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
实验一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doc)

实验一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doc)1. 实验目的通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反应,了解共聚合反应机理,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2. 实验原理聚合反应是指由单体分子(或其它一些化合物)在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或离子配位催化下,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
其中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一种聚合形式。
聚合反应可以分为步进聚合和链式聚合两种形式。
链式聚合是最为常见的聚合方式。
共聚合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分子参与连接,最终形成高聚物的过程。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是一种常见的共聚合反应,其反应机理如下: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分别通过自由基和离子活性中间体引发剂形成共聚物。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一种高分子量的材料,其中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单体之间以一定比例进行连锁聚合。
共聚合反应是通过拼接单体分子来实现的,因而比聚合反应更加复杂。
共聚物的链段结构可能会导致物理性质的变化,对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实验材料● 设备:醇灯、恒温槽、分液漏斗、烘箱等。
● 试剂:苯乙烯、马来酸酐、丙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
4. 实验步骤将苯乙烯和马来酸酐按照摩尔比例称入烧瓶中。
建议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单体比为1:1。
将上述烧瓶加入计量的丙酮,并用丙酮洗涤180℃的恒温槽预热至初始温度。
将溶液加入已预热的恒温槽中,并转动平台,形成恒温试验体。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应不时观察恒温槽温度的变化,保持其在145±2℃之间。
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聚合物混合后,并在烘箱中加温(80℃,30min)。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聚合反应的进程,并取样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分子量分布曲线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相应的聚合物结构。
4.4 安全注意事项● 危险品要在防护设施下慎重操作,如手套、护目镜、防护衣等。
● 实验区域内不得吸烟、吃东西。
● 实验室内应按规定分类贮存各种试剂、溶剂,不得混放随意使用。
实验一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

实验一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一、实验目的通过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的合成,了解共聚合的原理及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制备的聚苯-丁树脂是采用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在甲苯(或乙苯)溶剂中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因为生成的苯-丁共聚物不溶于溶剂因而又称为沉淀聚合。
顺丁烯二酸酐自身很难聚合,但与苯乙烯很容易进行共聚,而且总是形成1∶1 的交替共聚物其反应如下: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四口瓶,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温度计,滴液漏斗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苯四、实验步骤1.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 四口瓶中加入12g 马来酸酐和100 mL 二甲苯,加热至80 ℃使其全部溶解。
2. 将13 g 苯乙烯,0.25~0.35g 过氧化二苯甲酰和50 mL 二甲苯混合摇匀后自滴液漏斗加入反应瓶中,温度不超过90℃,约30~40 min 滴完。
3. 从出现白色沉淀聚合物时算起,在100~105 ℃下,反应2 h 左右,即可停止反应。
4. 将产物冷至室温,过滤(回收二甲苯),用石油醚洗涤、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状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
五、思考题顺丁烯二酸酐自身很难聚合,但与苯乙烯共聚很容易,为什么?其共聚物结构如何?参考文献1.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实验二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乳液聚合的特点,了解乳液聚合中各组分的作用。
2. 掌握制备聚醋酸乙烯胶乳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机械搅拌或振荡情况下进行非均相聚合的反应过程。
乳液聚合体系主要包括单体、分散介质(水)、乳化剂、引发剂。
乳液聚合的机理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基聚合,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分子量。
而在本体、溶液和悬浮聚合中,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分子量降低。
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研究

理工学院毕业论文学生姓名:邢文晓学号:09L0603135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题目: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研究指导教师:肖继君(教授)评阅教师:2013 年5月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姓名邢文晓学号09L0603135 成绩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题目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研究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及成绩评阅教师:年月日答辩小组评语及成绩答辩小组组长: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主任:年月日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本文采用溶液聚合,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以二叔戊基过氧化物(DTAP)作引发剂,在温度为140℃的条件下,旨在制备一种可以作分散剂用的低分子量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
着重研究了溶液聚合制备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的工艺条件和影响因素(丙烯酸丁酯单体和引发剂的用量)。
并与本体聚合和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对比。
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化学滴定分析法等方法分别对树脂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酸值以及碱溶性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溶液聚合方法较本体聚合和乳液聚合方法更适合低分子量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的合成,树脂的结构与预期结构相吻合,玻璃化转变温度在55~70℃之间,其酸值为150~180mgKOH/g,并且具有良好的碱溶性。
关键词: 溶液聚合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低分子量表征毕业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he Research of Styrene - Butyl acrylate - Maleic anhydride Resin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e resin was prepar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di-t -amyl peroxide as the initiator.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140 ℃,We aimed to prepare a low molecular weight styrene – butyl acrylate - maleic anhydride resins as dispersants.The polymeric condi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amount of butyl acrylate monomer and initiator) for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were especially investigated,and comparison with the bulk polymerization an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n,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acid value and alkali solubility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analysis methods of chemical titration and other method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synthesi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styrene - butyl acrylate - maleic anhydride resins than bulk polymerization an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n coincide with the expected structure,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between 55~70 ℃,acid value is 150~180mgKOH/g,and the resin has good alkali solubility.Key Word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styrene –butyl acrylate –maleic anhydride resins low molecular weight characterized目录1 引言 (1)1.1 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研究背景及特点 (1)1.2 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合成 (1)1.3 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性能 (3)1.4 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3)1.5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 (4)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原料 (6)2.2 合成设备 (6)2.3 合成工艺 (7)2.4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产率的计算 (8)2.5 性能表征 (9)3 结果与讨论 (11)3.1 配方设计依据 (11)3.2 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合成方法的选择 (13)3.3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的合成原理 (14)3.4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的性能表征[21] (15)3.5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树脂的物理性质 (19)结论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1 引言1.1 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研究背景及特点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树脂的研究多数是以丙烯酸酯作为第三单体[1]加入改性而得到的树脂。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研究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研究以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测定共聚物中酸酐的含量。
以丙酮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加入聚氧乙烯醚改性剂,回流条件下合成了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为主链,聚氧乙烯醚链为侧链的改性聚合物,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标签:沉淀聚合;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接枝反应;改性1 前言采用沉淀聚合方法[1]合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含量高且容易水解,水解之后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刚性强难以加工成型而不能用作工程塑料。
作为皮革复鞣剂时,由于酸酐基团容易水解而失去化学反应活性,且该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较高,导致用其填充的皮革不够柔软[2]。
此外,由于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高,很容易水解成羧基,会排斥带有负电荷的染料而导致败色现象。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尺寸稳定性等特点[3],其分子链含有酸酐及苯环单元,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及衍生能力,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易发生酯化、酰胺化、酰亚胺化,与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或使其带上电荷等,从而改变SMA 的亲水性、亲油性、柔性和热稳定性等性能。
通过这种分子设计和改造,合成出了许多新的功能化聚合物,拓宽了SMA的应用领域[4]。
王康成等[5]用自行合成的荧光小分子化合物,与商品化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中的酸酐基团反应,制成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SMI),实现了SMA化学改性,在获得荧光聚合物的同时,不仅保持了原SMA的可溶性、成膜性等优点,其热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吉晓莉等[6]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剂,通过表面改性将上述改性剂接枝在粉体表面,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改性SiC浆料流变特性的影响。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是良好的分散剂,袁奥兰介绍了合成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3种方法,并综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这种分散剂的分散机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7]。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用于苯丙乳液聚合

第49卷第8期2021年4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 49 No. 8Apr. 2021苯乙烯-马来酸酹共聚物用于苯丙乳液聚合**基金项目:池州学院自然科学研究科研项目(2017ZR003)。
第一作者:吴英(1989-),女,讲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聚合。
吴英,刘廷国,王守玲(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摘 要:以苯乙烯-马来酸SF 共聚物为乳化剂进行苯丙乳液聚合的研究。
通过改变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和反应时间等条件来分析乳液聚合的最适宜的反应条件,并通过热重分析仪测试苯丙乳液的热稳定性。
实验结果与数据表明:0.5g 苯乙烯-马来酸酹共聚物、0. 1 g 过硫酸镀、反应时间为2 h 、8 mL 苯乙烯、8 mL 丙烯酸丁酯及2 mL 丙烯酸为最佳聚合反应的条件, 苯丙乳液的耐热性能较好。
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軒;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中图分类号:TQ316. 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8-0047-03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in Styrene-Acrylate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U Ying, LIU Ting-guo , WANG Shou-ling (Chizhou University , Anhui Chizhou 247000, China)Abstract : Styrene - Acrylat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styrene -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as emulsifier. The most suitabl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ere analyzed by changing the amount of emulsifier , initiator dosage , dosage of mnomer and reaction time, and the thermostability of styrene -acrylate emulsion was tes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ata showed that 0. 5 g styrene -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 0. 1 g ammonium persulfate , 2 h reaction time , 8 mL styrene , 8 mL butyl acrylate and 2 mL acrylic acid were the best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 and the latex film showed good heat resistance.Key words : styrene ; maleic anhydride ; butyl acrylate ; acrylic苯丙乳液作为水性涂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涂料行业有着 广泛的应用〔I ]。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应用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应用篇一《苯乙烯 - 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应用》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陪着我的朋友小李去逛家居店。
小李最近刚买了新房,正兴奋地为新家挑选各种装饰品呢。
我们走进了一家摆满了各种各样塑料制品的区域。
小李拿起一个精致的塑料杯,眼睛里满是喜爱。
她好奇地问旁边的售货员:“这个塑料杯看起来质量很好,而且感觉很特别,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呀?”售货员笑着回答:“这个呀,它是用一种很厉害的材料做的,里面含有苯乙烯 - 马来酸酐共聚物呢。
”我和小李对视了一眼,都有点疑惑。
“苯乙烯 - 马来酸酐共聚物?这是什么东西呀?听起来好复杂。
”我忍不住问道。
售货员耐心地解释说:“你们可别觉得它名字复杂就觉得它很神秘哦。
其实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组合,苯乙烯和马来酸酐这两个小伙伴手拉手,组成了这个共聚物。
”售货员接着说:“这个共聚物有很多很棒的特性呢。
比如说,它有很好的耐热性。
就像在炎热的夏天,普通的塑料可能会因为高温而变形,但是用苯乙烯 - 马来酸酐共聚物做的东西就像不怕热的勇士,稳稳当当的。
”小李眼睛一亮,说道:“那可太实用了,我家的阳台夏天温度很高,如果用这种材料做的东西放在阳台上就不用担心变形了。
”售货员又拿起一个塑料盒,轻轻敲了敲说:“你们再看这个,它的硬度也很不错。
它就像一个坚强的小卫士,能很好地保护里面的东西。
而且呀,这种共聚物还能和其他材料很好地相处,就像善于交朋友的人一样。
在很多工业上,它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做出各种不同性能的产品。
”我不禁想象着这种材料在各种地方的应用,说道:“那是不是在汽车制造上也能用到呀?比如汽车的一些内饰部件,既需要耐热又需要有一定的硬度。
”售货员笑着点头:“没错呢,你可真聪明。
在汽车内饰方面,这种共聚物可以让部件更耐用,也更美观。
而且在涂料方面也有应用哦。
如果在墙上涂上含有这种共聚物的涂料,就像给墙穿上了一件坚韧又好看的外衣,不容易脱落,还能抵御一定的污渍侵蚀呢。
用原位核磁研究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RAFT共聚合

用原位核磁研究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RAFT共聚合刘娜;郭鸣明【摘要】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spectromete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situ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transfer(RAFT)polymeriz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styrene. The controlled activities of RAFT polymerization were observed as well. It i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is extremely selective. The mechanism of the electron transfer complex in the copolymerization and the stages of the reaction were explored. The consumption of monomer and the addi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onomer are reflected by spectra. The mole ratio of styrene and maleic anhydride is 2:1. The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is boosted up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reaction. When maleic anhydride is consumed up,the hom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continues to produce copolymer of poly(styrene-alternative-maleic anhydride)-b-polystyrene.%利用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原位跟踪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探讨了RAFT聚合的活性可控行为.实验证明了RAFT的高度选择性,推测了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合时电子转移络合物机理的合理性,并对反应阶段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单体的消耗、第一个单体及第二个单体的插入有较为直观的谱图处理.实验中,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2:1,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开始是两种单体的交替共聚合,马来酸酐消耗完后即发生苯乙烯的均聚合,最终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聚苯乙烯的两嵌段聚合物.【期刊名称】《合成树脂及塑料》【年(卷),期】2018(035)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酐;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共聚合;反应机理【作者】刘娜;郭鸣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2;O482.53+2自由基聚合是共聚合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共聚合中占据很大比例,但也存在一些尚需改善的缺点。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装置的四口瓶中 ,根据不同的单体配比 、引发剂用 量以及不同反应温度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 SMA 共聚物 。产物先蒸馏除去溶剂 ,再用丙酮溶 解 、甲醇沉淀 ,然后置恒温干燥箱 60 ℃左右烘干 , 最后继续用真空干燥箱真空干燥 。
1. 2. 2 组成分析 以 SMA 共聚物中 MA 含量为标准计算共聚
科研开发
弹性体 ,2004212225 ,14 (6) :19~21 CHINA ELASTOM ERICS
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
廖正福 ,李达凡 ,罗朝明
(广西师范学院 化学系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以偶氮二异丁腈 (A IBN) 作引发剂 ,用甲苯作溶剂 ,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2马来酸酐共聚物 , 通过化学滴定方法分析了产物的组成 ,并讨论了组成对热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投料苯乙烯和马 来酸酐的摩尔比增大 ,共聚产物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也增大 ,当原料 n ( St) / n ( MA) = 2/ 1 时 ,产物中马来 酸酐含量最高 ,产物结构交替倾向最大 ;随着原料 n ( St) / n ( MA) 的增大 ,产物玻璃化温度 ( Tg) 呈增大 趋势 ,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产物玻璃化温度也升高 。
表 2 不同引发剂用量对产品的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w (引发剂)
Tg
/%
/℃
w ( MA) /%
2
132. 0
32. 0
4
122. 4
30. 9
6
121. 5
38. 0
8
123. 4
31. 7
© 1995-200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