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第5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3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第5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36张ppt)

解:实际用于生产硫酸的FeS2的质量为 200t×95%×(1-5%)×92%×(1-0.6%) =165.064t 设可制得98%的硫酸质量为x。
FeS2 ~ 120 165.064t
2H2SO4
2×98 x.98% 解得 x=285.1t
答:可制得98%的浓硫酸285.1吨。 Page 23
例12:有40克盐酸溶液与氯化镁溶液的 混合液,向其中滴加20%的NaOH溶液,所加 NaOH溶液的质量X与生成沉淀质量Y的关系 如图所示。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102021/8/102021/8/102021/8/10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02021/8/102021/8/102021/8/108/1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0日星 期二2021/8/102021/8/102021/8/10
解:设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分别 为x和y。
Zn+H2SO4 = ZnSO4 +H2↑
65 98 xy
2 0.2克
65∶2 = x∶0.2克 98∶2 = y∶0.2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2.在反应A+3B===2C+3D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
若2.3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
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
( B)
A.3∶2
B.12∶11
C.8∶11
D.35∶33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3.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245
96
x
9.6 g
2x45=99.66g
x=24.5 g
故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30 g-24.5 g=5.5 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5.5 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5.现有含一定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8.78 g,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杂 质不反应),制取了0.56 L氧气(对应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试 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CH4=催=高化=温=剂=C+2H2
16
4
32 t
x
146=32x t
x=8 t
答:32吨甲烷裂解,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8吨。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能力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0.在化合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 所示,现将6 g A和 8 g B2 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C )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⑤③④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4.四名学生计算 30 g 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 CO2 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x 表示 CO2 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B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品课件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CaO+CO2↑
100
56
x
5.6 t
100
x
56
5.6t
解得:x=10 t
答:需要碳酸钙10 t。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写在 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用相对 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 且要统一)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4
2
16
•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中A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1:1
• 3、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 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 请计算:
B 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
A.相等
B.铁大于锌
C.铁小于锌
D.无法比较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加热16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
B 成分是( )
A.K2MnO4和MnO2 C.KMnO4和MnO2
B.KMnO4、K2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A.14 g B.18 g C.16.24 g D.29 g
9.(2分)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 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为5∶3
(2)设生产 8.4 t 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x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58.5 84
x 8.4 t
58.5 x
=88.44 t
x=5.85 t
答:生产 8.4 t 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5.85 t。
12.(3分)(连云港月考)实验室需要3.2 g氧气,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这些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第二次 6 12
第三次 12 12
(1)参加反应的硫、氧气和生成的SO2之间的质量比为__1_∶__1_∶__2__。 在第__一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3__g。 (2)在第__三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6__g。
4.(2分)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利用它制氧气,一段时间后, 溶液质量共减少8 g,则该过程共有多少过氧化氢分解( A ) A.17 g B.8 g C.64 g D.32 g
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
的总质量约16 g。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
酸钾?
解:2MnO4+MnO2+O2↑
316 32
x 16 g
316 32
=16x g
x=158 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答案:(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 (3)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4)列出比例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辨误区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1)设未知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写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2H 2O=====通电2H 2↑+O 2↑ 2×18 2×218 kg x ……………………标 (4)列比例式求解: 2×182×2=18 kgx…………………列 x =18 kg×2×22×18=2 kg……………算(5)简写出答案: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 kg…答(6)回顾检查:①方程式是否正确;②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是否正确;③单位是否正确;④数值大小是否合理;⑤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得到氧气的质量约为__0_.3_2__g__。
课后训练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
△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0.32 g
课后训练
33126=0.3x2 g 解得:x=3.16 g 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3.416g g×100%=79% 答: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79%。
100
44
30 g
x
14040=30x g x=13.2 g
答:能生成二氧化碳 13.2 g。
课后训练
12.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 应),称取 4.0 g 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 用排水法得到 0.2 L 冷却到室温的氧气(室温下氧气的密度 约为 1.6 g/L)。请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导练
4.张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看到一位同学这样的解题过程:求
电解 3.6 g 水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解:设可以得到的氧气质量为 x。
通电 H2O ===== H2↑ + O2↑
18
2
32
3.6 g
x=6.4 g
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帮他改正过来。
课堂导练
这位同学的第一个错误是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导致质量比 错误,第二个错误是解题格式不规范,没有列出比例式, 最后还没有作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硫的质量为 x。
2Ca
O
+2SO
2+O
高温
2=====2Ca
SO4
112 128
56 t x
112=56 t 128 x
x=64 t
答:理论上最多可吸收 64 t 二氧化硫。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2 g
C.23 g
D.33 g
7.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C)
A.6.8 g
B.9.6 g
C.8.8 g
D.4.4 g
8.实验室用16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 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 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
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加入稀硫 酸的质量/g 烧杯中剩余 物的质量/g
第一次 20
第二次 20
第三次 20
第四次 20
39.92
59.84
79.80
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0.2__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练习2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 少?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2)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 里用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 量各是多少?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例1: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 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0.2克,试 回答: (1)生成多少克氧气?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那些固体物质?其质量 分别为少克?
1、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9.6克放入大试 管,给试管加热来制取 氧气,在反应不再发生后,等试管冷 却称量,得14.8克固体物质,问:
(1) 制得氧气多少克? (2) 14.8克固体物质里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1) 4.8克 (2) 氯化钾7.45克,二氧化锰7.35克
2、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克,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冷 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1.2克。 1)求反应所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3)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所占的质量分数? 4)生成的氯化钾质量是多少?
方程式中任意两者互成正比例关系
例题1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步骤: 1、设未知量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注意:配平
2 KMnO4 = K2MnO4 +MnO2 + O2
3、写出已知物质的化 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 质量的乘积和已知量、 未知量
(1)在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刚好完全反应。
(2)在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比。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例题1、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第1页第2页(1)设: 设未知量 ;(未知量带单位吗? 不用 )(2)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什么? 配平 )(3)标: 标出已知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 化学式的正下方 已知量带单位吗? 带单位 )(4)列: 列出比例式 ;(怎么比呢? 两种比 )(5)答: 简明写出答案 。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④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题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2222H O2H +O 36418kg x ↑↑通电364=18kg x 或3618kg =4x第3页解得:x=2kg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kg 。

练习题1、计算340克含10%过氧化氢的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x 。

22222MnO 2H O 2H +O 68432340g x O 10%x⨯↑ 6832=340g 10%x ⨯或68340g 10%=32x⨯ 解得:x=16g答: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16g 。

知识点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题1、实验室中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9.48g 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可制得氧气多少克?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

424222KMnO K MnO +O +MnO 316329.48g x ∆↑31632=9.48g x第4页x=0.96g答:可制得0.96克氧气。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已知生成物的质量,可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题2、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2O 3=====通电4Al +3O 2↑,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铝1.08kg ,至少需要电解多少氧化铝才能制成这个铝锅?解:设需要电解氧化铝的质量为x 。

2322Al O 4Al +3O 204108x 1.08kg通电 204108=x 1.08gx=2.04kg答:至少需要电解2.04千克氧化铝才能制成这个铝锅。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1、求反应物、生成物间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后的乘积之比。

例题1、实验室中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6.32g 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制得的氧气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是多少?解:设生成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

第5页 42422Δ2KMnO K MnO +MnO +O 31687326.32g x y↑ 3168732==6.32g x yx=1.74g ;y=0.64g氧气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是1.74g:0.64g=87:32答:氧气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是87:32。

2、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或几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解题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一定值。

只要知道方程式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其他物质的质量均可求出。

例题1、计算生成3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解: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x 。

22222MnO 2H O 2H O +O 683210%x 32g↑ 6832=10%x 32gx=680g答: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680g 。

3、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换算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6页①若已知物质(气体)的体积,应先根据质量=密度×体积,将体积换算成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其他物质质量。

②若求物质(气体)的体积,应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质量,再根据=质量体积密度,求出物质(气体)的体积。

例题1、6.2g 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解:设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 ,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y 。

2254P +5O 2P O 1241602846.2g y x点燃 124160284==6.2g y xx=14.2g ;y=8g氧气的体积为: 1.43 g/L=18g 1.44L ⨯;空气的体积为11.44L 21%=54.48L ÷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14.2g ,消耗的空气的体积为54.48L 。

4、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若遇到不纯物时,应先把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物质的纯度(质量分数)=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 ②当已知量是混合物质量时,有时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生成气体的质量。

生成气体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

第7页例题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 加热到反应完全,称量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 g 。

求:(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剩余固体中有何物质,各为多少克?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y 。

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5g-10.2g=4.8g 。

232MnO 2KClO 2KCl +3O Δ24514996x y 4.8g24514996==x y 4.8gx=12.25g ;y=7.45g(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2.25g ×100%=75%15g(2)剩余固体中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7.45g ,二氧化锰15-12.25g=2.75g 。

三、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1)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

(2)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具体的解题步骤为: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②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对应成比例,单位要一致)。

(3)求解。

第8页例题1、将8.4g 表面有氧化铜的粗铜丝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8.0g 铜。

试求参加反应的氢气及反应生成铜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 。

22ΔCuO +H Cu +H O Δm 26416x y 8.4g-8.0gx=0.05g ;y=1.6g答: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0.05g ,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为1.6g 。

化学闯关练习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D )。

A.27∶32∶102B.27∶24∶43C.4∶3∶2D.108∶96∶2042、制取4.8 g 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 A )。

A.12.25 gB.24.5 gC.2 gD.3 g3、在化学反应A +2B===3C +D 中,6 g A 与8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 g D 。

若反应生成了15gC ,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D )。

A.8 gB.12 gC.16 gD.24 g4、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2Mg +O 2=====点燃2MgO 。

已知24 g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可得40 g 产物,那么24 g 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 B )。

A.等于40 gB.小于40 gC.大于40 gD.无法确定5、在3A +B===2C +D 的反应中已知30gA 和10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 g D 且已知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C )。

A.20B.26C.40D.60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A、B、C、D,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A.1∶1B.1∶2C.1∶3D.2∶37、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C)A.4:9B.8:11C.10:11D.31:448、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

若增加10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9、要让24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C)A、24gB、32gC、16gD、无法计算10. 在敞口的试管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试管里的固体的质量为3.0g时,剩余的固体残渣含有(B)A.KMnO4和MnO2B.KMnO4、MnO2和K2MnO4C.K2MnO4和MnO2D.KMnO4和K2MnO4二、计算题11、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第9页第10页(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2H 4+N 2O 4=====点燃3________+4H 2O ,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N 2(2)请计算9.6kgN 2H 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 2O 4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