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
戊唑醇悬浮剂 标准

戊唑醇悬浮剂标准戊唑醇悬浮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了确保戊唑醇悬浮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对戊唑醇悬浮剂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
一、外观和性状。
戊唑醇悬浮剂应为均匀的乳白色悬浮液,无明显沉淀。
在观察外观时,应注意是否有分层、结块或有任何异常现象。
此外,戊唑醇悬浮剂的性状应符合相关的药典规定,如溶解度、pH值等。
二、质量指标。
戊唑醇悬浮剂的质量指标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依据,包括含量测定、颗粒度、稳定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合格范围是根据药典规定和临床实践经验确定的,生产和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三、生产工艺。
戊唑醇悬浮剂的生产工艺应符合药典规定,包括原料的选用、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的选择和验证等方面。
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
四、贮存和包装。
戊唑醇悬浮剂在贮存和包装过程中,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包括贮存条件、有效期、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等方面。
贮存和包装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符合标准规定,以确保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受损坏,保持良好的质量状态。
五、使用方法。
戊唑醇悬浮剂的使用方法应符合药典规定和临床实践经验,包括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方面。
使用单位应对使用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戊唑醇悬浮剂,减少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六、质量控制。
戊唑醇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原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品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
七、风险评估。
在使用戊唑醇悬浮剂时,应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方面。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
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高效杀菌剂戊唑醇

樊宝红, 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 公 司 , 邮 编 052165 ( 河北省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
旬, 重点喷施地面, 杀灭越冬幼虫, 第 2 次在 6 月中 下旬到 7 月上旬, 以果实为主, 杀灭第 1 代卵及初 孵幼虫。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喷 65%代森锰锌 500 倍 液 防 细 菌 性 穿 孔 病 。 每 隔 10 天 喷 1 次 , 共 3~ 42008.10
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高效杀菌剂戊唑醇
樊宝红
戊唑醇是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生产的 高 效 杀 菌 剂 , 剂 型 为 12.5%微 乳 剂 , 主 要 成 分 为 戊 唑醇, 防病机理主要是抑制病原菌麦角甾醇的生 物合成。可广泛用于防治白粉属 、丙 锈 菌 属 、核 腔 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农药登记证号为 LS20011291。农业部登记: 喷雾使用 2 000~3 000 倍 液 ( 41.7~62.5 mg/hm2) , 可 有 效 防 治 苹 果 树 斑 点 落叶病。 1 主要特点
戊唑醇属于新型三唑类杀菌剂, 内吸性强, 在 植物体内向顶和向上传导, 可广泛应用于种子处 理和茎叶喷雾。在树体高大的苹果树上, 用来防治 斑点落叶病和白粉病效果显著。其剂型为微乳剂, 喷后不会影响果实品质, 在推荐浓度下使用对蜜蜂 安全。 2 使用方法
在发病初期喷 2 000~3 000 倍液, 隔 7 天喷 1 次。建议易发病果区春梢期连喷 3 次, 秋梢期连喷 2 次, 可有效控制全年病害发生。 3 应用效果
25%戊唑醇乳油成分

25%戊唑醇乳油成分
戊唑醇乳油的成分可以根据产品具体配方而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情况下,戊唑醇乳油的主要成分包括:
1. 戊唑醇(Climbazole):戊唑醇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活性成分,可以用于治疗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等头皮问题。
2. 植物萃取物:戊唑醇乳油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萃取物,如植物精油或草本提取物等,用于舒缓头皮,减轻炎症和刺激。
3. 柔软剂:为了使乳油质地柔软,易于涂抹和吸收,乳油中通常还会添加柔软剂。
4. 保湿剂:为了提供额外的滋润和保湿效果,戊唑醇乳油中可能还含有保湿成分,如甘油或透明质酸等。
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戊唑醇乳油的常见成分,实际产品的成分可能因品牌和配方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查看产品的配方表或咨询生产商以获取准确的成分信息。
二甲基硫醚合成戊唑醇的工艺研究

二甲基硫醚合成戊唑醇的工艺研究摘要:戊唑醇是一种、广谱、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
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
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1]。
有关戊唑醇的合成研究很多,其中多以对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醛酮缩合、催化加氢、环氧化反应、加成反应等步骤制备戊唑醇。
关键词:戊唑醇;二甲基硫醚;催化加氢;环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引言戊唑醇属于三唑类剂,该药剂的性能和三唑酮非常的类似。
因为其的内吸性比较强,可以用来处理种子,能够将依附在种子表层上的病菌消灭掉,也能够在农作物的体内向顶传导,消灭农作物体内的病原菌;可以给你叶面上施用。
能够消灭掉作物茎叶表层上面的病菌,也能够在农作物体内向上传导,以此来讲农作物体内的病原菌杀除掉,它的机理通常是控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有效的壳针孢属病菌、白粉菌属以及柄锈菌属而造成的病害。
它的生物活性将会比三唑酮、三唑醇高,主要表现是用药量低。
戊唑醇的合成主要由两步,第一步用二甲硫醚合成 2-叔丁基-2-(4-氯苯基乙基)环氧乙烷,第二步萃取、精馏、结晶得到戊唑醇产品[2]。
一、用二甲硫醚合成2-叔丁基-2-(4-氯苯基乙基)环氧乙烷1.合成三甲基锍盐在 100ml 的四颈烧瓶中,配备冷凝管和恒压漏斗、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加入 7ml(0.1mol,6.213g)二甲基硫醚和4ml聚乙二醇,温度控制在28℃,滴加硫酸二甲酯 9.46ml(0.1mol,12.6g),大致 1d/7-10 秒, 0.5-1 小时加完,继续在 20-30℃,搅拌5h,合成硫酸单甲酯三甲基锍盐,形成大量的固体。
戊唑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戊唑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概述戊唑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药物,其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戊唑醇的作用及其主要功能主治。
作用•抗炎作用:戊唑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症状,有助于缓解相关疾病的症状和炎症程度。
•抗氧化作用:戊唑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突发反应的损害,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有助于维护和改善细胞的功能。
•免疫调节作用:戊唑醇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疾病侵袭的能力,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
•抗肿瘤作用:戊唑醇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功能主治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戊唑醇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炎痛和关节肿胀,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是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治疗药物之一。
2.改善皮肤病症状:戊唑醇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减轻皮肤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戊唑醇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的水平,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4.辅助治疗癌症:戊唑醇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癌症,减轻癌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5.保护肝脏:戊唑醇可以保护肝脏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脏损伤,是一种常用的肝保护药物。
6.调节免疫功能:戊唑醇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使用方法•用药剂型:戊唑醇常见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具体剂型根据疾病和医生建议选择。
•用药剂量:戊唑醇的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疾病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具处方。
•用药频率:戊唑醇一般需要持续使用,根据医生指导规定的用药频率进行服用,一般为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
农药戊唑醇信息

农药戊唑醇农药登记证号:PD20132350购买日期:2016.3.22生产日期:2015.5.12保质期:2年剂型:悬浮剂毒性:低等毒杀菌剂净含量:100克有效成分含量:430克/升生产厂家: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产品性能(用途):本品是三唑类杀菌剂,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的部分吸收并向顶部转移。
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调节作物生长,使之叶色浓绿、叶片增厚,从而调节作物健康。
可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1、本品在苹果上的安全间隔期夏季为35天,每季最多使用三次;2、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3、本品对水蚤、家蚕、赤眼蜂有毒,禁止在蚕室和桑园附近使用,天敌放飞区禁止使用。
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4、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5、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
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
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6、避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接触;7、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作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中毒急救:中毒症状:该药对眼有轻微刺激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不慎吸入,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
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仍有不适时,就医。
误服,立即携此标签将病人送医院诊治。
对症治疗。
无特效解毒剂。
储存和运输:本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
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
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等其他商品同贮同运。
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戊唑醇结构式

戊唑醇结构式戊唑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₄H₇NO,它的结构式为:H│H─C─C─C─N─O─H│H戊唑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活性。
以下将对戊唑醇的性质、用途和合成方法进行全面介绍。
首先,戊唑醇具有多种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具有脂溶性的烷氧基化合物,可被机体吸收并参与代谢过程。
戊唑醇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此外,它在酸性环境下能够迅速水解,形成醇和相应的酸。
这些性质为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戊唑醇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次,戊唑醇还具有抗真菌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真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此外,戊唑醇也被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过敏效果。
因此,戊唑醇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戊唑醇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是利用有机合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将原料转化成戊唑醇。
生物合成则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细胞进行合成,通过调控代谢途径和酶活性来合成戊唑醇。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戊唑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抗菌、抗真菌和抗病毒为主要用途,并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过敏效果。
合成戊唑醇的方法多样,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通过合理选择合成方法,可以获得高产率和高纯度的戊唑醇。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戊唑醇的研究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控制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控制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井冈·戊唑醇是一种高效的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控制多种病原菌对作物的侵害。
在农业生产中,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探索井冈·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一、试验地点和条件本次试验选取了小麦赤霉病发生较为严重的田间进行试验,试验地点位于湖北省。
试验田地土壤质地为中等,排水良好,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生长,并且病原菌的侵害情况较为普遍,为本次试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二、试验设计1. 试验组与对照组本次试验将小麦田分为井冈·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
试验组在小麦生长初期和生长中后期,喷施井冈·戊唑醇悬浮剂,以观察其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效果。
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处理,用于比对试验组的效果。
2. 施药时间和方法试验组在小麦生长初期和生长中后期分别进行两次喷施,每次施药间隔时间为14天。
每次施药剂量均为井冈·戊唑醇悬浮剂15%,按照每亩使用剂量为30-45毫升的标准进行施用。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药剂处理。
3. 药效评价指标本次试验将以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通过对试验田地的病情观察和病情统计,对井冈·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三、试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统计,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1. 井冈·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组的病情明显减轻。
经过两次施药后,试验组小麦的赤霉病发病程度显著减弱,病情控制效果良好。
对照组的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仍然较为严重。
2. 试验组小麦的生长情况良好。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小麦生长势头更为旺盛,叶片颜色更为翠绿,植株生长状态良好。
3. 经测算,井冈·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组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5%以上。
在本次试验中,井冈·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效果非常显著,较好地保护了小麦作物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利多
• 好利多流动性好,代 表了戊唑醇悬浮剂的 国内技术水平,具有 超级的自然分散度, 利于作物吸收,药效 强劲,不留药渍。
好利多
• 好利多悬浮性好,静 置24小时后,药液不 分层,不沉淀。
好利多
• 市场上国产一般戊唑 醇悬浮剂。 • 入水沉底 • 悬浮不均匀 • 容易沉淀
春季第一病:赤星病(锈病)
叶面药、肥一体化防治技术规程
时期
露红期 谢花后 5天 谢花后 15天 谢花后 25天 套袋后
农药制剂
拓扑+多抗+毒死 蜱+尊信等 防治锈病、白粉 病、霉心病、卷 叶蛾、红蜘蛛等
营养(抗逆)剂
芸苔素(或碧 护)+硼肥 硼肥+钙肥 增强树势,防 冻免疫,促进 开花坐果
好利多+多菌灵+ 铁哥+毒死蜱微 乳剂等
翠诺+大生+多郎 +阿维菌素等 好利多+安泰生+ 多郎+三唑锡等 好利多+其他
防治锈病、霉心 病、卷叶蛾、棉 铃虫、红蜘蛛等
防治轮纹病、黑 点病、黄蚜、红 蜘蛛等 防治轮纹病、黑 点病、黄蚜、红 蜘蛛等 防治褐斑病等
减少生理落果, 预防病害,提 高叶片性能
预防苦痘病, 提高叶片性能 增强树势,预 防苦痘病,抗 逆增产 膨大果实,促 进着色
钙肥+芸苔素
芸苔素+钙肥 好的高钾叶面 肥
好利多在梨树上应用
• 叶片黑星病
• 侵染初期3000倍 • 配甲托全园喷雾
好利多在梨树上应用
• 果实黑星病 • 发病初期3000倍 • 配大生喷雾
申达农药 用了再说好
好利多在葡萄上应用
葡萄白腐病 葡萄褐斑病
三唑类杀菌剂的定位
高 安全性 低
苯醚甲 环唑
戊(己) 唑醇
氟硅唑 干枝病 害 黑星病 锈病 褐斑病 斑点落 叶病
丙环唑
氟环唑
黑星病
轮纹病 斑点落 叶病 褐斑病 霉心病
锈病
褐斑病 轮纹病 霉心病 斑点落 叶病
炭疽病
褐斑病 锈病
褐斑病
好利多
• 同样作为戊唑醇化合 物,好利多采用纯度 最高原药,并经过去 杂工艺,药剂呈现牛 奶白色,药质更加纯 正。
防治时期:花前、花后第1-2遍。 药剂选择:好利多(戊唑醇)、拓扑、泰兴等 适宜,苯醚甲环唑活性略差,腈菌唑、丙环唑、三唑 酮等安全性差,多抗霉素、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无效
叶部第一病害——褐斑病
• 套袋后用药不合理 • 果园郁闭涝洼
• 防治思路:治疗型药剂和波尔多液交替施用。 • 治疗性药剂:好利多、科拓扑、泰兴养免疫”管理思路
叶面防治要贯彻“内吸加保护”的防治思路, 以安全控制为前提,防止蔓延;预防为主,治疗 为辅。 通过加强营养和 生物刺激素的配合使用,将 理疗概念纳入科学管理体系中,提高果树自身的 免疫能力,从而控制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的为害, 延长叶片光合叶龄,促进有机物质积累最大化, 达到优质丰产的根本目的。
好利多
申达推广部
好利多标签
好利多市场定位
好利多——430克/每升戊唑醇悬浮剂。 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 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等特点。 杀菌原理: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防治谱:果树/锈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轮纹病,黑星病,白
腐病等 大田: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蔬菜:真菌性斑点病,叶霉病,白粉病,锈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