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医学课件:临床用血评估及疗效评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输血后评价)
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后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医疗效果及 医疗行为有效性的评价
一.输血前评估
A. 患者病史和身体检查
➢贫血病史 ➢不正常流血病史 ➢同时患有的疾病 ➢内科/外科病史 ➢正在接受的药物治疗 ➢身体检查
B. 实验室检查
诊断贫血 ➢血常规 ➢血清铁蛋白 ➢血清维生素B12 ➢血清叶酸 ➢外周血液涂片检查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 注并测CCI值。
外科: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 伤口渗血决定。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1.血小板究竟低到什么程度才会出血? Gaydos等发现: PLT <20×109/L时,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PLT <5×109/L时,易至颅内出血, 若PLT减少并伴PLT破坏或消耗增加的因素,出血风险加大
术前纠正贫血 ➢找出并处理导致贫血的可
能原因 ➢补铁(口服或注射) ➢EPO/叶酸 ➢……
早期研究证明术前Hb<60g/L术后死亡风险显著增大
B.实验室检查
出凝血功能检查(慎重进行) 凝血测试PT、APTT、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
浓度、具体凝血因子测定等等
C.用药史 调控药物和凝血水平 ➢避免药物引发的凝血病变 ➢调控抗凝血药
Baidu Nhomakorabea
术前准备
➢《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 ➢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 术前是否停用抗凝剂或在抗凝剂作用消退后再行手术 ➢ 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
术中血液保护和自身输血
1. 结合多种技术 2. 尽量减少失血 ➢仔细的止血和手术技巧 ➢止血外科工具(超声波手术刀,激光,) ➢微创手术 ➢药物加强止血(系统性止血药、增进凝血因子活动) 3.正常体温/保持血液凝固功能 ➢保持正常体温 ➢治疗性降低体温法(脑外科、心脏外科手术) 4.自体输血
2.溶血性贫血(Hb<60g/L,HCT<0.2 )
3.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
1.(严重)失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组织供氧不足
2.失血后的代偿机制:
a.血压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b.储存血容量被动员
c.组织间液向毛细血管内转移
心率
以保证心、脑等 重要器官的供血
红细胞输注指证
慢性贫血: 1.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并有明显贫血症状
术后患者血液管理
1. 密切监测失血情况 ➢失血的迹象/症状 ➢出血的诊断(单一手术部位出血、多处出血) 2.迅速抑制出血 ➢全身止血药物 ➢立即送回手术室控制失血 3.控制血压/避免高血压 ➢止血时降低患者MAP至60-70mmHg ➢保持适当的体位和最佳换气技术
输血前评估
➢对患者失血量和循环血容量评估 ➢遵循个体化输血原则,切忌盲目或凭经验输血
红细胞输注无效:
临床环节:用药破坏 药物性溶血性贫血(DHA):是指某些药物使红细胞稳定性 破坏而发生溶血。
DHA发生机制包括: 1.药源性免疫性溶血性: 2.非免疫性溶血 3.机制未明
红细胞输注无效:
临床环节:用药破坏 1.药源性免疫性溶血:
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是红细胞寿命从120 几天 a.自身抗体型,如卡比多巴,改变红细胞膜上Rh抗原的蛋白
中被清除。 5.数量:(100-300)×109/L,l/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
血小板输注指证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
内科: 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 例70Kg,男性, Hct基础值 37% • EABL= =[(37-25) 70*70]/[(37+25)/2]=1896.77ml • EABL= =[(37-30) 70*70]/[(37+30)/2]=1023.88ml
➢ 预测输血量 • 预测输血量= [(Hct期望值 – Hct实测值) BV]/Hct血制品
• 改变观念
– 老观念:用血越多,手术越难
– 新观念:用血越多,手术越不成功
– 新认识:贫血是有害的,输血也是有害的
贫血病人不合理的过度输血更加有害
出血是万恶之源
• 自觉行动
– 医生是关键
X
• 2008至2011年美国西部5个州12家医院CABG手术用血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 比较了输血频度、输血总量量、输入血制品的构成比和输血时机 • 比较医生之间和不同医院之间的差别 • 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力的logistic和线性回归
right reasons、right time、right component、right patient
Right Results
2、血液成分输注指征的评估
“缺什么补什么”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冷沉淀 ➢全血
2.1 红细胞输注指证
1.失血性贫血(Hb<70g/L,失血量>20%)
贫血
结构
b.半抗原型,药物吸附型,青霉素为代表(β-内酰胺环)
c.免疫复合物型,如:奎尼丁 d.非免疫蛋白吸附型:以头孢类药物,可与红细胞膜牢固结
合,使膜的抗原决定簇发生改变
红细胞输注无效:
临床环节:用药破坏 2.药物氧化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作用于有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和血红蛋白病患者所致 (G-6-PD禁用氧化作用强的药物,如:磺胺类、)
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 2011 JULY;25(3): 232-246.e53
把握输血指证及输血适应症的终极目标 • 科学备血 • 提高疗效 • 降低风险
临床用血评估及疗效评价的内容
一.临床输血适应性评估(输血前评估)
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前须对患者临床输血适应证及血 液成分规格、质量、剂量、输注后预期效果的评估
D.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患者心、肺功能、 ➢有无肝、脾肿大 ➢瘀点、瘀斑、紫癜 ➢关节积血、毛细血管扩张症
输血前评估
决定输血的主要因素 1.失血或溶血的程度和速度 2.患者对贫血的耐受力 3.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组织供氧情况 4.预期手术出血和诊断性失血的严重程度 5.失血或溶血是否仍在继续或再次发生
不同保存期的血液制品(1-35天): 数量(保存前=保存后)? 功能(保存前=保存后)? 生物活性物质(保存前=保存后)?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 血液在储存过程中:红细胞数量、携氧功能、 ubiquitin等生物活性 物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导致患者输血无效、输血后感染及并发 症的产生!相关文章:夏荣 1.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32(6);
可考虑输注。
2.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创伤检查或待产 孕妇。
Hb对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要教条的理解 SVO2<0.60, PVO2<4 kPa, 提示组织供氧不足
红细胞输注的指征:Hb与存活率
红细胞输注指证
急性贫血: Hb>100g/L,不必不输; Hb<70g/L,考虑输血; Hb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
输血后Hb预期值=
供者Hb(g/L)× 输血量(L) ×90%
患者体重(kg)×0.085(L/kg)
红细胞输注疗效评价
红细胞输注效果:患者的疾病、是否有输血反应、输血次数、 既往输血量、妊娠次数有着密切关系
输血次数 > 3次、既往输血量 > 10U,妊娠次数 > 2次, 输血有效率明显下降(多数由免疫因素引起)
临床输血
我国临床用血现状: 1.血源供不应求---常态危机
临床用血量约 4100吨/年,以每
年10%速度增长
无偿献血率 无偿献血量
临床输血现状:血液紧张(血荒)!
临床用血现状: 2.输血风险--最常见器官移植
输血风险分类
✓容量性输血风险 ✓感染性输血风险 ✓免疫性输血风险
临床用血现状: 3.不合理备血、用血观念
手术出血的估计
1.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 2.患者HCT可以稀释到什么程度? 3.抗凝剂的停止使用? 4.自体输血方式的选择?
出血量的估计
➢ 估计可允许的失血量(EABL) • EABL=[(Hct基础值 - Hct允许值) BV]/[(Hct基础值 + Hct允许值)/2] • 成人基础血容量BV=W(体重)*(65-70)ml/Kg
医生实施CABG手术量 和输RBC比例
不同医院和医生 输注 RBC 的比例
适当Appropriate: 11.8% 不适当Inappropriate: 59.3%
Hb < 8 g/dL
所有 Hb 10 72% Hb 8 -9.9
不确定Uncertain: 28.9%
Hb: 8 – 9.9 g/dL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PLT低或功能障碍伴有明显出血):
红细胞输注效果评价
1U红细胞悬液(200ml全血制备),粗略估计提高血红蛋白 约:Hb 5g/L 红细胞输注无效: 输注红细胞后,患者Hb升高不理想, 个别者甚至无变化或降低
解决办法: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环节和原因
红细胞输注无效:
输入患者体内红细胞的去向 1.正常代谢 2.溶血(抗体、药物) 3.继续丢失 4.重新分布 5.机械破坏 6.血液稀释
血小板的基本性状
1.命名: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比佐泽罗发现其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2.来源: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故无细胞核。 3.形状:不规则状,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呈双凸盘状,受到刺激后会伸出足
突,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 4.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
2.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0;18(1)
国外输血同行也证实: (1)Journal of SurgicalResearch.2006,135(2):226-232. (2)Transfusion. 2008 Sep;48(9):1943-53 (3)J Leukoc Biol. 2011 Feb;89(2):205-19
红细胞输注指证
一般来说,患者在输红细胞或手术前应该做下列评估:
输血前Hb、HCT、凝血功能检查、器官缺血(心肺疾病)、其
他检查
以预测输血的需求和输血量
术中和术后应做的红细胞输注评估:
监测失血量、监测Hb、HCT,监测生命器官的氧合和灌注是否
不足
以决定输红细胞的需求和输血量
红细胞输注效果评价
循环血液中Hb升高是红细胞输注临床效果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输注无效:
涉及红细胞无效输血的环节 a.血站环节:红细胞的质和量 b.临床环节:用药破坏、发热、丢失、重新分布
、血液稀释 c.血库环节:免疫学破坏(ABO亚型问题A2-A1)
红细胞输注无效:
红细胞无效输血的原因及措施: 1.红细胞质和量的问题
红细胞悬液保存天 数<35天
人为的认为红细胞从采集出来到库存35天的红细胞数量、功能“相 等”?
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Hb对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要教条的理解 1.更重要的是Hb下降速率 2.急性失血,不能仅凭Hb,而应以血压、脉搏、失血量等指标
为主要依据判断出血程度和决定输血
大量急性出血的三项抢救措施是:1.恢复血容量,2.止血,3.输血
早期研究证明术前Hb<60g/L术后死亡风险显著增大
临床上,凡原因未明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均应考虑药物性 溶血的可能。
一旦发生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停药是关键的治疗措施。 严重DHA需要作血浆置换。
血小板输血(platelete transfusion)
是指针对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的血小板 输注,以达到止血或预防出血的目的。
对象: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 目的:止血或预防出血
2.血小板低到什么程度才需要预防性输注? AABB调查显示: 60%的医院:PLT=20×109/L; 20%的医院:PLT>20×109/L之间; 20%的医院: PLT<20×109/L, 作为血小板输注的临界值。
3.我们的做法(华山医院血小板预防性输注遵循): PLT<20×109/L,无明显出血不输; PLT<20×109/L,伴有发热或有潜在出血部位要输; PLT<5×109/L, 要紧急输注 对于创伤性检查及手术,PLT至少达到50×109/L; 对关键部位的手术,PLT应提高到70×109/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