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看新闻画新闻 精品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看新闻画新闻 精品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看新闻画新闻 精品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看新闻画新闻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看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世界。

2、根据所看新闻,学会用画面表达事件,传达见解。

3、对重大新闻的场面进行有主题地绘画,画面表现别具一格。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从造型学习领域向设计领域的过渡,在前后单元中启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是前面一课“以绘画形式表现文字内容”的延续,在表现手法上,又不同于前面单元的水墨意境,更倾向于以生动的形象和直观的场景描绘来表现现实生活,为“作文插图”一课做好铺垫。而教学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要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展示收集的大量新闻图片,为学生获取、记忆和分析信息,感知归纳,范作赏析,演示破难,提供直观的感知信息和思考空间,使抽象变形象,模糊变直观。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

2、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关键,组织画面,以精彩的画面展现新闻故事。

3、教学难点

选择生动的,典型的形象表现新闻场景。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生活基础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完成新闻的交流与播报。

2、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资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能在课前收集、分析大量的新闻图片资料,做好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

3、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学生在作品创作的“选材”“构图”“主题”“造型与色彩”等几方面,会遇到一定难度。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研究

1、课前知识准备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大量新闻图片资料,并做一定的分析与归纳。

2、作品的形成离不开素材的分析与组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收集大量的新闻图片,并借助于现代教育媒体予以充分展示。

3、针对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学生在作品创作的“选材”“构图”“主题”“造型与色彩”等几方面,会遇到一定难度的问题。在教学中,借助于现代教育媒体,从“选材”“构图”“主题”到“造型与色彩”,进行现场演示破难,实现美术课形象直观性特点。

4、小组协作的形式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五、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新闻图片,教师收集学生作品,准备奖品。

学生以收集的图片相类似的自由组成小组。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美术课与现代教育媒体有机结合的思想。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以及美术课的形象直观性,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查阅、分析、上网搜索大量新闻图片资料,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出示大量信息,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欣赏分析能力、组内讨论探究能力和

构思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交流播报、感知归纳、范例赏析、教师示范、创新练习、评价激励。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感知欲、求知欲、尝试欲、表达欲,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合作意识、创造能力和独特个性。多媒体课件从“选材”“构图”“主题”到“造型与色彩”,进行现场演示破难,突出了“抓住新闻关键,组织画面,以精彩的画面展现新闻故事”这一重点。为学生解决了“选择生动的,典型的形象表现新闻场景”这一难点。多媒体课件也为学生的作品展示、播报和评价,提供了便捷,从学生的互评中体现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这种评价反过来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看新闻的习惯,加深了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