗机械化砍收进程提出建议.
【总页数】7页(P11-17)
【作者】廖锦赤
【作者单位】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与安全监督部,广西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6.109.1
【相关文献】
1.西洞庭农场试验甘蔗砍收机械化 [J], 程龙
2.广西加快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 [J], ;
3.广西甘蔗机械化及其推进措施综述 [J], 农娟
4.浅谈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之路 [J], 郑书斌;黄忠泊
5.广西建立十个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甘蔗机种机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甘蔗种植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西甘蔗种植现状、问题及对策李炳杨【摘要】为充分认识广西甘蔗种植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2007~2016年广西甘蔗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主要甘蔗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发现2007~2016年广西甘蔗年平均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105.8 hm2、 7670.5万t,占全国的60.5%、 64.7%;单位面积产量在66.6~78.5 t/hm2,平均为72.6 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之后,广西甘蔗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呈下降趋势,2016年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15.5%、 7.9%.但甘蔗单产从2011年之后持续提升,2016年比2011年提高了17.9%.本文还分析了广西各地级市及农垦管区的甘蔗种植情况,发现甘蔗单产较高的依次为农垦管区、玉林市和崇左市,平均分别为104.2、 92.9、 81.5 t/hm2.本文认为广西甘蔗种植存在规模化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严重不足、蔗田基础设施薄弱、主栽品种单一、多系布局不够合理、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加快整合土地资源、加强甘蔗新品种选育和优化品种多系布局、加强蔗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甘蔗种植机械的研究和推广、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等对策.%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re 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ugarcane cultivation in Guangxi,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sugarcane planting area, total output, per unit area yield, main varieties and culture techniques in Guangxi from 2007 to 201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planting area and total production of sugarcane in Guangxi from 2007 to 2016 were 105.8 hm2 and 7670.5 million tons, accouted for 60.5% and 64.7% of the nation's respectively. The per unit area yield was between 66.6 and 78.5 t/hm2, with an average of 72.6t/hm2, which was above the national average. Sugarcane planting area and total output declined by 15.5% and 7.9% ompared with 2013's respectively. But the sugarcane per unit area yield continually improved by 17.9% from 2011 to 2016.This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sugarcane planting situation of som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land reclamation districts in Guangxi. It showed that the successive order of sugarcane per unit area yield was land reclamation istrict,Yulin city and Chongzuo city, with an average of 1 04.2 t/hm2, 92.9 t/hm2 and 81.5 t/hm2 respectively. The paper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ed in sugarcane planting of Guangxi, such as low level of large scale, seriously inadequat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weak infrastructure of sugar field, single main variety, nreasonable layout of different sugarcane lines and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Follow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new sugarcane varieties, optimizing layout of different sugarcane lin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n sugarcane lanting area,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sugarcane planting machine and promoting advanc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38)004【总页数】9页(P119-127)【关键词】广西;甘蔗;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作者】李炳杨【作者单位】广西农垦国有金光农场广西南宁5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1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为禾本科甘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喜温、喜光、需水量大等特点,对土壤具有广泛适应性。
扶绥县加快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Q 逆
推广天地
鞋 彳 × Sl= 《》
用 ,带 动蔗 农的积极性和农机技 术的应 用。经过 近几 涉及土地 流转农 户 5 0 户,为解决农村耕地 小 、种植 70 年的努力,该县 已初步 形成 “ 糖厂+基地 +农户”的产 分散 ,促 进甘蔗机械化发展奠定 了坚实 ,做好 甘蔗机 收示范 . 引导 该县在推广甘蔗机收过程 中,实行 阶段性推进 的
几年来 ,扶 绥县在推广甘蔗机 收过程 中还遇到很
办法,先小后大 、先易后难 ,逐步把甘蔗生产 向 “ 规模 多 困难 ,比较 突出的,一 是甘蔗 种植 规模小 ,因为甘 化 、专业化 、产业化 ”推进。该县示范方式采取 “ 企业 蔗种植 分散 、垄距和品种不 统一,无机 耕道 、机 械作 + 机合 作社 ( 农 农户 ) +糖厂 ”的示范运 营方 式。2 1 业掉头困难,严重影 响机 收发展 。二是示 范机 型性能 00
与此 同时,甘蔗种植 、中耕 、除草 、施 肥各 环节机 械 形式 明确各方的责任。即农业部门负责改革种植农艺 ,
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推行 甘蔗宽行种植 ; 糖业部 门负责推广落 叶性 好 、抗
但 是多年来甘蔗收获还依 赖人工 ,存在着用工量 倒伏 的甘蔗 优 良品种 ; 各乡镇 政 府、村委会及 国土部 多 、劳动强 度大 、生产成本高等 问题 ,是甘蔗生产机 门负责进行 土地整 合 ; 农机部 门负责培育农机作业 服 械化 的 “ 颈” 瓶 。据该县农机 推广站 的调查数 据显示 ,
二、突破甘蔗机收 “ 瓶颈”的做法及成效
扶绥 县从 2 0 0 5年开始引进甘 蔗收割机 具开展 示 化示 范 基地 ,推进 甘蔗 生 产机 械化 技术 和 机具 的应
201 0 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可编辑 广西甘蔗种植机械化之路 甘蔗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糖料农作物,以甘蔗为原料的蔗糖产业是广西的优 势、特色产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近几年由于食糖连续价 格下跌,广西连续三个榨季下调甘蔗收购价格,从 2011/2012年榨季的500元/ 吨,下调至2014/2015年榨季的400元/吨。广西蔗农约850万人,甘蔗种植面 积约1500万亩,因收购价格下调,全区蔗农 3个榨季累计直接损失62.5亿元。
2014/2015年榨季,巴西、印度、泰国等食糖出口大国甘蔗收购价折合人民 币约
210元/吨。同期,广西甘蔗收购价达400元/吨,价格高出了一倍左右,按 照8.3吨蔗
产1吨糖计算,在甘蔗一项,一吨糖的生产成本就高出国外约 1700 元。甘蔗收购价格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甘蔗从 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而广西则全靠人工。从短期来看,当前广西甘蔗种植效 益低,人工成本持续升高是制约甘蔗生产稳定发展的瓶颈; 从长期来看,随着农 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甘蔗将面临无人种植的窘境。广 西甘蔗种植业在未来能否保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甘蔗机械化进程的速度。 因此能否突破甘蔗机械化瓶颈,成为事关甘蔗种植业兴亡的主要问题,直接关系 着我国糖业的未来的走势。 一、广西甘蔗种植现状 甘蔗是广西的第一大农业经济作物, 是广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最 主要的经济来源。2014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产糖量约占全国的65% 被业界称为中国的“糖都”。广西的甘蔗种植生长情况和总产量都直接影响国白 糖的价格,广西糖业的一举一动,是中国食糖供应和价格涨跌的“晴雨表” 。 广西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崇左、、、来宾、、、、和等地。其中崇左、、来宾、为 四大优势产区,它们的甘蔗种植面积约占全区的 61% ;其次、甘蔗种植面积约 占全区的15%;、、甘蔗种植面积约占全区的14%。广西甘蔗种植有如下特点: 蔗农户均种植面积小,约为4亩/户、种植分散、品种单一、种植经营管理水平 低、从种植到收割基本都采取人工方式等。 近年来,受糖价下跌影响,甘蔗收购价格连续4年下调,从每吨500元下调 到457元、440元和400元,蔗农收益随之明显下降。这导致 2014/2015榨季广 西全区甘蔗种植面积大幅下滑,下滑幅度达10%^ 20% 2014/2015榨季广西甘蔗 单产约为4.20吨下载可编辑
/亩,同比下降0.22吨/亩,总产量6006万吨,同比下降1068 万吨,减幅为
15.1 %。
国泰君安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预计 2015/2016榨季广西面积下降150万 -200万亩,同时新植蔗面积仅为 160万亩,这预示着未来广西甘蔗总产量会受 到影响,保守估计食糖总产量将下降 17.98%,仅为520万吨。结合全国的种植 情况分析,种植面积下降大局已定,未来即使气候条件好,总产量依然会大幅下 跌。乐观估计2016年全国食糖产量仅能达到900万吨,不排除产量下降至850 万吨的可能,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二、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影响因素 (一) 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问题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规定农户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只能通过农户转包或者集体 调整来实现,这两种流转方法过程繁琐、限制多、流转量少。由于土地不允许进 行市场化流转,严重制约了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其结果是市场不能在土地资 源的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土地整治工作无法大规模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难以实现。土地制度同时导致了农民的分散经营, 这种经营模式只适合于人畜作 业,靠天吃饭,难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农民使用分散的土地,总体收益低,没有 长期投资的热情与价值,对土地的改良、先进生产工具的投入看不到收回成本的 可能,导致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和生产率始终无法提高。 (二) 甘蔗划区规定与糖厂问题 广西一直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甘蔗划区的规定,地方政府从糖厂利益出发,采 取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出面干预甘蔗自由买卖,表面上看这个规定保护了糖厂 的利益,实际上这个规定的严重影响了广西蔗糖业的整体发展。 这个规定导致糖 厂和蔗地(甘蔗)各为其主,糖厂和蔗农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以“蔗糖价格联动” 为核心的短期合同进行,辅以“原料蔗区域管理”的蔗区管理政策维持甘蔗供应。 在这一模式下,糖厂是不愿意投入资金开展适合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卸蔗平台和蔗 槽改造,也不愿意与蔗农合作创建现代化的甘蔗种植基地。 目前由于机收甘蔗的砍运调度、扣杂、运输等方面与广西糖业的发展要求有 较大差距,制糖企业对甘蔗机械化种植,尤其是收割机械化的态度非常消极。 农 民对机械化收割要求留出机耕道路导致每亩株数的减少、 甘蔗产量的下降、机械 下载可编辑
昂贵、机械收割含杂率上升以及收割的甘蔗能否及时进厂等问题疑虑重重。 而农 机合作社则非常愿意投资购买收割机械,不过受制于糖厂收购甘蔗含杂率 3%以 下、甘蔗砍运与进厂压榨需凭票长时间排队等候, 糖厂的设备不适应切段式甘蔗 含杂率在6%以上、需24小时进厂压榨的要求,他们对购买甘蔗收割机械同样顾 虑重重。 (三) 蔗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机耕道路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完善是甘蔗机械化生 产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目前蔗区路网建设、机耕道路、配套机械以及糖厂的相 关设施等的建设严重滞后,极大的限制了甘蔗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推广力度。 (四) 自然条件的影响 广西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区,蔗地地块小、坡度大、石头多、 机耕道路不通 畅,能够平整到13°以下适合中型机械作业的面积只有 500万亩左右,60%以上 的蔗地不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土地“小块并大块”进展速度十分缓慢,大的地 块非常少;土地整治水平低,降坡不够甚至没有降坡,没有形成一个机械作业平 面,蔗地还有不少石头等障碍物;三面光水渠硬度不够,大型机械无法顺利下地 作业;不少机耕道路经不起机械碾压等。 广西常年有秋旱,秋季甘蔗生长时雨水短缺,严重影响甘蔗单产。此外霜降 也严重危害甘蔗种植,甘蔗在严重霜降时,不论新植蔗还是熟根蔗都要重新翻种, 降低了甘蔗的含糖量。 (五) 农艺和机械设备不相适应 由于种植习惯等历史原因,广西甘蔗生产农机农艺融合不够。为满足机收作 业要求,需要抗倒伏好、易剥叶的甘蔗品种,且种植行距 1.2米以上、种得直。 但广西目前大部分主栽品种、现行 0.7〜0.9米行距的种植方式,均不适合高效 机收作业要求。 农机方面,国产甘蔗收获机具尚处于研发试验试收探索阶段, 缺乏成熟可靠 的产品;进口产品虽然实用可靠、成熟,但价格高,投资回收周期长(一般需要 4年以上),且不太适用于丘陵山地。 (六)农机补贴政策 目前我国在甘蔗机械化方面的补贴政策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补贴对象 窄,限制了社会资本进入。根据我国农机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围并符 合补贴条件的农牧下载可编辑
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 织,这将农机生产企业排除在农机补贴之外。甘蔗收割机械要根据我国土地实情 进行研发,如果没有农机生产企业的介入,单靠甘蔗生产者本身供给收获机械难 以适应甘蔗机械化生产发展的需求。二是补贴额度低,加上甘蔗收割机械价格高 昂,有能力有意愿购买的农户寥寥无几。 根据农机补贴政策,甘蔗收割机最高补 贴额度仅为20万元,与动辄百万的机械价格相比,这些补贴难以支撑普通农户 和专业合作社来购买机械。 三、甘蔗种植机械化进程的建议 甘蔗生产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化的立体工程,涉及道路修复、土地流转、地块 整治、水利工程、蔗糖产业体制改革等诸多问题,需要多方密切衔接,同力配合。 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 (一) 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广西来宾象 州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争取早日在全区推广象州经验。 只有让土地市场化的流转起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 型经营主体才能根据需求大面积连篇的承包土地, 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才,才能 让土地整治工作顺利的开展起来。另一方面要积极打破甘蔗划区的规定, 在糖厂 的原材料采购环节引入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让糖厂看到与蔗农合作经营种植 基地带来的长效收益,使糖厂和蔗农形成长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才能 促使糖厂投入大量资金参与甘蔗种植的机械化进程。 (二) 完善利益联动机制,提高机械化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消除阻碍广西 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利益障碍。 第一,鼓励制糖企业进行与机械化收割相适应的甘蔗压榨技术改造。 建议国 家和自治区财政对进行技改升级的企业提供资金补贴或贴息贷款。 第二,建议制 定相应提案,修改机收甘蔗入厂收购标准,将甘蔗入厂含杂率标准提高到 6%以 上。第三,扩大甘蔗农机作业补贴的围和实施强度。建议提高补贴额度和围,将 机械作业补贴实施围从示区向全区扩展,补贴额度增加到每吨 60元,中央财政 和自治区财政各负担一半。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完善监管机制, 防止出现腐 败、不作为现象,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三) 促进社会化服务发展,调整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机服务企业和专业 合作社开展甘蔗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社会服务。 下载可编辑
首先,放宽专业机械的农业补贴对象围,提高补贴额度,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鉴于甘蔗收割机械的专用属性,建议对农机服务企业购买大型甘蔗收割机械与专 业生产研发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其次,大幅度提高甘蔗收获机械的购机补贴额 度。建议补贴比例在国家最高限定的基础上, 由地方政府再进行补贴,使补贴额 度达到销售价格的60%以上;除享受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外,自治区政府财政再给 予甘蔗收获机械销售价格10%~20的专项资金补贴。 (四) 鼓励企业进行机械研发,加快推进适应广西甘蔗生产机械的研发和生 产。 第一,由于广西大部分甘蔗生产都在旱坡地, 建议研发生产适用于坡地生产 小型机械,借鉴生产条件与我国较为相似的日本等亚洲国家甘蔗机械发展经验。 第二,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与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等公益性农业方面的科技 项目和地方科研项目,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快甘蔗机械化研发和成果转化。 (五) 加强引导示,加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区建设。 第一,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区建设, 同时开展甘 蔗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研究。第二,设立专项基金,投入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包 括土地流转整治、机耕道路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等,为全面开展甘蔗机械化 打好基础。 (六) 推动农机农艺融合。 加强高产高糖分、适宜机械化的甘蔗品种选育,加快抗倒伏好、易剥叶的甘 蔗品种推广。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营方式,大力推广行距1.2米以上或宽行 1.2米以上、窄行0.4〜0.5米的宽窄行种植,从品种选育、土地耕整、种植、 中耕培土、植保、灌溉、收获等方面,综合研究完善适宜不同类型区域条件下的 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