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铁发展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钢铁发展状况

现代钢铁工业始于19世经初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真正得到大规模发展的是20世纪。1900年全世界钢总产量仅2850万吨,1937年突破1亿吨,达到1.1亿多吨,到2000年达到82960万吨。在100年间,钢产量增长了30倍,年平均增长3.4%,累计产钢达300亿吨以上。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突破性的发展,钢铁工业的产品品种、质量、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经济指标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和质的飞跃。20世纪世界钢铁工业的最深刻变化,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先进的产钢国家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的战略转移。回顾20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1年到1951年,是第一代钢铁技术推动现代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钢铁工业在基数较低的基础上起步,由于以高炉、平炉、模铸造、初轧开坯、横列式轧机为主的第一代钢铁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有史以来钢铁领域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产量迅速扩张。到1937年,钢产量达到11000万吨,首次突破1亿吨;到1951年,钢产量达到21070万吨,首次突破2亿吨。这一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51年间,世界钢产量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钢铁生产国分布十分集中,大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的美国和西欧(以西德为主)以及前苏联,高达全世界钢铁产量的87.5%,成为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基地。美国因其远离战场的优势和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1951年,美国钢产量达到9544万吨,占全世界钢产量的45.3%,在世界钢铁工业中占据了霸主地位。

第二阶段,从1952年到1974年,是第二代钢铁技术推动世界钢铁产量加速扩张的阶段。由于高炉喷煤、氧气顶吹转炉、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连续铸钢、连续轧钢、冷热带钢连轧机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在短短的23年中,世界钢产量以5.4%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扩张,从1951年的2亿吨迅速跃上了7亿吨的台阶(70342万吨),高级轿车面板、合金板、高强度石油管、冷轧硅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大量投入市场。这一阶段,日本钢铁工业技术和规模实现了飞速发展,在技术上基本淘汰了平炉,发展了大型转炉和连铸、连轧技术,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钢产量从1951年的650万吨增长到1974年的11713万吨,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3.4%,逐步取代美国、苏联而居于霸主地位。其他三大产钢国家即美国、前苏联、西德,分别以1.43%、6.6%、5.41%的速度实现规模扩张,1974年钢产量分别达到13220万吨、13620万吨和5323万吨。

第三阶段,从1975年到20世纪末,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了重结构优化和重吨位增长两种类型共存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钢产量始终在7.0—8.0亿吨之间徘徊。从1975年到1994年的2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仅为0.14%。到2000年,钢产量才突破8亿吨达到82960万吨。这种发展格局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构成的。一种是日本、西欧、美国等工业化早已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在吨位负增长的同时,走上了品种质量型和集约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另一种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工业化进程,偏重于吨位增长,加快了产能扩张速度。从以上三个发展阶段来看,20世纪钢铁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1)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首先由于战后世界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向重化工业化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钢铁的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另一些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规模。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引起钢铁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2)在地域结构变化上,钢铁工业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多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前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越过美国,登上“冠军”的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韩国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4钢铁生产大国,1996年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3)钢铁工业向大型化、现代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明显走向大型化、现代化,这适应了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到20世纪末,设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超过了50家,占世界钢铁厂总数的2%,却拥有了生产能力的1/2。

(4)在空间结构变化上,钢铁工业呈现从内陆资源指向型向临海消费指向型布局的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当长的时间属内陆资源指向型布局。早期木炭炼铁阶段,炼铁业分布在木材、铁矿石、河流运输方便和剩余劳动力充分的地方。进入煤炭炼铁阶段后,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铁焦比的下降,则由就煤而转向就铁布局,形成三种钢铁工业地域类型:一是在大煤田区建设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的鲁尔区、乌克兰的顿巴斯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区为代表);二是在铁矿区形成钢铁工业基地(以法国洛林区,俄罗斯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我国的包钢、马钢、武钢为代表);三是介于煤铁资源运输线上的钢铁基地(以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基地,俄罗斯的乌拉尔—库兹巴斯为代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区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资源来源地的出现等。以铁矿石生产为例,战前开采和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洲的几个国家。60年代后,在南部三大洲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区。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跃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铁矿石出口区。还有加拿大、印度、委内瑞拉、秘鲁、利比里亚和毛里塔尼亚等都有出口。老的铁矿石产地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如法国原为净出口国,现今60%靠进口,使钢铁工业与铁矿石生产地脱节,而靠进口原料、燃料的钢铁工业多趋向消费区建厂。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

本走出了一条无资源国家靠进口原料、燃料,在消费区建大厂的成功之路。

(5)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战后以来,全世界大型钢铁厂有3/5分布在沿海地带,其中半数以上是20世纪50年代后建成的,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特征。如法国的福斯、敦刻尔克,德国的不来梅,意大利的塔兰托,美国的雀点厂,中国的宝钢,特别是日本新建的大型钢铁厂全部布局在沿海地区。德国鲁尔区经过调整,钢铁工业逐渐向莱茵河畔集中。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原料、燃料靠进口,沿海港口在一定意义上是接近原料地;其次,钢铁原料与成品笨重,体积大、运费高;加之战后原材料的长距离运输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以海运最为便宜,故多选沿海区位。再次是港口设施和运输技术的日益先进,如人工挖深水港湾,建专业化码头,船舶大型化,装卸现代化等都为降低运费创造了条件。最后,接近消费区还有利于形成综合工业区,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6)世界钢铁工业逐步集中到四个地区,即北美、西欧、东欧和东亚。尽管

上述地区钢铁工业发展条件各异,并都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但这四个地区都是世

界工业生产高度发达的地区。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钢铁产业呈现出的新特点。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拉动了世界粗钢产量持续增长。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