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合集下载

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
不吸水、抗冻和抗渗性优异: 天然花岗岩装修的外墙壁,经长年雨雪淋浸, 会留下阴暗的色斑,原因为花岗岩有一定的吸水性。大理石即使是在室内 使用,也易出现水渍或色斑。而微晶玻璃因吸水率为零,表面干燥光亮, 雨雪洗新表面而不易侵蚀,具有天雨自涤的特点。
色调均匀: 采用天然石材装修墙面、地面,难免色差不一,而微晶玻璃生 产可以精确控制,易于获得类似彩色玻璃那样的颜色均匀性,使建筑物达 到更完美的装修效果。
线膨胀 系数可 调
• 热稳定性好(加热900℃骤然投入5℃ 耐磨
冷水而性能与高频瓷接近;
• 化学稳定性与硼硅酸玻璃相同,不怕酸 碱侵蚀。
优异 的抗 热震
• 可进行车、刨、磨 、钻、锯切和攻丝 等加工。其加工性能类似于铸铁,可加 工成各种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产品
微晶 玻璃
良好的 可加工 性能
➢ 耐高温玻璃陶瓷
耐高温玻璃陶瓷是随着烧结法、溶胶一凝胶法等新工艺在玻璃陶瓷 制备中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当玻璃陶瓷中析出如莫来石、尖晶石、 铯榴石等耐高温的晶体且含量较高时,材料可以耐很高的温度。如铯 榴石玻璃陶瓷中,不仅析出了这种耐高温微晶,还析出了一些莫来石 晶体,而且其残余玻璃相为晶体所包裹,所以这种材料在1420℃时的 压强为1012Pa。
➢ 溶胶-凝胶法:
首先将某些金属有机盐作为原料,使其均匀地溶解在乙醇中,并以醋酸作 为催化剂,在规定的温度下恒温加热,随时间变化,一部分溶剂挥发后,有 机金属盐不断水解并缩聚,溶液的浓度和黏度不断增大,并形成一种不可流 动的凝胶状态,然后在逐步进行热处理,最终获得微晶玻璃。
• 优点:其制备低温远低于传统方法;同时可以避免某些组分挥发、侵蚀容器、
枝状结构是由于晶体沿某些晶面或晶格方向生长而形成,它实质上是 种骨架结构,有种光敏玻璃陶瓷中的二硅酸锂晶体就属于这种结构。二硅 酸锂晶体比玻璃基体易溶于氢氟酸中,利用这种特性可进行酸刻蚀并制造 成图案尺寸精度高的电子器件。

激光玻璃陶瓷的研究进展

激光玻璃陶瓷的研究进展
氟化物 晶粒而制 得 的玻璃 陶瓷 。由于氟化 物具有极 低的声子 能量 ,而氧化物 玻璃基 质具有优异 的机械 性 能和稳 定的化 学性能 ,两者 的结 合物将极有 可能
晚 ,但 已歼发出 了多 种拥有 自t知识 产权 的玻 璃 陶 瓷激 光材料 ,进一 步加大 了研 究力度 ,使我 囝 的激 光玻璃 陶瓷有望 与世界先进水平 同步甚至领 先 j
质 的区别更为 明显 ,有利 于更 镇层 次 的理 论研 究和
第1 期
总第2 0 2 期
光 的转 换 ,而这种 由近 红外 激光器抽 运 产生 的可见
光 对 大容量 数据存 储光 学器 件 的发展 意 义巨大 ,因
而引发 了国际各研 究机 构 的广泛兴趣 ,并 形成 了一 股 研究 热潮 。鉴 于半导 体激 光器 的迅速 发展和 商 品 化 ,上转换 激光玻 璃 陶瓷通 过选择合 适 的掺杂 粒子 可与 这种半 导体激 光器 很好 地耦合 ,实 现近红 外到 白、红 、绿 、蓝 、紫 等宽波 上范 围 内的激光转 换 , 能获 得高峰 值功 率和 波长可 调 的激 光输 出 。这 一性 能 可 在 光 盘技 术 、信 息 技 术 、彩 色 显示 、彩 色打
光器 等 )玻璃陶瓷可望取代单 品和玻璃 。
从 现有公 开报道 的资料看 ,目前各 国激光玻璃
陶瓷 均 处 于 理 论 研 究 和 实 验 室 研 究 阶 段 ,真 正 应 用 于 实 践 的 还 不 多 。我 的玻 璃 陶 瓷 研 究 虽 然 起 步 较
( 2)氟氧化物玻璃陶瓷 氟氧化 物玻璃 陶瓷是在 氧化物基质玻 璃 中析 出
印 、三维显 示器 、生 物 医学 诊断 和水下 通讯等 方 面 得到广泛 应用 。
( 光 纤 放 大 器 2)

玻璃陶瓷的研究与发展

玻璃陶瓷的研究与发展

3 玻璃 陶瓷的显微结 构
3 1 纳米微 晶 显微 结构 .
2 玻璃 陶瓷组成体 系
2 1 硅酸盐玻璃陶瓷体系 . 此类玻璃析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硅酸盐晶 体, 主要有光敏玻璃陶瓷和炉渣玻璃 陶瓷 . 前者析 出的稳定相主要是二硅酸锂 ( i i 5 , L S 0 )而后者为 22 硅灰石 ( ai3 和透辉石 ( a g h 6 . C SO ) C M S O ) 光敏玻 璃陶瓷可以加工成高精度 、 复杂图案 的元件 , 主要 用于电子技术 , 磁头基板 、 射流元件等 . 矿渣玻璃 陶瓷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和结构材料 . 2. 铝 硅酸盐玻 璃 陶瓷体 系 2 此类玻璃主要析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
坯 .
光学性能 : 既然玻璃陶瓷是无孔的, 又含有玻 璃相 , 通常呈现半透 明外观 , 有的甚至高度透明 . 当然 , 不透明玻璃陶瓷的生产也是可能的 , 这取决 于晶体的类 型和材料的显微结构 . 另外 , 掺稀土元 素的玻璃陶瓷还具有发光性能 . 化学性能 : 玻璃 陶瓷的化学性能 , 包括再吸收 能力及化学稳定性都可通过控制晶相和玻璃相的 组成 以及 两者 之 间的 相界 面来 实现 . 生物性能 : 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玻璃 陶瓷已在 人类医药和牙科 医学中得到应用 .
获得 应 用. 含 碱 金 属 的 云 母 玻 璃 陶 瓷 M s 不 0

M 3 I3 l 2M=C,rB) g S Oo ( Ai F aS,a 的介电性能比前者更
好[] 1. 2
除上述玻璃陶瓷组成外, 还有磷硅酸盐玻璃陶 瓷、 硅酸铁盐玻璃 陶瓷、 磷酸盐玻璃 陶瓷等体系, 本 文不一一赘述 .
F h. 2 6 e Ⅸ)
文章编号 :0 72 5 ( 0 6 0 —0 30 10 .83 2 0 ) 10 3 —6

纳米陶瓷涂层技术

纳米陶瓷涂层技术

纳米陶瓷涂层技术纳米陶瓷涂层技术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陶瓷涂层,主要应用于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表面,能够提供优异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

本文将从纳米陶瓷涂层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基本原理纳米陶瓷涂层是指由纳米级陶瓷颗粒组成的薄膜,在表面涂覆于物体表面。

与普通涂层相比,纳米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主要原理如下:1.纳米级陶瓷颗粒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能够有效增强涂层的耐磨损性能。

2.纳米级陶瓷颗粒对外界腐蚀介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3.纳米级陶瓷颗粒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涂层的耐高温性能。

基于以上原理,纳米陶瓷涂层能够为物体表面提供优异的保护效果,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二、制备方法纳米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电沉积法等。

下面将分别对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1.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在真空或低压环境下进行涂层制备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蒸发源的加热、蒸发源的蒸发、蒸发物质的传输和沉积在衬底表面等过程。

通过控制沉积条件和衬底温度,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陶瓷涂层。

2.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相化学反应在衬底表面进行涂层制备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气相前驱体的裂解、反应产物的沉积和涂层的形成等过程。

通过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和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陶瓷涂层。

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利用溶胶和凝胶过程在衬底表面进行涂层制备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制备溶胶、溶胶成型、凝胶和烧结等过程。

通过控制溶胶的成分和制备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陶瓷涂层。

4.电沉积法电沉积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进行涂层制备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电解液的选择、电极的处理、电沉积过程和电沉积后的处理等过程。

基于相图分析的MgO-Al2O3-SiO2体系玻璃陶瓷材料设计

基于相图分析的MgO-Al2O3-SiO2体系玻璃陶瓷材料设计

基于相图分析的MgO-Al2O3-SiO2体系玻璃陶瓷材料设计引言在材料学中,相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图形,用于描述材料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图分析在材料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提供关于材料特性和行为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基于相图分析,探讨MgO-Al2O3-SiO2体系在玻璃陶瓷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MgO-Al2O3-SiO2体系概述MgO-Al2O3-SiO2体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体系,它包含了三种主要成分:MgO,Al2O3和SiO2。

这些成分在许多工业和科学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体系的相图非常复杂,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区域和相。

在这个体系中,SiO2是三个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因为它具有非常好的玻璃形成能力,而且它可以与其他成分的晶体结构很好地匹配。

MgO和Al2O3则是常用的添加剂,因为它们可以改变玻璃和陶瓷的特性。

相图分析在玻璃陶瓷材料设计中的应用相图分析可以提供有关材料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

在玻璃陶瓷材料设计中,相图分析可以用来预测材料的相,确定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优化材料的性能。

以下是MgO-Al2O3-SiO2体系在玻璃陶瓷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1. 相图预测相图可以预测出材料在不同温度和组分下的相变行为。

在MgO-Al2O3-SiO2体系中,相图可以预测出玻璃-陶瓷转变的温度和组成范围。

这对于制备稳定的玻璃-陶瓷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2. 材料优化相图可以用来优化材料的性能。

在MgO-Al2O3-SiO2体系中,可以通过相图来确定材料的最佳组成比例和制备条件以获得最佳的陶瓷和玻璃性质。

例如,通过控制Al2O3/MgO比例可以改善陶瓷的耐热性。

3. 新材料设计相图可以用来设计新的玻璃陶瓷材料。

在MgO-Al2O3-SiO2体系中,可以通过相图来确定新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并预测其特性。

例如,通过向MgO-Al2O3-SiO2体系中引入氧化钙和氧化镁,可以制备出新型玻璃陶瓷材料。

结论相图分析在玻璃陶瓷材料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ALON

ALON

左边是AION1.6 英寸厚的金属

三、AlON透明陶瓷的性能
影响因素
陶瓷是一种多晶材料,其性能不仅与材料的组成有关,而且与材料的 显微结构有密切关系。
微观结构:气孔,缺陷,晶界,第二相等
制备工艺:粉体的制备会直接影响烧结,而烧结过程直接影响陶瓷的 显微结构的晶粒尺寸和分布,气孔尺寸和分布,以及晶界体积分数等 参数,进而对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制备工艺从粉体制备到最后抛 光打磨处理对AlON透明陶瓷的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要想获得 性能优异的AlON透明陶瓷必须在每一道工序上都要认真设计。
后处理工艺 04
二、AlON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
粉体制备
透明陶瓷粉体制备要求:高纯,超细,粒径 分布范围窄,颗粒大小均匀。
制备AlON粉体的方法有:一是AlN和 Al2O3直接反应合成的固相反应法;二是 氧化铝还原氮化法,其还原剂通常有C、 Al、N H3和H2;三是使金属Al粉和氮的 氧化物通过燃烧反应生成AlON(自蔓 延法);四是利用气态AlCl3和其它气体 通过气相反应获得。
一、AlON透明陶瓷简介源自ALON是一种多晶体,并且完全是透明的, 其晶粒大小为80~250微米。从外表看 ALON板就像蓝宝石,ALON的化学公式 为 Al(64+x)/3O32-xNx , 式 中 的 X 可 以 从 2 到5。
二、AlON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
粉体制备 01
成型工艺
02
烧结工艺
03
其他
由于其耐磨性,可用作超市 及零售店的POS机扫描窗 口用材料;由于其抗化学腐 蚀性,可用作半导体工艺设 备用陶瓷材料,以及导弹电 磁导航系统、热喷涂层材料 和大口径大炮的点火装置等 。
四、AlON透明陶瓷的应用与发展

透明陶瓷

透明陶瓷

结活性、自身含有过多的杂质元素(如氧等),这些都
成为制约非氧化物透明陶瓷实现成功烧结并得到广泛 应用的主要因素。但经过各国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和 深人研究,现已经成功地制备出了多种透明度很高的 非氧化物透明陶瓷,其中最典型的是AIN、GaAS、 MgFZ、ZnS、CaFZ等透明陶瓷。
钇铝石榴石透 明陶瓷 钇铝石榴石化 学式 Y3Al5O12, 是一种优良的 激光基质。主 要应用于医学 和高能物理领 域。提高透明 性和光输出率 仍是研究的关 键技术问题。
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透明三氧化二钇陶瓷的制备
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方法一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透明氧化铝陶瓷的SPS 烧结 近几年也得到研究和探索。Dibyendu】【1以平均粒径为100 nm 的高纯氧化铝为原料,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采用SPS烧 结,工艺条件为压力275 MPa,最高烧结温度1150℃,制备了 平均晶粒尺寸为0. 3 μm,硬度达到23 GPa 的透明氧化铝陶瓷。 Jiang 等】【2采用高纯纳米氧化铝粉( > 99. 995%) ,0.2 wt% MgO( 以 硝酸镁形式加入) 作为烧结助剂,SPS 烧结工艺为 真空条件下90 MPa 压力,在3min 内温度从室温升至600 ℃,然 后快速升温至1300 ~ 1700℃,保温3 ~ 5 min。结果表明, 1300 ℃ × 5 min 条件SPS 烧结的试样达到完全致密化,晶粒尺 寸仅为0.5 ~ 1μm,在中红外区透光率可达85%,而经1700 ℃ × 3 min 条件下SPS 烧结试样,晶粒尺寸迅速增大至5μm 左 右。Michael 等】【3同样采用SPS 烧结制备了透明氧化铝陶瓷, 并研究SPS过程中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 氧化铝透光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使用Mg、Y、La 三元复合添加剂,总质量为450 ppm 时,氧化铝陶瓷的直线透光率能达到57%。

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制备及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

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制备及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

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制备及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制备及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1. 简介陶瓷纤维催化滤管是一种利用陶瓷纤维载体上的催化剂来实现污染物去除的技术装置。

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窑炉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2. 制备方法陶瓷纤维催化滤管的制备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选择合适的陶瓷纤维载体材料,如氧化铝等。

- 制备陶瓷纤维载体,常见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纳米纤维电纺法等。

- 涂覆催化剂,将合适的催化剂溶液涂覆于陶瓷纤维载体上,并进行干燥、煅烧等处理。

3. 脱硝原理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主要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原理。

主要过程如下: 1. 一氧化氮(NO)和氨气(NH3)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

2. 吸附的NH3发生解离生成氨基自由基(NH2)。

3. NH2与表面吸附的NO反应生成氮气(N2)和水(H2O)。

4. 应用优势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 高效脱除氮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够高效脱除窑炉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 低温活性窗口宽: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约摄氏度)均能保持较高的脱硝效率。

- 高抗积灰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积灰能力,不易因催化剂堵塞而降低脱硝效果。

- 长寿命: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替频率和维护成本。

5. 应用实例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应用实例的简要介绍: - XXX玻璃厂采用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对窑炉废气进行脱硝处理,NOx排放浓度降低了70%以上,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 XXX公司使用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对玻璃窑炉进行脱硝,大幅度减少了NOx的排放量,提高了环保指标,提升了企业形象。

结论陶瓷纤维催化滤管的制备及在玻璃窑炉中的脱硝应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催化剂,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可以高效去除窑炉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1 / 8 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 陶瓷玻璃又称微晶玻璃,其作为21世纪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介绍了玻璃陶瓷的发展史、制备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制备 性能 应用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lass Ceramics Abstract: Ceramic glass and glass ceramics, as a new building material in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lass ceramic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glass ceramic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pplication

一、 前言 玻璃陶瓷,又名微晶玻璃,是将加有成核剂(个别也可不加) 的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经热处理工艺后所得的微晶体和玻璃体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 玻璃陶瓷兼有玻璃和陶瓷的优点,具有许多常规材料难以达到的优异性能[1]。 玻璃陶瓷是材料科学上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技术材料、光学电学材料、装饰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工业、建筑业及生活等各个领域。 因此,微晶玻璃被科学家们称为21世纪的新型建筑材料。

二、玻璃陶瓷的发展史 由玻璃制备多晶材料的思想可追溯到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家 Rene De Reaumur于 1739年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微晶玻璃材料的研制成功并实现工业化则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由美国康宁公司的Stookey发明了光敏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的性能即决定于组成相的固有属性,又决定于形成的微观组织形态。能够形成微晶玻璃的硅酸盐从结构上大致分为三类:架状硅酸盐、片状硅酸盐、片状硅酸盐及链状硅酸盐,每种均有其特定的组成及结构和性能特点。微晶玻璃从五十年代末诞生安徽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2 / 8 到目前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研究重点是架状硅酸盐微晶玻璃,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聚合度,热膨胀系数低是这类材料的突出特点。这一时期广泛研究了多种有效的成核剂,获得了高度结晶化且具有细小晶粒(<100 nm) 的透明材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Li2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 (二)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具有较低聚合度和稳定性的片状和链状硅酸盐微晶玻璃得到了广泛研究,开发了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具有易切削性的多种微晶玻璃材料。如片状氟金云母型微晶玻璃,其商品Macor己在航天飞机的部件、微波窗口、电真空等多方面获得应用。 (三)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复杂结构及多相微晶玻璃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在有针对性的材料开发研究、系统的性能研究方面也更为深入。特别在生物材料、电磁材料、超导材料、核废料处理等方面,极大地扩展了微晶玻璃的应用领域。在这一阶段,特别是九十年代,对微晶玻璃制备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开发了新的工艺,如溶胶一凝胶法、烧结法等[2]。 微晶玻璃具有许多宝贵的性能:膨胀系数可调(例如可制成零膨胀系数玻璃)、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优良、介电损耗小、介电常数低、耐磨、耐腐蚀、热稳定性好及使用温度高等[3],因而它作为结构材料、技术材料、光学和电学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等广泛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工业建筑及生活等各个领域。作为建筑材料,其性能集玻璃、陶瓷、石材的优点于一身;作为功能祠料和结构材料,在光、电、生、化、磁等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国防尖端技术、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玻璃陶瓷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陶瓷材料,它是通过控制玻璃体析晶而获得的多晶陶瓷材料,它兼有玻璃、陶瓷的优点, 有常规材料难以达到的物理性能。与玻璃比较,玻璃陶瓷的力学、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与传统陶瓷相比,玻璃陶瓷的结构、性能容易控制,可以运用成熟的玻璃生产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玻璃陶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获得广泛应用,被专家誉为21世纪的新型陶瓷材料。 玻璃陶瓷比其原始玻璃和传统的陶瓷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特别是可切削玻璃陶瓷(glass- ceramic)能使用通常的金属加工方法进行切削,成为材料工艺上一个突出的进展,在机械、生物医学和电子等领域有较广的应用前景[4] 。本文研究的是CaO - MgO - Al2O3 - SiO2 - F系中以钙云母为主晶相的可切削氟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此类材料理想显微结构和性能的获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玻璃陶瓷的制备 安徽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3 / 8 玻璃陶瓷制备的一个最基本的步聚是玻璃的制备,即混合配料经高温精炼和均化,获得高质量的玻璃,然后,在低温下核化和晶化。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分为压延法(浇注法、拉制法)和烧结法。

(一)压延法(浇注法、拉制法也叫整体析晶法) 此法主要用于面积比较大的制品。它包括两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采用普通玻璃的成型工艺制备玻璃制品。 第二步,制品经过热处理,使其核化、晶化转变成玻璃陶瓷。 后一步决定其性能的优劣。晶化的趋向和能力取决于核化和晶化的温度及二者的重叠程度。一般核化温度小于晶体的生长温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为了生成大量的微晶,晶度晶体生长前应有大量的晶核存在,另外要求玻璃陶瓷致密度高、光滑表面、无裂纹和其他缺陷,通常在玻璃中加入晶核剂,常用的晶核剂有光敏金属、氧化物、氟化物及其复合物,一般复合晶核剂效果优于任何一个单晶核剂[5]。 玻璃陶瓷的制备需经过热处理阶段,设计的热处理过程目的是最终材料的微结构是一种晶相或多种晶相与玻璃相共存。主晶相有铿辉石、锉霞石、硅锌矿、镁橄榄石、荃青石、氟云母等物质。

(二)烧结法(粉末法) 所谓烧结法是通过玻璃粉的烧结制备玻璃陶瓷。这种方法最早是在1962年由H.schonbom首先提出的。烧结法利用玻璃粉末粒子表面的成核作用,把玻璃研磨成粉末再成型,最后热处理使粉末结晶、烧结固化。该法玻璃的熔制时间短、温度低、热处理工艺简单,可利用陶瓷厂的普通设备、不需使用晶核剂、附加成本低、投资少。近年来,烧结法已成为玻璃陶瓷最热门的话题,其中较为成功的产品有铝硅酸盐的MgO- A12O3- Si02系统、BaO-A12O3- SiO2系统、ZnO- A12O3- Si02系统、CaO-A1203- SiO2系统的封接材料、齿科材料、蜂窝状热交换器等。

(三)溶胶-凝胶工艺[6] 溶胶一凝胶工艺能制备高均匀度与高纯度的材料,与传统玻璃工艺相比其制备温度要低得多,并可扩展其组成范围,制造不能用传统工艺制备的式样,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高强和高韧性等特种材料的制备,其研究系统主要集中在CaO-A1203- SiO2、CaO- SiO2-ZrO2、MgO- A1203- SiO2-TiO2等系统玻璃陶瓷。 安徽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4 / 8 随着溶胶一凝胶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陶瓷材料的研究领域也大大地扩展了,利用溶胶一凝胶方法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玻璃陶瓷材料,尤其在非线性光学、功能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这些新型的材料展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特有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玻璃陶瓷的应用[7、8]

玻璃陶瓷具有热膨胀可调节性、耐腐蚀性、良好的抗热震性、高强度、低介电损耗以及高的机械可加工等优越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列举玻璃陶瓷目前取得的主要应用。

(一) 低膨胀和可调节膨胀的玻璃陶瓷 玻璃陶瓷所含晶体的大小一般在0.1 μm到10 μm之间。由于这些晶体是在均匀的原始玻璃中生长出来的,在各个方向上受到应力的影响也相同,因而它们的取向是无序的,这就保证了玻璃陶瓷在性能上不受各向异性很大的晶体的影响,有利于玻璃陶瓷强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改变它的热膨胀系数,从负膨胀,零膨胀,一直到具有100×10-7 /℃以上的膨胀系数。 1.低膨胀玻璃陶瓷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使它成为制造炊具的理想材料,到目前为止它还是玻璃陶瓷最大的应用领域。此类材料的透射由“着色剂”的杂有意被限制,可通过调整,使透射只在可见红光的近红外区高,因为钨卤热灯发射的最大光谱在1 μm-2 μm的范围内,与玻璃陶瓷的最大透射一致,便于加热元件只在加热时能被看见,在此主要起装饰材料。 2.低膨胀或零膨胀玻璃陶瓷对温度变化特别不敏感,这类材料适合用于随要求温度改变,而尺寸稳定的应用中。应用于望远镜镜片和激光器外壳,前者减少光的失真,后者确保频率稳定性[7]。在激光器,即真空技术中,还要求低的放气和低的氦渗透率,氧化铝陶瓷具有很低的氦渗透率,但不具有零膨胀;聚石英和它的衍生物具有零膨胀,却显示出高的氦渗透率;玻璃陶瓷两者都可满足,如铿铝硅酸盐型玻璃陶瓷用于高稳定激光器的研制。 3.玻璃陶瓷有膨胀系数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使它能和多种金属封接而成为焊料。

(二) 透射电磁波的璃璃陶瓷 电磁波谱包含相当宽的频率范围,玻璃陶瓷对此范围有很多部分波的传输,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玻璃陶瓷对微米毫米波是最重要的,尽管许多材料如:聚合物、玻璃、陶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