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政策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 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试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  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有: 产弹 性 补 贴 ( 期 是 休 耕 补 贴 ) 最 生 早 、 低 保护 价 补 贴 、灾 害 紧急 援 助 、粮 食作 物 保 险补 贴 ( 贴 6 %) 环 保 补 贴 等 。我 补 5 、
持 农 业 生 产 , 是 各 国 政 府 普 遍 采 用 的 支 持 农 业 生 产 的 最 主 要 手 段 。 一 些 发 达 国
电价 昂贵 ,有一 半 以上 的 农 户 没 有 自来
水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的 瓶 颈 和 “ 残 ” 极 病 ,
段 。近 年 来 ,从 中央 到 地 方 相 继 出 台 了
民 的 直 接 补 贴 为 2 0 美 元 ,2 0 2亿 0 0年 为 2 0~ 3 0亿 美 元 ,对 农 民 的 补 贴 种 类 4 0
政 投 资 杈业 的总 量 不 足 。近 几 年农 业 投 资 力 度 虽然 有 所 增 强 ,但 由于 受到 财政
收 支 状 况 的 制 约 ,政 府 对 农 业 的 支 持 和 保 护 程 度 非 常 有 限 , 农 业 投 资 长 期 徘 徊 不 前 ,甚 至 有 所 下 降 , 由 此 导 致 目 前 农 业 基 础地 位 不 稳 和 农 业 发 展 后 劲 不 足 。
费不 足也 使得 农业 科技 成 果的转 化率 低 。
据 有 关 资 料 统 计 , 目前 我 国 已 取 得 6 0 00
随 着 世 界农 产 品 市 场 形势 变 化 及 我 国 农 产 品 市 场 的 进 一 步 开 放 ,我 国 必 须 借 鉴
W TO 成 员 国 政 府 在 农 业 扶 持 政 策 方 面 的 有 益 经 验 ,针 对 我 国 财 政 支 农 政 策 存 在 的 问题 ,及时 有 效 地 制 定 相 应 的农 业 发 展 政 策 , 利 于 我 国 更 好 地 运 用 W TO 以

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

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

试论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一、“三农”财政政策的必要性1.是我国农业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兴衰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决定着整个国家社会政治的稳定。

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还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在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工业自身积累能力有限,农业资金积累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因此搞好农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全局。

离开国家的扶持和引导,农业就无法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农业发生大的问题,出现大的波折,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没有农业的健康发展,也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没有农业的稳定,也就没有农村的稳定、国家的安全和社会政治安定。

因此,政府必须强化对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2.是“三农”问题的严峻性改革的需要(1)农村非税项目繁多,农民综合税费负担加重,农业负担潜伏着反弹的压力。

农业税及农村其它税收是处理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民应尽的义务。

问题是,现在我国农民除上交规定的农业税和其它税收以外,还承担大量的非税负担,包括统筹费、提留款、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利用各种名目收取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由此导致农民综合负担不断攀升,苦不堪言。

(2)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已发生转移,由农业增产问题转向农民收入问题。

而且,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还决定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相统一存在困难。

其一是前述的农产品市场总体上的买方市场。

其二是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对于大部分农户而言,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自给性生产,即使有一点商品性生产,由于其规模太小,提价对其增加收入的作用很小。

如每公斤收购粮提价0.10元,国家财政的支出规模已相当大,但对每年生产商品粮1000公斤左右的农户而言,增加收入也就是100元左右。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收 稿 日期 :0 9—0 20 9—1 8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对农业直接补
贴政策 目标 的短 期化 。我 国财政对 农业 的补 贴 长期
存在着补贴政策 目标短期化 、 补贴方式模糊等现象 ,
影响 了补贴 的效 果 。财政 直接 用 于农业 的补 贴 政策

般与 当 时 中央 和 地 方 制 定 的农 村 经 济 政 策 相 挂
补贴总量根本达不到 WT 《 O 农业 协定》 黄箱补 中“ 贴” 允许 的 85 的水 平 , 然 近 几 年 财 政 用 于 “ .% 虽 三
农” 的财政 补贴 数量 不 断增 加 , 是 年度 间不 均 衡 , 但
特别 是一 些地 方财 政 补 贴 支农 投人 不 足 、 乡财 政 城 资源 配置 不 对 称 的 状 况 没 有 彻 底 改 观 。按 照 WT O
12 财 政补贴 结构 不合 理 。 . 补贴 效率 低 下
是社会 主 义新农 村建设 的有 效保 证 。财 政对 农业 给 予有效 补贴 是 当今 世 界许 多 国家 , 尤其 是 发达 国家 和地 区普遍 采取 的 旨在保 护 和发展农 业 的一项 重 要
政 策 。在我 国发 展 “ 三农 ”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建设 和 中更应 该 发 挥 财 政 支 农 补 贴 的 作 用 , 强 财 政 对 增 “ 三农 ” 领域 的 支持 力度 。
间 , 一些项 目上 还是 空 白, 在结 构调 整投 资补 贴 在 如
济形 势及方 针政 策 , 为达 到特 定 的 目的 , 对指 定 的事 项 由财 政安 排专项 资金 的补助 支 出。财 政支农 补 贴
是农业 和农村 发展 过 程 中必 不 可 少 的 支持 手 段 , 也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解析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解析

部到顶部的改革。自l 8 9 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三 财 政对 公共 性产 品 的支持 必须 是长 期的 ,并形 成稳 定的 趋 7 十年 。改革 最初开始于农 村土地制度变 化 ,到人 民公社 体制 势,确保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公共服务费用的增加得 已经从根本 上发生改变 ,到现 在我 国经济 改革 已经走 向市场 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农业公共性财政支出要保持一定幅度的
农韭经济
2 1/ 024
我国农l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 业
◎孥 宏
摘 要 :我 国农 业财政 支 出政策取 向主要 包含 农业公 共性财政 支 出,农 业调 控性财政 支 出和农 业保护性财政 支 出等三
种 ,我 国农 业财政 支出政 策的有效 实施对 当前形式 下,建立社会主 义新农 村 ,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 ,提 高农 民收入 意义重大 , 必须增加对粮食 生产 的支持 力度 ,农业公共性财政 支出,发展 现代 农业 ,建立长期有效的保证机制 ,符合城 市和农村发展 统


财政投 入 ,以促进农 业稳步 、健康 发展 。总的 来说 ,我国对 展 中 ,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农业的市场化发展 ,以及农业的 农业的 财政投入不足 ,阻碍了农业快 速发展 ,这是 需要我国 国家化 发展趋势越来越 明重视 、亟待 解决 的一个 问题… 。经 济发 达国家 的农 也相对 更加明确 ,其职 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 ,一是农 业公 业 ,之 所以具有很强 的国际竞争力 ,就 在于依靠政 府雄 厚的 共性财政 支出职能 ;二是农 业调控性财政支 出职 能 ;三是 农 财 力 ,把大量 的资金注入农业 部门。而发展 中国家的农业之 业 保护性财政支 出职 能 。其 中,前两种 是当前我国财政支农 在我 国农 业发展保 所 以缺 乏国际竞 争力 ,是 因为政府 的财力甚为有 限 ,对农业 最 主要的两种取 向 ,后一种是辅助性 的 ,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

BUSINESS CULTURE 商业文化2021.02NO.495122文 / 李 多农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黑龙江省农民收入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这和黑龙江省多年以来坚持财政支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分析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与振兴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促进了东北地区振兴和助农扶持政策落实,为黑龙江省经济振兴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与支持,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这也更强调了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支农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力争促进财政支农的有效实施,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率,从而增加农民各种类型的收入。

黑龙江省政府于2020年12月28日出台了《黑龙江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建立系统完善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创造无限的助农价值,对具有扶持价值的农业产品领域进行甄别,对资金投入数目和使用方向进行精确把控。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现状财政农业农村资金主要支持农民持续供给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证农民生产性纯收入,还有针对脱贫攻坚的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建立现代化农村的经济体系。

2020年10月黑龙江省资金重点支持机械购置和改装,对玉米和水稻收获机械改装进行全额补助,减轻农民生产收获农产品压力,提高农产品收获率。

黑龙江省近年还注重补贴秸秆处理的机械用具,不仅环保还能减轻农户打包秸秆的费用压力。

目前,全省补贴购置各类收获机械近万台,改装收获机械2万余台,大大帮助了农民的生产活动。

不仅如此,黑龙江省每年都下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帮助贫困户脱贫。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现状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2020年一、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仍然实现了稳定增长。

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以山东省为例

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以山东省为例


200 5
年)




1995
年起


方式和机制

提 高 了财政 支农效率

业 保 险 改 由 保 险 公 司 按 商业 化 模 式 经 营 之 后 全 省 农 险规 模
即 不 断萎 缩

业 务量 急 剧 下 滑

开 办 的 险 种减 少 至 7 个


保费
山 东 省农 业 保险发 展 历 程
建 国初 期
1994
年)

在此 期 间

农业 保

付率超过


险 由人 保 公 司 代 表 政 府 垄 断 经 营 亏 损 在体 制 内 消 化 农 业 保

0 ( 三 ) 政 策 性 农 业 保 险 起 步 阶段 ( 2 。 6 年 至 今 )


200 6


险 得 到快 速 发 展
加到
19 94 O万

山 东 省 农 险保 费收 入 由
新 l 农 {村 菡龇
山东是 农业 大省

也 是 自然 灾 害 频 发



多 发 省份

干旱

保 险 互 助 会 管理 办 法 》 采 取 政 府 推 动


农 民互 助


保 险服 务
洪涝

风雹

低温 冻害

病 虫害 动 物 疫 病等 灾 害 经 常 给 农 民

的互 助 会 形 式 农业 保 险发展
80%

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的财政支农政策研究

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的财政支农政策研究

良种补贴
农 机 具 购置 补 贴
提高作物优质率 ,提高粮食 生产能力
增 强 农 业 机械 化 水 平
看 ,除对粮农 直接补贴 、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新 型农村
合作医疗补贴 等补贴政策 以及取消农业税 、对产粮大县
测 配施 补 嚣 和 持学 肥 提 肥 使 土 方肥 贴 璧 支科 施 、高 料 用
ip tso l ee h n e ,te f a ca s p o igp l isso l e ajs d a d p r ce n u h ud b n a c d h i n il u pr n oi e h ud b du t n ef td,a d mo en a r utr n t c e e n d r gi l e c u
良种 奶 牛补 贴 加 快 良种 奶 牛 的 引进 与 推 广
奖励政策、对 生猪调 出大县奖励政策等与现代农 业建设
Ab ta t: T e rlt n h pb t e u r n ia ca u p ri gp l ist giut r n d r g c lu ec n tu t n sr c h eai s i ewe n c re t n n il p otn oi e oa rc lu ea d mo en a r ut r o sr ci o f s c i o wa n lz d, ami g a h o r i v sme t te irt n lc n tu t n, te lwe u d uiiain ef in y a d t e s a ay e i n tt e p o n e t n , h rai a o src i o o h o r fn tl t fi e c n h z o c

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财办[2008]43号

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财办[2008]43号

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财办[2008]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财政部决定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支农投入。

随着支农资金规模特别是涉农民生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宣传财政支农政策,管好用好支农资金,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愈发重要。

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是宣传、贯彻和落实财政支农政策,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有序实施,推动农村财会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作出贡献。

二、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以下简称函校)作用,依托其四级办学网络,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财会人员实际需求,以宣传、贯彻和落实财政支农政策,解决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规模培训农村财会人员,提高农村财会人员政策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调研、注重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 页脚内容14 财政支农政策生产篇 一、农作物良种补贴 农作物良种补贴是指国家对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种植者实行的良种补贴。 水稻良种补贴,早稻10元/亩;中晚稻15元/亩;小麦、玉米、油菜良种补贴的补助标准10元/亩。 二、能繁母猪补贴改为养殖保险 能繁母猪保险60元/头,中央财政补助60%(36元),地方财政补助20%(12元),农户自出20%(12元),获赔1000元/头;生猪保险27元/头,中央财政补助60%(16.2元),地方财政补助20%(5.4元),农户自出20%(5.4元),获赔500元/头。 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经费 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经费指中央、省、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国家实施强制免疫的牲畜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瘟等预防用疫苗经费。 补助方式:由省级统一组织招标采购疫苗后以实物形式下发到市级。各市疫苗经费通过直接支付的形式拨付厂家,疫苗管理必须登记,要建立疫苗的入库、出库制度和实物台账疫苗经费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财政支农政策生活篇

一、粮食直补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利民工程,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 页脚内容14 粮食直补的内容:即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分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补贴时间通常为每年的4月—5月,补贴发放严格执行“五到户”、“七不准”,即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通知发放到户,资金兑付到户,不准降低补贴标准,不准由村干部代领代发存款折,不准借发放存款折之机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特别是不准抵扣水费、修路等集资款项,不准截留、挤兑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违规向享受补贴农民以外的个人或集体支付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现时间。 二、家电下乡 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有利于调动农民购买家电积极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引导企业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扩大内需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党和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 (一)实施细则 ①补贴范围:家电下乡补贴产品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电脑、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等九类; ②补贴限价: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如下:彩电7000元,冰箱(含冰柜)4000元,手机2000元,洗衣机3500元,壁挂式空调3500元,落地式空调6000元,储水式电热水器2500元,燃气热水器3500元,太阳能热水器5000元,电脑5000元,微波炉1500元,电磁炉1000元; ③补贴比例: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 页脚内容14 的13%补贴资金;其中冰箱定额补贴标准为325元,彩电455元,手机130元,洗衣机260元,壁挂式空调325元,落地式空调520元,电脑455元,电磁炉78元,微波炉130元,太阳能热水器520元,储水式电热水器195元,燃气热水器520元。 ④享受补贴的每类家电下乡产品每户农民限购2台(件); ⑤补贴方式:由销售商直接现金补贴。 (二)补贴手续 ①、购买产品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发票在载明商品基本情况的同时,应加注购买人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②、购买人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③、家电下乡产品专用标示卡。 三、摩托车下乡 1、购买摩托车,每户不得超过两辆。 2、执行时间为2013年1月31日止 3、授权经销商 ①经销商具备独立开具税务发票的能力。 ②摩托车下乡标识。 ③生产企业应按规定制作“摩托车下乡”喷涂模板或强力胶标识,并随车提供给经销商。销售给农民时,须在摩托车侧面显著位置用油漆喷涂模板或采用强力胶粘贴“摩托车下乡”标识。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 页脚内容14 4、补贴额度:摩托车销售价格每辆5000元及以下的补贴销售价格的13%,销售价格每辆5000元以上的定额补贴650元。 5、补贴程序 ①标识查看; ②查询产品目录; ③查询授权经销商; ④身份证、户口本、销售发票、行驶证、储蓄卡上(可以是户主)的姓名、出厂合格证上的“型号”、出厂合格证上的“车辆识别代号”。 财政支农政策社会保障篇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 1、参合对象:农村户口的居民均可以户为单位参加合作医疗。城镇户口的居民(含失地农民)不得参加新农合。 2、筹资标准:2011年我县筹资标准为230元/人,其中农民个人缴费30元/人,中央财政补助124元/人,省级财政补助50.4元/人,县级财政补助25.6/人。 3、门诊统筹补偿:①普通门诊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补偿比例为60%。封顶线以个人为单位,一年累计封顶30元/人年。②补偿程序。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后,凭合作医疗证、户口薄或身份证、定点医疗机构(含村卫生站、定点药店)的门诊发票和门诊处方到户口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合医办报账。普通门诊补偿必须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过期不再补偿。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 页脚内容14 4、住院补偿:住院起付线、补偿比例。市内一级医院起付线100元,补偿比例80%;市内二级医院及县级医院(含民康医院)起付线200元,补偿比例70%;市内三级医院、达州市市级及市外省内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600元,补偿比例55%;省外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700元,补偿比例50%。所有住院补偿封顶线7万元。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一)2011年新参保手续的办理 1、参保对象:凡符合参加居民医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均可到户籍或常住地所在的社区、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在校学生和在册幼儿到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2、新参保登记时需要提供的材料 ①城镇居民户口薄(证)复印件1份;②城镇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学生除外)1份;③1寸近期免冠彩照3张;④属于享受城市低保并在待遇领取期的人员、重度残疾人、三无人员和无工作优抚对象,还需提供《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残疾人证》等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2份。 (二)2010年已参保2011年又续保的手续办理 办理续保的城镇居民,须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户口薄到户籍或常住地所在社区、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办理续保手续,如参保人员类别发生变化的,须提供相关证件(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三)缴费时间及享受待遇等待期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 页脚内容14 参保城镇居民应连续足额缴费,实行按年度一次性缴纳当年度医疗保险费的缴费办法。18周岁以下非在校少年儿童和18周岁以上城镇居民的年度缴纳医疗保险费时间为1月1日至3月31日,学生年度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时间为9月1日至9月31日。2011年首次办理参保的人员(新生儿除外),待遇自参保缴费的次月开始享受。超过2011年首次办理参保或中断重新参保的人员,自办理首次参保或续保缴费手续之日起,待遇等待期为6个月。 (四)医保费筹集标准 2011年18周岁及以上的城镇居民按每人300元标准筹集,其中个人缴纳180元、政府补助120元;属于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缴纳130元,政府补助170元;属于“三无”人员、无工作优抚对象和已审核登记的被征地农民,个人不缴费,政府全额补助。补充医疗保险65元/人。个人缴费标准:普通人员245元/人,18岁以下非在校儿童80元/人(其中补充医疗保险50元/人),低保户:195元/人。 (五)医疗保险待遇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住院医疗费,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以下基础比例支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70%,一级医疗机构为65%,二级医疗机构为60%,三级医疗机构为55%,转诊转院的支付比例省内(含重庆市)相应下调5%,省外相应下调10%。支付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 页脚内容14 比例分别比2009年提高了5%。 三、农村五保供养 ①、五保供养的含义。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②、职责分工。 乡镇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五保供养工作;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财政部门:按时足额拨付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③享受供养待遇的条件。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四个必备条件,一种特殊情况)。 ④审批程序。 本人申请:向村民委员会书面提出,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对符合条件的转入下一个程序; 村内公示:在本村范围内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期满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镇。 乡镇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