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公司研究

合集下载

18世纪中英檀香木贸易中的定价问题探析——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为中心

18世纪中英檀香木贸易中的定价问题探析——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为中心

18世纪中英檀香木贸易中的定价问题探析——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为中心第一篇范文18世纪中英檀香木贸易中的定价问题探析——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为中心18世纪,随着全球贸易的逐渐兴起,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贸易公司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英之间的檀香木贸易成为了两国经济往来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为中心,对18世纪中英檀香木贸易中的定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18世纪中英檀香木贸易背景18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檀香木需求量巨大。

而当时,我国檀香木主要依赖进口,其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了主要的供应商。

在这一背景下,中英檀香木贸易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

二、定价问题的产生在中英檀香木贸易过程中,定价问题逐渐凸显。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往往会抬高檀香木的价格。

然而,这引发了中国的不满,认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操纵市场,剥削中国消费者。

因此,定价问题成为了中英两国在这一贸易中的一大矛盾点。

三、定价问题的探析1.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定价策略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定价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策略。

首先,他们会根据运输成本、税收等因素来确定檀香木的出口价格。

其次,公司还会考虑到竞争对手的价格,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此外,英国东印度公司还会根据中国的需求,适时调整价格。

2. 中国的反击措施面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定价策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

首先,中国政府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进行了限制,如征收高额关税、限制进口数量等。

其次,中国还积极寻找其他供应商,以减少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依赖。

3. 定价问题的解决在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定价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一方面,英国东印度公司降低了檀香木的价格,以满足中国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以促进两国经济往来。

四、总结18世纪中英檀香木贸易中的定价问题,反映了当时全球贸易中的利益纷争。

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定价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解决过程。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反思商业帝国的利益与代价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反思商业帝国的利益与代价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反思商业帝国的利益与代价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反思商业帝国的利益与代价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以下简称VOC)是17世纪荷兰建立的一家商业公司。

它的建立标志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开始,并成为后来许多商业帝国的典范。

本文就VOC的建立进行反思,探讨商业帝国的利益和代价。

一、商业帝国的利益1.1 市场垄断和利润增长VOC以荷兰政府的特许经营方式成立,被授予在东印度进行贸易的专有权。

通过垄断贸易,VOC能够控制货物的流动和价格,并获得高额利润。

这种市场垄断使VOC成为当时最富有和最强大的企业之一。

1.2 扩大殖民地和资源控制为了确保商业利益,VOC积极参与殖民扩张,通过建立定居点和要塞,控制了许多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港口和产业。

此举不仅为VOC提供了更多资源,还为荷兰带来了更多政治和军事影响力。

1.3 促进科技和文化交流在VOC掌控的殖民地,荷兰与当地文化产生了交流和融合。

荷兰商人和移民带来了新的技术、知识和艺术,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这种交流对当地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商业帝国的代价2.1 对当地人民的剥削VOC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对东印度地区的原住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剥削。

他们迫使当地农民种植出口作物,并通过不公平的贸易方式将商品从当地购买,使当地人民陷入贫困和被剥削的境地。

2.2 殖民地的社会动荡和文化破坏VOC的殖民政策导致了当地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当地人民失去土地和资源,社会结构被破坏,文化传统也受到了冲击。

殖民地人民经历了权力的转移和文化的混合,这对他们的社会和文化身份产生了消极影响。

2.3 战争和军事冲突为了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和殖民地的控制权,VOC经常参与军事冲突和战争。

这使得荷兰卷入了各种战争,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资源。

战争给荷兰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对商业帝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结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和运营为商业帝国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殖民扩张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殖民扩张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殖民扩张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是17世纪初成立的一家荷兰殖民扩张的商业机构。

它的出现标志着荷兰在殖民扩张方面的崛起,并且对当时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立源于荷兰对东方贸易的渴望。

当时,欧洲各国都在寻求通过东方贸易获取财富和资源,而荷兰作为一个小国家,希望通过殖民扩张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02年成立,得到了荷兰政府的特许经营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股份制经营的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贸易垄断权,并通过殖民地的建立来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公司派遣了大量的舰队和商人前往东南亚地区,与当地的政府和商人进行贸易,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和斯里兰卡等地建立了殖民地,控制了当地的贸易和资源。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对当地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建立贸易垄断权,控制了当地的商品流通,并将当地的资源运往欧洲。

这导致了当地经济的崩溃,许多当地的手工业和农业因此衰落。

同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带来了新的商品和技术,对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还对当地的政治产生了影响。

它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或干预,控制了当地的政权,并建立了自己的行政机构。

这使得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当地的实际统治者,对当地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东印度公司还通过殖民地的建立,将欧洲的法律和制度引入当地,对当地社会的组织和结构产生了影响。

然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当地居民的反抗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竞争,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统治并不稳固。

它不得不与当地政府和商人进行谈判和合作,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还面临了财政困难和船只被海盗袭击等问题,这使得公司在殖民扩张方面的步伐受到了限制。

总的来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和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略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来龙去脉

略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来龙去脉


期, 英 国政 府 逐 渐替 代 了 它 在 印 度 的 权 力 , 英 国东 印度 公 司 也 就 沦为 殖 民管 理 印 度 的 日常 机 构 。 二、 对 英 国 东 印 度公 司的 评 价 英 国东 印 度 公 司 的兴 盛 代 表 了英 国从 伊 丽 莎 白 女 王 击 败 西 班 牙 无 敌 舰 队 开 始 的英 国霸 权 的崛 起 ,英 国东 印度 公 司 的 没 落 尽 管 那 是 英 国霸 权 在 维 多 利 亚 女 王 时代 达 到 巅 峰 时 代 的 种大势所趋 , 但 无 形 中也 暗 示 着 英 国 式 的 霸权 的衰 落 。 对 于 英 国东 印度 公 司 来 说 . 最 重 要 的 不 是 它 在 英 国获 得 了 多 少 发 展 机 遇 ,而 在 于 英 国 本 土 在 百 多 年 的时 间里 完 成 了资 产 阶 级 革 命 。 英 国 东 印度 公 司 自身 也 完 成 了一 次 革 命 性 变 化 。 从它演进的历史轨迹 中。 不难看出 , 英 国东 印度 公 司 活 动 的舞台是广阔的 , 凡 它 涉 足 的 地 区 都 留 下 了深 刻 影 响 。 它 开 通 了到达印度 、 中 国和 日本 等地 的 商业 航 道 , 更 重 要 的是 把 超 过 英 国本 土许 多倍 的 大 片 土 地 攫 为 己有 .为 英 国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开 辟 了 一 个 重要 的商 品倾 销 市 场 和 原 料 产 地 。 然而 , 对 东方 广 大 地 区 特 别 是 印 度来 说 . 带 来 的却 是一 场灾 难 . 东 印度 公 司把 它 推 人 殖 民 地 的 深 渊 .使 这 个 具 有 悠 久 历 史 的文 明古 国脱 离 了 过 去 的发 展 轨 迹 , 开 始 了一 个 充 满 屈 辱 、 反 抗 斗 争 和 光 明前 景 的 历 史新 时期 。 但 仍 需 指 出 的是 , 历 史 的 发 展有 其不 能 以道 德 标 准 简 单 衡量 一 切 的 复 杂 性 。尽 管 英 国东 印度 公 司是 近代 世 界 史 上一 个 臭 名 昭 著 的 殖 民 扩 张 机 器 。但 它 从 事 的大 洋 洲 际 贸 易 为 英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工 业 革 命 发 展 提 供 了 雄 厚 的资 金 , 促 进 了英 国综 合 国力 的 提 高 ,使 英 国发 生 了文 化 制 度 的革 命 性 变 革 ,使 英 国 成 为 当 时 世 界 上 最 强 大 的 资 本 主 义 国家 而 英 国 东 印度 公 司 的成 功 . 当 然 也 是 多种 因素 共 同作 用 的 结 果 。 另

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下散商对华贸易的特点

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下散商对华贸易的特点

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下散商对华贸易的特点- -英国战胜西班牙庞大的“无敌舰队”以后,于 1591年到达印度开始贸易。

1600年,“东印度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正式成立,英国女王授予其商业专卖、设置军队等特权。

公司专卖权被取消以前,在伦敦英国对华贸易的代表是公司的“董事会”,在广州是公司的监理委员会;公司专卖权被取消以后,在伦敦由英国外交部所代替,在广州由英政府所派的驻华商务监督所代替。

[2]18世纪中散商开始出现在广州,主要从事于印度、东印度群岛同中国之间的贸易,被称为“港脚商人”。

开始时“港脚散商实际上仅仅是公司的特许商人”,[1](13页)接受公司驻中国业务的管理机构一—监督委员会的管理,他们经营着小批货物,小心翼翼地从事一些简单的小规模生意。

散商从公司领得营业许可证后,将印度的棉花、鸦片等商品运往中国销售,谋取厚利。

由于公司不仅要靠他们来弥补广州贸易的差额,而且要依靠他们将自己的资金搬回英国” [1](14页),所以东印度公司虽然经常与散商发生矛盾,又不得不对散商贸易加以鼓励。

一、散商贸易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几个特点第一,散商贸易与公司之间的协作贸易。

东印度公司与散商的在华贸易活动,都是以牟取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为基本目的。

受这种基本动因驱使,东印度公司与散商在对华贸易活动中,有其相互配合、串通一气、共同经营的一面。

公司每年必须向英国国内输回一大笔资金用于偿还税务和其他款项。

如:18世纪30年代,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每年从印度输往英国的资金达四百万英镑,其中,一百万是英国官商的私蓄和养老金等,而另外的三百万是政府汇款,即公司必须负担的“国内税”。

公司为了解决这笔高额汇款的来源,曾在18世纪上半叶自行尝试过从事港脚贸易,之后,发现困难重重,还是决定将它交给在印度的英、印散商去做。

这些追随英军足迹的英、印私商很早就经营地方贸易,与殖民地有长期的业务联系,他们从小规模开始,发展为贸易、金融和运输为一体的大规模综合营业,甚至,不乏有些代理行家在英国本土具有重要地位,并在印度设有分行的和有实力的古老行号。

东印度公司档案,1599

东印度公司档案,1599

东印度公司档案,1599收录文献全部源自英国的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馆藏的印度事务部档案(India Office Records),包含特许状、来往信件、贸易记录、会议纪要和考察报告等内容,为研究英国贸易史以及在印度次大陆统治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时间覆盖1599至1947年。

东印度公司对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数据库收录文献以东印度公司档案记录为主线,收录内容从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宣告正式成立开始,记述了第一次东部航行、早期在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的贸易尝试、18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扩张历程,1857年东印度公司的衰落,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为止,内容详尽。

以上内容分别收录于本数据库的三个部分中,每个部分根据聚焦的主题内容不同而划分,这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贸易管控与帝国时代,1600-1947(Module I: Trade, Governance and Empire, 1600-1947)收录文献内容广泛,包含东印度公司和而后的印度事务部(East India Company and later the India Office)最重要的行政文件,内容覆盖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全部时期,以及英帝国对其他国家的扩张,收录文献包含特许状、条约、会议纪要和来往信件,记述了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发展与结束,以及印度独立前印度与英国政府间的关系。

包含的重要档案内容有:•东印度公司特许状、契约、法令和条约(IOR/A),以及相关文献,1600-1947年•东印度公司各类会议纪要(IOR/B),1599-1858年•印度议会会议纪要与备忘录(IOR/C),1858-1947年•东印度公司总务委员会与办公室会议纪要与备忘录(IOR/D),1700-1858年第二部分:南亚和东南亚的工厂档案,1613-1830(Module II: Factory Records for South Asia and South East Asia)收录的全部档案均源自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馆藏的东印度公司工厂档案(East India Company Factory Records)中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工厂部分的档案(档案编号以IOR/G系列为主)特藏,全面记录了当时东印度公司的商业贸易网情况,包括详实的商贸往来记录,详尽的账目账单信息,工厂经营状况等。

荷兰历史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到现代自由

荷兰历史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到现代自由

荷兰历史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到现代自由荷兰,这个小小的欧洲国家,拥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

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到现代自由的倡导,荷兰的历史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发展进程。

本文将以荷兰东印度公司和现代自由为主线,探究荷兰历史的发展轨迹。

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是欧洲最早建立的跨国公司之一,于17世纪初成立。

它在东南亚掠夺了大量资源,成为了当时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公司之一。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和崛起,标志着荷兰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

二、荷兰黄金时代的繁荣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功,使荷兰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荷兰文化、科学和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荷兰画家伦勃朗、弗兰斯·哈尔斯等人的杰作闻名于世。

荷兰成为了欧洲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中心。

三、荷兰民主制度的形成17世纪末,荷兰成为世界第一个民主国家,建立了现代民主的先例。

荷兰的民主制度在欧洲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关注和影响。

荷兰人对于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的追求,为后来世界各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四、荷兰法律的影响荷兰的法律体系对现代法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荷兰的民法、商法和海商法等法律制度,为后来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荷兰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荷兰对自由思想的追求荷兰自古以来就是自由思想的温床,包容多元的文化和宗教。

荷兰人对于宗教、言论和思想的自由权利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捍卫。

荷兰的自由思想为后来的现代自由主义思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六、荷兰的现代自由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自由国家。

荷兰在人权、同性恋权益、宗教自由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荷兰政府实行着开放和自由的政策,倡导平等和多样性。

荷兰的现代自由模式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所追随和借鉴的对象。

七、荷兰的国际影响荷兰作为一个小国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荷兰是联合国、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并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政商之殇:东印度公司兴衰启示

政商之殇:东印度公司兴衰启示

政商之殇:东印度公司兴衰启示作者:王勇华来源:《董事会》2018年第05期英国东印度公司(以下简称“东印公司”),是研究现代股份制公司源变、印度殖民史、英荷葡西法海洋争霸以及英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等均无法回避的对象。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评论:“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回顾东印公司兴衰历程,虽还有很多难解之谜,但就已知而言,着实令人唏嘘。

概括而言,东印公司始于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签署特许证书,授权坎伯兰郡的伯爵和215名骑士、商人等组建“总督和伦敦商人的东印度贸易公司”,独占“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

是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简称BEIC)。

1858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统治法》,剥夺早已丧失商业垄断权的东印公司在印度各地的统治权,东印公司终止,进入后续残留业务清理和财产分配阶段。

1877年,英国政府宣布印度作为英属殖民地正式并入维多利亚女王所辖王土,东印公司的“光荣和事迹”自此完全成为历史。

东印公司始于17世纪初,终于19世纪末,跨越人类近代社会近300年。

以1757年“普拉西战役”为界,东印公司历史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阶段。

前阶段从1600年至1757年,主要以垄断性海外贸易为主,缔造了商业资本攫取超额利润的传奇篇章,完成了商业资本股份化组织形态塑造,扮演了大英帝国在全球开疆拓土的“先锋”角色。

其中,1709年至1757年近50年间,是其作为商业贸易组织体最为成熟时期。

后阶段从1757至1877年,主要以战争、殖民、阴谋等无耻、卑鄙而血腥的手段结合商业工具,在印度大陆和远东地区,疯狂攫取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从而使其更像国家而非企业,最终也因此完成了自我毁灭。

其中,1858年至1877年近20年间,属其整理后续残留业务和完成最终清算阶段。

东印公司在其前阶段缔造商业辉煌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历史遗产,不在于其为股东和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不在于其促进东西方金钱、物资和文化交流,更不在于其为大英帝国全球崛起冲锋陷阵,而在于其发展和巩固了现代股份公司的基本原则和框架,从而泽被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印度公司产生背景及原因 从事这种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迅速成立。
2020/8/13
东印度公司产生背景及原因
盛行于15世纪的卡拉维尔帆船
2020/8/13
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产生背景及原因
2020/8/13
东印度公司产生背景及原因
2020/8/13
东印度公司产生背景及原因
据统计,从1600年到1617年,东印度公司组织了 13次航行,经营所得纯利润达102.8万英镑。
2020/8/13
东印度公司扩张期——关于鸦片贸易
• 1757年﹐英国占领了印度鸦片产地 孟加拉。
• 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了鸦 片专卖权。
• 1797年,又垄断了鸦片制造权。 • 在这个机构的操纵下后英国人运华鸦片逐渐增加﹐从 每年三四千箱递增为每年一二万箱。 罪恶的鸦片贸易使中国大量白银流入 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它背后的英国。
2020/8/13
东印度公司扩张期
• 从1757年到1857年 印度民族起义东印度 公司不断加固其统治, 它变得越来越像一个 国家,而不像一个贸 易企业了。
• 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 对世界市场的单一最 大占有者,并对政府 施政加以影响。
2020/8/13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法院
东印度公司衰落期——关于破产
2020/8/13
东印度公司衰落期——关于破产
•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 1767年,公司无力交纳英国政府规定的40万英镑,开始
向政府贷款,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 • 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了。 • 1833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 这样,东印度公司不得不走向破产的道路。 • 《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公司于1874年1月1
东印度公司研究
目录: 目录CONTENTS
生长期
上升期
衰退期
2
东印度公司产生背景及原因
什么是东印度公司?
•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是16指00英年,国是吗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
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是民指国股家为份公了司处吗理? 在殖民地 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 殖民 • 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后来成了英国 者侵略印度的工具。
• 三、摧毁殖民地经济,加深殖民化,印度成为英 国经济的附庸,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产 地和商品市场。
2020/8/13
东印度公司扩张期
• 一、抢占战略要地和商业据点,为进一步在远东扩张提供战略 基地
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 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 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利。
日解散。
2020/8/13
《泰晤士报》评论说: 在人类历史 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 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 肩负的任务。
东印度公司衰落期——关于破产
• 东印度公司的破产不是偶然的。 • 其原因有三: • 1、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 • 2、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
•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持续了213年,为公司股东带来巨大收益 的同时,也为英国输入了大量的财富,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积累。
2020/8/13
东印度公司扩张期
• 三、摧毁殖民地经济,加深殖民化,印度成为英国经济的 附庸,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实行新土地税制度,使土地从印度广大农民手中集中到地主高利货者 的手中,为建立各种专门作物的种植园创造条件。
• 对印度实行工业品倾销,加速印度手工业者的破产。
• 印度最大的手工业中心是达卡,1774年该地的提塔巴德市有织工900户,但是到1788年 只剩下500户了。在19世纪20到40年代期间,达卡人口从15万减少到2万。公司对孟加 拉的织工施行强制性的管理,强迫织工接受公司的预付款,强令织工把产品卖给公司, 而价格则比通常的收购价格低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促使孟加拉大批织工破产。
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限于重 重危机之中。 • 3、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 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这点,也是公司垮台的最 主要原因。
2020/8/13
东印度公司衰落期——对英国的影响
东印度公司建立初衷仅仅是更加有效地组织英国 同东方之间的贸易,但到了18世纪,公司逐渐变成了 英国政府在印度推行殖民统治的工具。
2020/8/13
东印度公司扩张期
2020/8/13
英国政府印度殖民形势图
东印度公司扩张期
• 一、抢占战略要地和商业据点,为进一步在远东 扩张提供战略基地
• 二、进行赤裸裸的殖民掠夺,开展垄断贸易,为 英国输入大量财富
东印度公司扩张期
• 二、进行赤裸裸的殖民掠夺,开展垄断贸易,为英国输入大量财 富
• 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它一开始就采取以暴力为基础的、赤裸裸 的直接搜刮和抢劫活动。仅侵吞孟加拉国库一项,就给英国东印度公司 带来了3700多万英镑的收入。
• 除直接掠夺之外,还用苛捐杂税剥削农民和手工业者,仅1760年— 1780年间,用这项收入向英国输进价值1200多万英镑的商品,而英国 东印度公司却连一文本钱都没花。
图片说明:东印度大楼 (East India House) 原本位于伦敦的利德贺 街,曾经是英国东印度 公司的总部。大楼由建 筑师理查·贾普于1799 年至1800年所重建。英 国政府在1858年11月1 日接管公司的财产以前 ,有关印度事务的政策 和决议都是在那里制定 的。大楼在1929年拆卸 。
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政府买下了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在这 里设立了贸易总部。
1689年为止,东印度公司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国家”的特性,它自主地控 制着孟加拉、金奈和孟买的统治,拥有可怕的和有威胁性的军事力量。
1757年,普拉西战役后,法国势力被逐出孟加拉,英国东印度公司接管孟 加拉政府,最终完成对它的吞并。英国东印度公司一直掌管印度事务直至 2020/81/18358年英国全面接管印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