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江苏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

基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江苏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

d u r i n g t he p e r i o d o f p a s t t h i r t y y e a r s . Th e LUC C i n t h e Ya n c h e n g c o a s t a l z o n e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z o n e s h a s c h a n g e d
第 3 2卷 ,第 5期
2 0 1 5年 1 0月 1 5日
国土资源科技管 理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Ma n a g e me nt o f La n d a n d Re s o u r c e s
Vo l _ 3 2 , No . 5
Oc t .1 பைடு நூலகம் 5。 201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基 于 不 同生 态 系 统 类 型 的
江 苏 盐 城 海 岸 带 土 地 利 用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王 亮
对 盐 城 海 岸 带 土 地 利 用 的数 量 和结 构 的 影 响 。在 土 地 利 用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研 究 中 , 盐 城 海 岸 带 及 各 县 市 的 土 地 利 用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总体 呈 现 逐 渐 增 加 的 态 势 , 主要 是 由 于 在 研 究 时 段 内 , 土 地 利 用 单 位 面 积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系 数 较
大 的 林 地 和 水 产 养 殖 等 用 地 有 了大 面积 的增 加 。除 了 1 9 8 4年 , 其 余 研 究 年 份 的 人 工 地 物 的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均 超

江苏省沿海滩涂湿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

江苏省沿海滩涂湿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

未 围潮上带 ,位 于 平 均 高 潮 线 以 上 ,面 积 共 达
63 . 2万h , 占滩 涂 总 面积 的 9 6 ;三 是 潮 m .9
1 江苏省 沿海 滩涂 的土地资 源及 利用概 况
1 1 江 苏 沿海 滩 涂 现 状 .
江 苏沿海 滩 涂 ,北 起 苏 鲁交 界 的绣 针 河 口,
江 苏省 沿 海 滩 涂 湿 地 地 处 杭 州 湾 以北 ,主要 由
长江三 角 洲 和 黄 河 三 角 洲 的 一 部 分 构 成 ,仅 海
滩面积就达 5 5万 k , 主要 由盐 城 地 区湿 地 、 m。
1 2 江 苏 省 沿 海 滩 涂 围垦 开发 利 用现 状 .
江 苏 沿 海 滩 涂 围 垦 起 源 于 汉 、 唐 、 宋
2 2 工农 业生产 、 生活污水 对滩涂 湿地 的影 响 .
度 也 因此 而变 慢 。
1 . 4 引。 9 4 %[
1 3 江 苏 省 滩 涂 湿 地 生 态 现 状 .
目前 ,江 苏 省 滩 涂 湿 地 的利 用 ,除 了 港 E l 等 重点工 程 之外 ,也 重 视 了生 态 保 护 区 的建 设 , 建 立 了盐 城 珍 禽 保 护 区 ,长 江 北 支 生 态 保 护 区 等 多个 不 同类型 ,不 同等 级 的滩 涂湿 地 保 护 区 , 同时还 注 重 人 工 湿 地 的建 设 ,把 生 态 效 益 和 经
许 祝 华 ,等 :江苏 省 沿 海 滩 涂 湿 地 利 用 现 状 、存 在 问题 及 治 理 措 施
3 9
共 约
1.8 万 26
h , 占 滩 涂 总 面 积 的 mz
使 黄泛 平 原 三 角 洲前 缘 的 湿 地 日益 后 退 , 目前 已后退 l m 以上 ,而 滨 海 平 原 的滩 地 扩 展 速 Ok

基于RS和GIS的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RS和GIS的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RS和GIS的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

滩涂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作为渔业、旅游等经济产业的重要载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滩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对合理规划滩涂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滩涂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可以对滩涂资源进行快速、有效的调查和管理。

研究建立基于遥感技术和GIS的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研究,可以为江苏省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滩涂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分类、评估和规划。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江苏省沿海滩涂面积、分布及种类等基本信息;(2)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进行分类,建立滩涂资源数据库,并运用GIS技术建立滩涂资源空间分布图;(3)基于对滩涂资源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利用及管理现状等进行研究,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进行评估;(4)根据滩涂资源的评估结果,结合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自然环境条件,制定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遥感数据获取: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江苏省沿海滩涂面积、分布及种类等基本信息。

(2)GIS技术应用: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进行分类,建立滩涂资源数据库,并运用GIS技术建立滩涂资源空间分布图。

(3)评估方法:根据滩涂资源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利用及管理现状等因素,利用AHP等方法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进行评估。

(4)规划方法:结合滩涂资源的评估结果,采用SWOT等方法制定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三、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1.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现状及规划,具体目标包括:(1)获取江苏省沿海滩涂面积、分布及种类等基本信息;(2)建立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分类、数据库和空间分布图;(3)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其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利用及管理现状等因素;(4)制定基于评估结果的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沿海地区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基于滩涂资源生态保护的江苏沿海港口群开发模式研究——以盐城港口群开发为例

基于滩涂资源生态保护的江苏沿海港口群开发模式研究——以盐城港口群开发为例
式、 式、 片 点一 线~ 片 式 、 深 式 港 口 开 发 模 式 。 纵

关 键 词 : 涂 资 源 ; 态保 护 ; 1 开发 模 式 ; 苏 沿 海 滩 生 港 : 7 江
S u y o h v lp n o e o in s a t lP rs t d n t e De eo me tM d  ̄ fJa g u Co sa o t
b s d o c lgc lP oe t n o e b a h Re o r e a e n E oo ia r t ci fS a e c s u c s O
L 砌 Bo e l ta
(in s rvn ilKe a oaoy o o sa t n oeo re n n i n na rtcin Ya e e gJa g u 2 4 5 ,C ia Ja gu P o ica y L b rtr fC at Wel d Birsuc sa d E vr me t Poe t , n h n in s 2 0 hn ) l a o l o 1
e pott n n hi a e, tkn sa e c e o re n p r d v lp n f Ya c e g o ae i Ja gu o sa itr n o x li i .I t s ao p p r a ig e b a h rs uc s a d ot e eo me t o n h n lc td n in s c atl hnel d fr s a
Ab ta t i h e p nn fJa g u c atld v lp n t tg ,s a e c e o re l b c me a mp r n lt r frmaie sr c:W t te d e e ig o in s o sa eeo me tsr ey e b a h rs uc swi e o n i ot tpaf m o rn h a l a o

《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砷还原菌的筛选及对砷的还原影响研究》

《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砷还原菌的筛选及对砷的还原影响研究》

《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砷还原菌的筛选及对砷的还原影响研究》一、引言江苏沿海滩涂湿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砷等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湿地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砷还原菌作为一种能够降低砷毒性的微生物,在砷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的砷还原菌,并探讨其对砷的还原影响,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方法1. 采样与筛选本研究在江苏沿海滩涂湿地设立多个采样点,收集滩涂湿地中的土壤和水样。

采用培养基分离纯化法,筛选出能够在含有砷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

2. 砷还原菌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砷还原菌进行鉴定,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3. 砷还原实验将筛选出的砷还原菌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砷的培养基中,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对砷的还原效果。

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砷的浓度变化,评估菌株对砷的还原能力。

三、研究结果1. 砷还原菌的筛选结果经过多次筛选和纯化,共获得20株能够在含有砷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

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这些菌株主要属于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2. 砷还原能力分析将筛选出的砷还原菌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砷的培养基中,发现部分菌株具有较好的砷还原能力。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中砷的浓度逐渐降低,说明这些菌株能够有效地还原砷。

其中,某株假单胞菌的砷还原能力最强。

3. 砷还原菌对砷的还原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接种砷还原菌的培养基中砷的还原速度明显快于未接种菌的培养基。

这表明砷还原菌能够有效地促进砷的还原过程,降低砷的毒性。

此外,砷还原菌还能够改变培养基中其他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从而影响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四、讨论本研究成功地从江苏沿海滩涂湿地中筛选出多株具有砷还原能力的菌株,并对其中的一株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砷还原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培养基中砷的浓度。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5 0 1 7hl 约 0 6 i2 l


占全 国滩涂 总 面积 的 14 居 全 国首位 ; 中潮上 带滩 涂面 积为 3 7 7 m , 间带 滩涂 面积 2 7 /, 其 0 4 h 2潮 6
2 1 5 m . 0 3 2 7 h
6 7h 6 m2 辐 射状 沙脊 群理 论最 低潮 面 以上面 积
业 基地 , 重要 的土地后 备 资源开 发 区 , 态环境 优美 、 民生 活 富足 的 宜居 区” 虽 然 江 苏经 济 水平 在 全 国处 生 人 . 于领先 地位 , 但是 , 海地 区经 济发展 基 础却较 为薄 弱 , 济发 展 水平不 仅低 于全 省 的平均值均 水平 , 中 国沿海 地 区经 济发展 的洼 地 l . 是 l 因此 , 实现 国家 制定 的战 略 目标 , J 为 迫切 需要 发 挥江 苏沿 海滩涂 资 源丰 富的优 势 , 其 开发利 用进 行科 学 合 理定 位 , 对 选择 适 宜 的滩 涂 开 发 利用 模式 , 以 由 往 的粗放 型 、 低层 次 、 统式利 用 方式 向集 约型 、 传 综合性 、 持 续利 用 方式 转 变 , 进沿 海 地 区经 济 社会 又 快 可 促 又 好地发 展 . 文 根据 江苏沿 海滩 涂开 发 的主要 成效 及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 出了沿海 滩 涂开发 利用 规划 . 本 提
摘 要 :在分析 江 苏沿海滩 涂 资源量 与 沿海地 区社 会 经济 发展 现 状 的 基础 上 , 据 沿海 滩涂 开发 的 根 主要 成 效及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 出沿海滩涂 开发 利 用规 划 . 据科 学 开发 、 合 开发 、 提 根 综 分层 次 开发 、 市场 化 开发和 可持 续 开发 的 原则 , 定 了沿海滩 涂 开发 利 用 的总体 功 能定 位 ; 确 通过 整合 沿 海 资源 , 依托 现有 的产 业基 础和 比较优 势 , 合理 布局 产 业 , 整 产 业 结构 , 调 实施 错 位 发 展 , 设 现 代农 业基 建 地、 新型 港 口工业 区 、 生态休 闲旅 游 区和 宜居 的 滨海新 城镇 . 同时 , 建立 园区模 式 、 从 引导 产业 转移 、 盘 活存量 滩涂 、 确农 业定位 、 强 港 口建设 等 几 方 面提 出沿海 滩 涂 围垦 开 发利 用的 主要 保 障措 明 加

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王磊;何冬梅;江浩;丁晶晶【期刊名称】《生态科学》【年(卷),期】2016(035)005【摘要】江苏滨海湿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可以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四大类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202.06亿元,其中供给功能价值最大,为587.37亿元,其次调节功能价值为440.65亿元,文化和支持功能价值分别为170.97亿元和3.07亿元.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在维系江苏生态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湿地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借助科研手段开展有效的湿地保护工作,在不损害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湿地,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总页数】7页(P169-175)【作者】王磊;何冬梅;江浩;丁晶晶【作者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211153;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211153;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211153;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2111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1【相关文献】1.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何利平;冯海云;王鸿飞2.海南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丁冬静;李玫;廖宝文;但新球3.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王广军;唐筱洁;李惠强4.闽东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苏少川;何东进;王韧;蔡金标;林立;廖小娟;张中瑞;陈志文;黄鹏5.山东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李永涛;葛忠强;王霞;王振猛;杜振宇;刘德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江苏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江苏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夏涛;陈尚;张涛;王敏【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4(034)017【摘要】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海洋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采用国家标准《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的方法,评佶了江苏省管辖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江苏近海海域面积1.18万km2,2008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26.02亿元,供给服务、文化服务、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价值分别为226.38亿元,186.61亿元,12.68亿元和0.34亿元;3个沿海地市比较,盐城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为184.55亿元;其次是连云港近海,为155.58亿元;南通近海最低,为85.89亿元.江苏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密度平均为361.91万元/km2,从近岸到远海总体呈逐渐降低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滨海旅游区和海洋保护区,中值区出现在养殖区,其它海域的服务价值则较低.江苏近海生态系统服务利用属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共同主导的综合开发利用型,连云港近海属于文化服务主导的开发利用型,盐城近海属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共同主导的综合开发利用型,南通近海则属于供给服务主导的开发利用型.建议在江苏近海开展离岸养殖工程,以提高近海供给服务价值;在盐城,特别是南通近岸海域开发海洋公园、渔家乐和其他亲水性旅游活动以提高文化服务价值.【总页数】8页(P5069-5076)【作者】夏涛;陈尚;张涛;王敏【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00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GIS和RS的上海市近海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J], 林巧莺;黄雅丽;张德健2.黄河三角洲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夏涛;陈尚;夏飞;王翠翠3.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J], 何冬梅;王磊;倪霞;江浩;丁晶晶4.400万尾虾苗投放近海江苏省2006年度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赣榆拉开序幕 [J],5.江苏省近海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估研究 [J], 商思争;黄丹雯;张得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nsitivityAnalysisofEcosystemServiceValuetoCoastalTidelandDevelopmentinJiangsuProvinceMAYu-jun,HUANGXian-jin,XUMiao-miao,ZHONGTai-yang,DUWen-xing(DepartmentofLandResources&Tourism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Abstract: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analyzethesensitivityofregionalecosystemservicevaluestotidelanddevelopment.Methodsofsensitivityandelasticanalysiswereemployed.Theresultsshowthatallofpresent3prevalentmodesoftidelanddevelopmentmakeregionalESVdecrease;however,themagnitudeofdecreasesisdifferent.TheESVsensitivitytoconvertingtidelandtoconstructionlandisthehighest,withvalueof0.93%insomearea,whilethatofdevelopingtidelandtoaquicultureuseisthelowest,andthatofconvertingtidelandtocultivatedlandismoderate.ItshowsthattheregionalESVsensitivitytodevelopmentiscloselyrelatedwithscaleofdevelopedarea,Thelargerthetidelandareais,thehighertheESVsensitivitytodevelopment.Conclusionofthisstudyisthat,inordertoensuresafetyofregionalecosystemandtopromotecoordinateddevelopmentbetweenecologicalandsoc-economicaspects,tidelanddevelopmentshouldbeplannedlegitimatelyandthetidelandecosystemshouldbeprotectedproperly.Keywords:ecosystemservicevalues;tidelanddevelopment;sensitivity;coastalregion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物圈可持续性基础上[1],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马育军,黄贤金,许妙苗,钟太洋,杜文星(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沿海滩涂用地开发的响应。

研究方法:敏感性分析法与弹性分析法。

研究结果:目前三种主要的滩涂开发利用方式都会引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但三者减少的幅度存在差异;将滩涂资源开发成建设用地的ESV敏感性最强,部分区域达到0.93;在滩涂转化为耕地的过程中,ESV敏感性居中(0.50左右);而将滩涂开发成养殖水面的ESV敏感性最小;滩涂开发的ESV敏感性与区域滩涂数量密切相关,滩涂面积越大,滩涂开发的ESV敏感性越强。

研究结论: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应科学规划滩涂用地布局,保护滩涂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滩涂开发;生态服务价值响应;江苏省沿海地区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58(2006)04-0028-07收稿日期:2006-03-23修稿日期:2006-07-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37302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451);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优选项目(94001);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马育军(1984-),男,江苏涟水人,研究生,主要研究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

中国土地科学ChinaLandScienceVol.20No.4Aug.,2006第20卷第4期2006年8月马育军等: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29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不能替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

目前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集中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估算、时间序列变化分析、空间地域分布模拟、构成体系评估及不同生态系统的贡献率研究等[3-9],而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研究相对较少[10-12];同时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很多[13-18],但定量比较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湿地不同开发利用方式响应状况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以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为例,研究滩涂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情况。

1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1.1理论基础(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效用(Ecosystemservicesaretheconditionsandprocessesthroughwhichecosystemandthespeciesthatmakethemup,sustainandfulfillhumanlife)[19]。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包括两大类:一是向人类供给生活生产必需的实物型生态产品,其实质是生态系统对能量的固定和物质的转化;二是提供保证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非实物型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多种与其服务功能相应的价值,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ecosystemservicesvalue),包括实物型生态产品价值和非实物型生态功能价值两部分。

(2)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生态系统类型在土地利用中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盖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20],进而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生态系统非实物型的生态功能价值不能通过商业市场反映出来,导致人类在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费价值和市场价值,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及其价值,从而影响了人们对生态系统保护的自觉性。

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资本,可持续发展应使自然环境资产不因时间流逝而损坏,如果经济活动包括土地开发利用行为导致自然资本减少,则应计算成本[9]。

(3)敏感性及其分析方法。

所谓敏感性是指同某项目或某系统相关联的一组因素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动后对该系统的预期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性质及影响程度。

而敏感性分析就是借助某种特殊形式的计算、测量揭示各个影响因素同某项目或某系统的关联程度,衡量某项目或某系统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

测定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其定义为:[21]敏感系数=目标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1.2研究思路笔者运用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价滩涂资源开发的生态效应。

首先结合国内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已有研究成果,以当前应用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为依据,修正得到江苏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再根据研究区域的土地统计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而针对目前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根据敏感性系数SC(SensitivityCoefficient)计算公式1定量估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不同滩涂开发利用方式的响应程度。

(式1)区域ESV敏感系数(SC)=ΔESV/ESVΔA/A1式中ESV为研究的基期数据,文中表示2003年的区域生态系服务价值,ΔESV表示沿海滩涂开发以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量,A1为2003年研究区域的沿海滩涂面积,ΔA表示滩涂开发面积的增量。

最后采用弹性分析方法,根据公式(2)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沿海滩涂面积的变化弹性,并结合实证数据分析ESV敏感性与区域滩涂面积的相互关系。

对区域沿海滩涂面积A1,ESV可导,因此有Eesv(A1)EA1=1imΔA→0ΔESV/ESVΔA/A1(式2)2研究区域滩涂开发利用状况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分析2.1研究区域滩涂开发利用状况江苏省滩涂资源面积占全国滩涂资源总量的1/4以上,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的5.6%,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连云港市、盐城市和南通市。

其滩涂资源开发历史悠久,1949年以前主要用于晒盐,1949年后的几十年主要用于围垦种粮,近20年来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水产养殖,最近几年则由于建设用地需求的急剧扩张,部分滩涂被开发成建设用地[8]。

“九五”期间江苏省提出了建设“海上苏东”的战略,组织实施了“九五”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即围垦滩涂3.60万hm2(54万亩),开发已围滩涂荒地1.07万hm2(16万亩),改造滩涂中低产田2.00万hm2(30万亩)。

进入“十五”,又提出了实施“新一轮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即匡围潮上带滩涂1.33万hm2(20万亩),开垦和改造已围垦区3.33万hm2(50万亩),发展潮间带养殖2.00万hm2(30万亩)。

截至2004年,全省已累积匡围滩涂170多次,匡围滩涂总面积达22.50万hm2(337.5万亩)。

滩涂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地区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的过多占用导致沿海大量滩涂被开发成耕地予以种植,以保持地区耕地总量、确保区域粮食安全;而近海发展养殖业的天然优势以及水产养殖比较收益的存在使得沿海地区养殖业发展迅速,许多农民随之成为渔民;伴随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港口开发不断加快,对地区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也迅速提高,部分围垦滩涂被开发成为建设用地,而海滨旅游业的兴起更加快了滩涂开发成建设用地的步伐。

总体来看,当前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主要以种植、水产养殖等农业开发为主,兼顾工商贸、城镇、港口、旅游开发等。

在已开发利用面积21.81万hm2(327.2万亩),其中农业种植业面积5.59万hm2(83.8万亩),占匡围面积的24.8%;水产养殖面积8.33万hm2(124.9万亩),占围垦面积的3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