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训练:人体的三道防线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课件-八年级生物人体的免疫防线 最新

初中生物课件-八年级生物人体的免疫防线 最新
第三道防线:
胸腺 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脏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病原体
进入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抗 (是一种抵抗该病原 体的特殊 体 蛋 白质)
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等物质
非特异性免疫
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
针对某一特定 的病原体或异 物起作用
作用范围
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征? A. 人生来就有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B. 生病以后有的,只能防御一种病原体 C. 人生来就有的, 只能防御一种病原体 D.后天获得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2. 凡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就叫 A. 病原体 疫 B. 病毒 C. 病原 D. 免
3. 免疫细胞主要是指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吞噬细胞 D. 淋巴细胞
形成时间 特性
先天就有的
后天逐步形成的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小结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 第二 第三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 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填空题
1. 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和 _______,第二道防线主要是由体液中所含的 ______和_____组成的,这两种防线都属于 _______免疫. 2. 当病原体进入血液,造成全身性扩散时,人体 就需要依靠______产生的______来消灭病原 体,这就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3. 患过水痘的人不再患此病,是因为体内具有 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免疫.
4. 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Hale Waihona Puke A. 白细胞能吞噬病菌B.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 C. 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感染性 D. 人体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四川省雅安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雅安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下列关于此诗句中荷花和蜻蜓的描述,错误的是()A.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C. 荷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A.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荷花是植物,植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蜻蜓是动物,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BC.荷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D.荷花和蜻蜓的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被核膜包围的核),属于真核细胞,D【点睛】明确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可解答本题。

2.取一支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A. 运输水分的是导管B. 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C. 运输水分的是筛管D. 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剪取带叶的一段茎,插入红色的液体里。

过一段时间,将茎取出,横切和纵切,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详解】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实验现象无法说明水分是导管运输的,因为花瓣的“经络”中也有筛管,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导管的位置和功能。

3.小玉用显微镜观察某种生物组织切片,她判断该生物是动物。

她判断的依据应该是该组织细胞没有A. 叶绿体B.【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

中考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知识点是什么

中考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知识点是什么

中考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知识点是什么学好初中生物,先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如何再去解决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抗原和抗体抗原和抗体(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2)抗体①概念: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②特点: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保护人体自身的蛋白质。

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地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①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除,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初中生物知识点之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图所示)。

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2)第二道防线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体发生“战斗”。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训练:免疫和计划免疫

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训练:免疫和计划免疫

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训练:免疫与计划免疫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识别机体中“自己”和“非己”的成分B.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C.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下列有关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所有人群B.机体正常免疫反应C.机体免疫功能过低D.机体免疫功能过强3.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A.能直接杀灭病原体B.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C.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4.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A.扁桃体发炎B.泪液的杀菌作用C.胃肠蠕动D.花粉过敏5.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和通过接种卡介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6.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给小孩服用小儿麻痹糖丸B.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C.给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7.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原体简称HIVB.艾滋病患者不是唯一传染源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D.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D.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9.下列关于免疫具有的三个方面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抵抗病原体侵入,防止疾病发生B.导致人体对食物、药物的过敏反应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10.关于免疫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免疫对人体均有利B.胸腺、脾和淋巴结均是免疫器官C.人的唾液、泪液均有免疫功能D.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11.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人体来说是抗原B.能直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C.对人体来说是抗体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12.“山东问题疫苗”事例给人们带来恐慌。

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传染病和免疫 考点及试题解析

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传染病和免疫 考点及试题解析

传染病和免疫重难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海南中考)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C)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解析】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乐山中考)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C)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解析】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重难点2 免疫与计划免疫(宿迁中考)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是(D)A.人体内的杀菌物质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D.皮肤和黏膜【解析】人体内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

(晋江中考)我国已经研制出了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A)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抗体。

从免疫角度分析,禽流感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1.(广东中考)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B)A.白化病 B.艾滋病C.心脏病 D.糖尿病2.(昆明中考)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A)A.握手 B.性传播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3.(江西中考)今年我省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事发后有关部门立刻采取行动,把相关场所内的活禽全部捕杀并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甚至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

上述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A)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4.(邵阳中考)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错误的是(C)A.肺结核与结核杆菌B.蛔虫病与蛔虫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5.(苏州中考)在目前无疫苗可以预防诺如病毒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比较可靠的措施之一。

备考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健康的生活_传染病和免疫_人体的三道防线,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健康的生活_传染病和免疫_人体的三道防线,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健康的生活_传染病和免疫_人体的三道防线,综合题专训及答案备考2021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健康的生活_传染病和免疫_人体的三道防线,综合题专训1、(2015永州.中考模拟) 学完“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知识后,小琳构思了一部科普动画片,部分画面及解说词如下:我是一只快乐的家鸽,从一枚受精卵开始,我踏上了奇妙的生命旅程.(1)在受精卵中,[________]胚盘不断进行细胞________和分化,逐渐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我也渐渐长大.(2)破壳而出后,为预防禽流感,我和伙伴们都注射了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是抗原,它能刺激机体产生_ _______,这属于________性免疫.(3)我的父母头上无毛冠,而我有毛冠,这属于生物的________现象.从性状的表现看,有毛冠是属于________(“显性”或“隐性”)性状.(4)若显性基因用E表示,隐性基因用e表示,则我父母的基因型都是________,我的基因型是________.2、(2017泰山.中考模拟)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器官或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可为人体提供有机物.②和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可以获得人体所需要的氧气,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是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2) D代表排泄的主要器官,⑤和⑥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肾脏产生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会产生尿意,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排尿,这一反应过程以及完成此过程的神经结构分别是________.(3)李光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从免疫学上看,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3、(2017滨州.中考模拟) 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________,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________免疫.(2)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________.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3)甲流流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________组成.(4)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用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________上的各项信息.(5)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________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________的原则.4、(2018临沂.中考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春节刚过,一股弥漫着禽流感的信息扑面而来,据权威机构公布:1月份全国感染H7N9禽流感的人数为193人,79人死亡;5月19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也确认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H7N9禽流感是通过接触禽类而感染,因此,禽流感成为蛋鸡养殖业的克星,养鸡市场迎来一片哀号。

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传染病和免疫

1. (2020•重庆巴南区)免疫的功能不包括()A.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B.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C.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D【解析】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因此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属于免疫的功能。

2.(2020•重庆巴南区)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其中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和纤毛的作用属于()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B.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D.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答案:A【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

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和纤毛属于第一道防线。

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2020·日照)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可能的缘故是()A.那个人遗传素养好B.那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C.麻疹的传染性较弱D.此人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答案】D 【解析】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患过麻疹病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因此他与麻疹患者接触不会被感染。

4. (2020·长沙)“使用公筷,筷筷有爱”。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使用公筷”属于()A. 杀灭病原体B. 控制传染源C. 切断传播途径D. 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 【解析】“使用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

2020生物中考备考:专题九 健康地生活

专题09 健康地生活 1.(2019德阳)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病原体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且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D.发生过敏反应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答案】A 【解析】皮肤和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 2.(2019东营) .图中,I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程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笫Ⅰ 次侵染被清除后,人体内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消失 B.该病毒第Ⅱ侵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大量增多 C.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产生相应抗体只对该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A 【解析】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A错误。 3. (2019孝感)4.预防艾滋病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科技的进步。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这种病毒营寄生生活 B.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餐、 共浴、握手以及蚊叮虫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C.研制艾滋病疫苗旨在提高人体对艾滋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答案】D 【解析】.对于疑似艾滋病患者应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2019绵阳) 2018年12月,某县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县政府迅速启动了传染病的预防方案。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被污染的饲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B.携带病原体的猪集中焚毁处理 C.被污染的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D.严查车辆,禁止猪肉制品运出 【答案】B 【解析】携带病原体的猪属于传染源,集中焚毁处理,属于控制传染源。 5.(2019武威) 某人因患肺炎入院冶疗,如果你是主治大夫,不宜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 A.详细诊断病情 B.科学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C.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D.超大剂量使用多种抗生素 【答案】D 【解析】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抗生素的品种,合理、适量的服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很多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进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6.(2019枣庄)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突发心梗的病人,不要随意搬动、采取半卧位并及时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B.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C.对于血液从伤口渗出的外伤患者,应在伤口处贴创可贴或用纱布止血 D.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 【答案】B 【解析】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时,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而煤气中毒不需要,B错误。 7.(2019南通) 抢救煤气中毒而昏厥的病人,不恰当的急救措施是( ) A.拨打“120”急救电话 B.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C.若病人呼吸骤停,须原地等待医生救治 D.让病人仰卧平躺,保持呼吸道畅通 【答案】C 【解析】 当某人在室内煤气中毒而昏迷,首先做好自我保护并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在病人有微弱呼吸时,应该将其迅速转移到通风口处,使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缓解组织缺氧,并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当遇到呼吸骤停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肺的通气,C错误。 8.(2019绵阳) “我健康,我快乐”是人们崇尚健康的口号。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生活中爱挑食,常吃我的“最爱” B.耍手机、打游戏,沉迷其中 C.按时作息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 D.吸食毒品,嗜好抽烟喝酒 【答案】C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吃营养配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良好的起居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见C正确。 8.(2019 达州) 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中学生可以通过少吸烟、少喝酒的方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C.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答案】B 【解析】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烟雾会导致肺的功能降低;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减退,过早衰老,B错误。 9.(2019广东) 下列关于吸毒危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毒品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损害大脑 B. 吸毒和贩毒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 C. 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艾滋病 D.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并难以戒除 【答案】B 【解析】 吸毒有害健康,同时吸毒者为支付吸毒毒资而不惜咋骗、盗抢等,严重危害社会。B错误。 10(2019 滨州市)“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时刻在我们耳边响起的警钟。下

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A.皮肤和黏膜B.免疫器官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D.免疫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因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故选A。

【学科网考点定位】人体的免疫功能。

【名师点睛】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此过程属于的免疫类型是()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先天性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详解】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因此,H7N9型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物质,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只能对H7N9型禽流感起作用,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乔迁新居时,人们总喜欢在家里摆放几盆鲜花,如吊兰、杜鹃、仙人掌等,根据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人们称它们为家庭中的()A.绿色的“能量转化器”B.自动的“空气净化器”C.天然的“蓄水池”D.自然的“空气加湿器”【答案】B【分析】植物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但是到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出二氧化碳。

初中生物人体三道防线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三道防线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学会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侵害。

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是什么。

2.掌握如何保护人体的三道防线。

教学重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2.了解如何保护三道防线不受外界侵害。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展示人体的三道防线。

2.视频或幻灯片展示如何保护人体的三道防线。

3.教材:人体三大系统的生物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在生活中遇到哪些侵害?如何保护自己?2.展示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是什么。

二、讲解(15分钟)1.讲解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2.介绍每道防线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三、讨论(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三道防线?并向全班汇报。

2.指导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出保护三道防线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展示(10分钟)1.播放视频或幻灯片展示如何保护人体的三道防线。

2.让学生结合展示内容,思考自己在平时是否有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改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人体三道防线的文章。

六、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强调保护人体三道防线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将保护自己的三道防线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加深他们对人体三道防线的理解和重视。

同时,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训练:人体的三道防线
一、选择题
1.在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或细胞是( )
A.胃液 B.溶菌酶
C.吞噬细胞 D.淋巴细胞
2.狗用舌舔伤口,对伤口有利,原因是唾液中有( )
A.淀粉酶 B.抗体
C.溶菌酶 D.抗菌素
3.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在免疫上的作用是( )
A.清扫异物 B.分泌杀菌物质
C.产生吞噬细胞 D.吞噬病原体
4.有关抗原和抗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B.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定的抗原物质
C.抗原消失后,抗体便不再存在
D.抗原是外来物质,抗体是人体蛋白质
5.患过天花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天花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天花病毒分别为
( )
A.抗体和抗体 B.抗原和抗体
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原
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病原体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且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D.发生过敏反应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7.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8.大面积烧伤患者若护理不当,易引起感染,其主要原因是( )
A.患者体液大量丧失
B.患者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
8.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起作用最早,功能最强大
D.第三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9.人体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白细胞吞噬病菌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抗原与抗体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D.被毒蛇咬伤的人及时注射抗毒血清
10.如图所包含的信息和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病毒是抗体
B.该免疫类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该免疫细胞可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人体的病毒全部消灭
11.下面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属于特异性免疫
B.图2属于第一道防线
C.图3表示抗原将抗体消灭
D.图4属于第二道防线
12.下列选项符合抗体特点的是( )
①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②是一种蛋白质 ③能吞噬病菌 ④有些种类可长时间存留在人
体内 ⑤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13.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14.图中,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程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
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第Ⅰ次侵染被清除后,人体内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消失
B.该病毒第Ⅱ侵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大量增多
C.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产生相应抗体只对该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15.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 )
A.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
B.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C.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二、综合题
16.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雾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
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请分析回答以下问
题:
(1)雾霾天气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
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 。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 ;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
是 。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
于 。
17.下面三幅漫画体现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的许多病原体不容易侵入人体,首先是因为人体的 ,具有保护功能,能抵
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甲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
液中含有 ,该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 。这种防御作用属于 (填“特
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如上图 。
(3)生物制品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 。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
线,主要是人体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 ,主要是由 (如胸腺、淋巴和脾)
和 (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组成的。
18.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
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
有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
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
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 免疫,其原因
是 。乙组绵羊全部死亡是因为 。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
(3)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 起作用。

1.C2.C3.B4.C5.D6.A7.A8.C8.D 9.A 10.C 11.D12.C 13.B 14.A15.C
16. (1) 切断传播途径(2) 没有细胞结构(3) 病原体 抗原(4) 非特异性免疫
17. (1) 皮肤和黏膜(2) 溶菌酶 细胞壁 非特异性 乙(3) 抗体 三 免疫器官 免
疫细胞
18. (1) 特异性 第一次处理后,体内已产生了抗体 体内没有抵抗炭疽病的抗体
(2) 对照(3) 抗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