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节 台湾省 (1)
八年级地理下册7.4《台湾省》知识点+练习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就是台湾省B.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许多小岛,如钓鱼岛等C.台湾省面积3.5万平方千米D.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千米2.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区是()。
A.广东B.广西C.海南D.福建3.台湾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A.水稻B.黄金C.蔗糖D.樟脑4.台湾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驰名中外的有()。
A.香蕉、菠萝B.桃、杏C.荔枝、桂圆D.椰子、葡萄5.台湾的渔场分布在()。
A.东部太平洋沿岸B.西部台湾海峡C.南海D.钓鱼岛6.关于台湾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省人口超过5000万B.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0%C.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部沿海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7.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西部主要分布有()。
A.金、铜B.天然硫磺C.煤、石油D.稀土8.台湾对外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A.农产品B.工业制成品C.畜产品D.矿产品三、双项选择题:1.关于台湾岛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B.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C.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D.北临南海,南临东海2.关于台湾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A.岛上山脉形成较早,山高峰险B.地质时期台湾与大陆相连C.台湾岛约有1/3为山地D.台湾的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岸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河流短急,水能丰富B.最长的浊水溪6300千米C.日月潭是最大的湖泊D.最大的水电站是水口水电站4.台湾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有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森林类型的变化,是由于()。
A.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温带—热带B.台湾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C.台湾山脉地处低纬度D.由于台湾气候变化大,多台风5.下列有关台湾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树种丰富,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树种在平原地区均有分布B.西部平原水稻、谷子、高粱种植普遍C.处热带、亚热带,水果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名D.有丰富的矿产,如铜、金、硫、天然气、石油、煤四、填表题将下列有关台湾美誉的含意,填在表中:美誉含意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祖国东南盐仓五、读图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是_____。
初中地理 台湾省 (1)

学科地理备课组初二时间授课人主备人审核人课题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3.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6.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难点:台湾的农业,工业,台湾气候,台湾范围。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给同学们讲述国民党战败后的大致去向,请问同学们:国民党去了哪里呢?学生齐答:台湾省。
学习新课: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说说出你对台湾省知道那些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由此可见台湾所处温度带?3.台湾岛的山脉走向?其主峰是?找出台湾最大的湖泊以及河流,并分析河流水量水能特点。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多数处于13—15周岁,处于青少年时期,易冲动和暴躁,同时,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期,故在教学上应有足够的耐心,但是他们好奇心旺盛期,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初中地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及相关的学习能力。
但有些地理内容的问题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并总结知识点。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学生既有重点班的学生也有普通班的学生,重点班的基础比较扎实,可以采用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的方式学习。
普通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和教授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1、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第一课时,本节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部分,为学生学习其它省份奠定基础,加上台湾省特殊的位置特点及政治特征,更加突出了本节学习的必要性。
本节课主要包括“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两方面的内容,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又注重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2、知识结构关联图\思维导图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位置和范围地形地势二、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河流三、人口的分布美丽的自然风光四、美丽富饶的宝岛丰富的物产3、教材的处理学生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教材内容严谨,语言精练,学生易懂。
教材内容的排序合理科学,也符合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74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与反思2022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1课时教案观察台湾在祖国国土中的位置。
讨论搜集到的证据。
2.互动交:(1)展示台湾与祖国的位置和轮廓,进行解说。
(2)展示台湾的信仰和台湾人的祖籍:(3)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资约占2%,据考证,高山族是我国古代越人的一支,根在大陆浙江绍兴一带,其许多风俗习惯及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
长期以来,台湾和福建等省的人们都共同信奉妈祖。
总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血缘关系(3)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渊源3.纳整理——从不同的角度正式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4.定位置说范围展示台湾省地图:引导学生完成:请在图中圈出福建省、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钓鱼岛、赤尾屿、火烧岛、澎湖列岛。
展示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钓鱼岛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5.利用比例尺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离?以海轮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各约需多少小时?(2)探究:农产品的分布与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中东部山地面积广阔,降水丰富,因此森林覆盖率较高。
(3)台湾有哪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哪里?西部平原——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四周浅海——石油、天然气、海盐等5.思维与归纳:分析台湾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自然原因。
(1)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请你解释它们的含义。
(2)为什么台湾有那么多的美称?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候图,分析自然环境与农业分布的关系。
(3)归纳展示:台湾山脉——铁、铜、锰等金属;5.合作交流与展示讨论:【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课
堂
练
习
B 1.读下图,关于台湾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海峡的两岸分别是粤、台两省
B.台湾海峡两岸的居民以汉族为主
C.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D.台湾海峡连接黄海与南海
A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全岛总面积的( )
A.2/3
B.3/4 C.4/5
D.5/6
03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课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七章 第四节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 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
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 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①
人 教 版 八年级地理
——余光中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 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 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
03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气候特征
读图思考:根据67页课文以及7.43图说明台湾岛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
少
多
台湾地区降水丰富,雨量充沛 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相对较少
03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气候特征
读图思考:读图,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全岛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
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
01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范围
读图认图:阅读地图根据课本内容和地图找出找出台湾省的范围、面积和人口。
台湾人口
汉族97%
原住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客家人14% 闽南人70%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例2】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外向型经济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 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经济特点。 答案:D
1.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B.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 C.台湾岛东部是肥沃的平原 D.日月潭是台湾岛的风景名胜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1)20世纪50年代:以 农业 和 农产品加工业 为主,主要
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 樟脑 ,属于 初级 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 出口加工工业 为主,形成
“ 进口—加工—出口 ”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
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二、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1.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 品加工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 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20 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旅游业发达,也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5.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 B )。 A.稻谷 B.甘蔗C.茶叶 D.香蕉
6.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台湾的部分资料,你认为下 列选项中与台湾无关的是( D )。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 C.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例1】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约有1/2的山地 B.台湾岛上多火山、地震 C.台湾山脉为东西走向 D.台湾岛东部为平原 解析: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约2/3为山地;台湾山脉 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台湾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多火山、地震;台湾岛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东部山岭直抵太 平洋沿岸。 答案:B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同步练习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附解析)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一、选择题1.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B.海南岛C.曾母暗沙D.钓鱼岛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该诗描述的海峡是A.琼州海峡B.台湾海峡C.渤海海峡D.蓝塘海峡3.台湾省森林资源丰富,下列属于台湾省特有的树种是A.红松B.红桧C.按树D.桦树4.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是其盛产A.甜菜B.高粱C.玉米D.甘蔗5.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A.东南亚B.日本C.祖国大陆D.美国6.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号称“台湾硅谷”,其工业部门主要是()A.钢铁工业B.机械工业C.造船工业D.电子工业7.拿着一张怀旧的车票,走上古朴的木制月台,坐上色彩斑斓的铁皮小火车,然后穿行于森林铁道,两旁是葱郁的林海和鸟语花香。
这是台湾浪漫的森林小火车观光之旅!出现的地方在A.台北B.澎湖列岛C.阿里山D.鹅銮鼻8.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丘陵为主,经济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外向型经济B.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平原,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C.有水果之乡的美称,苹果、柑橘等水果大量出口到大陆D.钓鱼岛在台湾岛的东北部,玉山是台湾山脉最高峰9.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读“台湾地区略图”,回答本题。
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B.北回归线从台湾岛北部穿过C.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D.台湾省仅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二、复合题10.2018 年4 月以来,我国空军连续多次出动战机绕飞祖国宝岛,丈量祖国大好河山,锤炼提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
读我国空军绕飞宝岛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 战机绕飞祖国宝岛,宣示台湾A.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B.是我国第一大岛C.自然资源丰富D.海域面积辽阔(2) 战机绕飞路线A.穿越台湾海峡B.横穿太平洋C.均在我国境内D.穿过北回归线11.如图是台湾岛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优质教案)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一、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7.41,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记录。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略)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38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