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时期等级制度
王 (朝)
诸侯 (国)
大夫 (家)
3·词类活用 (1)无乃尔是过与。(过:名词作动词,责备)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
使┅┅归附) (3)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
使动用法,使┅┅来)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 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 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 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遇到危险,不去扶持; 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 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这应责备谁呢?”
⑺夫:发语词,也可看做远指代词,译为 “那,那个”。
⑻昔: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 “从前,以前”。
⑼是:指示代词“这”,近指 。
⑽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凭借的手段,译为 “用,拿”。
⑾夫子:尊称,代指第三人称“他”。
⑿皆: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 大,译为“全,都”。
⒀不:否定副词,以下⒂⒃⒄均是。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一·作品出处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
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孔子,名丘, 字仲尼,《论语》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当 时社会的社会风貌,还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艺等各 个方面。在政治上,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克已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 教”;在学习方法上,他认为应该“举一反三”,“温故 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论语》 语言 简朴、生动、通俗、深刻、具有格言特色。
《季氏将伐颛臾》 - 第一段
季氏将①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②孔 子,曰:“季氏将③有事于④颛臾。”孔 子曰: “求⑤!无乃尔⑥是过与?夫⑦颛 臾,昔⑧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 中矣,是⑨社稷之臣也。何以⑩伐为?” 冉有曰:“夫子⑾欲之,吾二臣者皆⑿不 ⒀欲也。”孔子曰:“求⒁!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⒂能者止。 危而不⒃持, 颠而不⒄扶,则将⒅焉用彼⒆相矣?且尔 ⒇言过矣。虎兕出于(21)柙,龟玉毁于 (22)椟中,是(23)谁(24)之过与 (25)?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 中矣
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 “把它作为”;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用兵;今义:泛指有事情。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不能: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 家:古义:士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
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 夫,把持朝政,名肥。
2·“将”“伐”
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 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 通,于情不合。
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 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 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
3·颛臾
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庸小国,是公臣, 他的贡品为鲁国国君所专有.
5.一词多义: 相 则将焉用彼相矣(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 过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v.) 且尔言过矣(错的 adj.) 是谁之过与(过错 n.) 6.特殊断句 丘也/ 闻有国有家者(也,作为语气词时,断
句一定要断在也后)
孔子
老师
五·人物关系
友都是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 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
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
庆父


公 弟
叔牙

孟孙氏 叔孙氏
史称“三桓”
季友
季孙氏
昭公时,季孙氏因与郈(hòu)氏斗鸡生 隙,引起冲突,昭公对季孙氏的跋扈不满,站在郈 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孟孙氏叔孙氏恐季 孙氏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与救季孙 氏,结果把昭公之军打败,并杀郈昭伯,逼昭公奔 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言 危而不持,颠 巧 而不扶

设 虎兕出于柙,

喻 龟玉毁于椟中
(为臣之道)
晓之以理
为之辞 口是心非

不能来 不能守
无德 无能
训 之
谋动干戈 兴乱
以 德
政治主张:
实行礼治 以德服人
(政治理想)
责(政治道德) 晓之以礼 驳(为臣之道)晓之以理 斥(政治理想)训之以德
七·中心
本文通过孔子和冉有、季路就“季氏将 伐颛臾”的一段对话,表达了孔子认为财富不 均,社会不安定是国家之患,主张修文德,以德 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力征伐的政治主张。
(1)季氏:即季孙氏, 鲁国权重势大的贵族。这里是指季康子, 名肥。颛臾:小国名,是鲁国的附庸国家,风姓,相传为伏羲之后, 故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
(2) 冉有、季路:孔子弟子,在当时同为季康子的家臣。冉有: 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
(3) 无乃:不是。
(4) 先王:已故的国君,这里指周之先王。东蒙主:主祭蒙山者。 东蒙即蒙山,在蒙阴县南四十里。主,主持祭祀之事。
《论语》 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的
许多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 人有“半部《论语》 治天下”之说,由此可见这部著作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
二·释题“季氏将伐颛臾”
1·季氏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
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
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 始人
孔子,孟子。积极入世。 释家:由印度传入中土,创始人释迦·摩尼,
释家讲因果报应,讲修行为来世。 道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老子,庄
子.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
出世。
文谋(主) 武勇(次)
冉有·季路
学生 家臣
季康子
权臣
六·文章结构 不可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不必伐、
不当伐 孔子驳斥冉有的观点
均 和 孔子提出自己的观点: 安 修文德
受先王之
封,不可伐 晓

反对 是鲁国附 攻打 庸,不必伐 颛臾 是社稷之
臣,不当伐
之 以 礼
(政治道德)

名 (周任之言) 不称职
⒁同⑸。 ⒅同⑴。 ⒆彼:第二人称“你”。 ⒇尔同⑹。 (21)于:介词,表示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
的范围,译为“从……”, (22)同。 (23)同⑼。 (24)谁:疑问代词。 (25)与:语气副词。
第一段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 “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⑴将: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
⑵于: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 象,译为“向·对”。
⑶同⑴。 ⑷同⑵。 ⑸求:冉有的字,表示一种尊称。
⑹尔:第二人称代词“你”,在此体现了长 者对少者的说话。体现了在古代汉语中第二 人称代词往往用于对对方不需要讲礼貌或说 话双方关系亲昵到不拘泥于礼节场合。
3、固定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 即“恐怕『该不会,莫不是』┅┅吧”;译为 “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何以伐为?(何┅┅为,表示反问语气,即“为 什么┅┅呢?”译为“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又 如“何以见放为?;夫子何命焉为?”)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比喻? 将季氏比作虎兕,颛臾比作龟玉,季氏讨伐颛臾 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颛臾被攻灭,就 好比龟玉在匣中被毁,会造成严重后果。其次, 将冉有,季路比作看管人,是看管人的失职。
“有事”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于
柙”“于椟”做动词“出”、“毁”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 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于费”做动词“近”的补语,翻 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做动词“谋动干戈”的补语, 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鲁宣公十五年(前594)的鲁国“初税亩”, 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鲁襄公十一 年(前562),季孙孟孙叔孙对公室进行反击,“作 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
鲁昭公五年(前531)三家调整了互 相的分地,“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 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
昭公企图翦除三家的势力,结果 失败,被三家赶跑了.
(5)周任:古代的一位良史。
(6) 夫子:指季康子。
(7) 陈:施展。列:职位。
(8) 相:扶相,搀扶照顾盲者行路的人。
(9) 兕: 独角犀牛。柙:关猛兽的木笼。龟:占卜用的龟甲。 玉:祭祀用的物品。椟:柜,匣。
三·文字词汇
1·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 : “与”同“欤”,句末
语气词,表猜测。 2·古今异义
4·成语积累
(1)既来之,则安之:语出《季氏将伐颛臾》。 本指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已经来了,就应 该安下心来多用于劝慰别人。 (2)祸起萧墙:语出《季氏将伐颛臾》。谓祸患 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祸 乱产生于内部。也作“祸发萧墙”“萧墙祸起”。 【相近词】季孙之忧 (3)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 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古人一般房屋建筑结构
四·句式特点
1、宾语前置 “求!无乃尔是过与?(古汉语中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
置句,“尔是过”“过尔”,责备你) 何以伐为?(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句,“何
以”即“以何”) 2、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于颛臾”做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