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0个工艺处方汇总

合集下载

塞来昔布胶囊处方工艺与稳定性研究

塞来昔布胶囊处方工艺与稳定性研究

·149·塞来昔布是一种新一代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即特异性地抑制环氧化酶-2(COX-2)[1]。

Searle和Pfizer两公司共同开发的塞来昔布胶囊(celecoxib/Celedrex)于1999年1月1日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缓解关节炎相关疼痛,规格为100…mg;…200…mg。

2000年12月12日,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在我国开始上市,规格为100mg和200mg。

国家进行药品一致性评价以来,尚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本研究以辉瑞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为参比制剂,考察多种pH条件下的溶出曲线,以相似因子(f2)为指标,最终确定了与参比溶出相近的处方、工艺,同时对验证批样品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药品质量与参比质量一致。

1仪器与试药G10湿法制粒机(深圳市信宜特)、WBF-3G多功能流化床(重庆英格)、P100整粒机(深圳市信宜特)、SYH-50三维运动混合机(常州力马)、40F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淄博伊马)塞来昔布(江西同和)、参比制剂(辉瑞,批号BK12CCEE052)、乳糖(德国美剂乐)、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安徽山河)、聚维酮K30(博爱新开源)、十二烷基硫酸钠(巴斯夫)、明胶空心胶囊(安徽黄山)2方法与结果2.1…处方工艺筛选根据对照药品塞来昔布胶囊(规格0.2g)…的说明书中说明的其原辅料的组成,处方确定为:塞来昔布、一水乳糖、聚维酮K30,十二烷基硫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

同时参考专利文献,其工艺大致为:原料微粉化(粒径最优是5~7μm),原料与一水乳糖、聚维酮K30、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进行湿法制粒、流化床干燥,然后对干颗粒过24目筛网进行整粒,最后分装于2号胶囊中。

2.1.1…助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的筛选其它原辅料比例不变,分别考察十二烷基硫酸钠比例(0、1%、2%、3%)对溶出的影响,在pH12条件下与参比制剂进行对比,其相似因子f2分别为50、61、63、74。

处方点评汇总范文

处方点评汇总范文

处方点评汇总范文根据题目,我们将对处方点评进行汇总,下面是关于处方的1200字以上的点评:一、处方的详细信息这份处方提供了很多详细的信息,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

这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此外,处方还包含了医生的姓名和签字,以及处方开出的日期。

这些细节对于患者和药剂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确保他们正在处理正确的处方。

二、药物配方的合理性这份处方中所提供的药物配方是合理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医生正确地选择了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也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的。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患者用药须知在处方中,医生还为患者提供了用药须知。

这些须知包括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可能的相互作用等。

这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使用的方法。

此外,患者还可以根据这些建议来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

四、处方的优点这份处方有许多优点。

首先,处方提供了针对特定疾病和症状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其次,处方中提供了详细的用药须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最后,处方还包含了医生的签字和处方开出的日期,可以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时效性。

五、处方的改进空间尽管这份处方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处方中的字体和文字可能有些模糊和难以辨认。

这对于药剂师来说可能会造成困扰,因为他们需要清楚地读取处方上的信息。

建议医生在处方中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字号,以确保处方的可读性。

其次,处方中提供的用药须知可能有些简略。

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来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因此,建议医生在处方中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用药指导。

最后,处方中没有提供药物的价格信息。

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他们需要了解药物的费用,以便进行预算和评估。

鞣酸软膏的处方和配制工艺的优化

鞣酸软膏的处方和配制工艺的优化

本文链接:/Periodical_bfyx201403045.aspx
46
北方药学 2014 年第 11 卷第 3 期
鞣酸软膏的处方和配制工艺的优化
范 彬(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 225002)
摘要:目的:制定出新的鞣酸软膏的处方与配制工艺。 方法:通过比较,筛选出一个最好的处方与配制工艺。 结果:处方:鞣酸 200g、甘油 150g、乙醇 50g、聚山梨酯-60 10g、凡士林 550g。 配制工艺:水相/将鞣酸与乙醇甘油混匀,水浴加热搅拌溶解,加入聚 山梨酯-60 融化,保持温度在 90℃。 油相/凡士林加热融化温度在 90℃保持,最后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边加边搅拌,流水冷却, 搅拌至凝固。 用这种处方和配制工艺配制鞣酸软膏快速简单,产品性状好,质量稳定,疗效确切,适合大量生产。 关键词:鞣酸软膏 鞣酸溶解 配制工艺
燥研钵中,加入甘油研磨成糊状,然后将甘油加入,便加便研 至鞣酸溶解,加入聚山梨酯-60 研匀,最后逐渐加入凡士林,边 加边研即得。
工艺三:将甘油置水浴上加热至 90℃,将鞣酸细粉置干燥 研钵中,加入甘油研磨成糊状,然后将甘油加入,便加便研至 鞣酸溶解,加入聚山梨酯-60 研匀。 将凡士林加热使部分熔化 (约 1/2~3/5),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 50℃时,缓缓加入上述溶 液,边加边搅拌,持续搅拌至冷凝即得。
表 1 三个处方的配制难易情况比较
鞣酸与溶 鞣酸溶解 产品的性状 产品的稳定性 尿布疹临 处方 媒湿润的 的时间 (颜色、细腻 (三个月、六个 床疗效观
难易程度 (分钟) 度、光亮度) 月、十二个月 察(50 例)
处方一 难
70
黄棕色、细腻 度好、光亮
十二个月:稳定
有效 50 例
处方三 易

固体处方工艺变更

固体处方工艺变更
◙ 缓释控释制剂中释药控释性辅料用量变化幅度大于10%,或 释药控释性辅料种类发生变化 ◙ 普通片剂处方中辅料种类,用量发生重大变化 ◙ 半固体制剂添加了新的渗透促进剂 ◙ 混悬型半固体制剂所用原料药的晶型发生改变 ◙ 注射剂辅料种类、用量发生变更
制剂生产工艺变更
相关情况包括:
◙ ◙ ◙ ◙ 制剂生产设备的改变 生产工艺的改变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限度的改变 技术分类: Ⅰ类变更 对产品品质影响较小 Ⅱ类变更 证明变更对产品品质不产生影响 Ⅲ类变更 证明对产品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
辅料用量变更( 辅料用量变更( Ⅱ类)允许变更范围
计算说明:
◙ 辅料用量均按原处方单剂量理论重量计算;药物含量按标示 量的100%计算。 ◙ 辅料变更种类多于一种时,辅料用量变更幅度总和以每种辅 料变更量的绝对值累加计算,无论辅料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 辅料变更幅度总和一般应在10%以内。
辅料用量变更( 辅料用量变更( Ⅱ类)允许变更范围
3、辅料种类变更: 、辅料种类变更:
◙ 增加或删除着色剂、芳香剂、矫味剂,但其在处方中含 量不多于2%(w/w)或2%(w/v) ◙ 固体制剂增加水溶性薄膜包衣材料或增加制剂外观抛光 材料等 ◙ 超出此范围的一般列入Ⅲ类变更
辅料种类的变更( 类变更 类变更) 辅料种类的变更( Ⅲ类变更)
下列情况一般按Ⅲ类变更要求:
制剂工艺变更( 类 制剂工艺变更( Ⅱ类)
3、缓控释片剂、胶囊、栓剂、阴道栓变更形状、尺 寸,处方不变 ◙ 变更前后药物溶出/释放行为保持一致,或与体内吸 收和疗效有关的重要理化性质和指标保持一致。 ◙ 除药品外形外,变更后药品质量标准没有改变或更 加严格
制剂工艺变更( 类 制剂工艺变更( Ⅲ类)
化药制剂变更处方( 类变更) 化药制剂变更处方( Ⅱ类变更)

左卡尼汀片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左卡尼汀片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左卡尼汀片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左卡尼汀,即左旋内碱,作为一种能量补充剂,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脂肪代谢,以供人体组织能量需要,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以及原发或继发性肉碱缺乏症等,并可用于肾病透析[1]。

目前市售剂型有注射剂和口服液。

根据临床需要,我院研制了左卡尼汀片剂,本文对其处方与制备工艺研究的有关情况作一报道。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旋转式压片机(型号ZP19,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510双泵,U6K进样器,2487紫外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片剂四用测定仪(型号78X-2,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1.2 试药左卡尼汀对照品、原料(东北制药总厂),辅料为药用级,甲醇为HPLC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处方与制备2.1 处方方解左卡尼汀200 g,微晶纤维素200 g ,淀粉80 g,硬脂酸镁4 g,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适量,制成1 000片。

其中,左卡尼汀为主药;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及崩解剂;淀粉作填充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黏合剂;硬脂酸镁作润滑剂,同时能增加片剂的光洁度。

2.2 制备将左卡尼汀、微晶纤维素、淀粉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加入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成湿颗粒,进烘房60~65 ℃干燥3 h,取出,整粒备用。

将硬脂酸镁加入备用颗粒中,混合3~5 min,压片即得。

2.3 处方及制备工艺优化2.3.1观察指标的确定本研究设计4个处方,考察压制成片剂后的各项指标情况。

观察指标为:可压性和硬度;外观性状;崩解时限;含量。

2.3.2 片剂的压制根据临床用药剂量及要求设计,每片含主药左卡尼汀0.2 g。

根据不同制备工艺,设计4个处方。

处方1:左卡尼汀200 g,微晶纤维素500 g ,微粉硅胶3 g,硬脂酸镁12 g,聚乙烯吡咯烷酮30 g,制成1 000片。

将左卡尼汀、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加入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3 min,压片即得。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流程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流程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流程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流程通常分为下述几个步骤:
1. 处方设计:根据药物的配方要求和目标,设计药物的处方。

这包括选择药物的成分、确定药物品种和浓度、确定添加剂和溶剂等。

2. 材料准备:根据处方,准备所需的药物原料和辅料。

这包括粉碎、混合、称量、筛分、溶解等操作。

3. 溶剂处理:如果在处方中需要使用溶剂,需对溶剂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可以是过滤、蒸馏、浓缩等。

4. 配方调配:按照处方中指定的配比和方法,将原料和辅料进行合理的配方调配。

这包括溶解、混合、搅拌、研磨等操作。

5. 过滤和纯化:将调配好的药物溶液经过滤,去除杂质和不溶物。

过滤操作可以采用滤纸、滤膜、过滤棉等。

6. 灭菌处理:对处方中涉及到的容器、药剂等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过滤灭菌等。

7. 包装和标签:将制备好的药物按照规定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
明药物的名称、成分、用法、批号等必要信息。

8. 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包括对溶液的pH值、浓度、纯度等进行检测。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有色谱分析、光谱分析、重金属测试等。

以上是药剂学的一般处方工艺流程,具体的流程会根据不同的药物种类和制剂方式而有所差异。

某院中成药处方点评汇总及分析

某院中成药处方点评汇总及分析

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1盒,1次/d。

该药为维生素类药物,适用于长期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的患者,及维生素A、D、E、K的肠外补充[8]。

该患者术后能进食半流质食物,没有必要使用此类维生素类药物。

3.3.2 超出药物使用适应证范围 普外科老年女性患者,67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尿黄1周”入院。

入院后,患者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肾功能、凝血象未见明显异常。

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患者胆囊多发结石伴胆囊炎、胆总管上段结石伴胆管炎。

入院诊断确诊为胆总管上段结石伴胆管炎、胆囊多发结石伴胆囊炎。

除了常规治疗外,临床给予患者复方氨基酸(9AA)250 ml/次,静脉滴注,1次/d作为长期医嘱。

复方氨基酸(9AA)一般用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大手术与创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9]。

该患者肾功能未见异常,临床给予复方氨基酸(9AA)超出了药物使用适应证的范围。

4 讨 论4.1 点评方式 自《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颁布以来,本院常规开展处方与医嘱点评,点评结果以PPT形式在全院公开。

对抽取病历的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做出分析与评价。

该方法能很好地评价本院住院患者用药的基本情况,对今后临床药师进一步干预合理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2 医嘱点评以促进合理用药质量持续性改进 住院医嘱的点评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与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每个月的医嘱点评,可以较好地约束临床医师的不合理用药习惯。

同时,通过医嘱点评也可从不同方面加强临床医师对合理用药的理解,也在一定层面上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缓解了医患矛盾。

通过医嘱点评工作的持续开展,使临床药师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根据不同的患者不一样的病情、各项指标,来综合判断临床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提升了临床药师的综合知识能力。

在点评中,培养了临床药师的沟通能力,药师与医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也有利于双方达成对点评标准的统一,医药学资源的共享,双方共同学习,对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有积极作用。

丙戊酸钠片原研处方工艺分析

丙戊酸钠片原研处方工艺分析

丙戊酸钠片原研处方工艺分析1.概述丙戊酸最早于1882年由贝弗利S.伯顿作为戊酸的类似物合成。

1967年,丙戊酸的第一个制剂在法国获批,作为抗癫痫药物,商品名为Depakine,法国赛诺菲制药生产,为原研制剂。

目前本品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处方抗癫痫药。

丙戊酸也被用于预防偏头痛和躁郁症。

1974年丙戊酸钠被引进日本,商品名Depakene。

适应症为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大发作的单药或合并用药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1)饮酒可加重镇静作用。

(2)全麻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与丙戊酸合用,前者的临床效应可更明显。

(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4)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可由于减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长出血时间。

(5)与苯巴比妥类合用,后者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上升,因而增加镇静作用而导致嗜睡。

(6)与扑米酮合用,也可引起血药浓度升高,导致中毒,必要时需减少扑米酮的用量。

(7)与氯硝西泮合用防止失神发作时,曾有报道少数病例反而诱发失神状态。

(8)与苯妥英合用时,因与蛋白结合的竞争可使两者的血药浓度发生改变,由于苯妥英浓度变化较大,需经常测定。

但是否需要调整剂量应视临床情况与血药浓度而定。

(9)与卡马西平合用,由于肝酶的诱导而致药物代谢加速,可使二者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降低,故须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量。

(10)与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合用时,有潜在肝脏中毒的危险。

有肝病史者长期应用须经常检查肝功能。

(11)与氟哌啶醇、洛沙平(loxap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吩噻嗪类、噻吨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降低惊厥阈和丙戊酸的效应,须及时调整用量以控制发作。

本品为抗癫痫药。

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实验见本品能增加GABA的合成和减少GABA的降解,从而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而抑制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个工艺处方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1. 氨茶碱注射液 2. 取计算量重的茶碱加入二乙胺,使其生成氨茶碱,加入注射用水,PH应为8.6–9.0,每毫升含 二水合氨茶碱为23.56–26.75mg,每克二水合氨茶碱含乙二胺为131–152mg。检验合格后,经过滤澄明、粉装、灭菌即得。 3. 氨茶碱 在剧烈搅拌下将茶碱加入含有等摩尔的乙二胺的无水乙醇中,数小时后,滤取沉

淀,用冷乙醇洗涤,在低温下干燥即得氨茶碱。 4. 安痛定滴鼻液 5.氨基比林5.0g,安替比林2.0g,巴比妥0.9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02g,

月桂醇硫酸钠0.01g,蒸馏水加至100ml,常法制备而得。 6. 保泰松外用香膏剂 7.保泰松5g,二甲基亚砜10g,硬脂酸2g,乙二醇棕榈酸硬脂酸酯12g,甘油5g,杏仁油

5g,水100g,抗氧剂与香精适量,常法制成膏剂即得。 8. 缓释硫酸阿托品片 9.硫酸阿托品1.6g,CaHPO4 158.04g,70%二醛淀粉浆10.0g,25%乙基甲基纤维素液

15.0g,混合均匀后用无水乙醇50ml制粒,常法制成片剂即得。 10. 肠溶阿司匹林片 11. 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与乙基纤维素(用量为前者的15-20%)混合液包肠

溶衣,在pH4.5的缓冲液中阿司匹林即开始释放,崩解时限仅30s。 12. 阿司匹林微囊 13. ①取阿司匹林结晶粉20g混悬于乙基纤维素(1.5g)的醋酸乙酯溶液中,再将此混悬溶液搅拌分散于聚乙烯醇(3g)的水溶液中,加适量水稀释,在不断搅拌下蒸发除去醋酸乙酯,即得阿司匹林微囊(直径0.6–0.8mm)。 14. ②将乙基纤维素溶于醋酸乙酯中,取阿司匹林(直径<300μm)混悬于前述溶液中,将

此混悬液倾入聚样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然后将混合液喷雾干燥,使醋酸乙酯挥发,得阿司匹林微囊,再按一般工艺压片。成品在人工胃液中释放缓慢。 15. 长效盐酸新福林 16. 取盐酸乙基新福林7g,与硬酯酸镁33g混合,加甲基硅树脂溶于25ml甲苯溶液,研

和,通过30目筛制粒,50℃干燥;另取乙基纤维素(粒度为30–80目)80g与羟丙基纤维素(粒度为30–100目)40g,加于上述颗粒中,再加硬酯酸镁0.9g做润滑剂,充分混匀后压片而制得。片重为146.9mg,片子直径为8mm。 17. 地塞米松乳膏剂 18. 取醋酸地塞米松1g,月桂 酮10g,二甲基亚砜100ml,甘油100ml,乙酰化单甘油酯

50g,硬脂酸50g,三乙醇胺1g,香料、抑菌剂适量,水加至1000ml。常法制成乳膏剂即

得。 19. 抗酸肠溶胶囊 20. 取苯二甲酸醋酸纤维4.5g,聚醋酸乙烯1.5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0.5g,脂肪酸和醋酸

甘油酯0.5g,醋酸乙酯30g,丙酮20g,异丙醇10g,二氯甲烷65g,制成溶液,于25–45℃,喷于胶囊上,、挥散溶剂,所成的膜层具有抗酸作用。 21. 蒽林涂膜剂 22. 蒽林0.5g,聚甲基丙烯酸酯12g,乙酸乙酯加至200ml。 23. 制法:将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酯于水浴上回流至溶后,再加入蒽林粉回流至溶,

冷却后过滤、分装于棕色瓶中即得。本品用于治疗各种寻常性银屑病。 24. 烧伤涂膜气雾剂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25. 成膜材料6%,苯二甲酸二丁酯0.6%,对本二酚0.05%,六氯酚0.5%,醋酸乙酯

42.85%,氟里昂50%;常法制成气雾剂即可。 26. 止痛抗炎气雾剂 27. 樟脑4.5份,薄荷脑4.5份,水杨酸甲脂3.0份,水杨酸乙二醇酯2.0份,乙醇34.2

份,水28.3份,二甲醚14份以及液化石油气(在20℃时压力为176.5kPa)9份组成。配制时先将樟脑、薄荷脑、水杨酸乙二醇酯溶于乙醇,在加入水。混合物放在气雾剂中,将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在加压下加入。 28. 消炎痛透皮胶带(N,N`–二乙基月桂酰胺) 29. 取含22%丙烯酸–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共聚物(3:97)的乙酸乙酯溶液100份,消炎

痛7.7份,月桂酸二乙按2份,十四酸异丙酯5份,混合涂于聚酰胺膜上,70℃干燥20min即得50μm厚的胶带。 30. 阿胶咀嚼片 31. 阿胶粉2500-6000重量份;蔗糖1500-3000重量份;微晶纤维素600-1200重量份;柠檬酸80-250重量份;微粉硅胶400-800重量份;硬脂酸镁50-150重量份。 32. 将上述配方原料用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用压片机进行压片。 33. 氯高铁血红素咀嚼片 34. 处方: 35. 氯高铁血红素10~30g,甘露醇150~300g,蔗糖75~200g,微晶纤维素25~1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10g,硬脂酸10~20g 36. 工艺: 37. 氯高铁血红素与甘露醇按等量递加法放置在混合机中混合0.5~1.5小时,然后

一起粉碎过100目筛制成稀释散,蔗糖和微晶纤维素一起粉碎过100目筛后,再与稀释散混合均匀,加入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制软材,16目制粒,在55~60℃干燥3.5~4.5小时,加入浓度为10%的硬脂酸溶液混合均匀,在55~60℃干燥1.5~2.5小时,14目整粒后压片,成品为棕褐色异型片,吸收率15~20%,主治缺铁性贫血,稳定性好、剂量易于控制、携带及服用方便。 38. 儿童血宝咀嚼片 39. 处方组成为:白砂糖850~950g;维生素C80~120g;乳酸锌8~12g;血红素6~10g;维生素A4~6g;维生素B↓[2]800~1000mg;叶酸100~50mg 40. 原料由小到大逐级充分混合,直至最后拌和均匀,然后用糖浆做粘合剂,硬脂酸镁作

润滑剂压片而成 41. 蜡质骨架缓释片:以巴西棕榈蜡为骨架材料,聚乙二醇1500、-4000、-6000为骨

架致孔导剂(添加量一般为10-25%),采用熔融法和溶媒蒸发法制备茶碱缓释片。致孔导剂聚乙二醇可增大缓释片的释药速率,以熔融法制备的缓释比溶媒蒸发法制备的释药快。在溶出的前7小时内呈零级释药速率,此取决于致孔导剂的添加量。 42.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制茶碱缓释片:

43. 44. 将聚乙二醇-600和乙基纤维素熔融后,分别倒入加热板上的陶瓷碟(温度分别控制在

75℃、85℃和90℃各10分钟)中混合,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酯树脂,搅拌10分钟。然

后,在保温下加入茶碱再搅拌10分钟,使药物分布均匀。将此混合物趁热倒在玻璃板上,降温并保持在0℃,使其凝结。将每块凝结的固体转入陶瓷研钵内研磨15分钟,过筛收集粒度小于420μm的粉粒。将其压成片重200mg,直径为7.5mm,硬度为3.5和4.8kg/cm的两种片剂,整批片重和硬度的均匀性差异不超过5%。体外溶出试验表明,药物自片剂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内溶出速度受硬度影响较小。硬度可能使片剂骨架内的孔道密度和孔道曲率改变,从而影响了释药速率。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粒和药物微粉化可获得相近的释药速率。进行固体分散时采用较高的温度(90℃)使聚合物内药物高度分散并获得较大的表面积,因而显著地增大了单位时间内释药速率。 45. 茶碱以甘油-硬脂酸酯为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为致孔导剂,可用熔融法和溶媒蒸发

法制得。熔融法:将甘油-硬脂酸酯或丙二醇-硬脂酸酯在65℃水上熔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茶碱与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已过60目筛)。在继续搅拌下让其慢慢冷却。刮下凝结物,过14目筛制粒,加硬脂酸镁压片。溶媒蒸发法:将甘油-硬脂酸酯或丙二醇-硬脂酸酯溶于60℃的乙醇中,加入药物与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充分搅匀,蒸去溶媒。干块粉碎、制粒、压片。两法制得的片剂片重均为600mg,直径为12mm。体外溶出试验表明,此两种处方制备的缓释片在一段时间内呈控制药物溶出的骨架型缓释、释药速率随处方中微晶纤维素与甘油-硬脂酸酯添加量的配比增大而加快;以溶媒蒸发法制备的缓释片比熔融法制备的释药较快;采用丙二醇-硬脂酸酯为骨架材料所得结果相似,但比采用甘油-硬脂酸酯者释药略快一些。 46. 稳定的盐酸土霉素注射液 47. 取盐酸土霉素50g,Mgcl220g,丙二醇200g,PVP25g,尿素50g,Na2S2O52g,二

乙醇胺45g,蒸馏水加至1000ml,常法制成注射剂即得。 48. 氨基比林栓剂 49. 氨基比林抗坏血酸盐800mg,枸橼酸钙(含4H2O)10mg,焦亚硫酸钾(K2S2O5)

20mg,BHA2mg,EDTA1mg,脂肪酸甘油酯适量,卵磷脂适量,其他适宜的栓剂基质适

量,常法制成栓剂。本栓剂久存稳定,不变色。氨基比林抗坏血酸盐是由VC与二氨基比林反应,冷冻干燥24h而制得。 50. 复方扑热息痛胶囊 51. 取90.868份阿司匹林颗粒加热到50℃,用1:1的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

物和0.045%AF乳液(消泡剂)包衣,在沸腾干燥床中于37.8℃干燥24h以上,然后称取52.144g加入月桂醇硫酸钠0.203g,扑热息痛41.45g,二甲基桂油0.363g,聚氧乙烯脱水

单油酸酯0.145g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得。胶囊重700mg,每粒含阿司匹林和扑入息痛各325mg。本制剂能迅速发挥镇痛作用,对胃无刺激性。 52. 缓释阿司匹林片 53. 取阿司匹林粉1000g(结晶直径为0.1770mm)、乙氧基乙基纤维素(含乙氧基

12%)70g溶于300ml(1:1)甲苯–二氯甲烷的溶液与含二甲基聚硅氧烷30g的甲苯溶

液,淀粉0.04g,甘油棕榈酸硬酯酸酯0.03g,滑石粉0.005g、微晶纤维素0.01g,常法制成片剂即得。 54. 氢化可的松长效注射液 55. 取醋酸氢化可的松125g、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650ml中,过滤后,在

搅拌下加入-25℃13L20%乙醇水溶液,并加入7L0.05%吐温–80水溶液,防止凝聚,分离微晶(<3μm),水洗后加入10%PVP或PVA作助悬剂、防腐剂等,常法制成混悬注射液即得(120℃热压蒸汽灭菌20–30min)。 56. 硫酸软骨素水杨酸酯 57. 取硫酸软骨素钠10g溶于二甲基甲酰胺100ml和吡啶6.4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氯化

乙酰水杨酰(Acetylsalioyloyl Chloride)15.8g,在65℃搅拌6h,反应液加丙酮沉淀,收集沉淀,用丙酮洗净、干燥即得硫酸软骨素水杨酸酯12g,本品具有阿司匹林同样的药理活性,但毒性、刺激性均大为减小。使用氯化水杨酰(Salicyloyl Chloride)或氯化邻乙酰水氧酰胺(Salicylamide–O–acetyl Chloride),同样可制的本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