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江苏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江苏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产 栽 培 技 术 研 究 等 列 为 计 划 科 研 项 目加 以扶 持 。 同时 , 拓
宽 资金来 源 渠道 。 通过股 份 制形式 吸收 外 资和 民资参 股 。 如
பைடு நூலகம்
是江 苏 省 的 地 理和 气 候 适 宜 种植 荞 麦 。 麦 生长 要 荞
( ) 大 品种 更 新 力度 , 高 荞 麦 产 量 和 品质 。 面 更 3加 提 全
方研 究都 处 于初 级阶段 , 乏高附加 值 的产 品 。 缺
3 发 展 对 策
江苏 省 种植 荞 麦 的历 史 悠久 , 主要 种植 区 域分 布 在徐 、 淮、 、 、 、 盐 通 扬 泰等 地 区 。 史上 , 历 全省 荞 麦种 植面 积 曾超 过 7万 h , 因 “ 旱 扩水 ” m2后 缩 等诸 多 因 素 , 积 逐渐 减 少 。 省 面 全 荞 麦 常 年 种 植 面 积 33万 h , 种 植甜 荞 为主 。 产 水 平 . m 以 单
试验 站 落 户 江苏 省 泰 兴 市 。 必将 对 当地 荞 麦产 业 化 发 展 这
提 供 强 有力 的技术 支撑 。 兴综 合 试 验站 将 在 荞麦 品种 选 泰
育 、 质 资 源 鉴 定 、 虫 害 防 控 和 高产 示 范方 创 建 等 方 面 种 病 进行 研 究与 攻 关 , 并把 新 品种 、 技 术和 新模 式 等最 新研 究 新
工企 业依 然存 在 资金 缺 乏 、 品加 工技 术 不熟 、 销 经验 不 产 营 足等 问题 。 五是 江 苏省 开发 并 上市 的荞 麦产 品 有纯荞 麦 雪 、
部 门 积 极 开 展 荞 麦 育种 和 栽培 研 究 工 作 , 结其 高 产 栽 培 总 技 术 , 立 荞 麦 生产 示 范 基地 。 建 为解 决 荞 麦 的销 售 问题 , 提

荞麦生产发展与生产技术

荞麦生产发展与生产技术

3.与众不同的荞麦花
(1)甜荞为两型花,在一个品种的群体中,有长花柱花和短花柱花两种花 型,比例大致相等为1∶1;在同一植株上只有一种花型,雌雄蕊不相等长, 自交不结实;异花授粉,虫媒花,结实率只有8%-15%。 甜荞花有白色、红色、粉红色及绿色。 (2)苦荞为同型花,自花授粉,黄绿色。
异型 花
长花柱 短花柱
粗灰分 (%)
定边荞麦米 定边荞麦表粉 定边荞麦心粉 荞麦混合粉 榆6-21混合粉(苦荞)
11.20 22.80 7.83 6.12 11.30
3.24 6.09 2.00 0.80 2.08
1.30 2.88 0.42 0.41 1.56
72.64 56.65 77.11 79.84 74.07
11.4 11.0 12.1 12.5 10.5
(3)外引品种中衍生的甜荞品种
北海道荞麦:陕西审定;宁夏、甘肃引进审定 平荞2号: 美国甜荞: 甘肃审定(日本甜荞) 宁夏审定(温莎)
定甜荞2号: 甘肃审定(日本大粒) 晋甜荞1号: 山西审定(83-230) 固引1号: 宁夏推广(信农1号)
信州大荞麦: 云南永胜
宫琦大粒:
丰甜荞1号:
云南永胜
贵州师范大学利用并审定
4.形态各异的荞麦种子
(1)形状:三角形、桃形、有棱,长型带腹沟; (2)粒色:棕色、灰色、褐色、黑色、条纹;
5.吸收能力强的荞麦根
荞麦根属直根系,包括主根、侧根、不定根;根的分布取决于土壤性质;荞麦 根系虽然发育弱,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荞麦根的干重低于小麦、大麦、和燕麦2.5-15倍,但吸收能力是他们的2.714倍。特别是吸收难容解的磷酸化合物优于其他作物。
3.进行品种商品性评价---确定品种转化方向或利用价值

2024年黑小麦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黑小麦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黑小麦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黑小麦,又称黑麦、荞麦,是一种与普通小麦不同的粮食作物。

黑小麦在全球范围内种植广泛,其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因此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以2024年黑小麦市场发展现状为主题,对当前黑小麦市场的规模、贸易情况以及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市场规模黑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我国黑小麦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00万亩增加到2019年的180万亩,产量也由2010年的500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800万吨。

黑小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黑小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贸易情况黑小麦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黑小麦消费国和进口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口量也逐年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的黑小麦数量达到了100万吨,主要来源于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

黑小麦的贸易额在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国际贸易对于黑小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市场前景黑小麦市场的前景一直被看好。

首先,黑小麦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具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黑小麦的适应性强,在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长,因此在干旱或寒冷地区种植的潜力巨大。

再次,黑小麦的加工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黑小麦面粉、黑小麦面条等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销售空间。

综上所述,黑小麦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结论黑小麦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在黑小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品种改良、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在进一步发展黑小麦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黑小麦市场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黑小麦,市场发展,规模,贸易情况,前景。

浅析陕北荞麦出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析陕北荞麦出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陕北荞麦出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院系:经济贸易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1209051020姓名:卢娟指导教师:王西荣2016年4月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外贸水平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较快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陕西省是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

由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省的外贸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陕北荞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受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发展比较缓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荞麦的生产布局不合理,而且由于没有先进标准的种植方法,导致种植杂乱,产量不高;对荞麦的加工与综合利用亟待增强以及荞麦的产业链短,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陕北荞麦出口,提出发挥地区优势,加大对荞麦的研究投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育基地,以提高其机械化水平以及建立荞麦产业基地,做好荞麦的品牌产品研发等可行性的建议,以便能促进陕北地区荞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关键词:荞麦;对外出口;开发利用;产业化AbstractImplementation of fas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maintained rapid growth,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also for our country'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Shaanxi Province is a less developed inland provinces,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is weak, it is difficult to in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market advantage. As a result of our country western big development strategy, Shaanxi Province's foreign trade has made great breakthrough and the Northern Shaanxi buckwheat also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due to natural condi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slow, there are still a buckwheat production layout is not reasonable, scattered planting, th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Buckwheat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urgently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buckwheat industry chain is short, low economic benefit, in order to further accelerate the export of North Shaanxi buckwheat, giving full play to regional advantage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research on buckwheat;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standardized breeding base to improve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and establishing the buckwheat industry base, good buckwheat brand product development feasibility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uckwheat industry in Northern Shaanxi,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Keywords:Buckwheat; expor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目录1分析陕北荞麦的发展概况 (1)1.1陕北荞麦的发展环境分析 (1)1.1.1陕北的经济环境分析 (1)1.1.2陕北荞麦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1)1.2国内外市场对荞麦的需求 (2)2陕北荞麦出口的现状分析 (3)2.1陕北荞麦的生产现状分析 (3)2.2陕北荞麦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3近几年来陕北荞麦的出口情况 (3)3陕北荞麦出口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科技投入少,荞麦的产量较低 (5)3.2生产布局不合理,荞麦的种植较分散 (5)3.3加工与综合利用亟待增强 (6)3.4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6)3.5对于荞麦的保健价值宣传度不够 (6)3.6荞麦的产业链短,经济效益较低 (6)4促进陕北荞麦出口的可行性策略 (8)4.1发挥地区优势,加大对荞麦的研究投入 (8)4.2建立标准、规范的培育基地,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 (8)4.3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 (9)4.4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挖掘荞麦产品的发展潜力 (9)4.5增强对荞麦价值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荞麦价值的认识 (9)4.6要建立荞麦产品基地,做好荞麦的品牌产品研发 (10)5.1陕北荞麦发展的趋势 (11)5.2陕北荞麦市场的竞争优势 (11)5.3未来陕北荞麦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12)结语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论文1分析陕北荞麦的发展概况1.1陕北荞麦的发展环境分析1.1.1陕北的经济环境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陕西省的农业经济也在高速的发展,而陕北地区是陕西省的工农业资源基地,不但强有力的刺激着市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也是实现“强省富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江苏省荞麦生产概况、研究现状与展望

江苏省荞麦生产概况、研究现状与展望
具体而言, 我国荞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陕 西、 甘肃、 宁夏、 山西、 云南、 四川、 贵州, 其次 是西藏、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北、 北京、 重庆、 湖南、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等地区。 甜 荞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库伦、 奈曼、 敖汉、 翁 牛特旗和内蒙古后山的固阳、 武川、 四子王旗的白 花甜荞产区, 陕甘宁相邻的定边、 靖边、 吴旗、 志 丹、 安塞, 宁夏盐池、 固原、 彭阳和甘肃环县、 华 池交界的红花甜荞产区; 苦荞主要分布在云南、 四 川相邻的大小凉山及贵州西北的毕节等地区, 在青 海高原、 甘肃甘南、 云贵高原、 川鄂湘黔边境山地 丘陵和秦巴山区南麓也有分布[12] 。 1. 3 世界
江苏省荞麦生产概况、 研究现状与展望
常庆涛1, 蒋莹1, 王全友2, 王安1, 吴薇1, 常蕾1, 蒋建军2, 黄荣华2
(1. 泰州市农业科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2. 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泰兴 225433)
摘 要: 江苏是南方秋冬荞麦重要产区之一。 荞麦是江苏省特别是沿江和高沙土地区传统的特色作物, 对 农业结构调整、 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本文阐述江苏省以及中国、 世界荞麦生产概况, 介绍江苏省荞麦研究基础和科研成果, 提出 “十四五” 及以后荞麦研究展望, 以期为江苏省荞麦产业发展提供 科技引领和支撑, 从而推动本区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常庆涛, 等: 江苏省荞麦生产概况、 研究现状与展望
1 275
人们对荞麦营养保健价值的认识, 荞麦面积逐渐恢 复, 但由于未系统组织生产, 仍处于粗放种植状 态, 其价值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泰州市将特用 优质旱杂粮基地建设作为沿江、 高沙土地区优质农 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 适度扩大荞麦种植规模, 2002 年产量提高到 1. 500 t·hm-2 左右, 高产田块 达 2. 200 t·hm-2。 在建立鲜食玉米、 菜用毛豆等 旱粮生产基地的同时, 建立了荞麦生产基地。 在荞 麦系列产品开发方面进行了探索, 目前, 本地市场 上开发的荞麦产品有纯荞麦雪、 荞麦配方挂面、 剥 壳荞米、 荞麦芽茶和保健型荞麦枕等。 荞麦芽茶口 感清爽, 荞麦配方挂面成形好、 外观白。 纯荞麦 雪、 荞麦配方挂面和保健型荞麦枕等产品在市场销 售中, 普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8-9] 。 1. 2 中国

荞麦资料

荞麦资料

荞麦目录【荞麦】 (2)【栽培史】 (2)【生产意义】 (3)【营养价值】 (5)【形态特征】 (7)【生长条件】 (7)【栽培技术】 (8)【食疗价值】 (12)【中国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3)【荞麦】buckwheat荞麦又称为三角麦、乌麦、花荞.是蓼科荞麦属作物,学名Fagopyrum Mill,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纲,蓼科栽培植物。

彝族称为“额”,古代亦写成莜麦或乌麦。

四川省习惯叫荞子。

又叫“胡荞麦”。

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当年可多次播种多次收获。

茎直立,下部不分蘖,多分枝,光滑,淡绿色或红褐色,有时有稀疏的乳头状突起。

叶心脏形如三角状,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缘。

托叶鞘短筒状,顶端斜而截平,早落。

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

春夏间开小花,花白色;花梗细长。

果实为干果,卵形、黄褐色,光滑。

有多个栽培品种,尤以苦荞为最具营养保健价值。

茎紫红色,叶子三角形,开白色小花,子实黑色,磨成面粉供食用.两种草本植物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或F. sagittatum〕,甜荞麦)及其亲缘种苦荞麦(F. tataricum,鞑靼荞麦)的通称,尤指前者。

其种子亦称荞麦。

原产于亚洲,种子三角形。

种皮坚韧,深褐或灰色。

花白色,由蜂等昆虫传粉。

虽然其种子用作谷物,但荞麦并非谷类禾草。

荞麦在肥沃土壤上较其他粮食作物产量低,但特别适应于干旱丘陵和凉爽的气候。

荞麦成熟快,故可作晚季作物种植,并能作为窒息作物使杂草死亡而为其他作物的栽培改善条件。

亦可用作绿肥犁入田中以改良土壤,又可作蜜源作物。

荞麦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法国、加拿大和美国也是重要生产国。

荞麦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约11%,脂肪2%,并含少量维生素B1和B2。

除人类食用外,也常用作家禽和其他牲畜的饲料,英国人认为荞麦特别适于用作鸡的饲料。

在东欧,人们将荞麦去壳,如稻米一般煮食,称为荞麦饭,在法国则称为sayraisin。

甜荞麦行业运行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甜荞麦行业运行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开发新型甜荞麦产品,如功能性食品、保 健品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改进现有加工工艺,提高甜荞麦产品的附 加值和品质稳定性。
副产品利用
质量安全控制
加强对甜荞麦副产品的研究,提高副产品 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甜荞 麦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拓展甜荞麦销售市场
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分析市场趋势,为拓 展市场提供依据。
药品
甜荞麦具有一定的药用价 值,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 、高血压等疾病。
甜荞麦行业的市场现状
甜荞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甜荞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甜荞麦作为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甜荞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但受气候变化和种植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市场供应仍存在一定的波动。
市场竞争格局
甜荞麦市场竞争激烈,众多企业和农户参与其中。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成为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同时,行业内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竞争,需要 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
面临的挑战
甜荞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种植技术瓶颈、病虫害防治、市场开拓等。 此外,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也对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健康饮食需求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 提高,对甜荞麦等健康食品的需 求将进一步增加。
多样化产品需求
消费者对甜荞麦产品的需求将趋 向多样化,包括甜荞麦片、甜荞 麦面、甜荞麦饮料等。
出口市场潜力
甜荞麦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农产 品,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需 求,未来出口市场潜力较大。
甜荞麦行业发展趋势
甜荞麦行业运行模式及发展 前景预测报告
汇报人:XXX 20XX-XX-XX

苦荞产品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苦荞产品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苦荞产品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李秀莲;史兴海;朱慧珺【摘要】通过对苦荞药用价值、保健功能以及苦养食品研究开发现状的阐述,针对苦荞开发利用存在的销售渠道不畅、产后环节没有保证,缺乏强势品牌、企业效益差,价格定位高、消费群体小,企业有利独享、长久发展没有保障等问题,提出政府支持、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强势品牌,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农民增收、实现双赢4项发展养麦保健品产业的对策.%Through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value, health care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rtary buckwheat products, and directed at tartary buckwheat products poor market, no guarantee postpartum, powerful brand shortage, poor enterprise benefit, high selling price, small consumer group, enterprise's favorable and no guarantee long term growth, 4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vestment increase, technology content improvement and strong brand building,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ice system, and farmers' income improvement and win-win goal were proposed.【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08【总页数】3页(P908-910)【关键词】苦荞;药用价值;保健;策略【作者】李秀莲;史兴海;朱慧珺【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7荞麦有甜荞和苦荞2个栽培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科与工程学院 2007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贮藏加工工艺学》课程作业

题 目:荞麦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 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班级:食工 072班 学 生:王欣 孙双斌 刘兵 艾力亚森 霍佰祥 王侃侃 完成日期:2010年5月 成 绩: 荞麦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引言:荞麦是集营养、防病疗疾、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优异粮食品种,是人们喜爱

的小杂粮作物,因而荞麦的开发利用发展的十分迅速,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的转变,以及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对于荞麦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针对当前的荞麦加工现状进行了解,并根据结果分析荞麦加工的发展趋势及其中的关键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荞麦开发的市场现状、荞麦加工现状、荞麦营养成

分等基础性研究现状的分析,评价了我国当前荞麦开发的现状,并针对分析结果,对荞麦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的一些建议。

关键字:荞麦;开发利用;现状;营养价值;产业化

荞麦因其特有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在杂粮开发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在营养成分的基础研究、保健功能研究、加工开发等方面,荞麦的开发要较其他杂粮有一定的优势。下面就荞麦的开发利用现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荞麦开发市场现状 1.1.1 国内市场现状: 荞麦在国内市场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1 在农业产业中 荞麦生育期短,从种到收一般只有七十到九十天,早熟品种五十多天即可收获。荞麦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在作物布局中有特殊的地位①。我国幅员辽阔,但是真正的优质耕地却并不多,荞麦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一度成为地方的“救灾作物”,同时荞麦在改良土壤、抑草等生态调节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因而荞麦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面积,数据显示我国荞麦产量在2006年已经达到一亿两千吨。 1.1.1.2 荞麦加工现状 荞麦由于其特有的价值,可以被加工成各种产品,

包裹面条、烙饼、面包、糕点、荞酥、凉粉、血粑和灌肠等民间风味食品,还有其他副产品②。同时荞麦的综合利用也为其开发有一定的增值作用,如利用荞麦碎粒、皮壳、秸秆和青贮制作饲料,荞麦田养蜂等。因而荞麦的加工品及综合利用增加了荞麦的产业价值,使得荞麦由以前的传统杂粮产品,正向一种经济作物发展。 1.1.2 国际市场现状:

荞麦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我国的荞麦在国际市场上以“粒大、皮薄、质优”享有盛誉,主要出口日本及欧洲有关国家。近年来,由于科学研究的进展,荞麦的药用价值得到新的认识,各省区已在逐渐由出口原粮变为深加工产品。荞麦在国际市场上本来就价位较高,我国荞麦出口量每年尚不足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所以荞麦在外贸出口中属紧俏物资③。 总结:通过对我国荞麦国内及国际市场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荞麦的需求量很大,荞麦的深加工品的需求以及其他的一些副产品都有很大的市场。 1.2 荞麦的加工现状 我国荞麦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食用极其普遍,传统荞麦食品花样繁多,主要有面条、烙饼、凉粉、荞米、胶团、麻食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荞麦食品的认识增强,其荞麦的加工利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 传统食品加工工艺研究及改进。传统的荞麦加工品加工工艺独特,

但是操作难度大,不易推广及产业化,对于制品的质量也很难保证,同时传统的荞麦加工品的食用感官品质及带给消费者的享受性上还需要提高,就此相关研究人员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如对荞麦挂面的制作,通过配方研制及工艺改进,可以生产出成品暗黄绿色,无霉、酸、碱味及其他异味,具有荞麦特有的清香味。煮熟后不糊,不浑汤,口感不黏、不牙碜,柔软爽口的优良荞麦制品④。再如荞麦凉粉、荞麦灌肠、荞麦饼干等的加工,在保证营养保健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配方及工艺的改进,均对荞麦制品的品质有较大改进。 1.2.2 新产品的开发现状。荞麦的新型加工产品开发在近阶段也有较大发

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荞麦发酵制品,主要有荞麦面包、荞麦发酵酸奶、荞麦啤酒、荞麦酱油、荞麦醋、荞麦豆酱等。通过发酵不但提高了荞麦的营养吸收率,同时也改善了荞麦制品的适口性,增加了荞麦工业化生产的途径。2.荞麦茶及饮料,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苦荞茶,其次还有苦荞麦柿叶茶、苦荞麦乌龙茶。饮料方面主要有荞麦乳饮料及新型的荞麦芽苗无糖饮料,作为新型的保健饮品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3.荞麦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开发,如从荞麦中提取生物类黄酮,如槲皮素、芦丁、桑巴素、茨菲醇等物质,再经过深加工可制成散剂、片剂、软膏、胶囊等,还可制成疗效牙膏、生物类黄酮口服液等。4.其他一些新型产品,荞麦还可以制苦荞护发素、苦荞麦浴液、苦荞麦护肤霜、苦荞麦防辐射软膏等⑤。 1.2.3 荞麦的综合开发利用。这方面主要包括对荞麦籽粒的综合利用以及

荞麦的叶、花等的综合利用。如针对荞麦米、荞麦精粉、荞麦皮(壳)种产品同时生产的综合生产工艺。该工艺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设备配置和便捷可靠的技术方法,生产出高质量的荞麦米、荞麦精粉、荞麦皮(壳), 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出品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使产品的附加值得到了较大的提升⑥。除此之外针对荞麦花、叶的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利用荞麦的植株制作青饲料,荞麦花制蜜等。 总结:荞麦的加工,无论是传统加工制品的传承与改良,还是型产品的开发及综合利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的推动了荞麦产业的发展。 1.3 荞麦的营养成分等基础性研究现状 荞麦的营养成分的研究等基础性研究是荞麦营养价值与保健价值开发的基础,近些年来,相关的的研究人员对此也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3.1 针对荞麦的营养成分的研究。通过对荞麦营养成分的研究,了解荞麦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分布及含量的大小,从而可以指导加工开发的方向及方法。当前对于荞麦营养成分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如有研究表明荞麦与其它谷物如小麦、大米等相比,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V B1,VB2,Vpp(烟酸),Vp(芦丁)的含量较为丰富⑦。 1.3.2 针对荞麦的营养保健及药用价值的研究。在这方面,研究人员针对荞麦中的有效营养保健成分,如荞麦类黄酮、荞麦蛋白质、荞麦抗性淀粉等均作了深入研究,对其生物机构和功能机理有一定的探讨。同时对与食品加工过程中对于荞麦营养物质的损失也有相关的研究,如有研究表明传统荞麦制品中,槲皮素含量远高于芦丁含量,不同加工方式对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发酵对荞麦中芦丁、槲皮素的影响最大⑧。 总结,对于荞麦的相关基础性研究还在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入,这些基础研究对于荞麦的开发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荞麦产业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荞麦开发利用趋势及建议 针对对荞麦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荞麦的开发利用是向着综合化、产业化、科技化的方向,对于荞麦的开发及加工利用,不仅着眼于荞麦产品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营养保键机理的研究,是荞麦的综合利用,是荞麦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这其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2.1 进一步加强关于荞麦的基础性研究,并将研究和生产相联系,增强科企联合,注重创新开发⑨。一方面荞麦的基础性研究可以指导和推进

荞麦产业的发展,如对于加工工艺的改进,营养保健机理的深入研究,都能够为荞麦的开发和利用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对于荞麦开发的产业化,可以实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2.2 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从深度和广度上对荞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目前我国荞麦加工业一直徘徊在初级加工阶段,深加工、精加工较少,总

体技术含量较低,因而需做到: 2.2.1 对于传统食品的工业开发。传统的荞麦食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

分,但是因为加工工艺、传统食品的潜在特点造成了工业开发那一推进的问题,所以需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诸如酶促反应工程技术、超临界萃取等现代食品分离技术等对传统加工技术进行改良,实现传统制品的升华。 2.1.2 运用现代生化技术等高技术手段,提取荞麦中各种活性成分。结合国内外荞麦新产品开发先进技术,研制出更多更好的营养与药用的功能性食品。 2.3 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荞麦制品。荞麦粉颗

粒较粗,口感差,又不易消化,制约了荞麦食品的消费。因此要提高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必须加大荞麦产品的研制力度,开发出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新型配方产品,推出更多的主食品、早餐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强荞麦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荞麦的品种改良及建立优质的原料基地,实现原料的专业化。长期以来,荞麦生产多为地方老品种或已引进多年的品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所以须增加投入,加大科研力度,尽快选育、鉴定出优良品种,研究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荞麦的单产与品质,提高原荞的商品率⑩。同时应该注重荞麦原料的专业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加工品及开发目的,培育出专业化的原料,同时建立生产基地,保证原料的供应。 2.5 制定和完善荞麦及荞麦制品的相关标准,推动荞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荞麦的标准还很少,荞麦市场还不够规范化,所以应该及时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市场,促进荞麦产业良性发展,同时有利于荞麦及荞麦制品的国际贸易。 2.6 注重荞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取得政府的支持与

政策方面的优惠。

小结:荞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资源,因其特有的营养保健及药用功能日益成为杂粮开发的焦点,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及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改变,荞麦的开发利用也要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相信荞麦产业依旧是杂粮开发中最具前景的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