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美国人,曾担任美国总统的教育顾问。

(一)、学习的实质就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内容和组织。

学习要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实行,通过学习又使认知结构得以充实和完善。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重视内部动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内部动机-是对于学习过程需要的动力;外部动机-在外部情景和环境的推动下学习)

(二)、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认知结构应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建立,而学科应以其基本结构为中心。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有叫做学科的结构理论。

(三)、提倡发现学习

认知结构的建立有赖于学生主动地发现,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以掌握原理原则。

发现学习的特点:

(1)、学习通过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来获得知识。

(2)、发现学习注重发现过程,不注重学习结果。

发现学习有利于:(1)、开发智慧的潜力;(2)、使学习的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移;(3)、学会发现知识的方法。

对发现学习的评价:积极地方面是:(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独立思考;(2)、有利于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3)、有利于体验新发现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培养对事物的探索态度。消极的方面是:(1)、时间上不经济,不应成为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首要方法;

(2)、发现学习本身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能实行发现学习;(3)、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4)、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

所以发现学习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二、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效教学论之四: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2日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 )将学习的发生分成

学习的发生 (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 (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二个维度:

学习的发生

(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

(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接受学习

学习的发生

(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奥苏贝尔的合作者之一诺瓦克则用双维坐标图来更直观地表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的联系:

有意义

学习

机械

学习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澄清概念

之间关系

讲演或呈

现教材

记忆元素

符号

设计良好的

视-听教学

学校实验室

实验

使用公式

解题

科学研究

绝绝大部分常规“研究”或理智产生过程

试误“迷箱式”

的解决方法

有意义

学习

机械

学习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澄清概念

之间关系

讲演或呈

现教材

记忆元素

符号

设计良好的

视-听教学

学校实验室

实验

使用公式

解题

科学研究

绝绝大部分常规“研究”

或理智产生过程

试误“迷箱式”

的解决方法

澄清概念之间关系设计良好的视听教学

讲演或表现教材学校实验室实验

记忆元素符号使用公式解题

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学习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之类的观点是毫无根据。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仅仅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步骤’,机械地去发现,而对自己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并不理解,虽然给出了准确的答案,但这并不比机械学习或机械记忆更有意义。”

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也是两类学习条件和心理机制不同的学习类型。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它依赖刺激反应的接近、重复和强化而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学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相关原认知和新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构建新的认知内容。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点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一、理论要义及评析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知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他认为,所有的课堂学习都能够按照两个维度—机械—意义的维度和接受—发现的维度来划分。他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其实质在于符号(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理解结构中已有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任意的和实质的联系。

奥苏伯尔把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区别开来。认为,不要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等同起来,也不要把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等同起来。认为教师用言语系统传授知识时,学生的求知心理活动,仍然是主动的。在学习一种新知识时,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先行组织者引领下,尝试使用其既有的先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吸收新知识,最后纳入他的认知结构中,成为他自己的知识。并且还补充说,学生经由接受学习的历程,也并非全是主动的,要靠教师的教学技巧予以促成。他的这些观点,抓住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最本质的特征,十分准确。并且他还从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角度——有意义学习的同化机制,用事实向我们论证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理解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从而不但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知识。

(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并且认为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因为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三)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

正象个人内部的和情感的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学习一样,认知的和情感的、社会的因素也在同时影响着学习过程。

对于影响课堂学习的认知因素,他认为,首要的是学习者学习时原有的知识结构(即认知结构变量)。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指构成个体在任何特定时刻的一个特殊教材领域的知识结构的实质内容及其主要组织特征。他认为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即可利用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

对于影响学习进程的情感——社会因素,他主要从学习的主观的和人际的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