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篮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一)奥运会、世界锦标赛: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80%;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60%;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40%;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10%;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二)参加洲以上国际青年队比赛获前八名,按国际级健将的名次比率,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三)参加洲以上国际比赛(如亚洲和世界俱乐部杯赛)的地方队取得前八名,按国际级健将的名次比率,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四)在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甲A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五年以上专业训练)申请人数:第一名不多于七人,第二、三名不多于五人,第四至六名不多于的三人,第七至八名,不多于一人;(五)在全国锦标赛及相当于全国锦标赛(如俱乐部)的比赛中获得前六名各队运动员(从事五年以上专业训练),申请人数:第一名不多于五人,第二至三名不多于三:人,第四至六名不多于一人;(六)全国甲A联赛第九名及以下的各队,几分别在甲级队和乙级队从事五年及六年以上专业训练的,经全国协会教练委员会评议或业务

部门推荐的优秀运动员,协会每年可推荐两人。

三、一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全国运动会获决赛权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时间累计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四名,除授予运动健将以外的其他运动员(个别运动员除外),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8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60%);(二)参加全国联赛获一至十六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时间累计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四名除授予运动健将以外的其他运动员(个别运动员除外);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7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5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30%);(三)参加全国联赛获第十六名以下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累计时间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十七至二十名不超过全队30%,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名不超过全队20%,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名不超过全队的10%。(四)全国篮球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累计时间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8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60%,第九名至十二名的各队不超过全队的40%);(五)参加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和全国青年联赛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时间累计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二名不超过全队的30%,第三、四名不超过全队的20%。);(六)参加全国青年锦标赛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累计时间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二名不超过全队的20%,第三、四名不超过全队的10%)。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全国甲A联赛

或全国运动会决赛的各队运动员;(二)参加全国甲B联赛的各队运动员;(三)参加全国青年联赛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二年以上专项训练、申请人数: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7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5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30%);(四)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锦标赛中获得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二年以上专项训练。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五)在全国各系统举办的全国锦标赛中获得前二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二年以上专项训练。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五、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二)参加各系统举办的全国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三)参加全国青年联赛的各队运动员;(四)在一个年度中,参加过二十场正式比赛的运动员。六、少年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诸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一)凡代表地(市)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锦标赛的少年运动员;(二)一个少年队,在一个年度中,参加过二十场正式比赛的运动员。

注:1、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其不符合该等级标准条件的运动员,可以申请授予较低一级的等级称号。2、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如有个别运动员符合较高一级的标准条件者,可以申请较高一级的等级称号。3、关于三级和少年级运动员的比赛次数的计算和“正式比赛”的解释:比赛一场就算一次,每场比赛必须有等级裁判员的主持,并签字证明才算有效。4、运动员因作风恶劣受到处罚者,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请各等级称号。

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称号。(一)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三名的运动员(个别成绩很差者除外),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二)在国际乒联公布的当年度世界排名表中前十六名的选手;(三)在国际乒联举办的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凡获得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正式参赛资格的选手;(二)凡被列入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表前五十名的选手;(三)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中获得任何一个项目前八名的运动员。(四)在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承认的重大国际比赛上,有世界比赛前十六名队中的四个队(必须有国际乒联和亚乒联公布的优秀选手参加)参加的国际比赛中,获得团体前二名的运动员(申诸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五)在世界青年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世界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团体冠军(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六)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中国乒协杯赛中,获得团体前四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50%,其中获胜次数达到50%);获得单打比赛前十六名,双打前四名的运动员;(七)在全国城市运动

会、全国青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各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八)在一个年度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比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四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五至八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60%);九至十二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70%);(九)在一个年度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联赛的比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二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80%);(十)在全国少年比赛总决赛中获得单打前二名的运动员;(十一)在一年度的正式比赛中,中国乒协将根据参赛运动员的成绩和技术水平,推荐二名运动健将。三、一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中国乒协杯比赛中获得团体前十六名的运动员,获得双打比赛前三十二名,单打比赛前六十四名的运动员;(二)在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前八名、单打比赛前十六名的运动员;(三)在全国少年比赛总决赛中,获得团体前六名的运动员,获得单打比赛前十六名的运动员;(四)在全国业余少年总决赛中,获得团体前三名,获得单打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成年、青年比赛中获团体前六名,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二)在地(市)或相当于省辖市的比赛,以及在各省、市、自治

区系统举办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团体赛前三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或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或在关键场次出场比赛为该队获胜作出贡献的),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三)在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八名的运动员。五、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在省辖市、县一级举行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团体赛前三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或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或在关键场次出场比赛为该队获胜作出贡献的),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二)在地(市)或相当于省辖市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八名的运动员。六、少年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一)代表地(市)(专区、直辖市的区)参加省、区、市以上所举办的少年比赛的运动员;(二)在不少于二十四名少年运动员参加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四名的运动员。

羽毛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一)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世界混合团体锦标赛:1、获得团体冠军上场参赛运动员;2、获得团体第二、三名的主力队员(个别成绩很差者除外)。(二)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中,获得单打、双打、混双前八名(包括并列第三、第五名)。(三)在国际羽联年度大奖赛总决赛中,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包括并列第三名)。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一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

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中获得团赛前三名的主力队员,获得单项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二)在国际羽联4星级以上系列大奖赛中,获得各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三)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获得各单项比赛前二名的运动员;(四)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团体锦标赛中,获得团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50%者)和获得城运会团体赛第一名、全国青年锦标赛甲组团体赛第一名的主力队员;(五)在全运会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前八名、在全国锦标赛中获得各单项前六名和全国双打冠军赛获得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六)在中国羽协系列大奖赛中,获得各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七)在城运会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和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得甲组各单项、双打、混双第—名的运动员;(八)的正式比赛中,战胜两名国际级运动健将的运动员。三、一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在十个以上国家参加的国际锦标赛或国际邀请赛和国际羽联4星级以上系列大奖赛中,获得任何一个项目第四至第八名的运动员;(二)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获得各单项第三至八名(并列第五名)的运动员;(三)在全国比赛中,获团体前三名除授予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和第四至第六名的主力队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各单项比赛第九至十六名的运动员;(四)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得甲组各单项和混双第二至四名、乙组各单项前二名的;(五)在全国少年比赛中,获得男16岁组、女15岁组各单项冠军的运动员。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凡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得甲组各单项和混双第五名至八名、乙组各单项第三至六名的运动员;(二)在全国少年比赛中,获得男16岁组、女15岁组各单项第二至六名的运动员;(三)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比赛以及其系统举办的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前六名、团体前二名的主力队员;(四)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青少年比赛中,获得单项前三名、团体赛冠军的主力队员。五、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在省辖市、县—级举办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前六名运动员、团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二)在省辖市、县一级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

(三)在不少于十六名运动员参加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六、少年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一)代表地、市参加省、区、市级少年比赛的运动员;(二)在不少于二十六名少年运动员参加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前四名的运动员。

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技术等级: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六级:国际武英级(国际级运动健将)、武英级(运动健将)、一级武士(一级运动员)、二级武士(二级运动员)、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武童(少年运动员)。二、各技术等级规定的比赛项目:国际武英级(国际级运动健将):世界武术锦标赛或世界杯武术比赛中规定的全能项目及单项。武英级(运动健将):全国武术锦标赛中规定的全能项目及单项。一级武士(一级运动员):全国武术锦标赛中规定的全能项目及单项。二级武士(二级运动员):全国武术锦标赛中规定的全能项目及单项。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任何拳术、器械、对练共三项。武童(少年运动员):任何拳术、器械,任选两项。三、各技术等级标准,凡符合下列各技术等级中任何一条规定者,均可申请授予该技术等级称号。(一)国际武英级(国际级运动健将):1、世界武术锦标赛或世界杯武术比赛中,套路全能或单项前3名者;2、散打各级别前三名者。(二)武英级(运动健将):1、在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赛比赛中,获全能项目前十二名或长拳类及南拳、太极拳项目各单项前六名、传统项目各单项前三名者;2、在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赛比赛中,获各级别前三名者。(三)一级武土(一级运动员):1、在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比赛中,获单项前十六名者;2、在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比赛中,获单项前八名者;3、在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比赛中,获各级别前十六名者;4、在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比赛中,获各级别前八名者。(四)二级武士(二级运动员):1、在省一级(含省一级)以上级别的套路比赛中,获各单项前十二

名者;2、在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的套路比赛中,获各单项前六名者;3、在省一级(含省一级)以上级别的散打比赛中,获各级别前六名者;4、在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的散打比赛中,获各级别前三名者。(五)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1、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套路比赛中获各单项前六名者;2、在县级(含县级)以上散打比赛中,获各级别前六名者。(六)武童[少年运动员):在套路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者。四、评分裁判规定:(一)国际武英级(国际级健将):比赛时的评分裁判必须是国际级裁判员。(二)武英级(运动健将):比赛时的评分裁判中,至少有两名国家级裁判员,其余必须是一级裁判员。散打的执行裁判至少有两名国家级裁判员。(三)一级武士(一级运动员):比赛时的评分裁判中,至少有两名国家级裁判员,其余必须是一级裁判员。散打的执行裁判至少有两名国家级裁判员。(四)二级武士(二级运动员):比赛时的评分裁判中,至少有两名一级裁判员,其余必须是二级裁判员。散打的执行裁判至少有两名一级裁判员。(五)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比赛时的评分裁判中,至少有两名二级裁判员。散打的执行裁判至少有两名二级裁判员。(六)武童(少年运动员):比赛时的评分裁判中,至少有两名等级裁判员。

五、说明:(一)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行业体育协会等系统的全国性比赛,相当于省一级比赛。(二)比赛的有关规定按竞赛规则执行。(三)武童称号的获得者,年龄必须在十六周岁以下。

足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一)男子足球运动员,参加世界杯比赛的全体运动员分别授予:冠军100%、亚军80%、第三名70%、第四名60%、第五至八名50%、第九至十六名20%。(二)男子足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全体运动员分别授予:冠军80%、亚军70%、第三名60%、第四名50%、第五至八名30%、第九至十六名10%。(三)女子足球运动员,参加世界杯、奥运会比赛的全体运动

员分别授予:冠军100%、亚军80%、第三名70%、第四名60%、第五名40%、第六名20%、第七至八名10%。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参加亚洲杯、亚运会比赛的男子运动员分别授予:第一至四名100%、第五至八名8096、第九至十六名60%;女子运动员分别授予:冠军100%、亚军80%、第三名70%、第四名60%、第五至八名50%。(二)参加亚俱杯、亚洲优胜者杯的运动员授予第一至四名50%、第五至八名30%。(三)在全国运动会上获得前四名的男子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按名次前后分别为30%、20%、10%、10%;女子各队运动员分别为冠军30%、亚军20%、第三名10%。(四)在男子足球全国甲级联赛和足协杯赛中获得前四名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按名次前后分别为40%、30%、20%、20%。女子足球在全国性联赛中获得冠军、亚军、第三名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分别为:40%、30%、20%。(五)上述名次以下的男子前十二名,女子前八名(全年全国正式比赛最好成绩)队,可以推荐一名在本队从事专业训练六年以上(不包括体校训练时间)的运动员,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六)中国足球协会每年可推荐2名全队成绩未达标的优秀运动员为运动健将。三、一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全国甲级联赛、杯赛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分别为:第一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7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5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30%。(二)参加全国运动会获决赛权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分别为: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6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4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20%。(三)参加全国乙级联赛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分别为: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3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20%,第九至十六名不超过两名运动员。(四)参加全国青年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为:第一、二名不超过全队的30%,第三、四名不超过全队的20%。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全国甲级联赛、乙级联赛、杯赛、全国运动会的各队运动员。(二)参加全国青年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

为: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7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5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30%。(三)参加中国足校杯和全国足校杯比赛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为: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8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6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4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20%。(四)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比赛中获得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五)在各系统举办的全国足球比赛中获得前二名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五、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足球比赛的各队运动员。(二)参加各系统举办的全国足球比赛的各队运动员。(三)参加全国青年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各队运动员。(四)在一个年度中,参加过二十场正式比赛的运动员。六、少年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一)凡代表省辖市、专区、直辖市的区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足球比赛的少年运动员。(二)一个少年队,在一个年度中,参加过二十场正式比赛的运动员。注:1、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其不符合该等级标准条件的运动员,可以申请授予较低一级的等级称号。2、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如有个别运动员符合较高一级的标准条件者,可以申请较高一级的等级称号。3、关于三级和少年级运动员的比赛次数的计算和“正式比赛”的解释:比赛一场就算一次,每场比赛必须有等级裁判员的主持,并签字证明才算有效。4、运动员因作风恶劣受到处罚者,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各等级称号。

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男子:

等级标准项目国际级运动健

运动健将一级二级三级少年级

100米

手计11.5 12.4 13.0

电计10.28 10.60 10.93 11.74 12.64 13.24

200米

手计23.6 25.5 27.0

电计20.62 21*40 22.02 23.84 25.74 27.24 400米

手计53.0 56.5 1:03.0

电计45.74 47.60 49.60 53.14 56.64 1:03.14 800米1:46.30 1:51.00 1:54.50 2:03.00 2:16.00 2:24.00 1500米3:38.20 3:48*00 3;54.90 4:15.00 4:40.00 5:00.00 3000米8:35.00 9:10.00 10:05.00 10:50.00 5000米13:31.45 14:15.00 14:40.00 16:10.00 17:40.00

10000米28:19.00 29:45.00 30;50.00 34:00.00 37:00.00

110米栏

手计16.0 18.0

电计13.78 14.20 14.73 16.24 18.24

200米栏

手计26.0 28.5 30.5

电计24.74 26.24 28.74 30.74 400米栏

手计1:00.0 1:08.0

电计50.00 51.50 54.14 1:00.14 1:08.14 3000米障碍8:28.80 8:47.00 9:15.00 10:10.00 11:20.00 马拉松2:13:00 2:20:00 2:34:00 3:10:00 4:00:00

10000米竞走(场地)44:00.00 49:00.00 54:00.00 1:00.00 20公里竞走1:22:20 1:25:00 1:36:20 2:04:30 2:25:30

项目标准等级国际级运动健

运动健将一级二级三级少年级

50公里竞走3:57:20 4:11:00 4:27:20 4:49:30 5:22:30 跳高2.27米2.18米2.00米1.83米1.60米1.50米撑杆跳高5.50米5.10米4.80米4.00米3.50米2.70米跳远8.00米7.80米7.30米6.50米5.60米5.25米三级跳远16.80米16.00米15.25米13.50米12.00米11.00米

铅球(7.26公斤)20.10米17.05米16.05米12.50米9.50米9.00米(6公斤)

铁饼(2公斤)63.00米54.20米49.60米38.00米29.00米28.00米(1.5公斤)

标枪(800克)78.00米71.00米66.10米51.00米36.00米35.00(700

克)

链球(7.26公斤)75.30米64.00米57.00米48.00米36.00米

十项全能(分)

手计

4800 3500 电计

7982

6920

6320

4700

3400

女子:

项目标准等级

国际级运动健

将 运动健将

一级 二级 三级 少年级 100米

手计

12.8

13.8

14.6

电计 11.38

11.80 12.33 13.04 14.04 14.84 200米

手计

27.0

29.0

32.6

电计 23.12

24.20 25.42 27.24 29.24

32.84

400米

手计

1:03.0

1:08.0 1:14.0

电计

51.89

54.00

57.30

1:03.14

1:08.14

1:14.14 800米 2:00.10 2:07.00 2:12.80 2:26.00 2:38.00

2:48.00 1500米 4:08*15 4:20.00 4:31.00 5:05.00 5:30.00 6:00.00

3000米 8:55.00 9:20.00 9:50.00 11:00.00 12:00.00 5000米 15:54.70 16:30.00 17:29.00 20:20.00 23:00.00 10000米 32:54.50

34:20.00

37:20.00

42:00.00 48:00.00 110米栏

手计 15.5 17.0 18.50 电计 13.23

13.70 14.33 15.74 17.24 18.74 200米栏

手计

32.0 36.0 38.5 电计 28.24 32.24 36.24 38.74

400米栏

手计

1:08.0 1:16.0 电计 56.96 59.90 1:02.10 1:08.14 1:16.14 马拉松

2:35:25.0

2:52:00 3:19:95 3:50:00 4:10:00 5000米竞走(场地) 21:19.80 22:19.80

24:55.00

27:30.00

30:00.00

33:30.00

10公里竞走(公路、

场地) 43:28 44:43 51:28 57:30 1:02:30

20公里竞走(公路、

场地) 1:30:00 1:33:00 1:46:30 2:14:30 2:35:30

跳 高

1.90米

1.84米

1.75米

1.56米

1.40米

1.30米

项目标准等级

国际级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

一级

二级

三级

少年级

撑杆跳高4.15米3.80米3.40米2.80米2.20米

跳远6.65米6.35米5.85米5.20米4.50米4.10米

三级跳远14.15米13.30米12.50米11.00米9.40米

铅球(4公斤)18.25米17.10米15.30米12.50米10.00米8.50米

标枪(600克)62.00米56.00米52.00米38.00米30.00米24.00米

铁饼(1公斤)62.00米56.00米51.00米39.00米31.00米25.00米

链球(4公斤)64.00米58.00米53.00米40.00米32.00米

七项全能(分)手计3600 3200 电计6000 5110 4510 3500 3100

注:国际健将,必须是国内、国外举行的正式国际比赛和全运会、全国城市运动会中达到以上各项成绩标准者;运动健将,除在以上比赛外,还包括在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性比赛中达到成绩标准者。

跆拳道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获得前八名者;

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中获得前六名者;(二)在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中获得前三名者。三、一级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中获得前六名者。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比赛中获得前三名;(二)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比寨中获得前八名者。五、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在地、市级比赛中获得前三名者;(二)在县(区)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

注:上述比赛须有同级别八人以上参加,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游泳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男子:

国际级健将运动健将一级二级三级少年级

50米池25

池50米

25米

50米

25米

50米

25米

50米

25米

50

25

50米自由泳22.54 21.54 23.50 22.50 24.

50

23.

50

27.

50

26.

50

34.

50

33.

50

45

.5

44

50

100米自由泳49.66 48.16 52.3l 50.8l 55.

50

54.

00

1:

05.0

1:

03.

50

1:

22.

00

1:

20.

50

1:

43

00

1:

42

00

200米自由泳1:

49.36

1:

45.86

1:

53.4l

1:

49.91

2:

03.

00

1:

59.

50

2:

23.

00

2:

19.

50

2:

56.0

2:

52.5

3:

44

.0

3:

40

50

400米自由泳3:

52.79

3:

46.79

4:

05.24

3:

58.24

4:

21.0

4:

14.0

5:

06.

00

4:

59.0

6:16

.00

6:11

.50

7:

52

.5

7:

46

00

800米自由泳8:06.

55

7:52.5

5

8:30.

00

8:16.

00

9:02

.00

8:

48.

00

10:

32.0

10:

18.0

13:

12.0

12:

58.0

15015:14:16:15:17:16:20:19:24:24:

0米自由泳19.22 54.22 10.00 45.00 20.

00

54.

00

15.

00

50.

00

45.

00

20.

00

50米仰泳26.29 25.29 28.03 27.03 30.

50

29.

50

35.

50

34.

50

43.

00

42.

00

51

00

50

00

100米仰泳55.68 54.68 59.08 58.08 1:

04.

00

1:

03.

00

1:

14.

00

1:

13.0

1:

30.

00

1:

29.

00

1:

52

00

l:

51

00

200米仰泳2:

00.5l

l:

58.51

2:

08.56

2:

06.56

2:

18.

00

2:

16.

00

2:

41.

00

2:

39.

00

3:

16.

00

3:

13.

00

4:

04

00

4:

02

00

50米蛙泳28.71 27.71 29.70 28.70 32.5

31.

50

37.

00

36.

00

44.

00

43.

00

52

00

51

00

100米蛙泳1:

02.29

1:

00.29

1:

04.9l

l:

02.91

l:

11.

00

1:

09.

00

1:

20.0

1:

18.

00

l:

34.

00

1:

32.

00

1:

55

00

1:

53

00

200米蛙泳2:

15.02

2:

11.02

2:

22.28

2:

18.28

2:

35.

00

2:

31.

00

2:

54.

00

2:

50.

00

3:

23.

00

3:

19.

00

4:

02

00

3:

58

00

50米蝶泳24.45 23.45 25.67 24.67 27.

00

26.0

32.

50

31.

50

41.

50

40.

50

52

00

51

.0

100米蝶泳53.63 52.13 56.45 54.95 1:

00.

00

58.

50

1:

11.

00

1:

09.

50

l:

29.

00

1:

27.

50

1:

55

.0

1:

54

00

200米蝶泳1:

58.66

l:

55.66

2:

05.71

2:

02.71

2:

14.

00

2:

11.

00

2:

38.

00

2:

35.0

3:

18.

00

3:

15.

00

4:

02

00

4:

00

00

200米混合泳2:

02.81

l:

59.81

2:

09.68

2:

06.68

2:

19.

00

2:

16.

00

2:

40.

00

2:

37.

00

3:

15.

00

3:

12.

00

4:

04

00

4:

01

00

400米混合泳4:

21.19

4:

15.19

4:

37.85

4:

31.85

4:

48.

30

4:

52.

00

5:

31.

00

5:

25.

00

6:

56.0

6:

50.

00

女子:

国际级健将运动健将一级二级三级少年级

50米池25

50

25米

50

25

50

25

50

25

5

25米池

50米自由泳25

.52

24

.52

26

.45

25.

45

27

20

26

.20

31

50

30

.50

38

.5

37

.50

4

9

48.00

10 0米自由泳55

.4l

53

.91

57

.44

55.

94

l:

02

50

1:

01

.00

l:

13

00

l:

11

.00

1:

34

00

1:

33

.00

1

5

3

.

5

l:52.50

0米自由泳00

.05

56

.55

04

.27

00.

77

15

00

ll.

50

39

00

35

.50

23

00

19

.50

5

8

40 0米自由泳4:

11

.60

4:

04

.60

4:

21

.70

4:

14.

70

4:

44

00

4:

37

.00

5:

46

00

5:

39

.00

7:

06

00

6:

59.

00

8

2

4

8:17.00

80 0米自由泳8:

36

.32

8:

22

.32

9:

00

.67

8:

46.6

7

9:

42

00

9:

28

.00

12

02

00

11:

48

.00

15

02

00

14:

48

.00

15 00米自由泳16:

50

.87

16:

25

.87

17:

25

.00

17:

00.

00

18

35

00

18:

10

.00

23

45

00

23:

20

.00

27

45

00

27:

20

.00

50米仰泳29

.63

28

.63

31

.23

30.

23

33

00

32

.00

38

50

37

.50

46

50

45

.50

5

1

50.00

10 0米仰泳l:

02

.05

1:

01

.05

1:

05

.17

l:

04.

17

1:

09

00

1:

08

.00

1:

21

.0

l:

20

.00

l:

41

00

1:

40.

00

1

5

8

l:57.00

0米仰泳12.

44

10

.44

20

.70

18.

70

29

50

27

.00

53

00

51

.00

38

50

46

.50

8

50米蛙泳32

.14

31

.14

33

.52

32.

52

36

00

35

.00

41

.0

40.

00

48

00

47

.00

5

5

54.00

10 0米蛙泳l:

09

.38

1:

07

.38

1:

13

.29

l:

11.

29

1:

18

00

l:

16

.00

l:

29

00

l:

27.

00

1:

44

00

l:

42

.00

2

1:59.00

20 0米蛙泳2:

28

.04

2:

24

.04

2:

37

.4l

2:

33.

41

2:

51

00

2:

47

.00

3:

13

00

3:

09

.00

3:

48

00

3:

44

.00

4

8

4:04.00

50米蝶泳27

.32

26

.32

28.

57

27.5

7

30

50

29

.50

36

50

35

.50

45

50

44

.50

5

5

54.00

10 0米蝶泳59

.30

57

.80

1:

02

.81

1:

01.

31

1:

08

00

1:

06

.50

l:

20

00

l:

18.

50

1:

39

00

1:

37.

50

2

2

1:59.00

0米蝶泳10

.78

07

.78

17

.59

14.

59

25

00

22

.00

54

50

51

.50

38

00

35

.00

8

20 0米混合泳2:

15

.14

2:

12

.14

2:

21

.06

2:

18.

06

2:

30

00

2:

27

.00

2:

58

00

2:

55

.00

3:

48

00

3:

45

.00

4

1

6

4:13.00

40 0米混合泳4:

46

.15

4:

40.

15

4:

58

.6l

4:

52.

61

5:

18

00

5:

12

.00

6:

21

00

6:

15

.00

8:

06

00

8:

00

.00

运动员等级标准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膅男子: 莃等 级 标准薇项目 蒄国际级 薃运动健将 膁运动健将 蚇一级 袅运动员 芅二级 羀运动员 羁三级 芆运动员 螃100米 羃手计肀无蚇无蒅无螂11.5 膀12.4 袃电计蒁10.25 芀10.50 芅10.93 蚅11.74 芀12.64 莀200米蚆手计肃无芃无蒀无 23.625.5电计20.6221.3522.0223.8425.74 400米 手计无无无53.056.5 电计45.7447.6049.6053.1456.64 800米1:46.301:51.001:54.502:03.002:16.00 1500米3:38.203:48.003:54.904:15.004:40.00 3000米无无8:35.009:10.0010:05.00 5000米13:31.4514:10.0014:40.0016:10.0017:40.00 10000米28:19.0029:45.0030:50.0034:00.0037:00.00 110米栏手计---16.018.0电计13.7814.2014.7316.2418.24 200米栏手计---26.028.5电计--24.7426.2428.74 400米栏手计---1:00.01:08.0电计50.0051.5054.141:00.141:08.14 3000米障碍8:28.808:47.009:15.0010:10.0011:20.00马拉松2:13:002:20:002:34:003:10.004:00:00 10000米竞走(场地)--44:00.0049:00.0054:00.00 20公里竞走1:21:201:24:001:35:202:03:302:24:30 50公里竞走3:55:004:05:004:23:204:45:305:18:30跳高 2.27 2.20 2.00 1.83 1.60撑竿跳高 5.50 5.15 4.80 4.00 3.50 等级 标准 项目 国际级 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 一级 运动员 二级 运动员 三级 运动员 跳远8.007.807.30 6.50 5.60三级跳远16.8516.1015.3513.6012.10铅球(7.26千克)20.1017.7016. 2012.509.50

轮滑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

轮滑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 2006-08-02 11:30:00 中国轮滑协会官方网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轮滑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训练教学水平和指挥、管理能力,建设适应轮滑事业发展需要的轮滑教练员队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5部分:轮滑场所》和《轮滑活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轮滑教练员是指在轮滑活动中从事教学训练、锻炼指导、技能传授、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工作的轮滑技术指导人员。 第三条轮滑教练员业务培训由中国轮滑协会组织实施,技术等级称号由中国轮滑协会批准授予。 中国轮滑协会可委托具备条件的各级轮滑协会培训相应级别的轮滑教练员并授予相应等级称号。各级行政地域未成立轮滑协会的,中国轮滑协会可暂委托该地域具备条件的轮滑项目业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和授予相应等级称号。 第四条轮滑教练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初级轮滑教练员、中级轮滑教练员、高级轮滑教练员和国家级轮滑教练员。各级轮滑教练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法律与社会公德,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热爱轮滑事业,工作责任心强。 (二)具备急救方面的知识并具有现场急救操作能力。 (三)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年龄在18周岁至65周岁之间。 (四)掌握相应训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制定训练指导等计划并根据计划完成训练教学任务。 第五条申请初级轮滑教练员称号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有从事轮滑教练员工作愿望。 (二)有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和轮滑运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六条申请或晋升中级轮滑教练员称号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初级轮滑教练员资格证书1年以上(含1年)。 (二)获得轮滑项目“一级运动员”称号。 (三)体育专业中专毕业,体育专业本、专科在读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非体育专业专科以上毕业。 (四)所培养运动员在省级锦标赛中曾获得前6名。 (五)曾获得中国轮滑协会颁发的轮滑教练员、指导员结业证书。 (六)获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第七条申请或晋升高级轮滑教练员称号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中级轮滑教练员资格证书2年以上(含2年)。 (二)获得轮滑项目“运动健将”称号。 (三)体育专业中专毕业满2年,体育专业本、专科毕业,非体育专业本科毕业满2年。 (四)所培养运动员在省级锦标赛中曾获得前3名,全国正式比赛中曾获得前6名。 (五)获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篮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一)奥运会、世界锦标赛: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80%;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60%;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40%;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10%;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二)参加洲以上国际青年队比赛获前八名,按国际级健将的名次比率,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三)参加洲以上国际比赛(如亚洲和世界俱乐部杯赛)的地方队取得前八名,按国际级健将的名次比率,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四)在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甲A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五年以上专业训练)申请人数:第一名不多于七人,第二、三名不多于五人,第四至六名不多于的三人,第七至八名,不多于一人;(五)在全国锦标赛及相当于全国锦标赛(如俱乐部)的比赛中获得前六名各队运动员(从事五年以上专业训练),申请人数:第一名不多于五人,第二至三名不多于三:人,第四至六名不多于一人;(六)全国甲A联赛第九名及以下的各队,几分别在甲级队和乙级队从事五年及六年以上专业训练的,经全国协会教练委员会评议或业务

部门推荐的优秀运动员,协会每年可推荐两人。 三、一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全国运动会获决赛权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时间累计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四名,除授予运动健将以外的其他运动员(个别运动员除外),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8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60%);(二)参加全国联赛获一至十六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时间累计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四名除授予运动健将以外的其他运动员(个别运动员除外);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7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5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30%);(三)参加全国联赛获第十六名以下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累计时间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十七至二十名不超过全队30%,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名不超过全队20%,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名不超过全队的10%。(四)全国篮球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累计时间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8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60%,第九名至十二名的各队不超过全队的40%);(五)参加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和全国青年联赛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时间累计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二名不超过全队的30%,第三、四名不超过全队的20%。);(六)参加全国青年锦标赛各队运动员(从事三年以上专业训练。上场累计时间不少于50%,申请人数:第一至二名不超过全队的20%,第三、四名不超过全队的10%)。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参加全国甲A联赛

华东理工大学运动队管理条例

华东理工大学运动队管理条例 二00四年九月 华东理工大学运动队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 校体育运动代表队(以下简称运动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体育运动水平的优秀人才;对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条:任务 1.加强思想教育,严格制度管理,全面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专项业务水平。 2.促进教练员、运动员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成绩,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为校争光。3.充分发挥教练员、运动员的专业特长和骨干作用,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4.加强国内、国际间学校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第三条:组织 1.校运动队在校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下,由体育系负责组建、训练和比赛。 2.校运动队的各项工作,由体育系下属训练竞赛教研室(以下简称训竞室)具体负责协调、管理。 3.校运动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 4.校运动队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采用全年制训练和短期集训两种建队形式。 第二章运动队 第四条:目标 1.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代表学校或中国大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比赛,并参加全国俱乐部比赛。 2.重点队:在上海处于领先地位,代表学校或上海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 3.普通队:代表学校参加市内各级、各类大学生比赛,并在校内的各项比赛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第五条:编制 1.正式编制

2.临时定编: 临时组建的短期制集训的运动队,根据竞赛规程精神决定教练员、运动员人员和名额。第六条:训练时数 1.高水平队重点队每周训练五次,普通队每周三次。(一般安排在每天下午) 2.短期制运动队训练时间一般为二周,每周训练三次。 3.每周训练课时间为90分钟至150分钟。 4.假期有比赛运动员需集训的运动员应向竞训室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安排集训、集训时间一般为二周,每周训练五次。有重大比赛任务的运动队集训时间可由教练员与训竞教研室商定。第七条:各运动队每学期开学后二周内可对运动员进行调整,并按时将调整后名单报训竞教研室备案。 第八条:运动员的校外借调必须通过体育系批准。对多能跨越运动员的校内借调可根据各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及比赛任务,通过训竞教研室协商调配。 第三章教练员 第九条:教练员实行聘任制,由本人申请经体育系考核聘用,聘期一年。 第十条:教练员必须思想作风正派,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并能认真履行教练员职责。 第十一条:认真贯彻执行运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运动员的政治思想,学习生活及训练、比赛等全面负责。 第十二条:努力钻研业务,认真制定年度、学期及课次训练计划。 第十三条:严格训练、严格管理,每次训练后都要进行小结和考勤登记。 第十四条:配合组织好运动员参加每学期的身体素质统测,并认真评定好运动员专项成绩,每学期末按时报竞训室。 第十五条:认真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加强赛纪、赛风教育,力争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赛后认真搞好总结并及时将比赛文件交竞训室归档。 第十六条: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运动员的招生、选拔、调整及比赛分配工作。 第四章运动员 第十七条: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包括研究生、预科班),身体健康,本人愿意,经选拔录取后,方可成为校运动队队员。 第十八条:运动员必须思想进步,学习努力,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十九条:服从教练,团结队员,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第二十条: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在比赛中要发扬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第二十一条:爱惜学校的体育器材和运动服装等,不得转借他人使用,如有丢失或损坏,按规定赔偿。 第五章学籍队籍 第二十二条:运动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运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按学校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体育预科班学习期为一年,达到下列条件者,可升入本科,否则视具体情况作延长预备期或退学处理。 1.规定课程学习必须合格。

网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网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一)奥运会获得单打前八名、双打前四名; (二)澳大利亚、法国、温布尔顿、美国四大公开赛单打前三十二、双打前十六、混双前八; (三)ATP年终世界排名单打前六十位,双打前四十位,WTA 年终世界排名单打前五十位、双打前三十位。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获得奥运会单打、双打参赛资格的运动员(持外卡参赛的选手除外); (二)亚运会单项(单打、双打、混双)前三名(含并列),团体前三名的上场运动员; (三)澳大利亚、法国、温布尔顿、美国公开赛直接获单打、双打正选参赛资格的运动员(外卡选手除外),青年组单打前八、双打前四; (四)世界青年戴维斯杯、联合会杯比赛冠亚军上场运动员;(五)亚洲锦标赛单项(单打、双打、混双)前三名(含并列); (六)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单项(单打、双打、混双)前三名(含并列);

(七)全运会单项(单打、双打、混双)前三名,团体前两名的上场运动员; (八)全国单项总决赛单项(单打、双打、混双)前三名(含并列),全国团体锦标赛前两名的上场运动员; (九)ATP年终世界排名单打第六十一至二百二十位、双打第四十一至一百位,WTA年终世界排名单打第五十一至一百位、双打第三十一至五十位; (十)国际网联青少年年终排名前十位;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全运会单打第四至三十二名(含并列)、双打(含混双)第四至十六名(含并列)、团体第三至八名的上场运动员; (二)全国单项总决赛单打第五至十六名,双打、混双第五至八名; (三)全国团体锦标赛第三至八名的上场运动员; (四)全国城市运动会单打前八名、双打(含混双)前四名,团体前四名的上场运动员; (五)全国青少年团体锦标赛前两名的上场运动员; (六)全国大学生比赛单打前两名、双打冠军; (七)具有ATP和WTA年终世界单、双打排名的运动员;(八)国际网联青少年年终排名前一百位;

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

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运动员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规范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工作,根据《体育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实行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制度。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以下简称“等级称号”)依申请获得。 第三条等级称号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第四条总局负责全国范围内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管理。具体工作由竞技体育司负责。 第五条等级称号的申请、审核、审批,应当遵循公开、公正、效率原则,依照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程序、期限进行。 第二章管理权限 第六条等级称号的管理实行分级审批、分级授权。 第七条总局审批国际级运动健将和运动健将。

第八条总局授予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审批权。 第九条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审批权授予本行政区域内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将三级运动员审批权授予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体育行政部门。 第十条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批其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内的运动员相应的等级称号(以运动员参赛代表单位所在行政区域为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审批本系统内的运动员相应的等级称号(以运动员参赛代表单位为准)。 第十一条总局可以授予其他单位一定范围内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审批权。 第三章申请和审核 第十二条符合总局颁布的各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的运动员,可以申请等级称号。 运动员以测试或其他非正式身份参加比赛获得的成绩,不得申请等级称号。

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30%

社会体育指导员(五级)公共理论题库30% 1.体育最邻近的属概念是文化活动。 2.体育手段的特点是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 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运动项目“钩强”类似于现代的拔河。 4.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国家体育总局。 5.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6.感官系统有眼、耳、皮肤等。 7.中枢神经系统中,担负着维持身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功能的是小脑。 8.血液成分中,担负参与血液凝固功能的是血小板。 9.“侏儒症”产生的原因是脑垂体过少的分泌了生长素。 10.应付压力的方式有情绪定向应付和问题定向应付。如:分析问题来应付压力就属于问题 定向应付。 11.一个人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俗称逆境商。 12.健身指导者最根本的指导方法是讲解与示范。 13.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指导者应保护与帮助交替进行。 14.适合于老年人以健身、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锻炼方法是持续训练方法。 15.进行健身器材练习时,适宜重量的基本标准是用正确的联系姿势联系15次。 16.职业运动员采取间歇练习法,其开始第二次训练时的心率应恢复到120-140次/分。 17.采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性。 18.研究表明,一天内人的身高是变动的,故测量身高最适宜的时间是上午。 19.哈佛台阶试验中,成年女子台阶高度为42厘米。 20.锻炼后温水浴最适宜的水温是40摄氏度左右。 21.《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实施时间是1994. 22.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影响或改变着心里压力,其中情绪具有决定性影响。 23.人体力量基本是从四肢肌肉、腰部肌肉、臀部肌肉等这些大肌肉群发出来的。 24.健身车、跑步机等有氧健身器械的锻炼可每天坚持、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25.严重贫血患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以免引起或加重心脏损伤。 26.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条件有: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 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27.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职能:能够运用基本技能指导练习对象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 提高基本运动素质;能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练习者的情况指导练习者提高专项技术水平,进行健身活动。 28.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1、让练习者在跑、跳之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 如快速改变方法跑、各种躲闪和突然启动练习以及迅速转体练习。2、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利用体操器械做各种复杂的动作。3、各种复杂多变的组合练习。如“之字跑”、“躲闪跑”、“立卧撑”等相互组合练习。4、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游戏。5、对各种信号做出应答反应的游戏。 29.体育的本质特性是健身性。 30.我国将体育本体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 31.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国是希腊。 32.“全民健身121工程”中第一个“1”的具体含义是倡导全民每天进行1次以上体育活 动。 33.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向职业化方向迈出新步伐的标志是《社会体育指导国家职业标准》

运动员等级管理办法(最新)

体竞字[2009]63号 关于印发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的通 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有关行业体协,有关体育院校,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工作的科学、规范管理,现将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10月1日颁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家体育总局章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

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规范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体育总局(简称“总局”)制定颁布各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简称“等级标准”),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简称“等级称号”)。 第三条等级称号由高到低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第四条等级称号的申请、审核、审批、授予,应当遵循公开、公正、效率原则,依照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程序、期限进行。 第二章审批权 第五条等级称号审批权实行授权、分级管理。 第六条总局审批国际级运动健将和运动健将。

第七条总局授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一级、二级、三级运动员审批权。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可以将二级运动员审批权授予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将三级运动员审批权授予县(区)级体育行政部门。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及其授权的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县(区)级体育行政部门只限于授予本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内的运动员相应等级称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只限于授予本系统内一级、二级、三级运动员等级称号。 第十条根据实际情况,总局可以授权其他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审批一级、二级、三级运动员。 第三章申请条件期限程序 第十一条运动员在等级标准规定的比赛中取得符合要求的成绩,可以申请等级称号。 第十二条运动员在取得成绩六个月内申请等级称号,超过期限的不予受理。

田径运动员等级标准

田径运动员等级标准

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总局公布版2013.11.28) 项目 国际级 运动健将 运动 健将 一级 运动员 二级 运动员 三级 运动员 100米手计———11.50 12.40 电计10.25 10.50 10.93 11.74 12.64 200米手计———23.60 25.50 电计20.62 21.35 22.02 23.84 25.74 400米手计———53.00 56.50 电计45.74 47.60 49.60 53.14 56.64 800米1:46.30 1:51.00 1:54.50 2:03.00 2:16.00 1500米3:38.20 3:48.00 3:54.90 4:15.00 4:40.00 3000米——8:35.00 9:10.00 10:05.00 5000米13:31.45 14:10.00 14:40.00 16:10.00 17:40.00 10000米28:19.00 29:45.00 30:50.00 34:00.00 37:00.00 110米栏手计———16.00 18.00 电计13.78 14.20 14.73 16.24 18.24 ●110米栏(青年组栏高0.990)手计——13.99 15.40 17.40 电计——14.23 15.64 16.64 ●110米栏(少年组栏高0.914)手计——13.49 14.80 16.80 电计——13.73 15.04 17.04 ●110米栏(少年乙栏高0.914.栏距 8.7)手计———14.30 16.30 电计———14.54 16.54 ●300米栏(少年乙栏高0.762)手计———41.99 47.99 电计———42.13 48.13 400米栏手计———1:00.00 1:08.00 电计50.00 51.50 54.14 1:00.14 1:08.14 ●400米栏(少手计——52.86 58.36 1:06.36

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国家体育总局

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已获得运动健将称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总决赛、世界运动会决赛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前八名; (二)亚洲室内运动会、亚洲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决赛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第一名。 二、运动健将 已获得一级运动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体育大会健美操竞技成年组决赛成绩达到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分以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分以上,六人操分以上并且获前二名。 三、一级运动员 已获得二级运动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成年组(新人组、院校组、行业组) 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成年竞技各组别决赛成绩达到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分以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分以上,六人操分以上

且获第三至五名。 (二)少年甲组(15-17岁) 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竞技各组别决赛成绩达到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分以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分以上,六人操分以上且获第一至三名。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成年组(新人组、院校组、行业组) 1、全国联赛分站赛成年竞技各组别决赛成绩达到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分以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分以上,六人操分以上且获前二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决赛成绩达到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分以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分以上,六人操分以上且获第一名。 (二)少年甲组(15-17岁) 全国联赛分站赛竞技各组别决赛成绩达到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分以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分以上,六人操分以上且获前二名。(三)少年乙组(12-14岁) 全国健美操联赛分站赛竞技各组别决赛成绩达到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分以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分以上,六人操分以上且获第一名。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与职业标准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与职业标准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第19号令发布) 第一条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鼓励社会体面指导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会体育指导员系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凡符合条件,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者,均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申请并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三条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四条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法律与社会公德,热心社会体育事业,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 第五条申请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晋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

(一)了解体育锻炼和比赛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方法,能够承担基本的锻炼指导工作; (二)了解社会体育工作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方法,能够根据计划组织实施基层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 (一)从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二年以上; (二)基本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三)基本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社会体育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组织社会体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 (四)具有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 (一)从事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三年以上; (二)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较高水平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 (三)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工作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冰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冰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冬季奥运会、世界锦标赛: (一)冠军,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 (二)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80%。 (三)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60%。 (四)第四至五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40%。 (五)第六至七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20%。 (六)第八名,授予参加比赛运动员的10%。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国家队运动员,取得相当于世界前十八成绩的。 (二)取得亚洲杯、亚运会冠军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超过80%。 (三)全国联赛或全国锦标赛中冠军队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超过50%,连续获冠军的队不超过60%。 (四)全国联赛或全国锦标赛中获亚军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超过3096。获第三名不超过20%。 (五)全国联赛、锦标赛中获前六名的队、训练年限达八年以上的运动员。注:各队每年只能取5条标准之一申报,不得兼报。 三、一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性竞赛(青年锦标赛除外),获前三名队的申请人数不超过80%,其余的队不超过50%。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凡参加全国锦标赛的运动员; (二)凡参加其它全国性比赛(青年锦标赛除外)前三名队的申请人数不超过80%,其余各队不超过30%; (三)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不少于八个队参加的锦标赛中,获得前三名队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得超过50%;

(四)在地(市)举办的不少于六个队参加的锦标赛中获前三名队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得超过30%。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 (二)在地(市)锦标赛中获得前三名队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得超过80%,其余各队不得超过60%; (三)在一个年度内进行八次比赛,战胜三个不同的队者。 六、少年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 (一)凡代表地市参加省级以上少年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 (二)在不少于三个队参加的竞赛中,获得冠军队的运动员; (三)在一个年度中进行五次比赛,并战胜两个不同的队者。 注: 1、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其不符合该等级标准条件的运动员,可以申请授予较低一级的等级称号。 2、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如有个别运动员符合较高一级的标准条件者,可以申请较高一级的等级称号。 3、关于三级和少年级运动员的比赛次数的计算:比赛一场算一场,每场比赛必须有一级裁判员主持,并签字证明才算有效。

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

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运动员 【失效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失效] 【发布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日期】2005.10.01 【实施日期】2005.10.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 (2005年10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规范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以下简称“等级称号”)申请、审核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达到本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

准”),授予相应的等级称号。 等级称号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各项目等级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制定并公布,每4年修订一次;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修订。 第三条申请、审核、审批和授予等级称号,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期限进行。 第二章审核、审批权 第四条总局审批授予全国范围内运动员各级别等级称号。 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各中心”)审核国际级运动健将及以下等级称号的申请材料。 省级及以下体育行政部门只能审核或审批授予本行政区域内运动员的等级称号。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审批授予一级运动员及以下等级称号。 省(区、市)体育部门审核国际级运动健将及以下等级称号的申请材料。 第六条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批授予二级运动员及以下等级称号。 地(市)级体育部门审核一级运动员及以下等级称号的申请材料。 第七条县(区)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批授予三级运动员等级称号。

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2014年3月1日起实行) 速度轮滑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前8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亚洲锦标赛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三)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8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 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1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10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制度创新

体育文化导刊 2011年6月 第6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6.Jun.2011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郝强 康萍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北京 100763) 摘要: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是为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项基本体育制度。近年来,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制度本身进行改革和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研讨;确保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与时俱进,科学、规范、有序实施;规范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建立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查询系统;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加强研究,科学合理修订各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关键词:体育管理;竞技体育;运动员技术等级 1 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目前,我国根据各项目运动员运动水平的不同,将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国际运动健将、国家级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确立了重视国民健康的指导思想,根据当时的情况,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建立并推行劳卫制。劳卫制,曾是在学校、部队和机关等推广的一套体育锻炼制度,是我国体育制度的基础,其目的是培养人们成为健康、勇敢、乐观的祖国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该制度规定了全国统一的体育锻炼项目和考核标准,根据体能、技术及体育运动发展情况将体育锻炼标准分为三级:劳卫制预备级(准备阶段)、劳卫制第一级和劳卫制第二级,并根据性别、年龄对每一级进行分组,男、女各分三组。 在推行劳卫制的基础上,国家体委在195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等级制度条例》(草案)和田径、游泳等16个单项的运动员等级标准。1958年6月21日正式发布《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1963年10月10日重新修订颁布。1981年11月16日再次重新颁发;1984年12月31日以[(84)体综办字1号]文“关于颁发〈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通知”重新修订颁发,并从1985年1月1日起实 施,开始颁布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05年10月重新修订下发了[体竞字(2005)172号]“《关于施行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和各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2009年4月13日至6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连续下发了体竞字[2009]63号《关于印发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竞字[2009]85号《关于做好全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发放工作的通知》,体竞字[2009]92号《关于公布一级、二级运动员审批单位和实施编码的通知》3个文件,对全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整改。全国各省市区体育局为了适应新形势,针对新情况,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第一,各省区市体育局把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工作作为体育的一项基础工作,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执行下发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和《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期限进行审批。 第二,部分省区市体育局结合本地实际,依据总局的文件精神,制订更为详细、具体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符合自身的主要领导负责制、赛事公开、审批备案和公示等制度,丰富和完善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管理制度的内容,确保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1作者简介:郝强(1966-)男。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竞技体育管理与实践。 1

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1、田径二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男子: 100米手计:11.5 电计:11.74 200米手计:23.6 电计:23.84 400米手计:53.0 电计:53.14 800米2:03.00 1500米4:15.00 3000米9:10.00 5000米16:10.00 10000米34:00.00 110米栏手计:16.0 电计:16.24 200米栏手计:26.0 电计:26.24 400米栏手计:1:00.0 电计:1:00.14 3000米障碍10:10.00 马拉松3:10:00 10000米竞走(场地) 49:00.00 20公里竞走2:04:30 50公里竞走4:49:30 跳高 1.83米 跳远 6.50米 三级跳远13.50米 铅球(7.26公斤)12.50米 铁饼(2公斤)38.00米 标枪(800克)51.00米 女子: 100米手计:12.8 电计:13.04 200米手计:27.0 电计:27.24 400米手计:1:03.0 电计:1:03.14 800米2:26.00 1500米5:05.00 3000米11:00.00 5000米20:20.00 10000米42:00.00 200米栏手计:32.0 电计:32.24 400米栏手计:1:08.0 电计:1:08.14 马拉松3:50:00 5000米竞走(场地) 27:30.00 10公里竞走(公路、地) 57:30 20公里竞走(公路、地) 2:14:30 跳高 1.56米

跳远 5.20米 三级跳远11.00米 铅球(4公斤)12.50米标枪(600克)38.00米铁饼(1公斤)39.00米

全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版

全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2009版) 用 户 手 册 总局信息中心网站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系统简介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操作指南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进入系统首页错误!未指定书签。 1.系统前台错误!未指定书签。 2.系统后台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用户登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找回密码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进入后台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修改密码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数据查询、检索、打印、导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数据管理维护错误!未指定书签。

1.新建错误!未指定书签。 2.修改、发布、删除错误!未指定书签。 3.批量操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4.统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5.特别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退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联系方式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系统简介 全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于2006年开始运行、2009年改版,为495个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单位服务,其中国际健将和运动健将1个、一级43个和二级469个。本系统主要包含2009年7月1日启用新版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以后的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 本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数据添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信息查询、信息标记、日志管理、信息打印、数据导出等。 本系统为查询系统,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公众,对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起到监督作用。因此,系统功能侧重于综合查询展示数据,而辅助审批工作流程的各项功能未包含在本系统中。 二、操作指南 (一)进入系统首页 1.系统前台 本部分为前台查询系统,面向公众服务,不需要帐号登录可直接查询。

篮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篮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12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参赛的9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 5 名运动员,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4 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U17 锦标赛、世界U19 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亚洲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12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参赛的9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 (二)亚洲U16 锦标赛、亚洲U18 锦标赛、全国运动会、CBA 职业联赛、WCBA 联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9 名运动员,第二、三名授予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四至八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2 名运动员; (三)NBL 联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参赛的4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3 名运动员。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城市运动会第一名授予参赛的12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参赛的9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 (二)全国男子篮球青年联赛、全国女子篮球青年联赛、全国男子篮球俱乐部青年联赛、全国女子篮球俱乐部青年联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12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参赛的9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3 名运动员; (三)全国U17 篮球比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8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3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2 名运动员; (四)全国篮校杯U17 男子篮球比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参赛的4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3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1 名运动员; (五)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高中联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6 名运动员,第二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第三、四名授予参赛的4 名运动员;南、北赛区的第三、四名各授予参赛的3 名运动员,南、北赛区第五至第八名各授予参赛的2 名运动员; (六)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锦标赛前二名授予参赛的 6 名运动员,第三、四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参赛的4 名运动员;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4 名运动员;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与教育厅(局)共同主办的高中篮球比赛第一名授予参赛的2 名运动员。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U17 篮球比赛第一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4 名运动员,第二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6 名运动员,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 (二)全国篮校杯U17 男子篮球比赛第一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二至四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8 名运动员,第五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6 名运动员,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5 名运动员; (三)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高中联赛第一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 6 名运动员,第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7 名运动员,第三、四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8 名运动员;南、北赛区的第三、四名各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9 名运动员,南、北赛区第五至第八名各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赛的5 名运动员; (四)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共同主办全国初中联赛第一名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