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尺的校准方法

合集下载

各种测量工具的校验方法

各种测量工具的校验方法

各种测量工具的校验方法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职责:1.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符合性的监视和测量。

2.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记录、汇总、验证、控制、纠正。

3.负责计量器具的内校及维护保养工作。

4.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的控制。

5.各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6.监督各工序工艺流程的执行。

7.主管交办的其他工作。

千分尺的内校规程A.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垢、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B.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是刻度对准零点。

C.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基块3-4块(可对标准基块组合测量),每块基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应在允许范围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D.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基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E.两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钢尺、卷尺的内校规程标准设备:标准钢尺。

A.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B.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照待校准钢尺的刻度,允许误差1mm。

C.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基准平台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D.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500mm、10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

两尺读书为100mm、500mm、1000mm 时,允许误差±1mm。

E.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就的长度时,按每100mm分段校准,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mm。

F.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 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每三个月校准一次,并填写《检测设备校准记录》。

常规量具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常规量具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1.概述游标卡尺是利用游标原理对两测量面相对移动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一种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内尺寸、外尺寸以及深度尺寸。

2.1 操作事项2.1.1使用前,松开尺框上紧固螺钉,将尺框平稳拉开,将测量面、导向面以及被测零件表面擦干净。

2.1.2 检查“零”位:轻推尺框,使卡尺两个测量面合并,游标“零”刻线与尺身“零”刻线应对齐。

2.1.3 测量外尺寸时,应先使卡尺两外测量面间距略大于被测工件的尺寸,再将两外测量面与被测工件表面贴合并找出最小尺寸。

2.1.4 测量内尺寸时,应先使卡尺两内测量面间距略小于被测工件尺寸,再将两内测量面与被测工件表面贴合并找出最大尺寸。

测量内孔尺寸时,两内测量面应在孔的直径方向上测量。

2.1.5 测量深度或台阶尺寸时,卡尺的深度尺应垂直放好,不要前后左右倾斜,要使深度尺的侧身靠近内壁,卡尺端面应与被测工件的顶面相贴合。

2.2 读数方法2.2.1先读整数部分:游标零刻线是读数的基准。

先看游标零刻线的右边,主尺上最靠近的一条刻线的读数就是读数的整数部分。

2.2.2 再读小数部分:判断游标零刻线右边是哪一根游标刻线与主尺刻线重合,将该线的序号和游标分度值所得的积即为小数部分。

2.2.3 求和:将读数的整数部分与读数的小数部分相加,即为所求的读数。

用公式概括,所求尺寸=主尺整数+(游标刻线序号×游标分度值)2.2.4 读数时,应朝着亮光的方向,目光应与尺身垂直。

3. 注意事项3.1 不要把游标卡尺当作卡钳或螺丝扳手用,或把量爪的尖端用作划线工具、圆规等。

3.2 移动尺框和微动装置时,应松开紧固螺钉。

3.3 带深度杆的游标卡尺,用完后要合并量爪。

否则,较细的深度杆露在外面,容易变形甚至折断。

3.4卡尺使用完毕后,应擦洗干净,带表卡尺应将尺身齿槽内的铁屑清洗干净,放入专用盒内。

3.5 发现游标卡尺带有磁性,应及时去磁后方可使用。

3.6 游标卡尺应定期检定或校准。

通用角尺校准规范实操

通用角尺校准规范实操

通用角尺校准规范实操通用角尺校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保证角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下面是通用角尺校准的实操步骤:1. 准备工作(1)准备好待校准的通用角尺和校准仪器,如内外偏差角度仪、千分尺等。

(2)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仪器标定信息是否有效。

(3)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工作环境,确保校准精度。

(4)读取通用角尺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外观检查(1)检查通用角尺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变形、划痕等现象。

(2)检查角尺的零件是否完整,有无松动、缺损等现象。

(3)清洁通用角尺的工作面和刻度,确保没有灰尘和污渍。

3. 初步校准(1)使用内外偏差角度仪对通用角尺进行初步校准,检查角尺的内外夹角度数是否与仪器显示的数值一致。

(2)根据校准仪器的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内外夹角度数准确无误。

(3)进行多次校准,取得稳定准确的读数。

4. 精确校准(1)使用千分尺等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对通用角尺的刻度进行校准。

确定标准刻度值。

(2)将通用角尺与标准刻度进行对比,对刻度进行微调,使其与标准刻度尽可能接近。

5. 反复校验(1)反复使用校准仪器对通用角尺进行校准,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2)校验结果应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且与标准值接近。

6. 记录校准结果(1)记录每次校准的时间、校准仪器、校准方法和结果等信息。

(2)将校准结果保存在专用的记录表中,方便后续查询和比对。

校准结束后,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通用角尺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对于校准结果不合格的通用角尺,应进行修理或更换,并重新校准。

校准完成后,应对校准记录和校准仪器进行整理和保管,以备查验。

只有通过严格的校准程序,才能确保通用角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标题: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钢尺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量具,准确的钢尺校准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匡助读者正确进行钢尺校准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准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或者企业规定,确定钢尺的校准标准,包括长度、直线度、刻度等要求。

1.2 准备校准设备:准备好测量仪器、标准尺、平台等校准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清洁钢尺表面:使用清洁剂和软布清洁钢尺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等影响校准结果的物质。

二、校准步骤2.1 测量长度校准:将钢尺放置在平整的平台上,使用标准尺测量钢尺的长度,记录测量值并与标准值比较。

2.2 直线度校准:将钢尺放置在平整的平台上,使用直尺或者平板检查钢尺的直线度,记录检测结果并评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3 刻度校准:使用显微镜或者放大镜检查钢尺的刻度,确保刻度清晰、准确,无误差或者偏差。

三、校准记录3.1 记录测量数据:将钢尺的校准数据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测量长度、直线度、刻度等数据。

3.2 校准结果评估:根据记录的校准数据,评估钢尺的准确性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或者更换钢尺。

3.3 校准报告编写:根据校准记录和评估结果,编写校准报告并保存备查,确保校准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四、校准周期4.1 定期校准:根据工作环境和使用频率,确定钢尺的校准周期,普通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4.2 特殊情况校准:在钢尺受到外部冲击、变形或者使用异常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

4.3 校准记录管理:建立校准记录管理制度,对钢尺的校准记录进行归档和管理,确保校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注意事项5.1 避免过度使用:避免钢尺受到过度拉伸、扭曲等情况,保持钢尺的原始形状和准确度。

5.2 防止受潮腐蚀:避免钢尺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防止钢尺受到腐蚀和锈蚀。

5.3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钢尺进行清洁、涂油等保养工作,延长钢尺的使用寿命并保持测量准确性。

孔的测量实验报告

孔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孔的测量方法及工具。

2. 掌握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3. 理解互换性原理在孔测量中的应用。

4. 提高对孔径测量精度及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孔的测量是加工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本实验主要采用内径百分表进行孔径的测量,利用互换性原理,通过调整测量头,实现对不同尺寸孔径的测量。

三、实验器材1. 内径百分表2. 标准孔3. 深孔孔径样板4. 钢卷尺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了解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2. 测量标准孔:(1)将内径百分表置于标准孔内,调整活动测量头,使测量头与孔壁接触。

(2)观察百分表读数,记录下孔径尺寸。

(3)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 测量深孔孔径样板:(1)将深孔孔径样板放入深孔内,调整活动测量头,使测量头与孔壁接触。

(2)观察百分表读数,记录下孔径尺寸。

(3)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 误差分析:(1)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孔尺寸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如测量工具精度、操作误差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量标准孔:- 平均孔径:$\Delta D = \frac{D_1 + D_2 + D_3 + D_4}{4} =10.2\text{mm}$- 相对误差:$\frac{\Delta D}{D_0} \times 100\% = \frac{0.2}{10}\times 100\% = 2\%$2. 测量深孔孔径样板:- 平均孔径:$\Delta D = \frac{D_1 + D_2 + D_3 + D_4}{4} =50.2\text{mm}$- 相对误差:$\frac{\Delta D}{D_0} \times 100\% = \frac{0.2}{50}\times 100\% = 0.4\%$由实验结果可知,内径百分表在孔径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且互换性原理在孔径测量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塞规作业指导书

塞规作业指导书

塞规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塞规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机械加工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塞规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塞规进行测量。

一、塞规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1 塞规的定义:塞规是一种用于测量孔径尺寸的工具,由测量柄和测量头组成。

1.2 塞规的结构:测量柄一般为圆柱形,一端连接测量头,另一端有刻度尺。

测量头通常为圆柱形,根据测量要求有不同的直径。

1.3 塞规的分类:塞规按照测量范围和精度分为标准塞规和测量塞规。

标准塞规用于检查孔径的尺寸是否合格,而测量塞规用于测量孔径的实际尺寸。

二、塞规的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选取适当的塞规,清洁塞规表面,并确保测量孔的表面也干净。

2.2 测量操作:将塞规轻轻插入待测孔内,确保与孔壁接触紧密。

然后,通过旋转塞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与孔壁之间的间隙,确定孔径尺寸。

2.3 测量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中,包括塞规型号、测量日期、测量值等信息。

三、塞规的使用注意事项3.1 选择合适的塞规:根据待测孔径范围选择合适的塞规,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塞规。

3.2 注意测量力度:插入塞规时,要保持适当的力度,避免过度压入或松动。

3.3 防止测量误差:在插入塞规时,要确保塞规与孔壁接触紧密,避免产生测量误差。

四、塞规的维护与保养4.1 定期清洁: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塞规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2 防止碰撞:塞规应妥善保管,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以免损坏测量头。

4.3 定期校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塞规应定期送检校准。

五、塞规的应用领域5.1 机械加工:塞规用于测量零件的孔径尺寸,确保零件的尺寸符合要求。

5.2 制造业:塞规用于检查产品的孔径尺寸,确保产品质量。

5.3 质量控制:塞规用于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检测和测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塞规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学习了塞规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了解了塞规的维护与保养要点。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钢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和距离。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钢尺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尺校准的作业指导。

二、校准前准备工作1. 确保校准环境:校准应在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的情况。

2. 准备校准设备:校准需要使用校准基准尺、百分表、千分尺等测量工具,确保这些工具的准确性。

三、校准步骤1. 清洁钢尺: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钢尺表面,确保无尘和污物。

2. 检查钢尺的直线度:将钢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台上,使用百分表或者千分尺在不同位置测量钢尺的高度,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钢尺的直线度是否符合要求。

3. 检查钢尺的平整度:将钢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台上,使用校准基准尺在不同位置测量钢尺的间隙,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钢尺的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4. 检查钢尺的刻度准确性:将钢尺与校准基准尺对齐,使用千分尺在不同刻度位置测量钢尺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钢尺的刻度准确性是否符合要求。

5. 修正钢尺的误差:根据前面的测量结果,如果钢尺存在直线度、平整度或者刻度准确性方面的问题,可以使用调整装置进行修正。

具体的修正方法应根据钢尺的型号和创造商的要求进行。

四、校准结果记录与报告1. 记录测量结果:将校准先后的测量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直线度、平整度和刻度准确性的测量数据。

2. 生成校准报告:根据校准记录表,生成校准报告,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结果等信息。

校准报告应保存在文件中,以备日后参考。

五、校准周期与注意事项1. 校准周期:根据钢尺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建议每隔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校准。

2. 注意事项:a. 避免钢尺的碰撞和摔落,以免影响其准确性。

b. 定期清洁钢尺,保持其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c.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钢尺与尖锐物体接触,以防刮伤刻度。

d. 避免将钢尺暴露在极端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其尺寸稳定性。

第三讲-常用量具量仪测量方法讲述

第三讲-常用量具量仪测量方法讲述

百分表的使用
检验工件的偏心度时,如果偏心距较 小,可按图5所示方法测量偏心距,把 被测轴装在两顶尖之间,使百分表的 测量头接触在偏心部位上(最高点) ,用手转动轴,百分表上指示出的最 大数字和最小数字(最低点)之差的 二分之一就等于偏心距的实际尺寸。 偏心套的偏心距也可用上述方法来测 量,但必须将偏心套装在心轴上进行 测量。
2. 方尺和90°角尺
方尺
90°角尺
宽座90°角尺
90°平尺
九、数显量具
1. 组成与分类
电子数显游标卡尺
电子数显千分尺
电子数显百分表
一、使用: 百分表分度值为0.01mm, 千分表分度值为0.001mm, 表盘对称刻度,测量面与 测头,使用时须水平(配 合高度尺归零时不适用)
二、注意事项: 1.检查测头是否松动 2.测量杆的灵活性 3.夹持架是否可靠
杠杆百分表/千分表使用方法
杠杆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不大于1mm,它的 表盘是对称刻度的。 测量面和测头,使用时须在水平状态,在特殊情况下,也应该 在25°以下。 使用前,应检查球形测头,如果球形测头已被磨出平面,不应 再继续使用。 杠杆百分表测杆能在正反方向上进行工作。根据测量方向的要 求,应把换向器30搬到需要的位置上。 搬运测杆,可使测杆相对百分表表体转动一个角度。根据测量 需要,应搬测杆,使测量杆的轴线与被测零件尺寸变化方向垂直。
装配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第3讲 常用量具、量仪及测量方法
主要内容
1.游标量具 2. 千分尺 3. 百分表
一.游标量具
1.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一种 常用量具。它能直接测量零 件的外径、内径、长度
宽度、深度和孔距等。
钳工常用的游标卡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尺的校准方法
武汉市计量测试检定(研究)所 龚云涛
1 范围
此方法适用于分度值为0.1mm,测量范围为(1-15)mm,(15-30)mm,(30-35)mm孔
尺。
2 概述
孔尺是由不绣钢片制成,尺面有线纹,用于测量孔径,内径及间隙尺寸的计量器具。
3 计量特性
3.1 尺面的平面度
工作面不允许呈凸形,工作面的平面度不应超过0.10mm。
3.2 孔尺侧边和背面的直线度不应超过0.10mm。
3.3 孔尺侧边的厚度应不超过1.2mm。
3.4 示值误差不应超过±0.05mm。
4 校准条件
4.1 温度条件
校准时温度应在(20±5)℃范围内,被校尺在室内平衡温度时间应不少于2h。
4.1 校准标准
1级平板、Ⅰ级塞尺、1级外径千分尺、万能工具显微镜。
5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1.1 尺面的平面度
5.1.2 孔尺侧边和背面的直线度
5.1.3 孔尺侧边的厚度
5.1.4 示值误差
5.2 校准方法
5.2.1 为了校准计量特性,应对以下技术要求进行适当检查,满足相应要求后进
行校准
a. 尺的侧边及背边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挫痕等现象。
b. 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绣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c. 线纹必须明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数字应明显。5.2.2 尺面的平面

被校尺平放在相应规格的1级平版上,用相应的Ⅰ级塞尺在全长范围内进行校准。
5.2.2 孔尺侧边的直线度
分别将尺的侧边和背面贴在相应规格的1级平板上,用Ⅰ级塞尺进行测量。
5.2.3 孔尺侧边的厚度
用1级外径千分尺在全长范围内进行校准。
5.2.3 孔尺的示值误差
将孔尺横放于玻璃工作台上,先调节视度圈,使仪器测角目镜中米字线清晰,并使被校孔尺轴线于
纵向导轨大致平行,然后进行焦距调节,使
孔尺影像清晰,调节工作台并反复横向移动滑板,使15mm刻线与横向导轨平行, 移动横向滑板,
用测角目镜中米字线中心点分别对准15mm刻线两端并用横向读数显微镜读取a1,a2,两读数值
之差-标称值即为该点的示值误差。随后可用同
等方法根据客户需求依次校准其他各点,注意校准读数时应以各条纹的中心为准。
6 校准结果的表达
校准后的孔尺出具校准证书,提供校准结果及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7 复校时间间隔
复校时间间隔,根据孔尺的使用情况,建议不超过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