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62648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考点:结核分枝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考点:结核分枝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考点:结核分枝杆菌2017医学微生物学热门考点: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

结核病在上世纪40、50年代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60-80年代经过人们的努力,大大降低,80年代后期,发病率又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耐药性的出现。

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菌体细长微弯,有分枝,排列不规则,多单个散在,易发生L型,抗酸染色阳性。

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温度37℃,pH偏酸6.5-6.8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基(蛋黄、甘油、天门冬素、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生长缓慢,18h分裂一次,2-4W形成R型菌落,“菜花样菌落”,乳白色干燥不透明,表面呈颗粒结节,边缘不整3、抵抗力强:抗干燥,抗酸碱,抗化学消毒剂,对湿热和紫外线敏感,对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4、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等。

菌落变异由粗糙型变成光滑型。

毒力变异:卡介苗: 1908年两位科学家将有毒的牛型分枝杆菌接种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代传代获得的减毒菌株,即卡介苗(BCG)沿用至今。

二、致病性结核杆菌无侵袭性酶,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主要由于细菌繁殖引起炎症;菌体成分;代谢产物毒性作用;抗体对菌体成分产生免疫病理损伤。

致病物质:菌体成分。

1、脂质——存在细胞壁,占菌体干重的20-40%,①磷脂②脂肪酸(索状因子)③蜡质D(分枝菌酸+肽糖脂)④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作用:引起结核结节,慢性肉芽肿及组织细胞干酪样坏死等病变2、蛋白质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蜡质D——迟发型变态反应。

3、多糖、核酸和荚膜所致疾病:结核病传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

(一)肺部感染1、原发感染:常见于儿童,也称外源性感染。

结局:机体抵抗力强:形成结核结节→纤维化→钙化→自愈(但病灶内常有细菌的潜伏)机体抵抗力差:活动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全身播散→粟粒样结核(2)继发感染——常见成人(原发病灶——内源性感染)特点:局部病变重,但不易扩散一般局限于肺部,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可形成空洞和开放性肺结核(二)肺外感染部分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可经血液、淋巴液侵入肺外器官,引起相应的.脏器结核,如脑、肾、骨等。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以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

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属于分枝杆菌科。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这些结构对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外形呈细长的杆状。

其杆菌长度约为1-4微米,直径为0.2-0.5微米。

这种细长的形态结构使得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存活,并对抗宿主的免疫系统。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特殊的脂质物质,称为结核分枝杆菌脂质。

这种脂质物质能够保护菌体免受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也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对抗抗生素的能力增强。

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也是其重要的形态结构之一。

细胞壁由多层结构组成,主要包含脂质和糖质成分。

其中,糖质成分包括糖胺聚糖和酸性酚胺聚糖。

这些糖质成分赋予了结核分枝杆菌耐酸性的特性,使其能够在酸性环境中存活。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还含有特殊的酶和脂质酰胺,这些物质能够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其对抗宿主免疫的能力。

除了细胞壁,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质内还含有一些重要的结构。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的染色体位于细胞质中心的一侧。

染色体呈线状,由DNA组成,包含了结核分枝杆菌的遗传信息。

此外,细胞质内还存在一些重要的细胞器,如核糖体和内质网等。

这些细胞器参与了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过程,维持了菌体的正常功能。

总结起来,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细长的杆状形态,外表面覆盖有结核分枝杆菌脂质,细胞壁由多层结构组成,含有特殊的糖质和脂质酰胺,细胞质内含有染色体和重要的细胞器。

这些形态结构使得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在人体内存活,并对抗宿主的免疫系统。

深入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致病机制,并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微生物学:结核分枝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tuberculosisTB
肺部感染
原发感染 原发后感染
肺外感染 ➢传播途径 • 呼吸道 • 消化道 • 皮肤损伤部位等
进入肺泡
肺泡巨噬细胞
炎症-原发灶
淋巴管(炎)肺门淋巴 结肿大
原发综合征
外源性或内源性 原发后感染
90%以上 钙化自愈
肺结核典型临床症状 发热、乏力、咳痰、 咳血、胸水、腹水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 leprae)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 培养特性:典型胞内菌,不能人工培养 动物模型:犰狳(qiuyu) 抵抗力:较强,耐干燥、耐低温 传播途径:呼吸道和密切接触 潜伏期:数年~数十年
致病性与免疫性
麻风分 枝杆菌 侵入
隐性感 感染 染多见 排出 发病(神经和皮肤)
磷脂 分枝菌酸 蜡质D 硫酸脑苷脂 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多糖
局部病灶细胞浸润
所致疾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TB) ➢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损伤部位等 ➢ 基本病变:结核结节
• 结核(tubercle)源自 拉丁文tuberculum,意 为“小的肿胀”
• 干酪样坏死
所致疾病
荚膜
粘附,入侵 抗吞噬
蛋白质
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结节的形成
脂质:60%
磷脂 分枝菌酸 蜡质D 硫酸脑苷脂 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多糖
局部病灶细胞浸润
脂质
➢分枝菌酸 与抗酸性有关 索状因子=分枝菌酸+海藻 糖 • 破坏线粒体膜及酶类 • 抑制白细胞游走 • 引起慢性肉芽肿 ➢蜡 质 D= 分 枝 菌 酸 + 肽 糖 脂 • 佐剂作用 • 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Q1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性状生化反应:结核分枝杆菌不发酵糖类。

与牛分枝杆菌的区别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可合成烟酸和还原硝酸盐,而牛分枝杆菌不能。

热触酶试验对区别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重要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大多数触酶试验阳性,而热触酶试验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则大多数两种试验均阳性。

热触酶试验检查方法是将浓的细菌悬液置68C水浴加温20min,然后再加H2O2。

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有气泡者为阳性。

抵抗力结核分枝杆菌对酸(3%HCl或6%H2SO4)或碱(4%NaOH)有抵抗力,15min不受影响。

可在分离培养时用于处理有杂菌污染的标本和消化标本中的粘稠物质。

结核分枝杆菌对1:13000孔雀绿有抵抗力,加在培养基中可抑制杂菌生长。

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敏感,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耐药性,而吡嗪酰胺的耐药性<5%。

02结核分枝杆菌的入侵机制结核分枝杆菌Mce3C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菌细胞表面,能以一种真核样RGD模序依赖的方式促进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的粘附和入侵;同时,该团队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Mce3C潜在的宿主相互作用蛋白—β2整联蛋白。

进一步研究证实,结核分枝杆菌Mce3C蛋白能直接作用并通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β2整联蛋白激活SFKs-Syk-Vav-Rho-ROCK信号轴,并引起细胞骨架的重排进而促进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的入侵。

防治原则国际组织提出控制结核病主要方法有:①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②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约80%获得保护力。

治疗: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为第一线药物。

利福平与异烟肼合用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对严重感染,可以吡嗪酰胺与利福平及异烟肼合用。

——New 颖。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实养法、分子生物 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噬菌体法。 痰涂片直接镜检是检测抗酸杆菌(AFB)最普遍 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特异性较高,但灵敏性较低, 涂片中分枝杆菌要达到103-104cfu/ml才可检测出 阳性结果,且仅能检出1/2—3/4的活动性结核患 者,漏检率相当高 。



罗氏(LÖwenstein Jensen)培养法是目前检测 MTB的“金标准”,但其检测周期长(8周), 导致无法及时确诊结核患者,并无法及时治疗; 新近发展起来并广泛使用的快培检测技术无疑大 大缩短了检测周期,但确诊仍需2-3周,依然无 法实现结核病快速诊疗; 基于免疫学的检测方法快速,操作简单,成本低 廉,但灵敏度有限; 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但成本高 昂、技术要求高,难以在发展中国家常规实验室 中广泛开展。
分枝杆菌属


1982年,Robert Koch首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为 结核病德致病菌。在微生物分类上,分枝杆菌归 属原核生物界,厚壁菌门,放线菌目,分枝杆菌 科,分枝杆菌属。 临床将分枝杆菌分为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 杆菌,麻风杆菌及腐物寄生性分枝杆菌。
致病性

肺结核是一种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 偶尔为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而引发的传染 病,在低收入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据WHO统 计,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MTB,每年新增患者 900万,并有300万人死于该病。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一) 形态与染色 典型形态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有时可 见分枝状;因衰老和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可出现 多种形态,如球状、串珠状或丝状。革兰染色 难以着色,但用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不 易被3%盐酸酒精脱色。若再用美蓝复染,则分 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呈兰色。齐尼染色法是常用的一种抗酸性染色法。该菌在 体内可形成L型,与细菌的耐药性或复发有关
(1)原发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 侵入肺泡 被肺泡中 吞噬细胞吞噬 在吞噬细胞内繁殖 导致 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细菌 释放出大量细 菌在肺泡内引起渗出性炎症即为原发性灶。细菌 随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称原 发综合征 感染3-6周,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同 时也产生迟发超敏反应
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原发感染灶恶化,结核 分枝杆菌经气管淋巴道或血流播散,形成全身性 粟粒性结核 。 当机体抵抗力强时,使感染灶形成结核结节。 淋巴结病灶逐渐纤维化和钙化,不治自愈。但病 灶内常有一定量的细菌长期潜伏,不断刺激机体 产生免疫。也可成为以后内源性感染的来源
2 肺外感染 结核杆菌可经血液循环引起肺外感染, 如脑、肾、结核,痰被咽入可引起肠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等。一般认为血中播散的大 多是L细菌
(三) 免疫性 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甚高,但发病率 不高。这表明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相当强的 免疫力。 (1)结核的免疫为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 。这种免疫系指结核分枝杆菌(或BCG) 进入机 体后使机体对细菌再次入侵有免疫力;而当细 菌或其成分从体内彻底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力也 随之消失。遗传因素决定对结核病的易感染性 , HLA-Bw15为易感个体。
(三)抵抗力 结核分枝杆菌因细胞壁含有大量脂类,故对 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耐干燥,在干燥的痰内 可存活6-8个月。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尘埃 经8-10d仍有传染性。此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 力也较一般细菌强,在3%HCl或6%H2SO4中不被杀 死。因此常用于处理有杂菌污染的检材,以便 进行分离培养。对湿热敏感,60℃30min可杀死 细菌;在70%-75%乙醇中数分钟即被杀死 ,对 紫外线敏感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嗜肺军团菌(L.pneumophila)
一、概述
1976年以来,世界各地都有 大量军团病爆发,美国每年 近4000人死亡。近几年来, 我国的大中城市,也陆续有 军团病爆发。
二、生物学性状 G-杆状、菌丝状、短菌丝状,镀银染色为黑褐色。 无芽胞、微荚膜,有菌毛、鞭毛。 细胞壁内含有大量支链脂肪酸。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营养要求特殊,含半胱氨酸和铁。 产生明胶酶和β~乳酸酶,过氧化氢酶阳性。 抵抗力很强,对酸有抵抗力,对化学消毒剂尚敏感。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棒状杆菌,有异染颗粒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吕氏血清斜面生长快、异染颗粒
明显,分离培养用亚碲酸钾血平板,吸收元素碲还原为 单质碲,菌落黑色。抑制杂菌。 (三)抵抗力:
耐冷、干燥、磺胺、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但对湿 热、常用消毒剂、青、红、氯敏感
二.致病性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1882年RobertKoch (德国)发现其为结核 病病原体
1886年Lenmann与Nenmann命名为结 核分枝
杆菌,简称结核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齐-尼抗酸染色步骤:
标本涂片 石炭酸复红加热染3-5分钟
3%盐酸酒精(脱色) 吕氏碱性美蓝复染30秒
索状因子
磷 脂 蜡 质 硫酸脑苷脂 分枝菌酸 D
脂质
抑制单核细胞趋 单核细胞增
化 ;引起肉芽 生,巨噬细
肿 ; 破坏细胞 胞转化为类
线粒体膜
上皮细胞
佐剂作 用(IV
型超敏 反应)
抑制吞噬细胞 的杀菌作用
与抗酸性 有关
蛋白质 与蜡质D结合(IV超敏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PPT课件

结核分枝杆菌PPT课件
❖ 治疗
▪ 白喉抗毒素---皮肤试验、早期使用 ▪ 抗生素
-
第二节 其他棒状杆菌
❖ 大多不产生外毒素 ❖ 很少有异染颗粒 ❖ 大多正常寄生于人体,为条件致病菌
-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27
-
❖ 一类细长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命名 ❖ 主要特点
▪ 细长弯曲,分枝状生长 ▪ 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分枝菌酸) ▪ 常用抗酸染色鉴定,呈抗酸染色阳性 ▪ 引起疾病都呈慢性,并伴肉芽肿
胞 ❖ 多为条件致病菌 ❖ 致病菌:白喉棒状杆菌
-
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12
-
一、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常排列呈V、L形
❖ Albert 染 色 , 可 出 现 异 染 颗 粒 metachromatic granule,在鉴定时有重 要意义
-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31
-
结核分枝杆菌
❖ 俗称结核杆菌,引起人类结核病 ❖ 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牛
分枝杆菌(M. bovis) ❖ 世界上1/3人感染,70%在亚洲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
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软颌麻痹--吞咽困难
• 心肌---心肌炎
-
白喉假膜
-
三、免疫性
抗毒素免疫
❖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
▪ 六月以下婴儿---------母亲 ▪ 成人---------------------隐性感染、疫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