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才有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结果”变成“过程”

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李梅芝

想起袁振国老师的一段话:“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当我真正把“结果”变成“过程”的时候,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室成为活力四射的地方,兴奋的目光、专注的神情,迫不及待的“我要补充”、“我要强调”、“我觉得他说的不对”、“还可以这样想”、“我要总结一下”……,让我成了“旁观者”。作为教师不由地感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讲”课了!”

一、有“舍”才有“得”

案例再现: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练习课:

教师出示题组一:

一共有多少个“△”。

1、△△△△△△△△△△

2、△△△△△△△△△△△△

3、△△△△△△△△△△△△△△△△

学生解答、汇报:

生:第一小题:6+4=10

生:也可以4+6=10

生:第2小题:6×2=12

生:也可以2×6=12

生:列加法也行6+6=12

生:第3题:6×2+4=16

生:还可以6+6+4=16

生:或者6×3-2=16,第三堆填上两个就是6×3,再把2个去掉就减2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同学忍不住插嘴,如提醒数数时要做记号,最好是在下面标好数字,还有提醒不要忘了写单位名称等等,但总体说到这里还是比较顺畅的。

再看反思交流环节:

生:这些题都是求总数,都可以用加法算(边说边圈出三个加法算式)

生:但是第一题两堆不同,不能用乘法,第二堆两堆都是6,可以用乘法。

生:我反对,第一堆也能用乘法。5×2=10,把第一堆的三角,移到第二堆一个。(掌声响起)

师:变化一下,为什么能用乘了?

生:变得同样多了

生:第三题,前两堆一样用乘,后一堆不同用加。

生:这样说的话,第一题也可以这样列4×2+2=10。

师:谁能解释这个算式的想法

生:两堆都看成四个,再加上第一堆少看的两个。

生:那也可以6×2-2,都看成6,再减去多看的2。

生:我有个问题,都能用加法,干嘛还用乘法?

生:如果有100个6呢,那用加法就太麻烦了呀!

生:可以把乘法看成加法的儿子,当相同加数有很多的时候就用乘法算。……

教师本来准备了三个题组对比,还有若干个小练习,可是第一组就花了差不多一节课时间。每每忍不住想打断学生的争论,但又不忍一盆冷水浇在燃烧的炭火上,这样的教学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或许有很多老师会说,这样怎么完成教学任务!我们来算一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年级都有一些机动课时,低年段相对会更多一些。像二年级上册,教学用书上明确“全册教科书共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4课时的期末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以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机动课时,多数被老师用来做练习题,大练、小练亦或补充题目,不舍得放弃哪怕一道题,曰:“因为孩子做了还不会,还敢让他不做吗!”期待反复地操练能带给学生更好地成绩!但是,我们要问的是,你反反复复做了孩子会了吗?是不是该错还是错!该不及格还是不及格?!操练出的学生面对变化成千的题目,真会像赵本山讲的一样“穿个马甲就不认识它了”。

上述案例分析,教师没有一味地追求“结果”。看上去,课堂密度不够,容量太少。教师在课上尽可能留下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交流,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增长智慧,增进人文情怀。细细品味,我们不得不承认,概念在“过程”中清晰,在“过程”中精致。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们该学会舍弃,舍弃一些不做学生也会的,舍弃一些做了学生也不会的,舍弃一些教师的“告诉”和“强调”,把时间留给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经历“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技能,让学生渐渐地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慢慢地积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渐地变知识为智慧,这才是“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有了这些“成绩”还会差吗?!

不要满足于“结果”,让丰盈的“过程”给学生自我建构的机会,形成思考的策略,让倾听、思考、发现、交流、合作、创新成为带给学生的盛筵,成就“自然生长”的课堂。借用冯凌老师的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待放的花朵,作为教师的我们,闭上眼睛,或许便能听到每一朵花努力自主绽放的生命之声!”

二、有“退”才能“进”

案例再现

案例:二年级上册表内乘除法练习课

算一算,比一比

4×4 5×5 6×6

3×5+1 4×6+1 5×7+1

师: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上面一排两个乘数都是相同的。

生:我发现下面两个乘数差2。

生:我发现下面每一道题都加1。

生:我发现上下两题的得数相同。

生:我有补充,上面乘数减1和加1后相乘再加1,得数是不变的。

师:谁把这个发现再说给大家听听?

生重复上面的发现。

师:咦,为什么把上面的乘数分别减一、加一后得到的两个数相乘,再加一,得数会不变呢?是碰巧还是里面藏着什么秘密?交流交流。

生思考交流

生:老师我想画个图,拿第一组为例:

4*4表示4个4相加:︱︱︱︱︱︱︱︱︱︱︱︱︱︱︱︱

3*5可以表示3个5

你看3个5根再添上1根不就是4个4根吗。

生:我知道了,第二组我来画。

……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7×7=6×8+1

师:算一算,相等吗?

生:我有个问题,如果是1×1就不行了啊!

师:1×1,行不行呢?(出乎意料,停顿)大家试试。

生:行的,1*1=1,0*2+!不是也正好等于1吗?

师:0×2等于几?你怎么知道的?(没学过)

生:等于0,因为0*2就是0个2,还是一个也没有。

(学生抱以热烈的掌声)

斯霞老师曾说过:“在课堂上,学生说的话要比教师说的多”。对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教师给予学生的越多,学生的自主思维越容易被限制。学生往往习惯于顺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往前走,传统的课堂“听懂了!”“学会了!”被认为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上述案例,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个问题推进,不再是师生一问一答的对话。从师生激烈的互相补充和争论中,我们能看到教师平时教学的影子,感受到老师平时教学中给予学生经验积累的时间和空间。不然,学生不会这么专注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会产生那么多独立的想法,更不会有这么敏锐的问题感和强烈的表现欲!我们可以感受到“学习过程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

这里,教师的“退”,让学生思维之河静静的流淌。学生的不同想法,为课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话题与资源。“咦,为什么把上面的乘数分别减一、加一后得到的两个数相乘,再加一,得数会不变呢?是碰巧还是里面藏着什么秘密?交流交流。”教师轻轻地一句,聚集了问题,引领学生走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