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水生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真菌活性

三种水生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真菌活性
三种水生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真菌活性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病原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病原体所致疾病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见表2);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给予针对性目标治疗(见表3)。临床无感染表现而病原检查获阳性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定植菌的可能。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强、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选择抗菌药物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感染情况,尽量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感染部位药物浓度高的品种,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等)、药物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如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参考各医疗机构及病区细菌耐药状况,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四)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病情较重者可采用注射剂。 (五)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抗菌作用强、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 (六)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供应情况等。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 小时(重症感染 48 小时)后,可根据疗效或临床病原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 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七、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综合治疗。有局部病灶者需同时进行局部引流等治疗。 八、应尽量避免将全身用抗菌药物作为皮肤粘膜局部用药,以防产生耐药菌株。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抗菌药物一般不用于气道预防给药。 九、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十、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其不良反应并妥善处置,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三合乡卫生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试 答案版

2018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试 (题目+答案版) 1、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 % % % 答案:B 2、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 % % 答案:B 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要求至少为()% % % % 答案:D 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要求,下列关于抗菌药物使用规定不正确的是() A.洁净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40% B.就诊(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20% C.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60% 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 答案:A(应该为30%) 5、关于门诊静脉输液指征不正确是() A.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的就不静脉注射 B.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C.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D.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 答案:B (属于禁止门诊静脉输液的53种疾病) 6、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关于门诊处方以下不正确的是() A.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B.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C.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D.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1周 答案:D(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天) 7、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不包括() A.处方的合法性 B.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C.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D.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申 克 孢 子 丝 菌 ± + - - + 8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8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8

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 8

8

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kg.d),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8

2016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题库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1.肾功能减退者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为:D 2.二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不包括:C.革兰阳性杆菌 3.甲类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是:C.鼠疫耶尔森菌 4.低温冰箱需每天观察并记录一次,要求温度变化不超过设定范围的:B.±2℃ 5.对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均应以急诊报告对待,实行三级报告制度,第一级报告应在初始培养出现阳性报告后: B 6.对CAP可选择的药物主要有哪三大类: C 7.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 AP)是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长时间后并发的肺炎: D 8.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发生毛细血管损害,出现“三痛”,即:A 9.HFRS最有效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B 10.狂犬病从临床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持续时间为:B 11.血管神经性水肿大多由哪种抗菌药物引起:B.青霉素 12.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A.甲类传染病 13.鼠疫中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是:C.肺鼠疫 14.军团菌属临床首选治疗药物为:A.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15.我国小儿肺炎病死数约占全世界:B.7% 16.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易发生的真菌感染主要是以什么感染为主:B.念珠菌 17.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在胆汁中的浓度均可达到血药浓度的:A.10倍以上 18.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B.金黄色葡萄球菌 19.为预防烧伤后出现导管感染,导管保留时间勿过长,经健康皮肤置管保留:C.7天 20.成人及青少年HIV/AIDS病人的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A.AZT(或d4T)+3TC+EFV (或NVP) 21.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包括:C.氯霉素 22.制霉菌素属于哪种类型的抗真菌药:A.多烯类 23.嗜肺军团菌的生存能力较强,在下水道污水中可存活:B.1年 24.慢性鼻窦炎是指病程大于:C.3个月 25.肾功能不全时乙胺丁醇半衰期延长至:D.10h 26.隧道感染指的是来自导管出口部位多长范围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红斑和硬结:C.2cm 27.H7N7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C.结膜炎 28.治疗炭疽的首选药物为:C.青霉素G 29.成人伤寒患者首选的经验用药是:C.氟喹诺酮类 30.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必须隔离至腮腺肿胀出现后几天或腮腺肿胀完全消退:C.7天 32.败血症应首选:C.万古霉素 33.以下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B.林可霉素类 34.病人对药物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D.克林霉素 35.轻度腹腔感染是指腹膜炎较局限,发病时间在:B.12h以内 36.盆腔感染或盆腔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是:B.子宫内膜炎 37.骨科人工植入物的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B.厌氧菌 38.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D.乙胺嘧啶+磺胺嘧啶 39.HFRS最有效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B.综合液体疗法 40.布鲁菌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畜,以什么为主:C.羊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十年回1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十年回顾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 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 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 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 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 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 mg/ml 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 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 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 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 -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 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 %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 %[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 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 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 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 % 和2.50~0.16 %[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 较高(50~100 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 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 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 %~0.13 %,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 %~0.25 %[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 6 %~0.13 %,MFC为0.13 %~0.25 %[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 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答案

10岁以下禽流感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 1962年发现的第一个抗疱疹病毒药物是(A) 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C.齐多夫定 1岁以上的儿童,处于艾滋病期或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多少建议治疗:A.<15% 3个月到2岁化脓性关节炎患儿,推荐应用: B.头孢曲松 A AD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B) A 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D.乙胺嘧啶+磺胺嘧啶 A 氨苄西林对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PAE为:A.0.5~2.1h A埃希菌属包括5个种,其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是(A) A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D.乙胺嘧啶+磺胺嘧啶 A安尼芬净推荐剂量为首剂: B.200mg B 鼻病毒主要感染:B.上呼吸道 B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主要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30~37℃培养48h,如果为绿色,A.白念 B 群链球菌感染首选(A) B白喉首选的抗菌药物为:B.青霉素G B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感染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什么常常为唯一的临

床体征:C.发热 B百日咳的潜伏期一般为(C) B百日咳患者应进行呼离,至发病后:D.40 B败血症应首选:C.万古霉素 B坂崎肠杆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B B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棘球蚴主要侵犯 c B闭合性脑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者发生脑膜炎常由什么细菌感染引 A B病程超过多长时间以上视为慢性菌痢(B) B病人对药物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 D.克林霉素 B不动杆菌属中临床最常见的是: B.鲍曼不动杆菌 B布鲁菌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畜,以什么为主(C) B布鲁菌病急性感染患者发热的典型热型为D B头孢吡肟和头孢匹罗属于: C. C AP预防措施之一为流感疫苗的接种,针对的人群不包括:B.所有小于50岁的人群 C MV肺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出现前,死亡率为(D) C 产碱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以哪种细菌最为常见:B.粪产碱杆菌C 肠球菌所致感染多见于:D.尿路感染 C 成人伤寒患者首选的经验用药是:C.氟喹诺酮类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等,使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大,其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倍。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研究者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进行了化学及药理研究,至今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研究范围从单味中药发展到复方,研究和探索抗真菌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为发现和研制抗真菌药物提供有利的线索和理论依据。目前中药抗真菌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水煎剂,乙醇、乙醚、稀醋酸等的浸出制剂。另外研究中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管碟法、固体培养基法、纸片抑菌法、平皿稀释法以及平板打孔扩散法等,它们通常只用于对中药的抑菌活性作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常用二倍稀释法。本文就近年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字中草药抗真菌研究 1、不同形式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1.1单味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 近百年来,人们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王理达等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MTT法测定了黄柏等13种生药醇提物的抗真菌作用,发现黄柏、丁香、乌梅等有强烈抑制真菌活性。宫毓静等采用体外半固体药基法对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筛选,发现牡丹皮、土槿皮等22种中药对一种或几种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纪丽莲[证明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有抗霉菌活性。王昊、付爱

华[5~6]发现茵陈、黄精、白头翁等中药对浅部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尹秀芝报道苍术浸出液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屠鹏飞测定龙血竭对多种真菌的MIC在18.8~750μg/ml,其作用靶位是真菌的细胞壁。刘小琴等发现紫苏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侯幼红等[10]发现飞龙掌血等药性苦寒的中药表现出类似几丁质酶和刀豆蛋白A的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体外粘附作用.何进测定了大蒜油的抗真菌活性(MIC为6.25~50μg/ml),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延长真菌生长的迟缓期。付爱华等发现东北刺人参挥发油、藿香精油等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烟曲霉等18种深部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杜青云报道姜黄挥发油对动物皮肤藓菌感染模型的有效率达87.5%。夏忠弟、方芳等]采用同位素标记和电镜证实山苍籽油乳剂干扰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和细胞壁的合成。 1.2中草药复方的抗真菌作用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理复杂,有些方剂中的单味药并无明显的抗真菌活性,但复方却呈现一定疗效。邱莹等在对中药祛屑洗药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中发现,中药复方制剂(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的MIC值最低为312.5ms/L,而其他单味中药制剂的MIC值除鱼腥草外均在 600ms/L以上。纳猛等用藿香、香薷、茵陈、土槿皮和石榴皮5味中药组成复方洗剂,该复方水煎剂稀释到40%(v/v),10%(v/v)和5%(v/v)时能够完全杀灭不同的表皮真菌。隋芝芹等取足癣患者损伤处皮屑培养,加入苦甘洗剂(由苦参、当归各30g,白藓皮、枯矾各20g,甘草40g组成),絮状表皮癣菌菌落明显减少或不出现。郭建辉Ⅲ1发现癣净散(地肤子、土荆皮、白藓皮、苦参、金银花、夏枯草、丁香)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具有较强的

能抗真菌的中草药

能抗真菌的中草药 抗真菌药 对深部真菌感染疗效不好,为临床常用药。 ====================================================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在此简介供参考。 1、橘皮:又名“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抑菌实验表明,25%和50%浓度的橘皮液对常见的浅部真菌有抑制作用,12.5%橘皮液对红色毛癣菌、单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2、决明子:抗真菌成分为去氧大黄酚,对红色发癣菌、须发癣菌、大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地丝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以决明子煎液坐浴或熏洗外阴、阴道,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3、自然铜:实验表明,自然铜对多种病原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尤其对石膏样毛癣菌、土曲霉菌等丝状真菌作用较强。对石膏样毛癣菌感染的豚鼠背中体癣模型,外涂自然铜煎剂有一定治疗效果。 4、马齿苋: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絮状表皮癣菌、奥杜盎小孢子有抑制作用。用鲜马齿苋捣烂取汁,与等量米醋混合后涂患处,可治手足癣。若将马齿苋、苦参、白癣皮、车前草及苍术、黄柏等药物各适量混合后煎洗患处,尤适于夏季易发的手足癣。 5、姜黄:有实验证实,姜黄挥发油具有强烈抗真菌作用,姜黄异构体门样有强抗真菌作用,姜黄素显示弱抗真菌作用。以姜黄有效成分制成的溶液,对各型足癣有效。 6、风仙花:体外试验发现,风仙花水浸液对堇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白风仙花捣烂外敷可用于治疗灰指甲。

7、昆布:即人们吃的海带,有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昆布浸出液的抗真菌作用,结果表明昆布浸出液对5种常见皮肤癣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8、紫花地丁:其水浸剂能抑制堇色毛癣菌。有人用紫花地丁及马鞭草各30克煎液灌洗外阴及阴道治疗霉菌性外阴阴道炎,取得显著疗效。 9、丁香酸:实验发现,丁香酸对1:0种皮肤癣菌, 5种深部真菌,3种酵母样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明显强刁:对照药物。丁香的水、醇等浸出液涂擦患处可治多种皮肤真菌病,如体癣、足癣等。 10、肉桂:有人对22种条件致病性真菌进行肉桂醛抗真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醛对受试各菌均有抗菌作用。肉桂煎剂可用于抑制真菌生长,肉朴还有一定的抑制黄曲霉菌作用。 11、花椒:其挥发油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杀灭作用,其中对羊毛样小孢子菌和红色癣菌最敏感。有人用花椒油制霉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治愈率约91%。花椒煎液或花椒挥发油外用治疗阴道炎(包括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有良好的止痒、止痛、止带和消炎杀菌作用。以川椒、硫黄共研细制成的椒黄粉,可有效治疗体癣、股癣。 12、椰子壳:有实验研究显示,海南高种椰壳醇提物的脂溶性部分对11种常见皮肤真菌抗菌具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并呈明显量效关系,当醇提物浓度增加到0.5g/ml时,其抗菌作用强度可与硝酸咪康哗(达克宁)相媲美。新鲜椰果肉涂擦患处可治疥癣、汗斑等。 13、麦芽:所含的大麦芽碱A和B有抗真菌作用。马淑珍等报道用麦芽酒精(将麦芽加入75%乙醇溶液,室温浸泡1周,取上清液过滤得橙黄色澄明液体)外擦患处,可治疗浅部真菌感染。 14、全蝎:有实验表明,全蝎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8种表浅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裴氏着色菌、中克氏孢子丝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较为敏感,其抗真菌作用优于大蒜浸出液。 15、大黄:大黄煎剂及水、醇、醚等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起抑制作用,如对许兰黄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黄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癣菌、大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趾间毛癣菌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16、茵陈:其挥发油对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皮肤病原性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茵陈煎剂外洗患处治疗疮癣疹痒有良效。 17、大蒜:对许多真菌有良好抑制作用。国内研究者采用大蒜汁灌肠同时口服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肠炎,治愈率达93.8%。国产大蒜液治疗肺真菌病获得良好疗效。大蒜捣泥和猪油调和敷患处可治头癣。生大蒜切开后,取切面在患处涂搽可治湿气脚癣。不过,由于大蒜有较强的刺激性,外敷不宜过久,否则易使皮肤发红、灼热,甚至起泡糜烂而生疮。 18、其它:除上述中草药外,黄芩、黄精、冰片、厚朴、木槿皮等也有不同程度抗真菌作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测试题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测试题答案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8题18分) 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 D )。 A.三查七对B.三查十对C.四查七对D.四查十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 )。 A.20% B.30% C.40% D.50%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C )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A.30% B.40% C.50% D.75% 4、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D )。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5、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C )。 A.去甲万古霉素B.头孢他啶C.利福平D.头孢曲松 6、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真菌D.支原体 7、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B )。 A.四环素类B.青霉素类与头孢C.THB D.磺胺类 8、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D)。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B.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9、以下备选项中,除了(C)外均易产生肾脏毒性。 A.氨基糖苷类B.头孢唑林C.利福平D.两性霉素B 10、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可(C )。 A.维持24-48小时B.维持24-72小时C.维持72-96小时D.立即停药 11、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B ) 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 C、手术开始后2小时 D、术后2小时 12、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13、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B ) 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 D、用至患者出院 14、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D ) 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15、卫生部“38号文”规定:应严格控制(C )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16、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A ) A、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B、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 C、头孢硫脒 D、头孢呋辛 17、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A )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8、根据卫生部38号文,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A )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最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试题及答案资料

峨眉山佛光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___________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___________、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__________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三个因素。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应用抗菌药物和_______________预防用药。 4.不合理处方包括处方、用药处方及处方。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Ⅰ类切口),术前___ ___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____ __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__ ___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6.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骨干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使用;责任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使用。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天。 7.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该类手术切口属于__ 类切口。 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下列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4、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 A. 是否存在感染 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 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 以上都对 5、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院内感染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与答案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 一、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在陪护者处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属于:B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 环境感染 D 以上均不是 2.以下有关尿路感染说法错误的是: A A.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48小时后出现 B.症状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 C.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8%~31.7% D.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3.以下有关医院中如何进行清洁卫生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注意不要扬起灰尘,避免播散污染 B.拖布的头最好能卸下以便消毒 C.医护人员工作地点亦应进行清洁卫生打扫 D. 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顺序应由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开始,逐步进入污染较轻的病房 4.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A A 感染患者的病房 B.厕所 C 病区中的水池 D 手推车、拖布、抹布 5.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 C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二、医院内感染及预防 1.为了防止静脉输液发生感染,每一输液部位的维持时间不应超过: C A.12~24h B.24~48h C.48~72h D.1周 2.95%以上的医院内感染为:A A.细菌所致 B.病毒所致 C.真菌所 D.支原体所致 3.医院内败血症的总病死率近: C A.30% B.40% C.50% D.60%

4.有关院内感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B组链球菌感染,为医院内感染 B.经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属院外感染 C.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有所扩展或发生并发症者皆不能视为医院内感染,除非其病原菌有所改变 D.住院时已有的感染,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此感染与以前的住院有关,此种情况应作医院外感染计 5.哪型肝炎病人在医院内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A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丁型肝炎 D.以上均不大 三、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1.重症监护室(ICU)的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较其他科室病人高: C A. 1~3倍 B. 3~5倍 C. 5~10倍 D. 10~20倍 2.以下有关ICU的肺部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B A.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院内感染性肺炎 B.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突出的病原学特点为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D.肺部真菌感染较少见 3.主要感染部位按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低排列最高为:B A.肺部 B.血液 C.尿路 D.手术部位感染 4.神经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菌为:D 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球菌属 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5.ICU术后重症监护患儿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往往因手术类型不同而异,胃肠道手术后以哪种病原最多见: A 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球菌属 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6.ICU发生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 A A.革兰阴性杆菌 B.肠球菌属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克雷伯菌

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

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 一、概述和分类 真菌(也称霉菌)引起的人体疾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浅表真菌和深部真菌病两类。浅表真菌病发生在表皮角质层、毛发、指甲等部位,也称为癣病,发病率高,危险性较小。深部真菌病发生在皮肤深层、粘膜、内脏、脑和骨骼等部位,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性大。 抗真菌药可分类如下: 1.抗生素类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两性霉素B等。 2.吡咯类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伊康唑、克霉唑。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 3.其他合成药氟胞嘧啶。 4.植物药大蒜素。 5.消毒防腐类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等。 以上供治疗浅表真菌病用的灰黄霉素、消毒防腐药类,其中只有灰黄霉素可供内服,其他均外用涂抹。制霉菌素、克菌素主要外用治疗腔道真菌感染,内服可治肠道真菌病。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大蒜素主要用于内脏真菌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对浅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都有效,既可局部应用,也可全身用药。 二、作用机制 两性霉素B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与膜中固醇结合,损伤膜的完整性,使菌细胞内的一些生理物质(钾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等)漏失,破坏正常代谢而起抑菌作用。人体细胞膜上也有固醇,虽然其组成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有所不同,但两性霉素B毕竟是属于毒性较大的一种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在真菌细胞中去氨基,生成具有抗代谢作用的氟尿嘧啶,干扰真菌正常核酸生成。吡咯类作用于真菌的细胞膜,抑制细胞膜脂质的合成,改变其通透性,影响菌细胞对一些生理物质(钾离子、磷酸、氨基酸等)的摄取,并使这些物质自细胞中漏失而死亡。 三、用药原则 1.对于深部真菌病应选用深部真菌病药,若用浅表真菌病药则是无效的。 2.对于浅表真菌病,尽可能使用外用药物,头癣可应用口服药物,其他部位癣病应用口服药须慎重考虑。 3.所有的深部真菌治疗药,只有氟胞嘧啶和氟康唑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其他的都难以对中枢感染起治疗作用,对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用药时除静脉注射外,常同时鞘内注射方有效。 四、注意事项 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与真菌细胞膜的组成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某些抗真菌药对人体细胞有较大的毒性。以两性霉素B为例,给予的剂量低于1mg/(kg·d),则不能起到有效的抗菌作用,而剂量高于1mg/(kg·d),则又出现较明显的肾损害。所以,对于抗真菌药的剂量必须严格掌握,并在用药期间对肾、肝功能,血象等定期检验,保证用药安全。真菌病发病较慢,病程较长,治疗期也较长。往往在症状消退后,仍需继续用药一个时期以巩固疗效。如疗程不足则易复发。在治疗过程中要 进行真菌培养,出现多次阴性结果后,方可停药或遵循疗程规定,以免徒劳。 五、临床用药的选择与比较 1.对于浅表真菌病,尽可能用外用药物。如对皮肤癣病,一般都不用内服药,可用克霉唑、益康唑等局部外用制剂或水杨酸、苯甲酸等外用消毒防腐药。对于头癣则可应用口服药,并同时应用外用药物。甲癣应用口服药也有效,但见效慢,疗程长,目前趋向于用外用药物治疗。 2.白色念珠菌可引起全身感染,也常引起粘膜、腔道部位感染,如消化道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等。对本菌引起的消化道、阴道感染,根据病情,可应用一些起局部作用的制剂,如对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可口服制霉菌素片,对阴道念珠菌感染用克霉唑栓;对口腔或眼部感染用制霉菌素滴眼药、油膏或冲洗液等。 3.对于深部真菌引起的内脏器官感染或菌血症,则要选用抗深部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或酮康唑口服。 4.能顺利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的抗真菌药只有氟康唑和氟胞嘧啶两种。必要时可通过鞘内给予两性霉素B。------载于《合理用药》第4版谢惠民主编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 20090109310065 郑婷婷 1.黄连:有消热解毒、抗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 作用。对皮肤真菌、螺旋体及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仔猪白痢、消化不良、腹泻等。常与黄柏、黄芩配合内服。煎剂获散剂,内服,牛、马20.0~30.0g,猪、羊5~10g,家禽0.3~0.6g,兔0.4~0.7g。2ml的硫酸黄连素针含20mg黄连,相当于生药50mg。肌肉注射,牛、马0.15~0.40g,猪、羊0.05~0.10g。 2.板蓝根: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流感 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治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家畜流感、脑炎及其他全身感染。煎剂或散剂,内服,牛、马30~90g,猪、羊15~30g,家禽1~2g。2ml 板蓝根针剂相当于生药1g。肌肉注射,牛、马30~40ml,猪、羊4~6ml。2ml大青叶针剂相当于生药2g,肌肉注射,牛、马30~40ml,猪、羊4~6ml。 3.大蒜:有清热解毒、温肾健脾和杀虫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的 大部均有抑杀作用,对真菌和某些原虫也有效。可治肠炎、下痢、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及食欲下降、瘤胃臌气等。大蒜泥,内服,牛、马50~100g,猪、羊10~20g,家禽2~4g,兔3~5g。大蒜酊(40%),内服,牛、马50~100ml,猪、羊20~20ml,家禽2~4ml,兔5~10ml。注意要临用时加水稀释。 4.金银花:有清热解表、解毒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效,对流感病毒也有抑 制作用。用于家禽流感、呼吸道及外伤感染,常与板蓝根、黄芩配伍。煎剂或散剂,内服,牛、马15~60g,猪、羊10~15g,家禽0.5g。其藤量则加倍。针剂1ml相当于生药1g。肌肉注射,猪10~30ml。 5.穿心莲: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抗病毒功效。用于家禽肠道细菌感染 (肠炎、急性菌痢、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鸡白痢等)及呼吸道、泌尿道和其他细菌及病毒感染,感染创亦可用。煎剂或散剂,内服,牛、马60~120g,猪、羊30~60g,家禽1~2g,兔2~3g。片剂,相当于生药1g/片,内服量同上。1ml 针剂相当于生药1g。肌肉注射,牛、马40~60ml,猪、羊10~20ml。外用可将干粉调匀敷于患部或鲜叶捣烂后外敷。 6.连翘: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抗菌之痛作用。对多数细菌及流感病毒、钩 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可治呼吸道及癀肿,常与金银花合用治感冒,煎剂或散剂,内服,牛、马25~60g,猪、羊10~15g。 7.黄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凉血利尿、抗菌等功效。可治疗乳腺 炎、肝炎、尿路感染和疮疖等,也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煎剂或散剂,内服,牛、马25~60g,猪、羊6~12g,家禽1.5~3.0g。鲜蒲公英,捣烂、外敷。 8.马齿苋:具有杀虫解毒、消热散血和抑菌作用。其乙醇液能抑制多种肠道杆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科室 _ 姓名成绩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B)。 A.2001年5月1日B.1999年5月1日C.1997年7月1日 2、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C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一年B.半年C.三个月至六个月 3、医师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C)报告。 A.政府办公室B.上级医师C.卫生行政部门 4、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C)。 A.内源性感染B.交叉感染C.环境感染D.以上均不是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D)。 A.三查七对B.三查十对C.四查七对D.四查十对 6、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C)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B.药品监督管理局 C.执业地点 D.医院 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 )。 A.20% B.30% C.40% D.50% 8、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C)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A.30% B.40% C.50% D.75% 9、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D)。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10、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C )。 A.去甲万古霉素B.头孢他啶C.利福平D.头孢曲松 11、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真菌D.支原体 12、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B)。 A.四环素类B.青霉素类与头孢C.THB D.磺胺类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等,使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大,其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 倍。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我国研究者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进行了化学及药理研究,至今已发现300 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研究范围从单味中药发展到复方,研究和探索抗真菌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为发现和研制抗真菌药物提供有利的线索和理论依据。目前中药抗真菌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水煎剂,乙醇、乙醚、稀醋酸等的浸出制剂。另外研究中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管碟法、固体培养基法、纸片抑菌法、平皿稀释法以及平板打孔扩散法等,它们通常只用于对中药的抑菌活性作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常用二倍稀释法。本文就近年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字中草药抗真菌研究 1、不同形式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1.1 单味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 近百年来,人们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王理达等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MTT法测定了黄柏等13种生药醇提物的抗真菌作用,发现黄柏、丁香、乌梅等有强烈抑制真菌活性。宫毓静等采用体外半固体药基法对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筛选,发现牡丹皮、土槿皮等22种中药对一种或几种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纪丽莲[证明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有抗霉菌活性。王昊、付爱华[ 5~6 ]发现茵陈、黄精、白头翁等中药对浅部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尹秀芝报

道苍术浸出液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屠鹏飞测定龙血竭对多种真菌的M IC在18. 8 ~750μg/ml,其作用靶位是真菌的细胞壁。刘小琴等发现紫苏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侯幼红等[ 10 ]发现飞龙掌血等药性苦寒的中药表现出类似几丁质酶和刀豆蛋白A的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体外粘附作用.何进测定了大蒜油的抗真菌活性(M IC为6. 25~50μg/ml) ,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延长真菌生长的迟缓期。付爱华等发现东北刺人参挥发油、藿香精油等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烟曲霉等18种深部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杜青云报道姜黄挥发油对动物皮肤藓菌感染模型的有效率达87. 5%。夏忠弟、方芳等]采用同位素标记和电镜证实山苍籽油乳剂干扰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和细胞壁的合成。 1.2 中草药复方的抗真菌作用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理复杂,有些方剂中的单味药并无明显的抗真菌活性,但复方却呈现一定疗效。邱莹等在对中药祛屑洗药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中发现,中药复方制剂(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的MIC值最低为312.5 ms/L,而其他单味中药制剂的MIC值除鱼腥草外均在600 ms /L以上。纳猛等用藿香、香薷、茵陈、土槿皮和石榴皮5味中药组成复方洗剂,该复方水煎剂稀释到40%(v/v),10%(v/v)和5%(v/v)时能够完全杀灭不同的表皮真菌。隋芝芹等取足癣患者损伤处皮屑培养,加入苦甘洗剂(由苦参、当归各30 g,白藓皮、枯矾各20 g,甘草40 g组成),絮状表皮癣菌菌落明显减少或不出现。郭建辉Ⅲ1发现癣净散(地肤子、土荆皮、白藓皮、苦参、金银花、夏枯草、丁香)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杨国晶旧¨等发现10%和20%复方苦槿霜与达克宁具有相似的抑菌效果(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