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的性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壳寡糖的功效与作用

壳寡糖的功效与作用

壳寡糖的功效与作用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如甲壳类动物、藻类、贝类等中,已知活性壳寡糖主要有壳寡糖、软壳寡糖等,其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壳寡糖的功效与作用。

壳寡糖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壳寡糖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于一些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霉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这是因为壳寡糖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导致细菌死亡。

壳寡糖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壳寡糖能够抑制一系列炎症反应,包括炎症介质的释放、免疫细胞的黏附和迁移等过程,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损害。

此外,壳寡糖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自身免疫的修复与恢复。

壳寡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壳寡糖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壳寡糖还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促进肿瘤的消退和预防复发。

这使得壳寡糖成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剂。

壳寡糖还具有降血脂作用。

研究发现,壳寡糖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这是因为壳寡糖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促进胆固醇的排泄,从而改善血脂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壳寡糖还具有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

研究发现,壳寡糖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生长。

此外,壳寡糖还能够增加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提高肠道的健康状况。

壳寡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壳寡糖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此外,壳寡糖还能够促进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机体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

壳聚糖——精选推荐

壳聚糖——精选推荐

壳聚糖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是由⾃然界⼴泛存在的⼏丁质(chitin)经过脱⼄酰作⽤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1859年,法国⼈Rouget⾸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分⼦的⽣物官能性和相容性、⾎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各业⼴泛关注,在医药、⾷品、化⼯、化妆品、⽔处理、⾦属提取及回收、⽣化和⽣物医学⼯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研究取得了重⼤进展。

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脂、降⾎糖的作⽤已有研究报告。

分⼦式:C56H103N9O39分⼦量:1526.4539简介壳聚糖是甲壳质经脱⼄酰反应后的产品,脱⼄酰基程度(D.D)决定了⼤分⼦链上胺基(NH2)含量的多少,⽽且D.D增加,由于胺基质⼦化⽽使壳聚糖在稀酸溶液中带电基团增多,聚电解质电荷密度增加,其结果必将导致其结构,性质和性能上的变化,⾄今壳聚糖稀溶液性质⽅⾯的研究都忽略了D.D值对⽅程的影响。

壳聚糖是以甲壳质为原料,再经提炼⽽成,不溶于⽔,能溶于稀酸,能被⼈体吸收。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级衍⽣物。

其化学结构为带阳离⼦的⾼分⼦碱性多糖聚合物,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和⽣物活化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的报导主要集中在吸附和絮凝⽅⾯。

也有报道表明,壳聚糖是⼀种很好的污泥调理剂,将其⽤于活性污泥法废⽔处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菌胶团,并能提⾼处理效率。

但研究其对活性污泥中微⽣物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强化⽣物作⽤的机理,国内外均未见有报导。

在甲壳素分⼦中,因其内外氢键的相互作⽤,形成了有序的⼤分⼦结构.溶解性能很差,这限制了它在许多⽅⾯的应⽤,⽽甲壳素经脱⼄酰化处理的产物⼀壳聚糖,却由于其分⼦结构中⼤量游离氨的存在,溶解性能⼤⼤改观,具有⼀些独特的物化性质及⽣理功能,在农业、医药、⾷品、化妆品、环保诸⽅⾯具有⼴阔的应⽤前景。

物性数据1. 性状:⽩⾊⽆定形透明物质,⽆味⽆臭。

2. 密度(g/mL,25℃):未确定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1):未确定4. 熔点(oC):未确定5. 沸点(oC,常压):未确定6. 沸点(oC,5.2kPa):未确定7. 折射率:未确定8. 闪点(oC):未确定9. ⽐旋光度(o):未确定10. ⾃燃点或引燃温度(oC):未确定11. 蒸⽓压(kPa,20oC):未确定12. 饱和蒸⽓压(kPa,60oC):未确定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14. 临界温度(oC):未确定15. 临界压⼒(KPa):未确定16. 油⽔(⾟醇/⽔)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19. 溶解性:溶于PH<6.5的稀酸,不溶于⽔和碱溶液.主要⽤途1.主要应⽤于⾷品、医药、农业种⼦、⽇⽤化⼯、⼯业废⽔处理等⾏业。

壳聚糖

壳聚糖

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

分子式:C56H103N9O39分子量:1526.4539简介壳聚糖是甲壳质经脱乙酰反应后的产品,脱乙酰基程度(D.D)决定了大分子链上胺基(NH2)含量的多少,而且D.D增加,由于胺基质子化而使壳聚糖在稀酸溶液中带电基团增多,聚电解质电荷密度增加,其结果必将导致其结构,性质和性能上的变化,至今壳聚糖稀溶液性质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D.D值对方程的影响。

壳聚糖是以甲壳质为原料,再经提炼而成,不溶于水,能溶于稀酸,能被人体吸收。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一级衍生物。

其化学结构为带阳离子的高分子碱性多糖聚合物,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和生物活化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的报导主要集中在吸附和絮凝方面。

也有报道表明,壳聚糖是一种很好的污泥调理剂,将其用于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菌胶团,并能提高处理效率。

但研究其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强化生物作用的机理,国内外均未见有报导。

在甲壳素分子中,因其内外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序的大分子结构.溶解性能很差,这限制了它在许多方面的应用,而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的产物一壳聚糖,却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大量游离氨的存在,溶解性能大大改观,具有一些独特的物化性质及生理功能,在农业、医药、食品、化妆品、环保诸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性数据1. 性状:白色无定形透明物质,无味无臭。

2. 密度(g/mL,25℃):未确定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4. 熔点(ºC):未确定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7. 折射率:未确定8. 闪点(ºC):未确定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11. 蒸气压(kPa,20ºC):未确定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19. 溶解性:溶于PH<6.5的稀酸,不溶于水和碱溶液.主要用途1.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种子、日用化工、工业废水处理等行业。

生物酶解壳寡糖

生物酶解壳寡糖

生物酶解壳寡糖壳寡糖又称壳聚寡糖、低聚壳聚糖、甲壳寡聚糖、氨基寡糖素等,是一种通过降解甲壳素或壳聚糖得到的聚合度在2~20之间的寡糖产品,是甲壳素、壳聚糖产品的升级产品;壳寡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阳离子碱性氨基低聚糖,是动物性纤维素。

具有分子量低、水溶性好、功能作用大、更易被吸收等特点。

以海洋生物虾、蟹壳为原料,通过脱钙、脱蛋白后获得甲壳素,甲壳素通过酶解或强碱水解后脱去部分乙酰基获得壳聚糖,壳聚糖通过酶解或酸解得到壳寡糖。

乐满地生物酶解壳寡糖: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制成壳寡糖,具有降解条件温和、无副反应、脱乙酰度高、分子量小,壳寡糖生物活性高等特点。

含量:5%、10%PH 值:6.5-7分子量:≤ 2000Da脱乙酰度:≥97%状态:黄褐色液体壳寡糖主要特性:1、改良土壤:壳寡糖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显著减少土壤有害菌及线虫类,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为根系提供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2、提高肥效:壳寡糖能活化养分,使氮、磷、钾等养分能得到植物充分有效地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提高肥效,减少化学肥料用量;壳寡糖能螯合铁、铜、锌、锰、钼等微量元素,使肥料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养分增加,同时使土壤中固定的微量元素养分释放出来,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3、促进生长:壳寡糖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刺激素,能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根部伤口愈合及发育,作物根系发达,根毛、须根、次生根数量大大增加,增强植物吸收水肥能力,提高抗旱能力,促使茎秆粗壮,有利于养分供应传输,提高抗倒伏能力。

4、激发作物免疫系统:壳寡糖可诱导植物抗性,增强作物抗病、抗旱、抗冻能力;壳寡糖可诱导植物产生抵御病原物质的抗性蛋白,抑制病菌的生长,诱导木质素形成,促进伤口愈合,壳寡糖对病害具有广谱性的抵御作用,增强作物对病毒病、真菌、细菌、线虫等病害的抵抗能力,减少农药使用,同时能缓解作物因肥害、药害产生的影响。

5、增产提质: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营养生长促进剂,能增加营养吸收力,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壳寡糖能促进钙离子吸收,减少裂果等缺钙症状,提高座果率,促进微量元素吸收,增加甜度、促进早熟、延长保险贮藏期,提升作物品质。

壳聚糖和壳寡糖的制备及应用

壳聚糖和壳寡糖的制备及应用

壳聚糖和壳寡糖的制备及应用
常海洋;赵安琪;王婧;圣志存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5
【摘要】壳聚糖和壳寡糖因其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无毒和多种生物活性等特性,在食品、化妆品、复合材料、废水处理和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壳聚糖和壳寡糖的研究历史、制备原料,分析了壳聚糖的制备工艺(包括脱蛋白工艺、脱盐工艺、脱色工艺、脱乙酰工艺)和应用领域以及壳寡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酶降解法)和应用领域,以期为壳聚糖和壳寡糖及其衍生产品的研究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4页(P161-164)
【作者】常海洋;赵安琪;王婧;圣志存
【作者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泰州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6.1
【相关文献】
1.蝇蛆壳聚糖的制备工艺与壳寡糖的初步制备
2.优质壳聚糖/壳寡糖的制备工艺及水溶性壳寡糖 Fe(Ⅲ)配合物的合成
3.壳聚糖及其寡糖衍生物(壳寡糖)作为猪和禽的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4.壳聚糖酶制备壳寡糖的研究与应用
5.蝇蛹制备壳聚糖/壳寡糖脱蛋白工艺、理化性质与抗菌活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寡糖的欧洲标准

壳寡糖的欧洲标准

壳寡糖的欧洲标准
壳寡糖是一种生物活性多糖,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和保健功能。

在欧洲,壳寡糖的标准被严格监管,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对壳寡糖的欧洲标准的概述。

首先,壳寡糖的原料必须符合欧洲药典(EP)或食品化学品法典(FCC)的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原料的纯度、杂质和微生物限度等要求,以确保壳寡糖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壳寡糖的制备过程必须符合欧洲药典和食品法规的要求。

制备过程应遵循良好的生产规范(GMP),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杀菌方法,以确保壳寡糖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此外,壳寡糖的产品标签必须清晰明了,包括产品名称、成分、纯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

标签上不能出现虚假宣传和误导性的信息,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明确了解所购买的产品。

还有,壳寡糖的安全性评估是欧洲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估,可以确保壳寡糖的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欧洲专家和机构会对壳寡糖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安全使用的建议。

最后,壳寡糖的生产企业必须符合欧洲相关法规的要求。

这些法规包括生产许可证的取得、生产设备的合规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等要求。

企业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并接受监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综上所述,欧洲对壳寡糖的标准非常严格,旨在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对原料、制备过程、产品标签、安全性评估以及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欧洲确保了壳寡糖产品在市场上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购买和使用壳寡糖产品的保障。

壳寡糖生产工艺

壳寡糖生产工艺

壳寡糖生产工艺壳寡糖是一种由藻类、真菌和细菌发酵产生的复杂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生物功能。

壳寡糖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在医药、食品、农业、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壳寡糖生产工艺。

壳寡糖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发酵和提取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藻类、真菌或细菌的发酵。

首先,需要选择优良的壳寡糖菌种,比如海藻菌、真菌菌种等。

这些菌种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壳寡糖。

接着,将选好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光照等。

在培养过程中,菌种会不断繁殖,并分泌出壳寡糖。

第二步是壳寡糖的提取。

提取壳寡糖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酸提法、碱提法和酶法。

其中,酸提法是传统的提取方式,通过酸性条件将发酵液中的壳寡糖转化为溶液形式,然后经过滤、浓缩等工艺步骤得到壳寡糖产品。

碱提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它通过碱处理将壳寡糖从固体沉淀物中释放出来,然后经过离心、洗涤等步骤得到壳寡糖。

酶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提取方式,通过加入特定的酶,使壳寡糖在较低温度下得以提取,从而减少能耗和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壳寡糖的提取工艺需要进行冻干处理,以保持壳寡糖的活性。

冻干是将提取得到的壳寡糖溶液在低温下进行冷冻,然后在真空中加热,将水分从溶液中去除,最终得到冻干粉末。

这种冻干粉末不仅方便保存和运输,而且能够保持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总之,壳寡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发酵和提取两个步骤。

发酵是通过藻类、真菌或细菌菌种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分泌壳寡糖。

提取则是通过酸提法、碱提法或酶法将壳寡糖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并通过冻干处理得到冻干粉末。

壳寡糖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将进一步提高壳寡糖的生产效率和纯度,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什么是壳聚糖壳聚糖主要功效和作用机理

什么是壳聚糖壳聚糖主要功效和作用机理

什么是壳聚糖壳聚糖主要功效和作用机理壳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聚合物,它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链接而成。

壳聚糖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壳聚糖和壳寡糖。

壳聚糖分子较大,分子量较高,壳寡糖则较小,分子量较低。

壳聚糖主要存在于甲壳动物(如虾、蟹、龙虾等)的外骨骼、貉腹、蚕茧、蘑菇等生物体中。

它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包括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免疫增强和生物黏附等。

壳聚糖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其他领域。

壳聚糖的主要功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作用: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

其抗菌机理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结构,影响物质的渗透和转运;二是通过释放出的阳离子与细菌细胞的负离子结合,破坏细菌的结构和功能。

2.抗氧化作用: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起到抗衰老和抗病变作用。

3.抗肿瘤作用:壳聚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等方式起到抗肿瘤作用。

4.免疫增强作用:壳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等,从而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5.保健作用:壳聚糖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以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肝脏功能,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健康,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

壳聚糖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外反应:壳聚糖可以与细胞外基质结合,形成一种保护屏障,阻止病原体侵入机体。

同时,它还可以与胞外酶结合,抑制其活性,减少组织炎症和损伤。

2.细胞内反应:壳聚糖可以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改变膜的性质和功能,影响物质的传递和通道的打开。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与细胞内的一些关键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细胞的生理过程,如调节细胞凋亡、增殖和分化等。

3.免疫系统调节:壳聚糖可以通过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壳寡糖的性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壳寡糖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将其用于化妆品有一些独特的功效。

文章概述了壳寡糖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保湿、抗氧化、抑菌、通透促透等功效,并展望了壳寡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

标签:壳寡糖;性能;化妆品;应用壳寡糖别名几丁寡糖、壳低聚糖,是以甲壳动物外壳为原料,运用酶生物技术等和先进分离技术制备而成的水溶性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的氨基寡聚糖类产品,壳寡糖因其特有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抗氧化、抑菌、通透促透等功能,且其绿色天然性符合世界日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在化妆品的应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1 壳寡糖的性质1.1 壳寡糖的物理性质壳寡糖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残基和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残基,以不同的比例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聚合度n为2-20。

图1给出了壳寡糖的二级结构示意图。

壳寡糖分子中的氨基、羟基和少量的N-乙酰氨基,可以形成分子内、分子间氢键,使得壳寡糖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魏新林等[1]研究发现壳寡糖在pH1-13都有优良的水溶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99%,壳寡糖溶于水后,形成一定粘度的溶液。

1.2 壳寡糖的化学性质国内外对壳寡糖的研究多集中在壳寡糖的制备工艺研究,对其改性研究较少,进行壳寡糖改性时,壳寡糖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参与反应,可进行羧基化、烷基化、酰化、酯化、醚化、金属盐及接枝共聚反应等。

李凤红等[2]采用甲烷磺酸作溶剂,并对氨基进行保护,制备了O,O-双十二酰化壳寡糖。

许聪等[3]制备了羧甲基壳寡糖与钆的配合物(CM-COS-Gd),并对CM-COS-Gd的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Jing L U等[4]以DCC作为脱水剂制备了壳寡糖水杨酸酯,酯化率为71.8%。

2 壳寡糖在化妆品的应用2.1 壳寡糖的保湿功效保湿剂是化妆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透明质酸(简称HA)是现在化妆品中常用的一种保湿剂,壳寡糖与透明质酸有类似的结构和性能,可以作为HA 的替代品应用于化妆领域。

透明质酸是由N-已酰氨基葡萄糖及D-葡萄糖醛酸的重复结构组成的线形多糖结构,壳寡糖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残基和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残基,以不同的比例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二者分子结构中的重复单元均是六元杂环分子,透明质酸含有活性官能团羧基、羧基及酰胺结构,壳寡糖含有活性基团羟基和氨基,还含有少量的N-乙酰氨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羧基化反应和酰胺缩合反应;二者均可以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形成粘弹性流体,可以填充在细胞与胶原纤维空间之中并覆盖在某些表皮组织上;透明质酸的制造工艺复杂,原料较贵,成本高,壳寡糖来源于自然界中可再生资源-甲壳素,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于透明质酸。

日、韩等国已经利用壳寡糖的特殊性能研制出精华类和清洁类产品。

2.2 壳寡糖的抗氧化功效国内外研究者对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5,6]进行了研究,张敬晗等[7]发现,在实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壳寡糖比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大,且清除能力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大,以0.32mg/mL壳寡糖的清除率最大,为97.81%,相当于0.64mmol/L抗坏血酸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Dai-Hung Ngo等[8]用电子自旋共振研究了没食子酰壳寡糖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没食子酰壳寡糖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郭芳宁等[9]的研究表明,2.0mg/mL的壳寡糖铁配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9.8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5.76%。

壳寡糖可以吸收紫外线、消除自由基、活化细胞,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作用,因此可用于化妆品中达到美白、抗皱、调理的效果。

2.3 壳寡糖的抑菌性功效壳寡糖显示出明显的抗菌活性,抗菌效果随浓度的增高增强[10,11]。

壳寡糖浓度为100mg/mL时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2],Benhabiles M Syanjiule[13]等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和壳寡糖对四个革兰氏阳性菌和七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研究发现壳寡糖对上述实验所用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

将壳寡糖制成膏霜类等化妆品,可减少细菌、真菌的感染,阻碍原菌的生长,抑制皮肤表面有害菌滋生、抑菌和抗皮肤病等功效,可对破损的肌肤不但不会引起感染,还会促进肌肤的愈合,消除疤痕及痘印。

壳寡糖还可添加在牙膏中抑制口腔细菌。

2.4 壳寡糖的通透与促透功效壳寡糖在皮肤表面可以形成半透膜,有良好的透气性,又不干扰表皮废物和毒素的排泄,用于护发产品中可以保持头发表面的成膜通透性,湿润易梳理,使头发具有自然光泽,并能抗静电、防灰尘、止痒去头屑。

壳寡糖的游离氨基可螯合重金属,封锁金属离子,可以用于开发高级的保湿和美白化妆品。

林婕等[14]发现分子量3000,浓度3mg/mL的壳寡糖的促透功效与化妆品常用的促透剂水溶性氮酮相近,可作为天然促透剂用于化妆品中。

3 结束语壳寡糖作为壳聚糖的水解产物,有很多优于高分子壳聚糖的性质,将其用于化妆品有一些独特的功能和功效,日本、美国的一些公司已经将壳寡糖作为日用化妆品原料的开发研究。

目前,壳寡糖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如何实现工艺先进、工序简单,经济投入少、产业化速度快、无污染的制备是制约壳寡糖应用的技术难题之一。

2013年,光波辐射法制备壳寡糖的工艺技术取得突破并与2014年进入中试阶段,相信,随着壳寡糖的产业化,壳寡糖在化妝品领域将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魏新林,夏文水.甲壳低聚糖的理化性质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4,34(3):164-166.[2]李凤红,楚慧姝,王鲁霞,等.O,O-双十二酰化壳寡糖的溶解性能及固态结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25(5):139-142.[3]许聪,杨华,黄杨.羧甲基壳寡糖与钆配合物的制备[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3,26(1):016.[4]Jing L U,Qiang L.Synthesis of salicylate chitooligosaccharide ester by DCC condensation method[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4):016.[5]Sun T,Yao Q,Zhou D X,etal.Antioxidant activity of N-carboxymethyl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J].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8,18(21):5774-5776.[6]Eom T K,Senevirathne M,Kim S K.Synthesis of phenolic acid conjugated chitooligosaccharide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2,34(2):519-527.[7]張敬晗,金黎明,张盼,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J].食品与药品,2008,10 (7):23-24.[8]Ngo D H,Qian Z J,V o T S,etal.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allate-chitooligosaccharides in mouse macrophage RAW264. 7 cells[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1,84(4):1282-1288.[9]郭芳宁,李春超,金黎明,等.壳寡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20):119-121.[10]Lu X,Guo H,Sun L,etal.Protective effects of sulfated chitooligosaccharide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ubstitution in MIN6 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3(52):92-98.[11]Xia W,Liu P,Zhang J,etal.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 and chitooligosaccharides[J].Food Hydrocolloids,2011,25(2):170-179.[12]Wu S J,Pan S K,Wang H B,etal.Preparation of chitooligosaccharides from cicada slough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3,62:348-351.[13]Benhabiles M S,Salah R,Lounici H,etal.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hitin,chitosan and its oligomers prepared from shrimp shell waste[J].Food hydrocolloids,2012,29(1):48-56.[14]林婕,何聪芬,董银卯.化妆品功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机理[J].日用化学工业,2009,39(4):77-80.作者简介:王鲁霞(1986-),女,山东菏泽人,工程师,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