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农业实施方案

**市**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概要一、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市**生态农业园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实施单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地点:**区**镇**村*。项目规模及主要内容:围绕改水、改土、改路为重点在**区**镇**村处建设标准化生态农业园500亩,实施土地平整500亩,人行便道整治2公里,公路硬化公里,整治病危山平塘一口,新修蓄水池4口以及农、林、畜牧措施。项目投资: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政府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项目实施业主自筹万元。项目效益:该项目建成后,以盛产期年度计算,可年产鲜果750吨,接待生态观光游客1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利润300万元,税收80万元,可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960元,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人以上。通过生态农业园建设的实施,有利于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方式,对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创造了基础条件。建设期限: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二、项目背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并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四个方面对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了重点部署。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之路。通过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生产主式和生产理念,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装备,实现专业化、

规模化、集约化的精耕细作,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生态功能化、要素集约化,走劳动、资金、技术和管理集约相结合的现代农业道路。根据**地形地貌、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等特点,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方式,形成农业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济层次,明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创造农民生活优美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为此,依托**市即将在**区**镇布局的”**市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对**生态农业园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保证。 2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地理位置及范围生态农业园区位于**区**镇大河村处,涉及4个组,项目区土地流转面积500亩,距渝万高速路出口6公里,**主城50公里,海拔1100米,交通极为方便。水文气象

生态农业园区海拔1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年降水1300mm,空气湿度85%,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气候条件良好,极利于晚熟李子、梨树、核桃、樱桃等果树生长和休闲度假。此处涉及三个村中的4个组,人口1350人,耕地2200余亩,林地3100余亩。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所在地的地层的年代多属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形成时间距今–亿年;地质构造线属四川沉降褶皱带,丘陵和台地为主,寺势较为平坦,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有机质大于1%的占86%以上,多数属中性土壤,土质疏松,易耕作,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强,适合多种果树生长。水资源项目区降雨量多年平均为,汛期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85%,地表径流平均深为530–690 mm,而平均年径流深为565 mm,地表水为弱碱性,中硬度,3 水资源较为丰富。二、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及劳动力项目

区涉及**镇大河村的4个组,人口1350人,农村劳动力700余人,主要从事果树及养殖业。土地利用现状及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耕地2200余亩,林地3100余亩。本次主要流转土地500亩,结合本地情况主要围绕林业观光旅游及林下养殖进行建立农业生态园,改变周边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粮、猪,果树的单一状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镇有比较完全的农业服务体系,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5人。同时与**区果树站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聘请相关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对项目区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三、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状况项目辖区现有山平塘1口,总蓄水能力为3000立方米/年。但于这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交通电力农业机械项目区交通十分便捷,村组通车达100%,农业实品运输 4 路十分方便,项

目区内有一条主公路长公里。项目区内已实施农网一期、二期改造,农村电力供应充足,生产生活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对电的需要能够全面得到保障。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目前影响生态农业园生产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土壤肥力一般。2、立地条件差,需要土地平整。3、水利系统设施差,抗自然风险能力弱。

4、森林层覆盖率高。人为因素1、农民文化水平和对新事物认知程度较低。2、单一的农村种养植业结构制约着该地农业综合效益的快速发展。

3、粗放的种植管理制约着生产向精细化,高效化的生产管理方向发展。

二、改善项目实施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措施1、努力改善自然环境。一是加强土地改造,增加土壤层厚度。二是加强对土地坡改缓,通过土地整理,降低土地坡度。三是对现有塘、庫、堰、渠进行整治和新建部分水利设施,增加蓄水能力,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四是

栽植晚熟 5

李子、梨树、核桃、樱桃等实保持水土,增加乡村旅游的环境,五是维修整治村公路、改造人行便道,方便人们的出行和耕作。2、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农民能更多参与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3、建立生态农业园区,带动全镇现代农业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遵循“政府指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得益”的思路,以生态农业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保障,以企业运作为平台,以实现产业转型为目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即:1、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管理,促进规范经营;2、有利于着力发展新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收;3、有利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强化风险防范,保障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政策优势按照“**市现代农业示范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