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护舷技术规格书
橡胶护舷

橡胶护舷相关英语一、短语橡胶护舷rubber fender拱形橡胶护舷rubber arch fender圆形橡胶护舷cylindrical rubber fender橡胶块护舷rubber blocks fender充气橡胶护舷Inflatable Rubber Fender气压式橡胶护舷pneumatic rubber fender钢梁橡胶合成护舷combination of steel beam and rubber fender二、双语例句●大型橡胶护舷的研制Development of large rubber fender●采用不扩散水泥砂浆水下安装橡胶护舷Using Undiffused Cement Motor to Install Rubber Fender Underwater●该程序可用于防冲桩的设计及橡胶护舷的选型。
The process may not only be used for fender pile design but also for type selection of rubber fenders.●指出目前更换橡胶护舷方法存在的不足。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hortage of present renewing methods for rubber fenders .●本文对码头橡胶护舷前设防冲板的结构形式和结构设计做了较详细论述。
The author presents a detailed review on the structure type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frontal frame which was fixed to the frontal of rubber fenders that was used in the wharfs .●橡胶护舷产品,经过我们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
充气式橡胶护舷(靠球)

充气橡胶护舷(靠球)一. 什么是靠球充气橡胶靠球(也叫护舷)是一种停泊缓冲和防护的船舶用品,广泛应用于船舶,海上设施、海洋平台、港口码头、游艇等领域。
充气橡胶靠球具有较一般橡胶护舷更实用,且经济实惠等特点,故广受欢迎。
充气橡胶靠球是采用挂胶子布做骨架材料制作而成的橡胶密闭容器,靠球内充满压缩空气后可浮于水面,以做为船与船靠泊STS(ship and ship)和船与船头靠泊STD(ship and dock)的重要缓冲介质。
同时充气橡胶靠球可吸收船舶运动的冲击能量,减小船舶的反冲力,极大地提高船舶停泊的安全性。
橡胶充气护舷(靠球)是以空气为介质,利用压缩空气来吸收冲击能量,使船舶停靠时具有更柔性,更软性,以达到防碰防撞防避的效果。
橡胶充气护舷(靠球)已经广泛应用于油轮、集装箱船、游艇、海洋平台、大型船坞、军港码头、大型桥墩等。
二. 靠球型式(一)贝特靠球—护套型护套型充气橡胶护舷即靠球表层外携带有一层护套,该护套由链条、钢丝绳或尼龙绳网、旧轮胎(或者橡皮套)构成。
链条、钢丝绳或尼龙绳网的纵向断点与相邻网套的一个或两个网眼用拉索或拉绳相连接,网套上会附有旧轮胎或者橡皮套,为靠球本体提供保护的作用。
(二)贝特靠球—悬挂型悬挂型充气橡胶靠球即表层外无网状轮胎护套覆盖的靠球,此类靠球两侧有吊装和旋转装置,方便搬移,同时使靠球在工作中旋转更灵活,以应对各种角度的撞击。
三. 产品特色(最小靠球)1. 材质:三元乙丙橡胶材料2. 制作:用三元乙丙橡胶胶片对接拼起来。
内法兰是使用开姆洛克胶粘合的。
3. 优势:我们的橡胶配方技术含量、标准流程、橡胶、骨架、结构等具体数据,和我公司整体缠绕技术在行业领先地位。
因为,我们有行业最好的人才,史上最小充气护舷由我公司制造,直径20公分,长40公分,六层线。
别的厂家即使做到尺寸,也达不到层级和工艺要求。
对比之下,我们制造大护舷的水平可想而知,而我们应力邀客户来厂参观对比,用标准、数据说话。
26382206_船舶橡胶护舷应用与安装技术探讨

作者简介:邓盛志(1972-),男,本科,主要从事军事高技术应用与管理方面工作。
收稿日期:2021-12-23船舶橡胶护舷一般来说包含了剪切型、转动型、压缩型以及充气型等几种不同类型,而压缩型橡胶护舷表现出结构简单、生产便利以及安装维护方便等优势,近年来在国内外得以非常普遍地应用。
另外根据具体结构形式还能够将其划分为D 型、V 型、拱形、H 型等,当前D 型橡胶护舷逐渐淘汰,V 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得以推广应用,而拱形和H 型、鼓型橡胶护舷属于专门针对大型船舶研制生产的新品种。
1 橡胶材料特性船舶橡胶护舷的基本材料为橡胶,它属于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橡胶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它是高黏性和高弹性的阻尼材料。
橡胶材料的高黏弹性一般来说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弹性模量小、形变较大。
这是因为大分子的链段在承受外力作用之后能够发生运动,分子顺着受力方向运动,可以让橡胶弹性形变达到1000%。
船舶防撞橡胶护舷的主要要求便是应当具备反作用力小、形变大的特性,从而提供更好的碰撞性能,因此橡胶材料在船舶防撞护舷中得以普及应用。
另一方面是形变需要时间,弹性形变以及塑性形变同时进行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形变特性,也可称其为黏弹性,黏弹行为需要依赖时间。
形变落后于应力而出现滞后现象,导致部分弹性能转化为热能被损耗,把拥有较高黏弹性的橡胶制作为船舶防撞护舷,借助于其黏滞性可以有效抵消船舶受到的撞击动能,而撞击过程往往会经过较长时间,有效减轻撞击力。
船舶橡胶护舷应用与安装技术探讨邓盛志(福建省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福建 莆田 351100)摘要:橡胶护舷属于现代码头或者船舶中非常普遍的防撞缓冲装置,船舶停泊时能够利用橡胶护舷来降低冲击力,缓解码头与船舶的撞击力。
橡胶护舷表现出弹性好、吸能强、维护保养成本低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突出优势,近年来已经在国内船舶航运中得以广泛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便已经着手研制生产橡胶护舷,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航运业和船舶制造业得以飞速发展,橡胶护舷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
橡胶护舷安装允许偏差

单位工程
***湾5000吨级油品码头改造工程
分部工程
停靠船与防护设施
分项工程
护舷
检验部位
施工单位
***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质量检验标准名称及编号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质量标准规定
施工单位检验记录
监理单位检验记录
主要
检验
项目
1
护舷的型号、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
护舷的固定构造和所采用的螺栓、螺母、链索、卡具等配件的规格、质量及防腐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
检验
项目
1
固定式护舷底盘与码头的接触应紧密。螺母应满扣拧紧,螺栓应外露2~3扣,螺栓顶端应缩进护舷内,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悬挂式护舷的连接卡具应锁紧。
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实测偏差值(mm)
抽查实测值(mm)
1
23456789
10
陆上
水上
1
标高
±20
±50
2
间距
±50
±100
3
D型护舷接头高差
10
允许偏差项目共检测点,合格点,合格率%
施工单位检验结果
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年月日
监理单位检验结论
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港区1#、2#、3#泊位技术改造工程
橡胶护舷技术规格书
1.总则
1.1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港**港区1#泊位技术改造工程
和**港**港区2#、3#泊位技术改造工程码头全部橡胶护舷的
材料、力学性能、配件、检验、储运和安装。
1.2承包商应按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生产橡胶护舷,生产
之前应将产品设计图纸提交业主和设计工程师,获得书面批
准后方能进行生产。
1.3执行的规范和标准
除特殊说明和规定以外,橡胶护舷以本技术规格书为准。
本技术规格书没有提及而又涉及到的可参照下列中华人民共
和国颁布的规范和标准执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橡胶护舷》(GB7540-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橡胶护舷》(HG/T2866-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
(JTJ297-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221-98)
当技术规格书的要求与提及的其他规程、技术标准、施工规
范发生矛盾时,应优先采用本技术规格书。本技术规格书可以随
工程进展进行修改、充实和整补。
在合同履行期间若上述规范和标准进行修改或重新发布,护
舷承包商应执行规范和标准的最新版本。承包商基于这种修改或
重新发布而提出的任何索赔应符合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
本规格书中所提到的材料、工艺和试验方面的标准,主要是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
护舷承包商可以采用替代标准及新材料、新工艺生产出更符
合工程需要的产品,但应提前得到工程师的批准。护舷承包商应
对使用替代标准而发生的错误负全部责任。
2.橡胶护舷技术要求
2.1橡胶护舷本体材料
用于护舷的橡胶应是天然合成橡胶,并且耐老化、耐油和耐
海水腐蚀性能良好,耐磨性好。
2.2制造护舷用胶料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
项目 指标
拉伸强度,Mpa ≥16
扯断伸长率,% ≥300
恒定压缩永久变形(70 ℃,22h,25%)% ≤30
硬度(邵尔A),度 ≤84
热空气老化
拉伸强度变化率(降低),% ≤20
扯断伸长率变化率(降低),% ≤20
(70℃×96h) 硬度(邵氏),度 最多允许增加8度
臭氧老化40℃×48h,20%,50pphm 不龟裂
2.3护舷制品的力学性能应符合本技术规格书6.1条的规定。
2.4金属配件
2.4.1护舷的金属配件由护舷生产厂商负责设计和提供,其材
质可参考表2.4。但不低于以下标准。
2.4.2护舷金属配件材质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有关国家
标准。
2.4.3护舷金属配件的防腐由护舷生产厂商负责,并应符合有
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3.护舷产品的验收
为保证护舷的质量,建设单位必须从生产厂商索取产品出厂合
格证书和有关试验资料,并观察和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和本
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方可验收。并应请设计工程师参加护舷产品的
验收。
表2.4
配件 零件 材质
防冲板及连接铰链 Q235A,涂漆
护舷与防冲板连接件 螺栓 1Cr13或2Cr13 螺母 1Cr13或2Cr13
垫片 Q235A,热镀锌
护舷与码头连接件
后锚固螺栓 1Cr13或2Cr13
螺母 1Cr13或2Cr13
垫片 Q235A,热镀锌
漂浮护舷拉链
链条 Q235A
卸扣 Q235A
后锚固U型环 垫片 Q235A,热镀锌
贴面板 超高分子聚乙烯
贴面板与防冲板连接件 螺栓 Q235A,热镀锌 螺母 Q235A
垫片 Q235A,热镀锌
3.1护舷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护舷表面质地均匀,不得有混入异物、气泡、皲裂等
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2)护舷表面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明疤和缺胶,不允许
钢板外露;
(3)护舷形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
形状尺寸 长、宽、高 厚 螺栓孔 螺栓孔中心距
极限偏差 +4% -2% +3% -2% ±2mm ±4mm
3.2 护舷力学性能试验
本码头采用的橡胶护舷以每个泊位需用量为批,按其型号任
取一个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如不合格时,应于同批产品中取双倍
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检。复验后其中仍有不合格时,则该产
品应逐个检验。
凡经翻修的产品,必须重新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
出厂。
护舷的力学性能试验按HG/T2866-2003《橡胶护舷》附录A
中的试验方法进行。
3.3护舷胶料的物理性能检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同类型
护舷用胶料的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每半月检验一次;压
缩永久变形、热空气老化性能每月检验一次;臭氧老化试验每半
年检查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不合格项
目复试,仍有不合格时,则此期间胶料为不合格品。
3.4护舷胶料物理性能按下列规定检验。
(1) 胶料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按GB/T528的规
定执行,用I型试样;
(2) 胶料硬度的测定按GB/T531的规定执行;
(3) 胶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按GB/T7759的规定执行;
(4) 胶料热空气老化试验按GB/T3512的规定执行;
(5) 胶料臭氧老化试验按GB/T7762的规定执行。
4 橡胶护舷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4.1护舷应在明显位置标有:制造单位、标记、商标、制
造日期、检查合格印章。
4.2护舷包装应与用货单位协商确定。
4.3护舷贮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雨雪浸淋;不得与酸、
碱、油类及有机溶剂等物质相接触;距发热装置1m以外。
库房温度宜保持在-10~30℃,相对湿度在50%~80%。
4.4护舷在装运过程中,应保持清洁,不得摔、撞、拖、
滚,不得以尖硬物钩、吊、刺、划,不得与酸、碱、油类及
有机溶剂等物质相接触并距发热装置1m以外。
4.5在上述条件下,护舷自生产之日起,在不超过一年储
存期内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5.橡胶护舷的安装
5.1供货商应指导、监督橡胶护舷的安装过程。
5.2护舷底盘与码头的接触应紧密。螺母应满扣拧紧,螺
栓的装配要符合设计要求。护舷安装允许偏差见表5.2。
表5.2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单元和数量
标 高 ±20
每个护舷
间 距 ±50
5.3 护舷安装后供货商应参加监理工程师主持的检验和验
收,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翻修直至合格,护舷本体翻修其费用由
供货商负责。
5.4护舷供货商报价应包括护舷运输、保存和检验的费用。
6橡胶护舷使用要求及规格、数量和性能
6.1本工程属技术改造项目,所有护舷与码头的连接均需要
采用后锚固方式连接,承包商设计连接件时要充分考虑,应尽量
减少码头现场的施工。
6.2 1#泊位和2#、3#泊位两个码头全长范围内各布置4组漂
浮型橡胶护舷,每组漂浮型护舷后方采用带防冲板的DA800H橡
胶护舷设置的垫板,以保证在不同水位时漂浮型橡胶护舷均可以
正常受力,承包商应根据漂浮护舷的使用要求设计DA800H橡胶
护舷及垫板,并与漂浮型护舷成套提供,另外在2#、3#泊位预
留一处漂浮型护舷位置。
6.3 1#-3#泊位均为集装箱码头,今后在集装箱船舶每次靠泊
码头时是否需要采用漂浮型护舷是根据其吃水确定,因此、本工
程要求漂浮型护舷必须在陆地、水上便于拆卸、吊装、移除,承
包商应控制漂浮型护舷重量小于40t,同时应充分考虑使用集装
箱桥吊进行吊装。为了便于拆卸,本工程要求漂浮型护舷可以首
先吊放在码头面上,然后拆卸链条和漂浮护舷间的卸扣,故承包
商应合理设置链条长度以及锚固点位置。
承包商可以提出替代方案,以减小漂浮护舷重量,或改善锚
链设置,但需要充分满足本工程的使用要求。
护舷布置情况详见码头结构总图和码头断面图。
本工程采用的漂浮型橡胶护舷数量和性能见表6.1。
表6.1
规格 橡胶 配方 最大压缩变形 (mm) 吸能量 (KJ) 自浮吃水(mm) 数 量 备注
F4700Φx7500L 标准 反力型 500 1130 >1500 8 重量小于
40t
本工程采用的DA型橡胶护舷数量和性能见表6.2。
表6.2
规格 橡胶 配方 设计压缩变形52.5% 最大压缩变形55% 数 量 备注
反力 (KN) 吸能量 (KNm) 反力 (KN) 吸能量
(KNm)
DA800H
X1500L
标准
反力型
825 278 1146 297 72
DA800H
X2000L
标准
反力型
1100 370 1528 396 36
注:表中护舷数量为参考值,制造前需要按照施工图纸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