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关键词:药用动物学;课程变革;高职高职中药学专业的药用动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根底课,它与后续的专业课如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衔接严密。

该课程是一门实际与理论严密结合的课程,但实践状况却是以实际教学爲主,这种状况已不能顺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放慢开展古代职业教育的决议》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片面进步人才培育质量”,要求“职业教育与消费休息、社会理论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理论性和职业性,促进学致使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以此爲主旨,笔者学院对药用动物学停止了较爲片面、深化的课程变革探究,课改次要围绕以下“四改”辨别展开,次要包括:改教学内容,改教学办法,改教学手腕,改考核评价机制。

一、改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同时结合目前高职先生“以碎片化学习”爲主的学习特点,打破药用动物学原有的零碎教学内容,改爲“碎片化教学”。

行将原有的零碎课程体系“打碎”成“四大碎片”,每一个碎片构成一个完好的项目,最终将整个课程分爲以下四个项目:药用动物形状认知项目、药用动物显微认知项目、药用动物显微技艺实训项目、药用动物基源鉴别实训项目。

实际和实训的课时数比例爲1∶1.5。

实际内容适当精简,实训课程结合企业岗位要求,重点培育先生的入手才能、职业品德与责任心。

二、改教学办法课程变革的中心义务是转变先生学习方式,这样培育出来的先生更具有创新肉体与理论才能。

要改动先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从改动教员的教学办法开端。

改动传统以讲授爲主的教学办法,代之以较爲先进、更合适先生学习特点和专业培育目的的教学办法,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情形教学法、案例教学等。

如在药用动物形状认知项目教学中,讲到根与根茎如何区别时,教员可采用设定情形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办法,拿出何首乌、大黄、白芷、天麻、生姜等原药材让先生去探求并处理成绩,教员停止难点解答。

教员从传统的主讲角色转变成主导角色,先生由原来的主动听课角色变爲自动学习角色。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当今,国家非常重视中药资源开发,以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健康水平。

为此,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大学生及其他技术人员的重
要得分。

在实施这项重要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由政府领导部门,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设
立一系列药用植物学教研室,促进各方大学、学校及其他科研机构和文教单位在中药资源
开发工作中的沟通,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内容和出版物。

此外,要改变老式教学中的单调性,充分考虑制订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大纲和计划,使学习在理论的同时,从实际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建立系统性的课程。

药用植物学教研室
应准备各种实习素材,组织学生到学校花园和森林上进行实地考察,就植物的分类、采集、加工加工及中药资源开发过程进行模拟学习。

同时,教学资源也要配备各种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习活动的教学实训设备。

学校可以设立兼容与竞争的场所,让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有效地提高学习吸收
的效率。

同时应为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设立资金和人力支持。

此外,作为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也应加强素质培训活动,增强教学能力,以确保由多位技术专家组成的多方协同教学工作。

主要教学活动针对学生
的学习认知,由教师培训中的知识型课程,技术性课程及实践课程组成。

总之,要使中药资源和开发专业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更有效地推进,既要把实
际的实施过程考虑在内,又要重视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效果。

经过这
一过程,可以充分发挥中药资源开发的优势,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充实国家的经济实力。

高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而植物生理学作为该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植物生理学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实践环节不足等,需要进行改革与探讨。

本文将就高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为相关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植物生理学作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而备受重视。

当前植物生理学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

实践环节不足。

植物生理学理论内容繁杂,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然而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实践环节不足,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植物生理学的理论内容较为复杂,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板书形式,缺少与新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当前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探讨。

二、课程教学改革建议1. 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应根据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需求,重新筛选教材和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使教学内容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针对性。

2. 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建立植物生理学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板书形式外,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教学质量。

在校内或校外建立植物生理学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与企业合作,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用性。

药用植物形态学部分的教学探索

药用植物形态学部分的教学探索

药用植物形态学部分的教学探索导言药用植物形态学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药用植物的形态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药用植物的外部特征,进行鉴别和辨别药用植物,对于今后的中药材质量控制、中药鉴定和中药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药用植物形态学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陈旧等。

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教学探索,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更新传统的药用植物形态学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鉴别方法上,学生需要大量地记忆不同药用植物的外部特征,这样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们可以尝试更新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知识点,如药用植物的分子形态学、细胞形态学等。

这些新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药用植物形态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我们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象直观的展示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教学可以将药用植物形态学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手段优化除了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优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建立一个互动性强、灵活性大的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和讨论。

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一些小型的科研课题,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职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职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职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学科,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课程开展既包括课堂的理论教学,也包含部分实践教学内容。

其学科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常见药用植物与生药的知识讲解,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药用植物学课程时,为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针对高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化水平。

处于高职阶段的学生,由于其成长、年龄的特点,好奇心较为旺盛,对事物抱有积极探索的心理,大部分学生的外在表现为想象力丰富,多才多艺,动手能力较强等。

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在开展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时,可以通过将课堂讲解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建立合理的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考核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合理设置教学环节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药用植物的热情。

一、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1、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直观的知识体系,将教材上的抽象知识点与实验教学对象联系起来。

同时,实验课程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对药用植物学的探索兴趣。

为此,教师在开展实践课程时,应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学习的自信心。

2、布置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实践课程开展之前,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采集药用植物,然后进行简单的压制、裁剪等做成漂亮的装饰画,在提升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实践课程的评比活动,设置药用植物实验竞赛环节,对优胜者予以奖励。

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既可以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参照的模板,又能培养良性竞争氛围,提升实验教学的课堂效果。

职业院校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介绍一种与绞股蓝长得很相似的葡萄
科植物乌蔹莓,帮助他们分清绞股蓝
与乌蔹莓。对于植物的显微结构章节,
这虽然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但笔
者认为本章节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重
点,理论教学与
./0 1
河 南 农 业 2016年 第 5期(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程教学课时仅有52学时,这就要求任 课老师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 分配以及各章节课时的学时分配都要 用在刀刃上。经过反复研究,最后确 定下来24学时的理论教学及28学时的 实践教学,其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分 配 理 论 教 学 8学 时 、 实 践 教 学 2学 时 ; 药用植物的分类分配理论教学16学时、 实践教学16学时;植物的显微结构章 节虽然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但笔 者认为本章节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重 点,因此,笔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学一同进行,这样既压缩了课时,又 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了植物的结构, 保障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共分配了 10学时;最后,为使考核成绩能真实 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将 考核总评成绩分为两大部分,即平时 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 时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40%,期末考试 成 绩 占 总 评 成 绩 60%, 其 中 , 理 论 笔 试、实践考试各占总评成绩30%,这样 既保证了实验考核成绩的全面客观性, 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研究

职业院校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王美会 夏俊丽 贵州江口何坝九年一贯制学校 龙素琴
摘 要:为提高高职院校药用植物学教学课程效果,从教学大纲的编写、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三方面对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 论述,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初探

《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初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初探陕西中医药大学 沈 霞 胡本祥 陈 莹 刘 清摘 要:《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等的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目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 节的现象,笔者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体系及实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对教 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内容更为贴近实际,以更好地为教学和实践服务。

通过多种教学和实验模式加强学生 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方式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中 药现代化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228《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植物的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介绍国内外研究药用植物最新成果和技术方法的一门药学基础学科。

经过我校近十代教师不懈的努力、继承与创新,《药用植物学》课程从教学科研、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开放等多方面得到了加强和充实,使药用植物的课程教学和管理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及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也为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课程课时数的减少,《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我们从2010起结合前人的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药用植物学》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三段式教学方式,存在以下有待改进的方面:教师主导,与学生互动不足:理论课部分的学习一般均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受体,师生缺乏联系。

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重理论学习,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对每一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别要点非常熟悉。

中职药剂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药剂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S q -
科技 ・ 探索・ 争鸣
中职药剂专业《 药用植物学》 教学改革初探
吴剑 华 ( 萍 乡市 卫生 学校 , 江西 萍乡 3 3 7 0 0 0 )
【 摘 要】 以人 才素质培养 为基 本要 求, 结合学 生的实际情况 , 对药用植物 学的教 学方法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实现 以现代化 多媒 体教 学为 主、 辅 以实物教学 、 突出实践能力 、 培养 学习兴趣 、 改进考核方式等教 学方法 , 在现 实中起到 良好的效果。 【 关键词 】 药用植物 学; 教 学方法; 改革
《 药用植物学》 是药剂专业 的一 门重要 的专业基础课 。 学习和掌握 药用植 物 的形 态 、 构造、 分 类和常见 药用植 物类群 , 在天然 药物学 基 础 天然 药物化学和药植 物分类及显微构 造等 内容 抽象难懂 , 传 统讲 授教学更使 学生觉得枯燥无 趣 . 而对 于该课 程的教 学改革 , 大 多数文 献针对 的是本科或高职药学专业 作为同样是中职药剂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 . 本 文尝试立足本校 中职教育 . 对药 用植物学 的教学方法进行 初 步的探索
2 . 5 考 核 方 式
2 教 学 方 法
2 . 1 多媒体教学
为全面真实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与水平 . 药用植物学 的成绩评 定, 不 宜以一 次考试来定 , 应该做多方面综合评价。 目前 , 我校对该 门
多媒体教学 . 有其利 弊。 对于药用植物学这 门课程 。 幻灯片能把课 本上枯 燥的文字及黑 白的图画变成 了彩 色的 . 形 象且直观 . 大大提高 学生 上课积极性 : 同时也 可以节约照 片挂图等 的费用 : 另外借 助于现 在发达 的网络 , 下 载大量 的植物科属原创视频 , 教学事半 功倍 。 但是制 作P P T , 搜 集大量 的图片视频 . 教师需要花不 少精力 和时间。 将多媒体 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有机结合, 可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2 . 1 实物教学 幻灯 片能够展示各种各 样的植物 图片 . 但却不 是立体实 物 . 学生 在不停 阅览图片的 同时容 易产生视觉疲 劳 . 且 图片太多 . 前后缺 乏连 贯性 , 对 于整个植物 的形态认识并不好 在教学 中适 当运用 实物来教 学可 以弥补幻灯片教学 的缺憾 ,例如在讲授根系时选用 白菜 和大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分为理论教学、校内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教学。

在分析《药用植物学》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法。

基于《药用植物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校园植物资源、药用植物标本馆及野外实习在教学中的作用,鼓励《药用植物学》专业教师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力争形成完整、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为药用植物分类、鉴定等基层工作人员的培养奠定基础。

标签:《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引言
《药用植物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医药院校的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生药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天然药物学打下基础的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掌握对药用植物的认知技能,主要教学内容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和经典分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及认知实践课(野外实习)。

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方法均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

本文探讨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药用植物学》整个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药用植物学》教材选择
目前,《药用植物学》教材版本很多,但主要内容均包括药用植物形态、分类和显微构造等相关内容。

不同之处是有的版本按药用植物形态学、分类学及显微构造三模块形式排列教材内容,而有的版本则将植物形态和显微构造融合成植物形态构造模块,按照植物形态构造、植物分类两个模块编排教材内容,两种编排体例各有利弊,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更倾向于第二种编排体例,既将植物形态和显微构造两部分内容融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融会贯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由于形态和显微两部分内容学习时间间隔过长而对内容造成遗忘。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由谈献和、王德群主编的《药用植物学》教材,该教材配套实验指导,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

本文中所阐述和分析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均在此教材的基础之上展开。

2 多样化模式在教学的应用
2.1 多样化模式在理论教学的应用
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中,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采用墨线图、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类学部分插图采用上述网络版的照片和教师自拍的写真照片结合使用,达到了不失系统性,又增加了生动性。

同时灌输学生教材在高等教学中只是参考
书,让学生大胆怀疑其中的科学内涵及系统性,使单纯的授受模式变为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模式,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2 重视野外实习改革,增加多种实验类型
在野外实习教学中,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多采用研究性实验法,根据各专业性质合理设计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给学生自主发展空间。

学生又可以根据教师引导自己设计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审阅修正后,学生就可以动手实践。

对于分类学部分的实习教学,非常适合采用现场教学法,充分利用校园、药植园、左家山区的植被,教师讲解各科形态特征,在现场学生认真根据教师所讲的特征观察本科的野外药用植物,准确理解植物形态描述的特征,在各种专业术语的基础上对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加以记录,加深对植物分类知识的理解。

在野外实习教学中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主要显示学生为主角,教师起到引导、启发和监督作用配角的作用,同时答疑解惑。

教师提前精心设置备选研究课题,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参考书熟悉自己准备选的课题。

在实习时教师明确教授实习具体要求、实习目的及注意事项,学生按要求规范采集药用植物、压制腊叶标本、使用检索表独立鉴定植物、识别100种药用植物、整理左家植物名录等,在保证完成老师要求的基本实习任务后,以组为单位按照所选择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如左家山区有毒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等,写出课题报告。

通过野外实习教学巩固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

2.3 智能手机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野外实习的时间较短,不同学校的安排一般在1~2周,要在短时间内记住驻地范围内的200余种植物,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传统的识记方法就是利用给标本换吸水纸的时间学习记忆,但毕竟换纸也只有一天一次,无法做到时时处处学习记忆。

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拍摄图片,并及时命名,就可以将采集到和看到的植物随时复习了。

其次,野外对植物进行鉴别的难点就是参考资料,出野外不可能携带太多书籍,因此可利用的资料有限。

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APP,在网络上查找植物信息,如中国植物志。

但这些APP有一个局限性,就是必须要利用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流量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可以将一些离线植物志介绍给学生,如中国高等植物物种检索词典V2.0。

该词典可以实现中文名查阅信息,词条信息不仅有植物形态特征、检索表,还附有植物图片,非常适合野外使用。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将先进的科技引入到教学中;也要不断发掘已有的素材,将它们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和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医药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迁移教学法应用
在学科体系定位中,《药用植物学》是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学等系列专业课的“桥梁”课程,为体现《药用植物学》的桥梁纽带作用,
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的關键知识点进行迁移教学,使学科之间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例如,维管束是植物组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常感觉晦涩难懂,无影无形。

教师可在讲授过程中迁移到中药鉴定学中何首乌的“云锦花纹”及商陆的“罗盘纹”,二者均是异常维管束构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向学生展示中药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药材的横断面,找到典型的鉴别特征。

如此一来,维管束这一难点便从无影无形转变为形神兼备,使难点不再难,重点记得住。

《药用植物学》与《中药鉴定学》之间可迁移的知识点不胜枚举。

如分泌组织中的分泌腔可迁移中药材陈皮;茎的次生构造心材可迁移中药材沉香;花冠类型中管状花可迁移中药材红花等等。

如此迁移教学,既建立了学科之间的纽带,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结语
通过实践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尝试,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适应转型背景下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尝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发明,姚秋阳.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8):2884-2885.
[2]林莺,林海燕,王樱霖,等.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建设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0):15-17.
[3]白贞芳,刘春生,石晋丽,等.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课程探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06):80-82.
[4]倪梁红,吴靳荣,赵志礼,等.药用植物学拓展性实验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4):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