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病历(一)
妇科病历模板

妇科病历模板..化隆县中医院⼊院病历住院编号:主诉:现病史:患者平素⽉经规律,3-4/28-29天,量中⾊红,⽆⾎块及痛经,⽩带量少,⾊⽩,⽆异味。
末次⽉经:2013-2-15,量同平常。
于2⽉前⽆明显诱因出现下腹伴腰骶部胀痛,疼痛呈持续性隐痛,⽆肛门坠胀感。
⽩带量增多,⾊淡黄、质稠、⽆异味。
在当地卫⽣院治疗效果不佳(具体药物不详)。
故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盆腔炎,双侧附件炎”收住。
既往史:既往⾝体健康。
否认“⼼脏病、⾼⾎压、妇科疾病”病史;否认“肺结核、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史;否认⼿术、外伤史;否认输⾎史;否认药物过敏史、⾷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史:⾃幼⽣长于原籍,⽣活居住条件⼀般,未曾到过疫情区及牧区,⽆⽜⽺密切接住史,⽣活起居规律,平素⽆特殊嗜好,否认性病及治游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经史:14岁初潮,期28-30天,经期6-7天,量多(每天换4个卫⽣⼱),⾊红不凝,⽆特殊⽓味,⽆痛经,基础⾎压不详,基础体重:50kg。
婚姻史:初婚年龄23岁,于丈夫感情和睦,丈夫体健。
孕产史:孕2次,产0次,⼈流1次,药流0次,⾃然流产0次,引产0次。
早产0次,⾜⽉产0次(顺、阴道助产、剖宫产),末次妊娠时间:2004年01⽉,终⽌式:□死胎□死产□新⽣⼉死亡□新⽣⼉畸形其它:⽆家庭史:⽗母、兄弟姐妹⾝体健康,家族中⽆精神病、⾼⾎压、先⼼病、糖尿病、癌症及⾎友病等患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神⾊形态:神识清,精神可,⾯⾊略红,双⽬有神,形体消瘦,倦卧于床。
声息⽓味:语声重浊,⽓粗⽽不喘,时有咳嗽,咳声较响,⽆异常⽓味闻及。
⽪肤⽑发:⽑发稀疏,间有苍⽩,尚有光泽;⽪肤润泽,肤⾊⽆异常,⽆斑疹。
⾆象:⾆苔黄微腻略滑,⾆质红⽽⽆瘀点,⾆体⼤⼩适中⽆齿痕,活动⾃如,⾆底脉络⾊红,未见迂曲。
脉象:六脉弦滑略数,右⼨浮,左尺细。
体格检查⽣命体征:T:38℃P:92次/分R:26次/分BP:17.3/12kPa⼀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型正常,慢性⾯容,步⼊病房,⾃动体位,神志清楚,语⾔清晰,精神尚可,查体合作。
月经先后无定期门诊病历模板

月经先后无定期门诊病历模板
女性患者的月经情况,如初潮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或绝经年龄等,记录格式如下:
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月经周期(天)、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经量、颜色、有无痛经、白带情况(多少及性状)等。
扩展资料:
月经史是妇科病史中重要内容,包括:初潮年龄,周期及带经时间。
如14岁初潮,每28~30天来一次月经,每次持续5天,可简写为14天。
每次经量多少(可问每次经期用卫生纸若干包,或每晚换月经垫若干次),有无血块,经前有无不适(乳房胀痛、水肿、精神抑郁、易激动等),有无痛经及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起始和消失时间。
常规询问末次月经(LMP)及其经量和持续时间,必要时还应问末次前月经日期(PMP)。
绝经年龄,绝经期有无不适或绝经后有无流血等。
妇科病历模板

.化隆县中医院入院病历住院编号:主诉:天,量中色红,无血块及痛经,白带量少,色白,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4/28-29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伴腰骶部胀痛,疼,量同平常。
于2013-2-152无异味。
末次月经:痛呈持续性隐痛,无肛门坠胀感。
白带量增多,色淡黄、质稠、无异味。
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效果不佳(具体药物不详)。
故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盆腔炎,双侧附件炎”收住。
既往身体健康。
否认“心脏病、高血压、妇科疾病”病史;否认“肺结核、肝炎、既往史:痢疾”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自幼生长于原籍,生活居住条件一般,未曾到过疫情区及牧区,无牛羊密切接住个人史:史,生活起居规律,平素无特殊嗜好,否认性病及治游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色红不凝,6-7个卫生巾)天,量多(每天换4天,经期岁初潮,周期月经史:1428-30 。
无特殊气味,无痛经,基础血压不详,基础体重:50kg 23初婚年龄婚姻史:岁,于丈夫感情和睦,丈夫体健。
次,0次,引产次,自然流产次,药流次,人流0次,产孕孕产史:21000次。
早产□死01年:2004)顺、阴道助产、剖宫产(0足月产次,末次妊娠时间月,终止方式□死胎: □新生儿畸形□新生儿死亡产 :其它无父母、兄弟姐妹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病、高血压、先心病、糖尿病、癌症及家庭史:.血友病等患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神色形态:神识清,精神可,面色略红,双目有神,形体消瘦,倦卧于床。
声息气味:语声重浊,气粗而不喘,时有咳嗽,咳声较响,无异常气味闻及。
皮肤毛发:毛发稀疏,间有苍白,尚有光泽;皮肤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
舌象:舌苔黄微腻略滑,舌质红而无瘀点,舌体大小适中无齿痕,活动自如,舌底脉络色红,未见迂曲。
脉象:六脉弦滑略数,右寸浮,左尺细。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T:38℃ P:92次/分 R:26次/分 BP:17.3/12kPa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型正常,慢性面容,步入病房,自动体位,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精神尚可,查体合作。
妇科病历入院记录书写及示例

妇科病历入院记录书写及示例(总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妇科病历入院记录书写及示例一、妇科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一)病史1. 现病史详细叙述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起病后检查和治疗变化的全部过程。
(1)主诉阴道流血或月经异常者,须详记初潮年龄,以往月经周期,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有无血块,痛经程度、出现时间及变化;末次月经情况,有何全身症状,有无鼻出血、皮肤紫癜等。
(2)主诉白带增多者,注意发病时间,白带症状、量、色、臭味,有无伴随症状(如外阴瘙痒、下腹疼痛、泌尿系症状等),白带排出量与月经、孕产关系等。
(3)主诉腹部包块者,应记发病时间,原发部位、大小、增长速度、活动度、硬度及压痛,月经变化,有无慢性或急性腹痛,有无膀胱、直肠或胸部受压迫症状,注意与妊娠、腹水及尿潴留等鉴别。
(4)主诉腹痛者,详细询问发作时间、性质、程度、发作诱因或其他症状(如闭经、早孕反应等),腹痛发作部位,有无转移、伴发症状(如发热、呕吐、晕厥、尿频、腹泻等),治疗情况,以及以往有无发作史或手术史。
(5)病人如有其他转科伤病而未痊愈者,均应在现病史中另段扼要记述。
(6)过去有无“肺结核、阑尾炎、甲状腺肿”,有无胃、肠、心、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及接触者有害物质史。
如曾行手术,须了解其手术名称、效果及对麻醉药品的反应。
2.个人史(1)月经史:初潮年龄,持续日数及周期,经血量,有无血块及痛经史。
末次月经及前次月经时间。
(2)婚姻史:结婚年龄或再婚年龄,丈夫健康情况。
不孕症者,须了解性生活情况。
(3)孕产史:初孕年龄,孕产次(包括足月产次、早产、流产、人工流产、现有子女),及每次孕产期有无感染、难产、大出血等异常情况。
末次妊娠年月,曾否采用避孕措施,方法、效果如何,有无副作用或并发症。
3. 家族史有无遗传性或传染性疾病,如畸形、血友病、白化病、高血压、癌肿、结核等。
(二)体格检查1.按体检顺序进行,特别注意营养、发育、毛发分布及疏密,甲状腺是否肿大,乳腺发育是否良好,有无硬块。
门诊病历书写范文_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

门诊病历书写范文_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1.现病史(1)闭经:以往月经情况,有无伴发症状及服用避孕药或其他激素史。
(2)阴道流血:与月经的关系、数量及持续时间。
(3)腹痛:发病时间、部位、性质、与月经的关系、以往有无类似发作史(:门诊病历书写范文_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
(4)腹部包块:部位、增长速度,有无疼痛或压痛,有无对邻近脏器的压迫症状等。
(5)白带:量、性质、持续时间。
2.婚姻史结婚年龄、丈夫健康情况,不孕症患者应询问性史及丈夫精液检查情况。
3.月经史应较为详细地记录(:门诊病历书写范文_中医妇科病历书写范文)。
4.生育史胎次、产次、分娩情况、末次妊娠时间。
5.体格检查(1)腹部检查:形态,有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尤其是下腹),有无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度、压痛)及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还是未产式,发育、阴毛、阴蒂、前庭大腺、会阴、尿道口情况,有无赘生物、畸形。
阴道:发育、粘膜情况,有无畸形、分泌物及出血(量、色、气味),白带及其性状。
宫颈:大小、质地,是否光滑,有无裂痕、糜烂(轻、中、重度)、外翻、赘生物、举痛。
宫体:大小、形状、位置、质地、度、压痛、畸形。
附件:压痛、肿块大小、质地、位置、活动度,左右两侧分别查明并记录。
时间:2022年11月25日主诉:停经38天现病史:lmp:09.10.16停经38天自测尿液妊娠试验(+)既往史:体健月经史:144-5/28-30量中等痛经(+)末次月经:09.10.16婚育史:1-0-2-1末孕药流工具避孕家族史:无特殊体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分泌物量中,乳白宫颈:颈光,轻度糜烂,宫口可见一赘生物约绿豆大宫体:前位,质中,举痛(-)双附件未及初步诊断:早孕处理:B超(孕80天左右)腹痛、出血随诊陈**徐浦中医院妇科2022-X-X主诉:停经38天现病史:lmp:09.10.16停经38天自测尿液妊娠试验(+)既往史:体健过敏史:未发现月经史:144-5/28-30量中等痛经(+)末次月经:09.10.16婚育史:已婚家族史:无特殊体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分泌物量中,乳白宫颈:颈光,轻度糜烂,宫口可见一赘生物约绿豆大宫体:前位,质中,举痛(-)双附件未及初步诊断:早孕处理:(1)B超(孕80天左右)(2)腹痛、出血随诊签章::XXX。
妇科完整病历

祁阳县人民医院病历记录姓名:刘倩科室:产科住院号:317818入院记录姓名:刘倩籍贯:永州市祁阳县性别:女住址:祁阳县三口塘年龄:34岁入院日期:2014-10-14 10:00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4-10-14 12:00职业:务农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民族:汉族可靠程度:可靠主? 诉:月经增多2年余,加重3个月。
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则,15岁 5-6/28-30天,量中,色红,无明显痛经,无血块。
2012年11月开始无诱因出现月经增多,经期第2-3天量有如潮水涌出,色暗红,伴血块,偶伴头晕,腰酸、下腹坠胀,无畏寒及发热。
一般经行5-6天干净。
曾到我院门诊就诊,行B超检查未见异常,自服中药调理,上述症状稍缓解.近3个月来,经量进一步增加,量如平时经量2倍,服用中药无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诊,门诊行B超提示:子宫增大,宫内稍高回声区(内膜增生过长?)宫颈小囊肿。
由门诊拟"1、宫内占位性质待查;2、中度贫血"收住我科。
自发病以来,精神好、食欲、睡眠尚可,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否认有既往有心肌缺血、腰椎退行性变、乳腺增生病史。
否认有肝炎等传染病史,无药物及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呼吸系统:无长期咳嗽、咯血、咯痰、气喘,无手足多汗症3发作,无呼吸困难及胸痛史。
循环系统:无头晕、心悸、发绀、气急、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高血压史。
消化系统:无反酸、喛气、呕吐、腹痛、腹泻、黄疸、呕血、便血、黑便史。
血液系统:无反复鼻出血、齿龈出血及瘀斑、瘀点史,无全身骨痛史。
泌尿生殖系:除现病史外,无腰酸、尿痛、排尿困难、血尿、尿量异常史,无生殖器溃疡史。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无怕冷、怕热、多汗、多饮、多尿、多食史,身体无显着消瘦或肥胖史,无性格异常改变等。
肌肉骨关节系统:无游走性关节红、肿、热、痛,无关节畸形,肌痛、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无昏厥、抽搐、无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及记忆力减退。
妇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姓名:罗珊性别:女出生日期:1975年10月25日家庭地址:******* 过敏史:未发现
时间:2009年11月25日
主诉:停经38天
现病史:lmp:09.10.16 停经38天自测尿液妊娠试验(+)
既往史:体健
月经史:14 4-5/28-30 量中等痛经(+)末次月经:09.10.16
婚育史:1-0-2-1 末孕药流工具避孕
家族史:无特殊
体健:外阴:已婚式
阴道:畅,分泌物量中,乳白
宫颈:颈光,轻度糜烂,宫口可见一赘生物约绿豆大
宫体:前位,质中,举痛(-)
双附件未及
初步诊断:早孕
处理:B超(孕80天左右)
腹痛、出血随诊
陈**
09.12.25 病史同前lmp:09.10.16 停经68天阴道瘙痒尿妊(+)
PE:外阴:(-)
阴道:畅,分泌物量少,略黄
宫颈:轻糜,宫壁粗糙,肥大
宫体:前位,质中,举痛(-)
双附件未及
白带Rt:细35% 三度 6:4 IMP:早孕
阴道炎
R/:克霉唑阴道片栓塞qd*7
B超
腹痛、出血随诊。
大病历月经史格式

大病历月经史格式
大病历月经史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初潮年龄:指女性第一次来月经的年龄。
2. 经期长度:指每次月经持续的天数。
3. 周期长度:指两次月经之间的间隔天数。
4. 经血量:描述月经期间出血的数量,可以用少、中、多来表示。
5. 痛经情况:是否出现痛经,以及痛经的程度。
6. 其他异常症状:如月经不调、不规则出血、血块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
月经史:
初潮年龄:13岁
经期长度:5天
周期长度:28天
经血量:中等
痛经情况:轻微
其他异常症状:无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常见的格式,实际的大病历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的格式和内容应根据医疗保健提供者的要求而定。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特殊情况,请咨询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历一病患:XXX,26岁,女性,已婚,职员,电话:XXXXXXXXXXXX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感到小腹部发凉,甚至不能上课。
现病史:来月经,小腹冷痛甚绞痛,面色青白,小腹部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询问,无其它疾病,检查体温、血压、腹诊均正常,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2、症形依据感到小腹部发凉,病情现状恰为月经期,小腹冷痛甚,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询问得知其嗜食寒凉,经行不爽,畏寒便溏,舌象,舌边紫或牙龈紫黯,脉诊,脉沉紧。
为寒湿凝滞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经期感寒,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中,经血为寒湿凝滞,溢泻不畅而致疼痛。
中医病症鉴别寒湿凝滞型痛经往往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混淆寒湿凝滞型痛经: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
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
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
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两者初期可以分清,如果已经时间较长,可能会形成相互的转化,或者合并的症状。
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为寒湿凝滞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
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方:小茴香15g、干姜10g、元胡15g、五灵脂15g、没药10g、赤芍20g、杜仲20g、川芎15g、当归25g、蒲黄15g、肉桂10g、红花10g、乌药20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二病患:XXX,女,24岁,已婚,公司职员,电话:XXXXXXXXXXX主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半年余。
现病史:小腹胀痛明显,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压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规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体温、血压、腹诊,B超检查,均正常,无其它疾病,病为痛经,2、症形依据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前有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块下则疼痛减轻,舌质紫黯,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为气滞血瘀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故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血瘀滞,故色暗有块;块下瘀滞稍通,故疼痛暂减。
舌质紫暗,脉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中医病症鉴别寒湿凝滞型痛经往往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混淆寒湿凝滞型痛经: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
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
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
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两者初期可以分清,如果已经时间较长,可能会形成相互的转化,或者合并的症状。
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胀痛,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而作痛,为气滞血瘀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方:当归12克,赤芍10克,川芎6克,生蒲黄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炒小茴香6克,制没药10克,元胡索12克,泽兰15克,木香6克,川牛膝10克,香附5克,枳壳5克。
柴胡5克,青皮5克。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三病患:XXX,女,25岁,未婚,职员,电话:XXXXXXXXXXX主诉:每次行经期间,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月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身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紧。
现病史:行经腹痛,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月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身痛。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每月行经腹痛,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询问,无其它疾病,检查体温、血压、腹诊均正常,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2、症形依据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询问得知其月经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畏寒身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紧。
为寒湿凝滞型痛经。
3、病因病机依据寒湿之气的入侵伤于下焦,客于胞中,经血为寒湿凝滞,溢泻不畅而致疼痛剧烈。
中医病症鉴别近日在中心医院做B超等检查。
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粘膜下肌瘤等器质性病变。
确为常感寒湿之气,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久而发病。
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为寒湿凝滞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
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方: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四病患:XXX,女,23,未婚,幼师,电话:XXXXXXXXXXX主诉: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半年余。
现病史: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半年余。
询问,曾做多项检查,正常,无其它疾病。
确定为痛经。
2、症形依据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
为气血虚弱之痛经。
3、病因病机依据属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
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均为血虚气弱之象。
中医病症鉴别气血虚弱之痛经易与气滞血瘀型痛经混淆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
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暗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
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伴随月经周期而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
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均为血虚气弱之象。
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为气血虚弱之痛经。
中医治法治法:健脾养血,行气解郁。
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八珍汤加减。
处方:人参3克(另煎,兑服),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茯苓10克,川芎5克,白芍15克,生地10克,炙甘草15克,木香5克,青皮5克,醋炒香附5克,生姜3片,大枣2枚。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五病患:XXX,女,28岁,已婚,教师,电话:XXXXXXXXXX患者,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低热,经色黯红,质粘,带下黄稠,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主诉: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甚至不能上课。
现病史: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低热,经色黯红,质粘,带下黄稠,溲黄。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每月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病为痛经,2、症形依据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低热,经色黯红,质粘,带下黄稠,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为湿热瘀阻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为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热扰冲任,则量多色红有块;热灼津液,则经水质稠;湿热下注,伤及任带,则平日带下色黄。
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中医病症鉴别湿热瘀阻型痛经易与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混淆。
湿热瘀阻型盆腔炎症状为低热、小腹痛、口干、小腹灼热、白带量多、色黄等。
疾病反反复复,而且容易感染,时间拖得长。
伴月经周期发病情况不显著。
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为湿热瘀阻型痛经。
中医治法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剂名称---加减清热调血汤加减,用药主要有丹皮、黄连、生地、白芍、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延胡索、莪术、香附等。
代表方剂:清热调血汤加减。
处方:当归20g,川芎15g,黄连15g,香附15g,莪术10g,延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