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国锦鸡儿属植物地理分布及价值研究

中国锦鸡儿属植物地理分布及价值研究

之于 1 9 9 3年撰 文认 为 中国共 有锦 鸡儿属 植物 5 6 1 . 2 蒙古高原分布型及分布特点
种 , 可 以 分 为 3个 亚 属 ( S u b g e n u s ) , 5 个 组
蒙古 高原分 布型包括 C . m i e r o p h y l l a 、 C . d a v a z a —
特克 斯锦 鸡儿 C a r a g a n a t e k e s i e n s i s Y . Z . Z h a o e t D . W. 1 . 3 青藏高原分布型及分布特点
Z h o u ㈣; 草原锦鸡儿 C a r a g a n a p u m i l; 阿尔泰 锦鸡 ) L C a r a g a n a a l t a i e a ( K o m. ) P o j a r k . 【 1 3 ; 青 河 锦 鸡 儿
me i i 、 C k o r s h i n s k i 、 C s t e n o p h y l l a 、 C b r a c h y p o d a 、 C
( S e c t i o n s ) , l 0 个系[ 7 1 , 并首次将叶轴宿存作为亚属的 区分要素,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周道玮于 p y g ma e 、 C p u r d o mf f 、 e e r e n e n s i s 、 e i n t e r m e d i a和 e 1 9 9 6 年结合野外调查 , 查阅 3 0 个标本室的 5 0 0 0 份
ka ns u e ns i s 。
该分布类型 的种类 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地 区 , 标本后认 为 ,锦鸡儿属植物可 以分为 6 个组 , 1 3 个 系, 7 4个 种同 。 从草甸草原气候区经干草原气候区到达荒漠戈壁气

《海藻糖合成途径在锦鸡儿属植物抵御干旱中发挥的作用》范文

《海藻糖合成途径在锦鸡儿属植物抵御干旱中发挥的作用》范文

《海藻糖合成途径在锦鸡儿属植物抵御干旱中发挥的作用》篇一一、引言在生物界,植物为了适应各种环境压力,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生理和生化机制。

其中,锦鸡儿属植物因其独特的抗旱性能,在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关于锦鸡儿属植物如何应对干旱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海藻糖合成途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藻糖合成途径在锦鸡儿属植物抵御干旱中的重要作用。

二、锦鸡儿属植物的抗旱性及海藻糖的合成锦鸡儿属植物是典型的抗旱植物,其能够在干旱环境中保持生长和存活,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抗逆生理机制。

在这些机制中,海藻糖的合成和积累起着关键作用。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糖,具有保护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功能,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细胞结构,防止蛋白质变性、膜结构损伤等。

锦鸡儿属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会启动海藻糖的合成途径。

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酶的参与,包括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等。

这些酶在干旱条件下被激活,从而促进海藻糖的合成和积累。

三、海藻糖合成途径在锦鸡儿属植物抵御干旱中的作用1. 保护细胞结构:海藻糖能够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结构,防止其在干旱条件下受到损伤。

此外,海藻糖还能保护蛋白质免受变性,维持其活性。

2. 调节渗透压: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会发生变化,导致细胞失水。

海藻糖的积累可以帮助植物细胞维持渗透压平衡,从而避免因失水而导致的细胞功能受损。

3. 抗氧化的作用:海藻糖具有抗氧化性质,可以清除活性氧等有害物质,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

这对于在干旱条件下易产生氧化应激的锦鸡儿属植物来说尤为重要。

4. 能量供应:海藻糖可以作为植物的能量储备物质,在干旱条件下为植物提供能量支持。

这有助于锦鸡儿属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四、结论综上所述,海藻糖合成途径在锦鸡儿属植物抵御干旱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保护细胞结构、调节渗透压、抗氧化和能量供应等机制,海藻糖帮助锦鸡儿属植物在干旱环境中保持生长和存活。

锦鸡儿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锦鸡儿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6卷第 5期 20 0 8年 9月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Ag iu t r lR e e r h i h i e s r c lu a s a c n t e Ard Ar a
Vo12 . 6 No. 5 Se t 2 08 p .0
精选 大 小 一 致 无 破 损 的 种 子 5 O粒 , 高 温 在
4℃ 和 10 0 0 %相对 湿度下 , 将种子 老 化处理 0 8 l 、 、 、6 2 、6 4 4 3 、8 h后 , 于变温 光 照培 养箱 中进行 发 芽实 置
3年种子 的 发 芽 率 明 显下 降 , 4年也 只有很 少 的 第
有效 试验 结果 。
13 测定 项 目 .
藏条 件 、 提高种 子 寿命 等 方面进 行 了一系列 的研究 , 并取 得 了实 质 性 的 进 展【 6。但 是 对 于锦 鸡 儿 属 2 ] - 植物 种子 劣变 过程 中生理 生 化 特 性 的研 究 , 内外 国
报道 甚 少 。 为 此 , 研 究 采 取 高 温 高 湿 ( 0 、 本 4℃
1 0% : 0
cohl L m. rp l a a )和 柠 条 锦 鸡 儿 ( C. kr isi os nki h
K m. 两 种 种子 进 行 劣变 处 理 , o ) 通过 对 种子 劣 变过
关 键 词 :人工 老 化 ; 鸡 儿 ; 子 ; 锦 种 生理 生化 变 化 中图分类号 : 3l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6 12 0 )50 8 —5 0 07 0 (0 8 0 .100
锦 鸡 儿 属 ( a a a a F b . 植 物 具有 极 强 的 C rg n a r) 抗旱性 和耐盐碱 能 力 , 叶 繁 茂 , 草量 高 , 养丰 枝 产 营 富 , 口性 强 , 良等 饲 用 灌 木… 。而 且具 有 优 良 适 是 的水 土保 持 和防风 固沙特 性 , 我 国北方 生 态环 境 在 建设 中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 4。但 是 锦 鸡 儿 属 的种 2 ] - 子 , 其是 柠 条 锦 鸡 儿 和 小 叶 锦 鸡 儿 , 种 子 成 熟 尤 其 后, 荚果 炸裂 、 种子 落地 , 种子 成熟期 正值雨 季 , 皮 荚

锦鸡儿的研究概况

锦鸡儿的研究概况

锦鸡儿的研究概况
李文亭;周重楚;师海波
【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1995(0)4
【摘要】本品为豆科锦鸡儿属植物锦鸡儿Garagana SinfcaBuchoz Rehd的根,别名金雀花根,阳雀花根,土黄芪、野黄芪等,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 Lam。

中间锦鸡儿 C.intermedia kuang。

及云南锦鸡儿C.franchetiana komar。

等的根也做锦鸡儿入药。

味苦、性辛,平。

有活血通脉,调经,清肺益脾,补肾益气,祛风除湿等功能。

主治高血压、气短、心悸、浮肿、虚损痨热、咳嗽,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等。

锦鸡儿在民间用作滋补强壮药,因此有的地区称之为土黄芪或直接充作黄芪用。

锦鸡儿的花称金雀花或阳雀花,民间用于治疗头昏眩晕。

【总页数】3页(P37-38)
【关键词】研究概况;小叶锦鸡儿;锦鸡儿属植物;高血压;降压作用;抑制作用;慢性气管炎;小鼠;抗炎作用;淋巴细胞转化率
【作者】李文亭;周重楚;师海波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学院;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锦鸡儿研究概况 [J], 李文亭;苗艳
2.小叶锦鸡儿研究概况 [J], 朴惠顺;金光洙
3.锦鸡儿属藏药研究概况 [J], 益西拉姆;罗珍;达瓦;杨春艳;冯明科
4.锦鸡儿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J], 杜庆波;周步军
5.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比较研究 [J], 张秀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绵枣儿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绵枣儿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绵枣儿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绵枣儿属Scilla植物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约90种,广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温带地区,少数也见于热带山地。

我国产1种和1变种,即绵枣儿和白绿绵枣儿。

该属中多种植物可以药用,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筋骨痛等。

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尤可甾醇衍生的三萜及其糖苷、蟾蜍甾、高异黄酮、生物碱、二苯乙烯及少量的木脂素等。

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糖苷酶抑制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本属药用植物,该文综述了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标签:绵枣儿属;三萜;蟾蜍甾;高异黄酮;抗菌;抗炎;抗肿瘤2013-08-23百合科绵枣儿属Scilla L.植物,约90种,广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温带地区,少数也见于热带山地。

我国产1个种和1个变种,即绵枣儿S. scilloides (Lindl.)Druce和白绿绵枣儿S. scilloides var. alboviridis (Hand.-Mzt.)Wang et Y. C. Tang[1]。

本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有鳞茎,其中许多种是观赏花卉植物,在欧洲、南非和亚洲等地区的传统医药中也多有药用,如绵枣儿、地中海绵枣儿S. peruviana、聚铃花S.campanulata等。

《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华本草》均描述绵枣儿S. scilloides (Lindl.)Druce 的鳞茎或带根的全草作中药绵枣儿入药,甘、苦,寒;有小毒;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强心利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筋骨痛,心脏病水肿;外用治痈疽,乳腺炎等[2-3]。

关于绵枣儿属的分类学地位有不同的观点,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属归于百合目百合科(《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本属列为风信子科[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术界普遍采纳《被子植物APG分类法》,将绵枣儿属列入风信子科,比如来自欧洲、南非和大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少数研究仍将该属归于百合科。

畲药锦鸡儿不同部位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测定

畲药锦鸡儿不同部位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测定
Agilent HC-C18 色谱柱渊4.6 mm伊250 mm袁5 滋m冤袁 流动相院甲醇-0.2%磷酸溶液渊50颐50冤袁流速院1 mL/min袁 检测波长院360 nm袁柱温院30益袁进样量院20 滋L遥
基金项目院福建省科技厅农业引导性渊重点冤项目野畲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创新利用冶渊项目编号院2017N0059冤遥 作者简介院钟爱清渊1973原冤袁女袁高级农艺师袁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应用遥
式中袁 样为样品峰面积曰 对为对照品峰面积袁 对为 对照品溶液浓度渊滋g/m蕴冤曰 为最后定容体积渊50 mL冤曰
为取样量渊g冤曰 为换算因子渊滋g源自与 mg 为 10-3冤遥3 结果与分析
3.1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1 滋L尧5 滋L尧10 滋L尧
15 滋L尧20 滋L 注入高效液 相色谱 仪袁 记录色 谱图 渊图 1冤遥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渊 冤袁 进样量为横坐标 渊 冤袁进行线性回归袁得回归方程袁槲皮素院 =0.231 4 + 0.231 7袁 在 8.28耀165.6 滋g/m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 系袁 =0.999 8渊 =5冤曰山奈酚院 =0.250 5 +0.855 5袁在
-121-
A01.TIF not exist!
2019.10 试验研究
2 试验方法
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槲皮素 2.02 mg袁山奈酚 1.98 mg袁异鼠
李素 2.08 mg袁分别置于 5 mL 容量瓶中袁加甲醇溶解 并定容至刻度袁得 3 对照品储备液遥 分别精密吸取各 储备液适量袁制成每 1 mL 含槲皮素尧山奈酚和异鼠 李素分别为 8.28 滋g尧7.92 滋g尧8.08 滋g 的混合对照品 溶液遥 2.2 供试品溶液配制

锦鸡儿的病虫害防治

锦鸡儿的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主要危害锦鸡儿的叶片, 产生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 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影响植株
光合作用和生长。
原因
病原菌为真菌,主要在病叶残体 中越冬,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
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带菌种苗传 入。及时清除落叶和病株,减少 菌源。使用抗病品种或进行药剂
处理。
病毒病
01
02
03
监测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是预防和控制锦鸡儿病虫害的基础和 前提。
监测体系的构建
应加强监测点的布设和设备配置,确保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数据 采集。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为制定防治 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
01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
详细描述
该研究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实现了 对锦鸡儿病虫害的有效控制。研究发现,生物防治具有 环保、可持续等优点,但需要注意生物因素的选择和控 制,以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案例三:利用天敌防治锦鸡儿虫害的实践
总结词
介绍利用天敌防治锦鸡儿虫害的实践经验, 包括天敌的种类、数量、投放方式等控制措 施的实践和效果。
体的负面影响。
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02
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方法,如生物
防治、物理防治等。
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
03
鼓励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提高防
治效果和农产品质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意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病虫害 防治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锦鸡儿病虫害防治的 整体水平。

鬼箭锦鸡儿的药用价值

鬼箭锦鸡儿的药用价值

鬼箭锦鸡儿鬼箭锦鸡儿《中药大辞典》:鬼箭锦鸡儿药材名称鬼箭锦鸡儿拼音Guǐ Jin Jǐn Jī r别名着母香(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皮、茎、叶。

8~9月采收。

原形态鬼箭锦鸡儿,又名:冠毛锦鸡儿。

灌木,高1~3米。

直立或匍匐状,基部分枝;树皮绿灰色、深灰色或黑灰。

枝叶密生,因叶轴不脱落,形成许多针刺,幼时被白长毛。

羽状复叶,小叶4~6对,线状长椭圆形,长7~24毫米,阔1.5~7毫米,先端圆或尖,具针尖,基部圆形,被密长柔毛,绿色,全缘;托叶先端成刚毛状,不硬化成针刺,呈千膜质,花单生于叶腋;苞片1枚,线形;花萼钟状简形,长14~17毫米,被长柔毛,萼齿披针形;花冠白色至玫瑰色、浅红色,旗瓣阔倒卵形,向基部渐狭成长爪,翼瓣上端稍阔或等阔而几成线形,龙骨瓣先端斜截而稍凹,基部有齿状耳形物;子房具长毛。

荚果筒状,长约3.5厘米,被柔毛,具长尖头。

花期6~7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山坡灌丛中。

分布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四川和西北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甙类、鞣质、皂甙、黄酮类、挥发油和糖类。

嫩枝中含杨梅树皮素、槲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l-鼠李呋喃糖甙、异鼠李素-3--l-鼠李呋喃糖甙、槲皮素-3--D-半乳吡喃糖甙、异鼠李素-3--D-半乳吡哺糖甙、槲皮素-3--D-木吡喃糖甙和异鼠李素-3--l-阿呋喃糖甙。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接筋续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治跌扑损伤,风湿筋骨疼痛,月经不调,乳房发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注意孕妇禁用。

复方鬼箭锦鸡儿,配当归、自然铜、续断、秦艽、赤芍、乳香、五灵脂,治跌扑损伤。

配秦艽、羌活、豨莶草,泡酒服,治风湿筋骨疼痛。

配益母草、当归,治月经不调。

配蒲公英,治乳腺炎。

(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鬼箭锦鸡儿药材名称鬼箭锦鸡儿拼音Guǐ Jin Jǐn Jī r英文名Bark or stem of Shagspine Peashrub别名鬼见愁、狼麻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鬼箭锦鸡儿,配当归、自然铜、续断、秦艽、赤芍、乳香、五灵脂,治跌扑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鸡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锦鸡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方法 总结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 结果 至今已从豆科锦鸡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各类化合物,该属植物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结论 通过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系统总结,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标签: 锦鸡儿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 豆科(Leguminesae)锦鸡儿属植物(Caragana Fabr.)全世界约100余种,我国共有84种[1]。锦鸡儿的药用部位为根和花。根,味甘,性微温,有补血、活血、祛风,清肺益脾的功能,用以治疗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科疾患、关节炎、黄疸型肝炎、水肿等;花称金雀花,性甘,味微温,有滋阴和血、健脾、祛风止咳的功能。用于头晕头痛、耳鸣眼花、肺虚久咳、小儿疳积[2]。 1?锦鸡儿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目前,国内外已从锦鸡儿、毛刺锦鸡儿、红花锦鸡儿、和二连锦鸡儿等该属的14种植物中中分离鉴定了黄酮、二苯乙烯低聚体类、苯丙素、香豆素、萜类和甾体等类型化合物。 1.1?黄酮类 锦鸡儿属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4种骨架,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和紫檀素类[3]。 2?锦鸡儿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 2.1?抗菌活性 从豆科植物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 Pojark)地上部分分离到的黄酮醇类化合物3—O—甲基山奈酚表现出较强的抗细菌活性[39],对大肠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9.00、7.42 μg/mL,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2.5μg/mL。在鬼箭锦鸡儿中分离得到的5个紫檀烷类化合物均为有效的抗真菌成分,其中的高丽槐素对三种念珠菌菌株,显示出潜在的抗真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范围为 6.25~25.00 μg/mL[40]。 2.2?抗氧化活性 首次从豆科植物白皮锦鸡儿地上部分分离到的黄酮醇类化合物3—O—甲基槲皮素和槲皮素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39]。 2.3?抗炎镇痛作用 小叶锦鸡儿醋酸乙酯提取物对二甲苯、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及棉球所致的小鼠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说明其醋酸乙酯提取物部位对小鼠的急、慢性炎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41]。小叶锦鸡儿醋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扭体和舔足潜伏期,减少扭体和舔足次数,提高电刺激痛阈。表明醋酸乙酯提取物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42]。 2.4?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 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出的3个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雁靛黄素(Ⅰ)、高丽槐树—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和芒柄花素—7—O—β—D — 吡喃葡萄糖苷(Ⅲ)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Ⅱ对两种细胞株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Ⅲ不具抗肿瘤活性[43]。对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的氯仿提取物中分得的化合物 5—epi—Eudesma—4(15)—ene—1β,6β—diol,以 HIV—ⅢB感染MT—2细胞进行抗HIV活性的测试,其结果显示只有化合物6在10 μg/mL具有弱抗HIV活性[44]。从红花锦鸡儿中分离到的化合物scirpusin A和scipusin B具有抗HIV活性,它们的IC50分别为10和7 μg/mL[13]。 2.5?降糖活性 从中间锦鸡儿中分离的倍半萜4(15)—桉烯—1β,5α—二醇显示出一定的葡萄糖消耗活性,它在C2C12肌肉细胞序列中的IC50值为10.7 μg/mL,在糖尿病db/db小鼠模型中的MIC值为100 mg/kg[30]。 2.6?其他 制备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延长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维持时间,具有一定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45]。 二苯乙烯寡聚体(+)—α—viniferin和kobophenol A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24]。(+)—α—viniferin、kobophenol A和miyabenol C对蛋白激酶C的抑制活性[46]。 3?展望 锦鸡儿属植物中分离到的化合物主要是黄酮类、二苯乙烯低聚体类及三萜类等,研究表明它们都具有多种药理及生理活性。尤其是二苯乙烯低聚体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癌和抗病毒的活性,还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钙吸收,有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在价值;单体(+)—a—viniferin更是有多种生理活性。此外,锦鸡儿属植物分布广泛,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目前研究的物种较少,还存在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对该属植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开发锦鸡儿属植物及阐明锦鸡儿属植物的药用用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3—67. [2] 吴征锰主编.新华本草纲要(第二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09. [3] 刘红霞,林文翰,杨峻山.锦鸡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4,5(39):327—330. [4] Boinik VV,Kovalev VN.Flavonoids of Caragana frutex[J].Khimiya Prirodnykh Soedinenii,1987,4:599. [5] Yuldashev MP,Batirov EK,Butayarov AV,et al.Flavonoid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Caragana alaica Pojark[J].Rastitelnye Resursy,2000,36(4):53—55.[6] Ma CW,Ham I,Whang WK.The flavonoids from Caragana chamlagu leaves[J].Yakhak Hoeehi,1999,43(2):143—149. [7] 杨敬芝,李建北,张万隆,等.鬼箭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5):405—406. [8] 郝英魁.藏药鬼箭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9. [9] 舒娜.锦鸡儿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8—10. [10] 刘红霞.复方四逆汤水煎剂的化学研究,狭叶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02—107. [11] 霍炎.柠条籽镇痛及抗肿瘤物质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9—10. [12] 杨中铎,肖岸容,张旭,等.甘蒙锦鸡儿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8,31(6):855—857. [13] 杨国勋.红花锦鸡儿抗HIV化学成分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87—92. [14] 施蛟,陈博,孙智华.中间锦鸡儿黄酮类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2003,38(8): 599—602. [15] 施蛟.中间锦鸡儿的化学成分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5—18. [16] 张甦,施蛟,孙智华,等.中间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6,29(1):19—20. [17] 邓雁如,汪涛,何永志,等.多刺锦鸡儿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7):775—776. [18] Zhang LP,Ju MH,Hu CQ.Five isoflaconoid compounds from the roots of Caragana sinica[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7,63(3):122—124. [19] 亓建斌,舒娜,马大友,等.金雀根中的异黄酮成分[J].中国天然药物,2007,5(2):101—104. [20] 房士明.藏药昌都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6. [21] 金光洙,朴惠顺.小叶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8):698—700. [22] Kitanaka S,Ikezawa T,Yasukawa K,et al.(+)—α—Viniferin,an anti—inflammatory compound from Caragana chamlagu root[J].Chemica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0,38(2):432—435. [23] Lee SH,Shin NH,Kang SH,et al.α—vinifetin:a prostaglandin H2 synthase inhibitor from root of Carex humilis[J].Planta Medica,1998,64(3):204—207. [24] Sung SH,Kang SY,Lee KY,et al.(+)—α—Viniferin,a stilbene trimer from Caragana chamlagu,inhibits acetylcholinesterase[J].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2,25(1):125—127. [25] Cheng KJ,Ma DY,Yang GX,et al.A new tetrastilbence from Caragana sinica[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8,19(6):711—715. [26] 马大友,胡昌奇.金雀根化学成分研[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517—521. [27] 王曙光.锦鸡儿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7—34. [28] 崔益怜,穆青,胡昌奇.红花锦鸡儿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4):277—283. [29] Sun ZH,Zhang S,Shi J,et al.Four new eudesmanes from Caragana intermedia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4,67(12):1975—1979. [30] 孙智华,张廷,施蛟,等.中间锦鸡儿中的倍半菇类化合物.有机化学[J].2004,24(7):806—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