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是评判其竞技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就几个常见的体育项目,介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一般要求。
首先,就游泳项目而言,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标准主要包括出发、转身、泳姿、配速等方面。
对于出发,运动员需要掌握正确的跳水姿势和出水技巧,保证出发时不产生过多的水阻。
在转身方面,翻滚转身和壁泳转身是常见的技术要求,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熟练、快速地完成。
泳姿方面,不同泳姿的技术要求各有不同,但都需要运动员保持良好的水性和姿势,保证游泳速度和泳姿标准。
配速则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根据自身状态和比赛情况,合理调整游泳速度,保证比赛中的节奏和战术。
其次,田径项目中,不同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短跑项目中,运动员需要具备出色的爆发力和加速能力,保证短跑起跑时的速度和姿势;而在中长跑项目中,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力和节奏感,保证比赛中的持续高水平发挥。
跳远、跳高等项目则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起跳和着陆技术,保证跳跃的距离和高度。
再者,篮球项目中,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标准主要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方面。
在运球方面,运动员需要具备出色的控球能力和变向速度,保证比赛中的突破和控制节奏;传球则需要运动员具备准确的传球技术和良好的传接配合能力;投篮方面,运动员需要具备稳定的投篮手感和准确的出手姿势,保证比赛中的得分效率;防守则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侧移和盯人能力,保证比赛中的防守质量。
最后,足球项目中,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标准主要包括带球、传球、射门、防守等方面。
在带球方面,运动员需要具备出色的盘带和变向能力,保证比赛中的突破和传球节奏;传球则需要运动员具备准确的传球技术和良好的传接配合能力;射门方面,运动员需要具备稳定的射门手感和准确的射门姿势,保证比赛中的得分效率;防守则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拦截和盯人能力,保证比赛中的防守质量。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一种评定和分类体系。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的高低,因此对运动员的技术等级进行科学评定和分类,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促进体育竞赛的公平公正。
首先,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定运动员的技术等级,不能仅凭主观感觉,而应该有科学的依据和客观的数据支持。
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评定体系和标准,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技能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确保评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其次,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评定体系和标准应
该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能够被广大体育工作者和教练员所接受和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的作用。
在制定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时,需要考虑不同项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
运动员的特点和要求,因为不同项目的技术要求是不同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是不同的,所以评定标准应该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另外,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还应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相一致,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促进体育竞赛的
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评定体系和标准,使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要考虑到不同项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的特点和要求,与国际接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授予杨傲麟等136人为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通知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授予杨傲麟等136人为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体育局•【公布日期】2023.08.18•【字号】沪体竞〔2023〕126号•【施行日期】2023.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上海市体育局关于授予杨傲麟等136人为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通知沪体竞〔2023〕126号各区体育行政部门、有关训练单位(中心):根据《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经审核,现授予短道速滑、软式网球、中国式摔跤、国际象棋、象棋、围棋、冲浪、游泳、水球、排球、射击、曲棍球、垒球、帆船、皮划艇静水、举重、乒乓球、艺术体操、击剑、现代五项、拳击、田径、篮球、武术、高尔夫球、空手道、摔跤、跆拳道、柔道、射箭、棒球、体操等32个项目杨傲麟等136人为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名单如下:一、短道速滑(1人次)上海圣巴:杨傲麟二、软式网球(5人次)上海体育学院:叶王楠(女)、宋津晶(女)、刘婧(女)、陈佳怡(女)、张昊阳三、中国式摔跤(3人次)上海体育学院:陈佳瑶(女)、李祥楷、张豪迈四、国际象棋(1人次)上海棋院:余尧宸(女)五、象棋(1人次)上海棋院:袁玮浩六、围棋(1人次)上海棋院:张钦七、冲浪(3人次)上海指向:阎煦洋海上漫行体育:邵奕宸、沈梓延八、游泳(1人次)市竞体中心:范思语(女)九、水球(1人次)市竞体中心:刘慧慧(女)十、排球(7人次)市竞体中心:桂旭晔、张豪、黄钜融、王俊涵、朱浩诚、王凯、刘树良十一、射击(4人次)市竞体中心:钱佳乐(女)、陈思君、沈惟祎、郭耀扬十二、曲棍球(4人次)市竞体中心:朱可欣(女)、赵薇(女)、李思雨(女)、黄希怡(女)十三、垒球(2人次)市竞体中心:青可欣(女)、崔家怡(女)十四、帆船(1人次)市竞体中心:王瑾(女)十五、皮划艇静水(1人次)市竞体中心:范文杰十六、举重(3人次)市竞体中心:王宗跃、向黎杰、郭鹏十七、乒乓球(10人次)市竞体中心:朱子瑜(女)上海体育学院:俞悦(女)、凌朗宝山区:张涵、袁芊芊(女)、巫佩恩(女)、潘玥(女)、孙佳慧(女)、李恩琦(女)、李思远十八、艺术体操(2人次)市竞体中心:陈一元(女)、赵一默(女)十九、击剑(1人次)市竞体中心:单艺梵(女)二十、现代五项(1人次)市竞体中心:顾辰晔二十一、拳击(1人次)市竞体中心:王婕羽(女)二十二、田径(10人次)上海体育学院:何成云、张佳顺市竞体中心:荣荣(女)、傅陆一、周佳晔、常翱、王梓鉴、陈浩天、陈璐(女)宝山区:张慧洁(女)二十三、篮球(7人次)市竞体中心:程雪雯(女)、于泓翔、程望樊、马崇鸣、董灏、安家烨、黄思彤(女)二十四、武术(17人次)上海体育学院:虞卓毅、袁成杰、陈昱名、孙悦(女)、魏希洋、李雨昊、鲁岳武术院:张仁甜、黄才健、朱艺灵(女)、杨志炜、刘天宇、陈超艺、赵增盛、魏敬人、魏俊宇、刘思含(女)二十五、高尔夫球(1人次)浦东新区:徐子淋(女)二十六、空手道(4人次)浦东新区:徐亦乐、范荣智杨浦区:于腾浩、杨稀雯(女)二十七、摔跤(18人次)长宁区:徐浩浦东新区:支星越、郭佳妮(女)普陀区:方舟嘉定区:张子俊、潘冬晨、王炅、张子豪、朱浩贤杨浦区:杨立鸣、包熔(古典式77公斤级、自由式86公斤级)、邓庆玲(女)、王浩宇、陈子涵虹口区:黄思雨(女)、李佶轩青浦区:卢涛二十八、跆拳道(4人次)静安区:黄梓、文灿宇、周俊、宣浩二十九、柔道(10人次)普陀区:何宇、王福国、曹金龙黄浦区:叶子豪上海体育学院:秦国胜杨浦区:冯多多虹口区:江星宇、李俊毅、张玉婷(女)奉贤区:龙奕三十、射箭(1人次)普陀区:程祥朗三十一、棒球(9人次)普陀区:苏佳豪、申昊睿静安区:熊胤、倪宇翔、许修凡嘉定区:龚宇涵闵行区:徐浦安、钱轶豪、陈辰三十二、体操(1人次)闵行区:罗悦琳(女)特此通知。
曲棍球比赛的体能素质要求

曲棍球比赛的体能素质要求曲棍球是一项需要高度体能素质的运动,球员们需要具备出色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敏捷性。
在比赛中,这些体能素质的发挥对于球员的个人表现以及团队的战术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曲棍球比赛中的体能素质要求,以及如何训练这些素质来提升球员的竞技水平。
一、力量要求在曲棍球比赛中,力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球员需要具备强大的上肢力量来控制球杆、传球和射门。
同时,下肢的力量也是决定球员爆发力和冲刺速度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力量,球员可以进行重量训练,包括举重和负重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抗压能力。
二、速度要求曲棍球是一个速度快、节奏紧凑的运动项目。
球员需要具备快速冲刺、迅速转向和敏捷地反应的能力。
为了提高速度,球员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如短跑、冲刺和爆发跳跃训练。
此外,灵活性训练也是提高速度的关键,如灵活的脚步和出色的身体协调能力。
三、耐力要求曲棍球比赛通常是长时间的连续激烈运动,球员需要有良好的耐力来支持比赛的持续进行。
为了提高耐力,球员可以进行有氧训练,如长跑、跳绳和慢跑。
此外,间歇训练也是提高曲棍球比赛耐力的有效方法,通过交替高强度和低强度的训练来模拟比赛中的爆发力和恢复的情况。
四、敏捷性要求曲棍球比赛中,球员需要具备敏捷地调整动作、转向和接应的能力。
敏捷性是通过灵活性和反应速度来培养的。
球员可以进行灵活性训练,如伸展运动和瑜伽,以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此外,眼手协调训练也是提高敏捷性的重要方法,如反应球训练和手眼协调游戏。
五、综合训练为了更好地在曲棍球比赛中发挥高水平的体能素质,球员需要进行综合的训练。
综合训练可以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和敏捷性训练的综合运动。
这将帮助球员全面发展各项体能素质,并将其应用到比赛的不同场景中。
为了有效地进行综合训练,球员可以寻求专业的教练或参加曲棍球俱乐部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积累。
结语曲棍球比赛的体能素质要求对于球员的表现至关重要。
曲棍球运动员的特点与要求

曲棍球运动员的特点与要求曲棍球是一项极具竞争性和体力要求的团队运动,因此曲棍球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特点和要求,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色。
以下是曲棍球运动员的特点以及对他们的要求。
第一,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
曲棍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因此曲棍球运动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
他们需要具备出色的耐力、速度、力量和敏捷性,以适应比赛中频繁的奔跑和突击。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眼手协调能力和精准的球技,如传球、接球、射门等。
第二,团队合作和战术意识。
曲棍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曲棍球运动员需要懂得与队友合作、相互支持,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战术意识,根据比赛情况做出正确的战术调整,并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阵型和比赛局面。
第三,坚韧的心理素质。
曲棍球是一项极具竞争性的运动,比赛中常常会遇到激烈的身体对抗和紧张的局势。
曲棍球运动员需要具备坚韧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比赛中保持冷静、专注和自信。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在压力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第四,纪律和自律。
曲棍球是一项需要严格遵守纪律和自律的运动。
曲棍球运动员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的指示,同时要严格遵守团队的训练计划和要求。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的训练积极性和比赛态度。
第五,饮食和生活习惯。
曲棍球运动员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他们的表现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合理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修复肌肉。
此外,他们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休息,以及避免不良的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综上所述,曲棍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纪律自律、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
只有具备这些特点和要求,才能在曲棍球比赛中展现出色的表现,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为一项团队运动,曲棍球也能够培养运动员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自律能力,使他们在比赛之外也能受益匪浅。
曲棍球比赛中的球员训练与体能要求

曲棍球比赛中的球员训练与体能要求曲棍球是一项激烈且富有竞争性的运动,它要求球员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出色的体能。
在曲棍球比赛中,球员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体能素质,以达到更好的表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曲棍球球员的训练和体能要求。
一、训练内容与目标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曲棍球球员,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球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包括技术、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训练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技术训练曲棍球技术对球员的表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球员需要掌握准确的传球、射门、拦截和避开对手的技巧。
在训练中,球员会进行大量的技术训练,如传接球练习、射门练习、盘球练习等,以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
2. 力量训练力量是曲棍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球员需要拥有足够的力量来进行撞击、抢球和控制比赛。
力量训练包括负重训练、体能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等,以增强球员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
3. 速度训练曲棍球是一项快节奏的运动,球员需要具备快速的加速和灵活的移动能力。
为了提高速度,球员进行的训练包括爆发力训练、灵活性训练和加速度训练等,以提高他们的敏捷性和速度。
4. 耐力训练曲棍球比赛通常持续时间较长,球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力来支撑比赛。
球员进行的耐力训练包括长跑、有氧运动、间歇训练等,以提高他们的耐力和体能水平。
二、体能要求曲棍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球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来适应比赛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曲棍球球员的体能要求。
1. 爆发力曲棍球比赛中,球员需要具备快速的爆发力。
他们需要迅速启动并加速,以争夺球权或进行进攻。
爆发力是通过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来提高的,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来增强爆发力。
2. 灵活性灵活性是曲棍球运动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球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灵活性,以便在比赛中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灵活性训练包括伸展运动、瑜伽等,可以帮助球员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可动范围。
3. 耐力曲棍球比赛通常需要球员持续不断地奔跑和活动,因此球员需要有良好的持久力和耐力。
曲棍球比赛中的球员选材与培养

曲棍球比赛中的球员选材与培养曲棍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是一项集体对抗性强的队伍运动,被广泛誉为“冰上的战争”。
在曲棍球比赛中,球员的选材和培养是决定球队成败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曲棍球比赛中的球员选材与培养策略。
一、选材策略1. 体能素质曲棍球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球员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尤为重要。
因此,在选材上,重点考察球员的耐力、速度和爆发力等方面的表现。
具备较好体能素质的球员更有可能在比赛中持续发挥出色,为球队赢得胜利。
2. 技术水平曲棍球运动对球员的控球、传球和射门等技术要求较高。
在选材时,需要重点考虑球员的基本功和技战术水平。
寻找掌握技巧纯熟、技术娴熟的球员,有助于球队在比赛中更好地掌握比赛节奏、发起进攻和守住阵地。
3. 战术适应性曲棍球是一项需要合理运用战术的团队运动。
在选材时,需要重点考察球员的战术理解和适应性。
寻找能够根据不同比赛情况做出灵活调整的球员,有助于球队在比赛中更好地应对对手的进攻和制造出机会。
4. 领导能力曲棍球比赛中,队长和领导者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选材时,需要重点考虑球员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备良好领导能力的球员能够在比赛中起到调动士气、指挥队友和应对突发状况的关键作用。
二、培养策略1. 基础训练曲棍球运动的基础训练对球员的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球员的基本功和技战术,能够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基础训练包括控球、传球、射门、速度和敏捷性等方面的训练,需要结合实际比赛情况制定计划,并由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
2.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培养球员战术意识和应对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模拟比赛的方式,让球员在真实的比赛场景中学习和磨砺。
实战演练可以提高球员的比赛技巧、应变能力和团队配合,为他们在比赛中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实践机会。
3. 心理素质培养曲棍球比赛具有一定的身体和心理压力,球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培养球员的自信心、耐力和专注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比赛压力和困难,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指根据运动员在特定运动项目中所展现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对其进行评定和分类的标准。
这些标准不仅对运动员个人的发展和提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培养优秀运动员和选拔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技术等级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它们都包括了运动员在技术动作、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表现。
首先,技术动作是评定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体育竞技项目中,运动员需要掌握各种技术动作,如传球、射门、运球、盘旋、蹦床动作等。
这些技术动作的完成程度和精准度直接反映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因此,评定技术等级时需要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从而确定其所处的技术等级。
其次,身体素质也是评定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在绝大多数体育竞技项目中,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身体素质包括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因此,评定技术等级时需要综合考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状况,从而确定其所处的技术等级。
另外,心理素质也是评定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激烈的体育竞技中,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专注、调节情绪,从而提高比赛成绩。
因此,评定技术等级时还需要考量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状况,从而确定其所处的技术等级。
综上所述,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体系,它涵盖了技术动作、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评定技术等级时需要全面、客观地考量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其所处的技术等级。
同时,技术等级标准的制定需要与实际运动项目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和提高,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棍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
号:
(一)奥运会、世界杯、世界冠军杯: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6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5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3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7、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二)亚运会(男子)、男子亚洲锦标赛(亚洲杯):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奥运会、世界杯、世界冠军杯:
1、第二至八名,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二)亚运会(男子)、男子亚洲锦标赛(亚洲杯):
1、第一名,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以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以外的8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以外的5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三)亚运会(女子)、女子亚洲锦标赛(亚洲杯):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全部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5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3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四)世界青年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全部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3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五)青年奥运会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3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六)亚洲青年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6、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七)亚洲U18青年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八)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杯、全国甲级
联赛总冠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名运动员。
(九)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世界少年锦标赛:第一名11人,第二名9人,第
三名7人,第四至八名5人;
(二)世界青年锦标赛、青年奥运会:第一至三名授予运
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第四至八名7人;
(三)亚洲青年锦标赛:除授予运动健将外,第一至三名
7人、第四至六名5人、第七至八名3人;
(四)亚洲U18青年锦标赛:除授予运动健将外,第一至
三名5人,第四至六名3人,第七至八名2人;
(五)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杯、全国甲级
联赛总冠军:
1、第一名,授予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运动健将外的9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运动健将外的7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八名,授予运动健将外的5名运动员。
(六)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运动健将外的12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运动健将外的9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运动健将外的7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七)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全国中学生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
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世界少年锦标赛:
1、第一至二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三至四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
员;
3、第五至六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
员;
4、第七至八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
员;
5、第九至十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二)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杯:
1、第三至五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六至八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的10名运动员。
(三)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
1、第二至三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四至六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
员;
3、第七至八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
员。
(四)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全国中学生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13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4、第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5、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五)全国小学生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六)全国青少年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2名运动员;
2、第二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四至五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六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
1、第一名,授予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3、第三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人。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2、第三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青少年锦标赛:
1、第一至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三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参加全国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
标赛、青少年锦标赛第三至六名的其他运动员;
(三)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全国中学生锦标赛、全国
小学生锦标赛:前三名授予二级运动员外的其他运动员,第
四至六名授予二级运动员外9名运动员;
(四)全国小学生锦标赛:前三名授予二级运动员外
的其他运动员,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五)全国儿童比赛(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冠军
不超过3名(含),亚军不超过2名(含);
(六)市(地、州、盟)体育主办的锦标赛冠、亚军
运动员。
注:
1、运动员均需报名并上场参加比赛;
2、运动员因作风恶劣受到处罚者,在受处分期间不得
申请各级称号;
3、申报运动员各技术等级称号的办法、手续、申报期
限将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规定
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