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故乡》导学案

年级:九学科:语文撰写人:伊素霞审稿人:张瑞英序号:19日期:2012年10月18日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掌握下列生字:

阴晦()瓦楞()胯()下獾()秕()谷鹁鸪()()髀()嗤()笑絮絮()瑟()索蜷()缩寒噤()折()本惘()然恣睢()()潺潺()黛()色愕()然五行()颧()骨伶()仃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⑦愕然:

②影像:⑧鄙夷:

③辛苦:⑨惘然:

④间或:⑩隔膜:

⑤阴晦:(11)展转:

⑥萧索:(12)恣睢: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文学常识: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和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随后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主要作品集:

1、小说集两部:《》(1918—1922);《》(1924—1926)

2、历史小说集一部:《》(1922—1935)

3、散文集一部:《》(1928 原名《旧事重提》)

4、散文诗集一部:《》(1927)

5、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

6、杂文集十六部:《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社戏》选自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藤野先生》选自

写作背景介绍: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

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整体感知:

1、结构分析: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依据这一线索可以把文章分为哪三个部分?

第一段: 写“我”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心情和眼前故乡破败萧条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原因 (开头到第 自然段)

第二段:叙述“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

第三段: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感想,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第 自然段到结尾)

2、故事情节(速读课文,概括要点,抓关键词)

小说以“我”的行踪(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经,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纬,逐步展开

情节

回故乡 回乡时间 --------------------------------------- 1-5自然段 回乡原因 --------------------------------------

所见景象及心情 ----------、-------------------

到家那天 ---------------------------------------

在故乡 过了三四天 ------------------------------------ 6-77自然段 又过了九天 -------------------------------------

故离乡 船上谈话 78段-结尾 “我”的感受

3、文中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4、文中的“我”是作者鲁迅吗?

5、“故乡”这一题目怎样理解?

随堂检测: 1、小说以 为序,以我回故乡的 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故乡—— 故乡—— 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2、《故乡》选自《 》,作者 ,原名 ,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本文的体裁是 ,这种文学体裁一般具备三个要素:生动

的 、完整的 和人物活动的 。在这三个要素中, 是关键要素。

3、注音:阴晦( ) 瓦楞( ) 胯( )下獾( ) 秕( )谷 鹁鸪( )( ) 髀( ) 嗤( )笑 絮絮( ) 瑟( )索 蜷( )缩 寒噤( ) 折( )本 惘( )然 恣睢( )( )潺潺( ) 黛( )色 愕( )然 五行( ) 颧( )骨 伶( )仃

11、《故乡》第二课时

年级:九学科:语文撰写人:伊素霞审稿人:张瑞英序号:20日期:2012年10月19日课前预习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和---------两个人物,运用---------的手法突出了他们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

2、小说所写的人物中谁给你的感触最深?这个人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合作探究:

一、分析闰土人物形象:(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提示: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二、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二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