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正方形内套45°专题训练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形内套45°专题训练四十问

已知正方形ABCD,AB=6,点P在对角线BD上,AP交DC于G,PH⊥DC,PE⊥P A交BC于E,PF⊥BC,垂足为F点,连结EG交PF于N,连结AN交PE于M,EK⊥BD于K,连结AE交BD于Q点。

第一问求证:△P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方法一:在四边形ABEP中,∠ABE=∠APE=90°,即

∠ABE+∠APE=180°,由此可知A、B、E、P四点共圆.

故∠AEP=∠ABD=45°,

所以△P 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根据对称性知AP=CP,∠PAB=∠PCB.

在四边形ABEP中,∠ABE=∠APE=90°,即∠PAB+∠PEB=180°,

又∠PEB+∠PEC=180°,所以∠PAB=∠PEC,

故∠PEC=∠PCB,PE=PC,AP =PE .

又∠APE=90°,所以△P 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方法三:过P做PI垂直AB,垂足为I,易知四边形IBFP为正方形.

由∠APE=∠IPF=90°可得∠API=∠EPF.

又PI=PF,故Rt△AIP≌Rt△EFP,从而AP=EP.

所以△P 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二问求证:EF=FC;

简证:由第一问方法二可知EP=CP.

又PF⊥BC,故EF=FC(“三线合一”)。

第三问求证:PB-PD=2BE;

简证:PB=2BF,PD=2PH=2FC=2EF,

故PB-PD=2(BF-EF)=2BE。

第四问求证:EG=EB+DG;

简证:由第一问可知∠EAP=45°,即∠BAE+∠GAD=45°.

在C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使BG´=DG.

易知Rt△ABG′≌Rt△ADG,即∠G´AB=∠GAD,AG´=AG. 所以∠G´AE=∠G´AB+∠BAE=∠GAD+∠BAE=45°.

在△G´AE和△GAE中,

AG´=AG,∠G´AE=∠GAE=45°,AE=AE即△G´AE≌△GAE,从而EG=EG´=EB+BG´=EB+DG。

第五问求证:BC+BE=2BP;

简证:由第二问可知EF=FC,

故BC+BE=2BF.

又BP=2BF ,即2BP=2BF ,所以BC+BE=BP 。

第六问 求证:GA 平分∠DGE ;

简证:由第四问可知 ∠AG ´E=∠AGE=∠AGD,

故GA 平分∠DGE 。

第七问 求证:A 到EG 的距离为定值;

方法一:过点A 作EG 的垂线,垂足为N ´.

由第六问可知 GA 平分∠DGE ,即∠AGN ´=∠AGD ,

故Rt △AGN ′≌Rt △AGD,所以AN ′=AD=6,即A 到EG 的距离为6(定值)。

方法二:令A 到EG 的距离为h ,BE=x ,DG=y.

由等面积法,得 ()()()y x y x h y x -⨯-⨯-⨯⨯-⨯⨯-⨯=⨯+⨯66216216216621,即.36y

x xy h +-= 由勾股定理,得

()()()y x y x -+-=+6622,即().636y x xy +=- 故()()为定值6636=++=+-=

y

x y x y x xy h 。

第八问 求证:△EFN 的周长为定值;

简证:由第二问可知 F 为EC 的中点,所以.21ECG EFG C C ∆∆= 由第四问可知 EG=BE+DG ,故,12)()(=+++=++=∆GC DG EC BE GC EC EG C ECG 所以6=∆EFG C 。

第九问 求证:FH=AP ;

简证:由第一问可知 AP=CP.

又四边形PFCG 为矩形,所以FH=CP ,故FH=AP 。

第十问 求证:∠BAE=∠BPE ;

简证:由第一问可知 ∠QEP=45°,又∠ABQ=45°,

在△AQB 和△PQE 中,∠AQB=∠PQE ,∠QEP ∠ABQ=45°,

所以∠BAE=∠BPE 。

第十一问 求证:∠APB=∠AEG ;

简证:同理第十问,得 ∠APB=∠AEB.

由第四问,可知 ∠AEB=∠AEG ,

故∠APB=∠AEG 。

第十二问 求证:∠DGE=2∠AQD ;

简证:同理(10),得 ∠AQD=∠AGD.

又由(6)可知 ∠DGE=2∠AGD.

故∠DGE=2∠AQD 。

第十三问 求证:PQ 2=BQ 2+PD 2;

简证:将△ABQ沿AQ翻折,点B的对应点为B’,并连接AB’、PB’. ∠BAQ=∠B’AQ,∠B’AQ+∠B’AP=45°,∠BAQ+∠DAP=45°,

即∠B’AP=∠DAP.

又AB’=AB=AD,故△B’AP≌△DAP.

从而∠AB’P=∠ADP=45°,PD=PB’.

又∠AB’Q=∠ABQ=45°,BQ=QB’.

所以,∠QB’P=90°,

PQ2=QB’2+PB’2=BQ2+PD2。

第十四问求证:AB=2PK;

方法一:连接AC,易知AC⊥BD,交点为O.

∠PAO+∠APO=90°,∠EPK+∠APO=90°.

故∠PAO=∠EPK.

由第一问可知,AP=PE,

即Rt△PAO≌Rt△EPK,

得 PK=AO.

易知AB=2AO,所以AB=2PK.

方法二:KP=BD-(BK+PD)

=BD-(

22BE+2PH) =BD-(

22BE+22EC ⨯) =BD-

22(BE+EC) =BD-2

2BC =2AB-

22AB =

2

2AB , 故AB=2PK 。 第十五问 若BE=2,求PF ;

简解:由BE=2,BC=6,得

EF=FC=2,PF=4,

所以,PF=BF=4。

第十六问 若∠EPF=22.5°,求PF ;

简解:因为∠EPF=22.5°,所以∠PEF=67.5°. 易知∠PAB=∠PEF,故∠PAB=67.5°.

又∠ABP=45°,故∠APB=67.5°.

所以,BP=AB=6.

又BP=2PF,从而,PF=

22BP=2

2⨯6=23。

第十七问 若△PEC 为等边三角形,求PD 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