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短篇散文摘抄初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短篇散文摘抄初中
名家短篇散文摘抄初中
导语: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名家短篇散文摘抄初中,希望你们喜欢。
一、《红耳坠》李碧华
一回,我们在北京一家着名的百年老店晚饭,柜台上有一大缸酒,呈浅橘红色,透过玻璃缸,见底部堆积药材,但以鲜红的枸杞子为主,如一层红土,忽见有一颗没有下沉,在酒中间静定地“悬”着,看上去,像一颗红痣。
真漂亮。
我问店主:
“你们这酒有名堂么?”
“是清宫的‘长生固本益颜’酒。”
“那么复杂?灵么?”
他笑,”其实是枸杞子酒。也有人参、虫草、山药、五味子、生地黄、天门冬等等——但光枸杞子,已是养颜妙品。”“用黄酒抑白酒浸的?”
“白酒,白酒色纯味醇,你看,这些红,是天然的,没人工
色素。浸过的枸杞子也可以一起吃。”
喝了一小杯,有点甜,有点酸,但芬芳可口。
回来后,我记得这个酒方。也记得原始的白酒,才浸得原始的鲜红,一如那浮沉的红痣。
好的枸杞子,粒大、肉厚、身干、子少、色红、质柔润。枸杞子是枸杞的果——但茄科蔓生灌木的枸杞全身是宝:根皮又名“地骨皮”,可药用;枸杞茎称“仙人杖”,枸杞叶又名“仙苗”、“天精草”、“甜菜”、“枸杞尖”……可入馔;枸杞的果,即枸杞子,秋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晾至皮皱后,再曝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此时它呈长卵形(或一个小小的纺锤形),中部略膨大,表面鲜红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有光泽。枸杞子简称“杞子”,还有很多别名:“甘枸杞”、“天精”、“地骨”、“羊乳”、“明目子”、“明眼草子”、“红玛瑙”……但我觉得最贴切的,便是因它形小态娇,红艳欲滴如泪,看来又似耳坠,惹人喜爱——有人称它作“红耳坠”。
枸杞子最大的功用是养肝明目,远古之时被视为灵物,《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它还有滋肾润肺、补血壮阳、身轻气旺、延缓衰老的药效,可提高免疫力。
关于它的传说有好几个,其中最神化的,是一场“少打老”的趣剧:
北宋年间,有一位官员出差,经过山边,见到一名少妇,用鞭子抽打一个老太婆,那老太婆不但不反抗,还点头称是
领受教训。官员一见,以为是少妇不孝,目无尊长,愤怒得用力拉开。
细问情由,始知少妇是老太婆的母亲,因女儿不听家教,不肯随她服用长生不老药,才责打之。官员很惊诧。少妇道:“我已二百多岁了,每日吃枸杞。春天吃苗,夏天吃茎,秋天吃果,冬天吃根皮。尤其枸杞子,日服十余颗,故青春常驻,健步如飞。女儿不肯吃,才如常人般老态龙钟,身弱体衰。”
官员听得张口结舌。
当然这只是“神话”,不过对枸杞子的推崇,不遗余力。
近日见内地传媒报导,全国最大的药材批发市场:广州清平药材批发市场,有不法商人,为增加销路,令枸杞子卖相吸引,竟违规用硫磺烤制及染色。消费者买后用水浸泡,严重褪色,水亦染红。这些“毒杞子”吃后轻则腹泻,重则有致癌危机。部分且流入香港。中国大陆遍地假货、劣货、毒货,防不胜防。
枸杞子质优但其实不算价昂。我在一本《补品经典》的“全家福”,见中医药宝库中神秘而珍贵的表表者,是鹿茸、石斛、阿胶、紫河车、枸杞子、冬虫夏草。以上皆血肉有情之仙药灵丹,源远流长的“医食同源”之说。枸杞子是普通百姓也可以享用的贵重补益中药,比起其他几种,它实在大众化,想不到连这也作假下毒,无良商贩,应该抓起来天天灌他们一
碗红水,自食其果,直至中毒身亡。
写到这儿,也累了,便去冲泡一壶杞子菊花白牡丹好茶,或弄一锅杞子红枣桂圆汤。厨房中常备一瓶,泡茶、炖煮、炒菜、作馅、烧汤、浸酒……甚至只当干嚼的口果,都很方便。
不必人参鹿茸炖乌龟、当归炖甲鱼鲍鱼、牛鞭鹿胎鲜紫河车……那么隆重,淮山石斛莲子百合杞子猪魈酪押茏滩埂;褂需阶屿牢诩Γ旌诎椎难丈托脑媚恐痢h阶又ヂ楹颂抑嗖鼓裕熬磋坭揭对偃饕话谚坭阶樱炻塘酱谩
——但为了安全,我们切记:不要贪图过分艳丽的色相,濡润的手感,和太诱惑的形态。美得像假的“红耳坠”,它就是假的。
二、《读书的缘分》肖复兴
30年前,我买的第一本书是雨果的《九三年》,定价1元1角5分。是在北京王府井的新华书店排长队买到的。那个百废待兴新时代的壮观,让书成为了劫后复出的主角。
30年来,确实如韩愈说“未尝无一日去书不观”,却属于狗熊掰棒子,读一本丢一本。只能随便挑几本能够立刻奔到眼前的书来说说。蓦上心头的和不期而遇的书,应该都有缘分。《郭小川1957年日记》(河南人民出版社)记录了1957年,36岁的郭小川奉命调到中国作协当秘书长。他面临的是为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写结论和反右斗争。他被推到前台,游
走上下几方势力之间,左右腾挪,心力交瘁。不少文坛德高望重的风光人物,均在他的日记里走马灯一般亮相,演出属于那个时代的闹剧。让我多少有些吃惊的是,日记里记录下不少他晚上看戏看电影或拿着稿费或利息下馆子的事。这种多少的风花雪月,和那个年代有些不协调。他还写下了那么多的作品。在他的日记里有这样的统计,这一年里,他写了几万字的文章和六千行的诗,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里的诗人中的绝无仅有。他的几部至关重要日后遭到批判的作品《白雪的颂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都是在这一年写出的。这些诗作所表现的内容和所流露的情绪,和1957年的现实格格不入。郭小川在那个动荡年代里的心境和行为以及文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曲折而复杂乃至痛苦的心路历程,值得玩味。
如今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的一种。我要说的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约翰·费克斯1989年所着的《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他一反自上个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流行文化、庸俗文化社会批判的理论,以平民为视角和立场,以符号学为研究方式,从购物商城、游乐场、连锁店、汽车、摇滚、酒吧、球场、电视肥皂剧,到麦当娜现象、猫王故居、节食减肥……无一不包,将当代工业社会所制造所表现出种种的大众文化现象,给予了全新、通俗、有趣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