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1人转移胰腺癌细胞
最新胰腺癌药物有哪些

塞尔基因旗下胰腺癌药物Abraxane获欧盟上市批准日前,塞尔基因旗下药物Abraxane作为一款一线治疗药物获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治疗胰腺癌。
在做出该批准决定之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去年给出建议,推荐批准这款药物上市,这意味着塞尔基因的Abraxane能够与礼来的吉西他滨合并用于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成人患者。
Abraxane于2008年获欧盟批准用于某些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来自3期临床研究MPACT的数据证实这款药物可用于胰腺癌。
该临床研究证明,与吉西他滨单独用药相比,Abraxane与吉西他滨合并用药可使患者总生存期延长2个月。
这项试验数据同时帮助这款药物于去年9月份赢得FDA的批准。
在美国这款药物还被批准用于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
Abraxane的多种适应症已帮助其成为塞尔基因的重点产品之一,该产品2013年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7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市场。
Abraxane最新的批准将有助于提升其在美国的业绩,同时塞尔基因正对Abraxane作为一种胰腺癌辅助治疗药物、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药物及转移性黑色素瘤治疗药物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Abraxane获批用于转移性胰腺癌使塞尔基因获得成功,但其它公司的产品,包括括罗氏的阿瓦斯汀、赛诺菲的阿柏西普及辉瑞的阿西替尼却在这一疾病领域失败了。
未来,Abraxane的竞品可能会是来自德国默克的试验药物TH-302,这款药物目前正在进行胰腺癌的3期临床试验,是德国默克有重要希望的药物之一。
Merrimack制药胰腺癌药物MM-398的3期试验达主要终点5月1日,Merrimack制药宣布该公司试验药物MM-398在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后期临床试验达到了其总生存(OS)的主要目标,公司股票一下飙升70%多。
CEO Robert Mulroy表示,“我们对结果非常高兴,因为在过去25年中,只有少数的胰腺癌3期临床试验获得成功。
胰腺癌细胞解离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和定位变化

胰腺癌细胞解离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和定位变化王巍;谭晓冬;周磊;戴显伟【期刊名称】《外科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0(0)1【摘要】目的:探讨claudin-1的表达及定位与胰腺癌细胞解离状态的关系。
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胰腺癌高、低转移株细胞中claudin-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2(MEK2)和磷酸化MEK1/2(p-MEK1/2)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其及相应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探讨MEK2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细胞解离中的作用。
结果:细胞解离因子能诱导胰腺癌低转移株细胞(PC-1、Capan-2)中MEK2和p-MEK1/2表达增加和细胞解离,并破坏claudin-1在细胞膜的定位。
相反,U0126(MEK1/2抑制剂)可诱导胰腺癌高转移株(PC-1.0、AsPC-1)细胞膜claudin-1的表达和细胞克隆形成,并明显抑制MEK2和p-MEK1/2的表达。
结论:claudin-1表达及定位与胰腺癌细胞解离状态密切相关,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是激活了MEK2信号通路。
【总页数】7页(P12-18)【关键词】claudin-1;胰腺癌;细胞解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2【作者】王巍;谭晓冬;周磊;戴显伟【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胰肿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3;R735.9【相关文献】1.Claudin-23在胰腺癌细胞解离中的表达和定位变化 [J], 谭晓冬;王巍;孙宏治;周磊;戴显伟2.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及ZO-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J], 熊中堂;张声3.糖尿病大鼠病程不同阶段角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表达的变化 [J], 倪梦圆;廖荣丰4.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基因的克隆和大肠癌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 [J], 陈琳;姜泊;张亚历;张宏权;龚伟;卢青5.紧密连接蛋白-2表达及定位变化与胰腺癌细胞解离的关系 [J], 谭晓冬;周磊;王巍;王宝胜;刘金钢;戴显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芩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芩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黄芩素是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黄芩素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端粒酶活性及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
本研究对黄芩素的抗肿瘤研究现状及以上几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Abstract] Baicalein is a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huang qin).A number of research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indicated that baicalein can inhibit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s,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 in specificity,block tumor cell cycle,and inhibit telomerase activity,tumor angiogenesis,invasion,and metastasis.The paper has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aicalein in anti-tumor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s in th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aicalein′s anti-tumor.[Key words] Baicalein;Tumor;Apoptosis黄芩素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中提取出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1],属于植物源的黄酮类物质[2]。
安卓健对多种癌症的作用机制

安卓健对多种癌症的作用机制1、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有将近30%以上的癌细胞RAS基因是突变的,而且会被大量活化。
RAS的活化需由脂肪酸转移酵素将FPP上的脂肪酸接至RAS的尾端,在完成所有的后修饰作用后,RAS才能镶嵌至细胞膜,并将讯息向下游传递。
mTOR复合体会诱发后续的转译与转录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如Bcl2等能稳定粒腺体的结构,使粒腺体能持续供应细胞所需的能量,癌细胞也因此会被大量的复制与分化。
安卓健(Antroquinonol)透过血液的传递进入癌细胞,它会与FPP在脂肪酸转移酵素上的结合区相互竞争,并使RAS的修饰作用受到阻碍,间接的mTOR 复合体的活性也会消失,细胞分裂复制的能力停滞,染色体开始断裂。
这时候粒腺体因为Bcl2减少而开始瓦解,细胞启动了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的死亡机制。
于是,癌细胞逐渐死亡,肿瘤也因此萎缩。
2、肝癌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分别负责细胞的能量平衡和转录控制的两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有证据表明,肝细胞癌很重要的治疗目标就是这两个激酶。
安卓健萃取自牛樟芝,在中国传统医学上广泛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对两种HBV-DNA阳性和阴性的肝癌细胞株都具备有效的抗癌活性。
安卓健完全阻止了细胞循环周期的进程,同时由于double-thymidine-block释放,造成了随后的细胞凋亡,并且减少了G1-regulator蛋白。
安卓健通过抑制蛋白磷酸化,诱导TSC-1/TSC2的基因,导致其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
此外,安卓健可以提高AMPK的活性。
化合物C,选择性的AMPK酶抑制剂,在安卓健对AMPK的抑制影响上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安卓健可以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降低线粒体的含量,达到抗炎的作用。
总之,数据表明安卓健在AMPK和mTOR通路中对肝癌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导致G1期阻滞细胞周期和随后的细胞凋亡。
3、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胰腺肿瘤。
中药骆驼蓬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骆驼蓬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骆驼蓬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属多年生草木植物的全草,是维吾尔民族医常用药,其有效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自80年代我国学者首次报道了骆驼蓬总碱及骆驼蓬生物碱单体具有明确抗肿瘤作用,使该植物和其中的有效成分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其抗肿瘤相关方面,本文就近年来骆驼蓬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骆驼蓬;抗肿瘤;研究进展骆驼蓬(Peganum harmaia L)又名骆驼蒿、苦苦菜、臭草、臭牡丹,为蒺藜科(Zygophllaceae)植物骆驼蓬属(Paganum)多年生草木植物的全草。
骆驼蓬首载于阿维森纳的《医典》,也是维吾尔民族医常用药,维吾尔语叫阿德拉斯曼。
它性平,味苦,辛,有毒,维吾尔医学认为它具有坚固筋脉、助阳暖阴、消除黏稠体液、消散寒湿之气等功能。
主治筋脉软弱、关节骨痛、咳嗽痰多、偏瘫健忘、神昏头痛、月经不调等症[1]。
我国有3个品种,即骆驼蓬(Peganum harmalaL)、骆驼蒿(P.nigellastrum Bge)和多裂骆驼蓬(P.multisectum(Maxim)Bobr)。
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新、蒙、陕、甘、宁干旱地区,骆驼蓬草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中种子的药用成分较高,其种子已被收载于新疆地方标准。
骆驼蓬植物的有效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骆驼蓬生物碱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肿瘤、镇痛、消炎及抗真菌、杀细菌、抗病毒、驱虫等作用[2]。
駱驼蓬种子中总碱含量约为3.92%~7.0%,主要成分为β-咔啉类生物碱和喹唑啉类,其中β-咔啉类生物碱的主要成分是骆驼蓬碱(harmaline HL)、去氢骆驼蓬(harmine HM)、去甲氧基骆驼蓬碱等。
其中HL和HM含量高、结构稳定、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3]。
80年代后,我国学者首次报道了骆驼蓬总碱及骆驼蓬生物碱单体具有明确抗肿瘤作用,使该植物和其中的有效成分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
细胞株

SK神经瘤母细胞
人
人SK神经瘤母细胞
神经瘤
SRA01/04
人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晶状体
SYII
骨滑膜瘤细胞
骨滑膜瘤
VERO-E6
猴
非洲绿猴肾细胞
肾脏
ZR-75-30
人
人乳腺癌细胞株
乳腺癌
工具细胞
细胞名
种属
细胞中文名
细胞组织来源
AsPC-1
人
人胰腺癌细胞系
胰腺癌
BxPc-3
人
人胰腺癌细胞
胰腺癌
panc-1
人
人胰腺癌细胞
胰腺癌
HUVEC-C
人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
血管内皮
U87
人
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MKN-45
人
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株
胃低分化腺癌
SGC-7901
人
人胃癌细胞
胃癌
RPE
人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视网膜
ECA109
人
人食管癌细胞系
食管癌
EC9706
人
人食管癌细胞
食管癌
7860
人
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
SHG-44
人
人脑胶质瘤
胶质瘤
Hep-2
人
人喉癌细胞株
喉癌
A673
人
人横纹肌瘤细胞
横纹肌瘤
A375
人
人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HOS
人
人骨肉瘤细胞系
骨肉瘤
Saos-2
人
人骨肉瘤细胞
骨肉瘤
U2OS
辣椒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百替生物

辣椒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党元野,陈修平, 张庆文, 王一涛*(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澳门)摘要目的: 综述辣椒碱的主要药理作用。
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杂志中发表的关于辣椒碱的文献,对辣椒碱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辣椒碱具有消炎镇痛、心血管保护、抗癌以及消化系统保护等药理作用。
结论:辣椒碱的药理作用比较广泛,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小分子实体,在新药开发方面具有更加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价值。
关键词辣椒碱;镇痛消炎;心血管保护;抗癌;消化系统保护Recent 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capsaicinDang Yuanye, Chen Xiuping, Zhang Qingwen, Wang Yitao*(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apsaicin Methods:Literatures related to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apsaicin and the plausible mechanisms were collected,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Capsaicin is a multiple functional natural product and exhibit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anticancer and digestive system protection. Conclusion:Capsaicin is a promising small chemical entity, which might be a potent drug in future though further studies needed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its action and mechanisms.Keywords capsaicin;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anticancer; protection of the digestive system辣椒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食物,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
三种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OCT. 2023,Vol.30, No.10, Total No.171选择10个高倍镜视野观察阳性细胞。
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采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结果判定。
并且将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 MACC1与c-Met的表达水平 体外培养正常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6-C7)及胰腺癌细胞株Panc-1、BxPC-3、AsPC-1、MIA Paca-2,分别检测各株细胞中MACC1与c-Met的表达水平。
1.2.3 RT-PCR技术 选取高表达MACC1与c-Met的细胞株(假设A株、B株),通过RNA干扰技术分别抑制两组细胞MACC1表达,48H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MACC1与c-Met,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组。
1.2.4 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后A、B组细胞的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
1.2.5 迁移及侵袭能力 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抑制表达A、B组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
1.2.6 MACC1及c-Met可能的信号通路研究 免疫印迹法检测干扰后A、B组细胞的MACC1与c-Met蛋白变化水平;进一步研究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χ-±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配对样本t检验。
分类计数资料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2.1 MACC1、c-Met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在胰腺癌组织中MACC1和c-Met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83.75%、80.00%,明显高于胰腺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的转移,MACC1和c-Met蛋白的表达有所增加(P<0.05);MACC1和c-Met蛋白的表达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见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Pc-1人转移胰腺癌细胞
Cat Number:KG095 For Research Use Only
一、组成:
组 份 KG095
细胞一瓶 25cm2
细胞说明书 1份
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1份
二、客户自备试剂:
1、PBS (凯基货号:KGB5001)
2、Complete growth medium (凯基货号:KGM 12800-500)
3、0.25% (W/V) Trypsin-0.53mM EDTA (凯基货号:KGY0012)
三、细胞简介:
Growth Properties: adherent
Organism: Homo sapiens (human)
Source: Organ: pancreas
Disease: adenocarcinoma
Age: 62 years
Gender: female
Ethnicity: Caucasian
Comments: The line was derived from nude mouse xenografts initiated with cells from the ascites
of a patient with cancer of the pancreas.
Propagation: Complete growth medium: DMEM+10%FBS+P/S
Temperature: 37.0C
Atmosphere: air, 95%; carbon dioxide (CO2), 5%
Subculturing: Protocol:
1. Remove and discard culture medium.
2. Briefly rinse the cell layer with 0.25% (w/v) Trypsin- 0.53 mM EDTA solution
to remove all traces of serum that contains trypsin inhibitor.
3. Add 2.0 to 3.0 ml of Trypsin-EDTA solution to flask and observe cells under
an inverted microscope until cell layer is dispersed.
4. Add 6.0 to 8.0 ml of complete growth medium and aspirate cells by gently
pipetting.
5. Add appropriate aliquots of the cell suspension to new culture vessels.
6. Incubate cultures at 37°C.
Subcultivation ratio: A subcultivation ratio of 1:3 to 1:6 is recommended
Medium renewal: 2 to 3 times per week
Preservation: Freeze medium: Complete growth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5% (v/v) DMSO
Storage temperature: liquid nitrogen vapor phase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培养瓶有破裂,培养液有漏液:细胞极大可能会污染,所以我们会及时安排帮老师解决。
2、 细胞漂浮:培养瓶不开封,瓶口酒精擦拭后平躺放置在培养箱。次日观察,如细胞大部分又贴回瓶底,表明细胞
活力正常,剩余漂浮的细胞可以离心去掉,留10ml培养液培养观察,细胞生长至汇合度80%,进行消化传代;如细胞
还是不贴壁,将细胞离心收集转到新培养瓶,原培养瓶加部分培养液继续培养,中间注意观察,我们的技术人员会一
直跟踪指导,直到问题解决。
客户收到细胞后请务必仔细阅读细胞注意事项,确保细胞的培养条件一致,如果由于培养条件不一
致导致细胞出现问题,责任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运输的情况,所以极个别细胞会出现不稳定,客户收
到细胞后务必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告知细胞具体情况,以便我们技术人员能及时有效的和老师沟通,
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